播音主持语音发声
实用播音主持语音发声训练教程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上篇普通话语音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教学目的要求:明确普通话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力,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1、明确普通话的内涵。
2、认识理论指导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克服生理、心理障碍,改进学习普通话方法。
教学难点: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教学内容:《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必修课。
本课程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步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适应播音主持创作的需要。
播音发声对声音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声音美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再达到更好的层次。
准确有两个含义:一是字音正确无误,不读错字、白字。
二是发音方法、部位准确,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字调、语调更加符合普通话的标准规范。
例如“女国音”问题、儿化、轻声问题,这需要我们系统地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知识。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一、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的通用的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去除北京音中的土音成分。
北京话≠普通话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方方言词汇为主,去除过于土俗的词语,适当吸收其他方言有用的词语。
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指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用例。
在一个方言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形成规范,成为标准语,是法定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汉语方言众多而复杂,有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区、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播音与主持发声的心得体会

播音与主持发声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播音主持人员,发声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声音可以为我们增加聆听者的信任感和亲近感。
以下是我个人在播音与主持发声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1. 练好基本功
好的声音离不开好的基础。
练习口腔和喉咙的发声练习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可以通过闭嘴鼓唇或者长音练习来调整口腔和喉咙肌肉的调整。
还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朗读来训练口齿清晰度和语音的准确性。
2. 控制呼吸
呼吸对发声有很大的作用。
正确的呼吸会让声音更加有力和稳定。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来控制呼吸,同时也可以通过听歌和练习字母发音的方式训练出更好的呼吸控制。
3. 注意语调
语调的变化可以让声音更加有感染力和变化,语调太单一很容易让听众感到无聊和疲乏。
在直播或录制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语气的起伏,让声音更加有活力和自然。
4. 控制口音
口音过重很容易影响播音和主持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在长时间呆在外地或者经过深度学习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口音的问题。
可以利用在线辅助工具和发音练习来解决口音过重的难题。
以上是我在播音与主持方面的一些个人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各位播音主持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不断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播音技巧,为广大听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语音发声课程心得体会及建议

语音发声课程心得体会及建议1 本课程学习心得我作为一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声音韵律和发音技巧对我们的专业能力提升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同时对今后的就业与实习也有辅助性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语音发声课程,我对本门课程的看法就是一门专门训练发音技巧,教授如何开嗓,纠正发音错误的基础性课程。
我通过接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还算有所收获,并且对播音主持专业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2 对课程内容的小结与认识这门课程我们通常进行语音开嗓和咬词嚼字能力训练为主,我们学习一项基本技能都要先从少量的练习开始,首先是对于我们的基础性练习,我们学习了口的开合练习、咀嚼练习、双唇练习等等知识点,这些基本的动作技巧是为真正的语音发声做铺垫的,这里面主要涉及到身体的口腔部位,包括了口、牙齿、舌、舌根和整个口腔的肌肉运动,所以要将它们完全的学会,而且做到熟能生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然后我们进行了一些短篇文章和绕口令的训练,对于咬文嚼字的能力来源于不断的训练,所以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断地强烈练习,才能达到语音发声的效果;其中我们还学习了包括声部,音部的,一些技巧性常识和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了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对每一个发音技巧的标准掌握。
当然还有很多的内容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的举例了,总体来说这学期语音发生课程带给我的非常多的发音技巧和发音方法。
3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我对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经验表示赞同,并且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也非常的适合我们的学习,从教我们如何发声到最后的自我发声的掌握,这个过程就足以表现老师对我们的引导作用,并且老师还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我们同学之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请教他,他会耐心地给我们讲。
并且我发现老师每一堂课都来得非常的早,他都要比我们早到,就算遇到什么事情,他基本上都是最早到的,所以老师的敬业精神也值得肯定的,但是我认为本门课程更需要同学们静下心的学习,所以希望老师在教学的纪律管理方面能够做得更好,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率与价值。
《语音与发声》课程标准

《语音与发声》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6 学分:8适用专业:主持与播音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语言表达、节目策划与主持、节目编辑与制作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语音与发声是五年制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是播音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声方法,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达到在话筒前和镜头前进行语言创作对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为主持与播音专业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主持与播音专业教学大纲、整体学习要求而设置的,主持与播音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系统正确的吐字发声方法、普通话正确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语言表达、各类型节目主持等专业技能,从而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的发声和语音的实训练习,旨在通过单字、词语、绕口令、诗歌、短文等系统的训练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专业基础。
本课程分为发声和语音两大部分,在学生掌握呼吸、喉部控制、口腔控制、共鸣控制等发声技巧的基础上,练习掌握各声母、韵母的正确语音,掌握声调、语流音变技巧。
发声部分学习约40课时,语音部分约216课时。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各发声器官、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吐字、发声方法;了解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声母、韵母、各声调、语流音变的正确语音。
2.能力目标:学会播音中正确的呼吸方式、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口腔控制方法;能够熟练、正确地对普通话各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进行发音。
3.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播音发声练声习惯,形成初步的播音主持素养。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1.学科性为主的课程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教学中可改变传统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发声、语音技巧的积极性;学生练习的内容可更加多元化、趣味化,和企业订单班未来就业方向和从事岗位相结合。
《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课程标准

《播音主持语音及发声》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学分:2.0 学时:16 课程负责人:***参编人员:一、课程性质《播音主持基础》课程为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礼仪主持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播音主持基本知识,进行企事业文化活动中播音主持能力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播音与主持能力,使学生基本上能用相应的语体表达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形式的节目。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事业文化活动策划和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主要由播音主持艺术发声、普通话语音和发音基础训练、播音主持技能训练(文学作品朗读、新闻稿件播报、电子竞技赛事讲解)等部分构成。
教学过程注重实用性,理论教授与学生实践训练相结合,典型案例鉴赏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课程实训、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基于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播音主持艺术的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有声语言的能力。
为了切实达成教学目标,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实操激情,培养实际播音与主持能力。
每个模块都进行考核。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不仅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播音主持个性风格,理解主持人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体特征,让学生了解主持人在什么场合应说什么话、该怎么说话,如何应用语言发挥最大的播音主持效果。
本课程着重训练学生各类活动主持中的播音主持技能,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了解播音主持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理解不同文体的语体特征及播音主持的语境。
2. 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要领,具备标准普通话语音能力;能够正确发声,正确运用气息、共鸣等发声技巧,美化声音。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能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3.理解各类不同语境主持人的不同风格,能够熟练进行各类新闻稿件朗读与播报。
4.初步掌握电视纪录片解说的技能。
5.能够模拟电台、广播节目的播音与主持。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每周2课时,教学周共 8周,总学时为 16学时。
播音发声以及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

播音发声以及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人职业将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点和亮点。
带来的播音发声以及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
有声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依据稿件、提纲或腹稿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并确立自身形象的主要手段。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用声实践中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服务于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所应具有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我们学习播音发声,可以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等方面来掌握基本理论,并进行相关练习。
播音发声的呼吸控制的要求主要有:以胸腹联合呼吸为基本呼吸方式;吸气时要打开两肋,吸到肺底,“腹壁”站定;呼气要稳劲、持久、变化自如;换气要句首换气,换气到位,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播音发声对口腔控制的要求主要有:打开口腔;唇舌力量集中;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播音发声对共鸣控制的要求为: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基础,辅之以少量鼻腔共鸣的混合式共鸣。
播音对喉部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喉头相对放松、相对稳定;注意结合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等综合控制;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及动作。
播音发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声音弹性,即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
我们在有了以上基本控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技能之后,在播音用声中要增强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应表达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变化。
以上几个方面共同组成了播音发声学的主要理论构架。
其中,以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为最主要、关键的内容。
第一,广播是靠声音传播的,电视是靠声音和某某某象传播的。
广播要求“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电视要求“声画和谐”,“赏心悦目”。
第二,节目是传播的主体,节目内容十分丰富,节目形式色彩纷呈,节目形态不同,节目样式各异,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区别。
如新闻节目,全世界都是庄重地播报,很难进入“即兴口语”的表达范围,于是就产生了“有稿播音”;如谈话节目,全世界都是自如地讲说,很难进入“反复推敲”的表达范围,于是就产生了“无稿播音”。
播音主持怎么练声

播音主持怎么练声一、气息训练气息是播音主持表达思想感情和进行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是声音运动的源泉,而气息训练又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
气息训练方法:1. 闻花香。
体会气息下沉,用闻花香的感觉来吸气。
2. 慢呼吸。
体会胸腔肌肉平稳地保持住吸气状态,用平稳均匀的气息进行发音,字音清晰、饱满。
3. 快吸慢呼。
体会快速吸气,用口、鼻同时进行吸气,小腹内收,用气息推动声带发音。
二、口腔灵活度的训练口腔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时的主要器官,口腔开合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声音的响度、音色及音准。
口腔灵活度的训练方法有:1. 张嘴练习。
张大口,发出“啊”的声音,练习时可以体会大牙、颧骨、笑肌的运动。
2. 舌部运动。
舌部运动可以结合绕口令练习。
如“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坡跑。
”等。
三、声音弹性训练声音弹性是指声音的刚柔、高低和强弱变化的能力。
声音弹性训练方法有:1. 气声结合练习。
气声结合有助于表达不同的人物和情感,如“轻轻地告诉你,我爱你。
”等。
2. 轻声、高声练习。
轻声有助于表达细腻的情感,而高声有助于表达激昂的情感。
3. 声音的突然停止再发出。
有助于声音的弹性训练。
四、吐字归音训练吐字归音是普通话语音训练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帮助播音主持提高语言质量,还可以帮助播音主持控制音节和词组,提高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吐字归音训练方法有:1. 双唇练习。
如“噗——噗——”等。
2. 唇齿练习。
如“摸——摸——”等。
3. 舌尖练习。
如“扁——扁——”等。
4. 舌根练习。
如“高——高——”等。
五、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发声练习可以锻炼播音主持的发声器官,提高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
发声练习包括气息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吐字归音等方面的训练。
具体方法有:深吸气、慢吐气、快吸慢吐、突然停止再发出等。
在发声练习中,要注意控制声音的音量、音高和音准,同时还要注意表达情感和内容,使声音与情感相协调。
六、语言表达训练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语言表达训练可以提高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概论

二、声音与内容的关系
• 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声音是播音主持创作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声音是为稿件内容服务的。齐越老师谈 到播音时曾动情地说,“你要玩真的”的确,对待每一篇稿件和每位听众我们都要有真实的思想感情, 让人有真切的感受。播音主持创作第一位的是内容,第二位的才是形式,在听众面前,我们不是展现声 音多么美,语言多么流畅、而是告诉听众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只有通过恰切的声音形式来展现内容才 能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耳
• 播音员声波放送设备电波接收设备声波听众
• 电子传播的优势在于:扩大了语言传播的距离和语言传播的范围,同时听 众可以采用各种接收方式。
电子传播对语音发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语音的某些声音特征会发生改变。一些声音被强调,一些声音被削弱。
• 如:由于话筒的特性,通常擦音色彩会被增加。有些话筒在录音时使用防 风罩,目的就是减弱气流造成的摩擦声。
• 播音主持发声的研究对象是播音主持的发声过程,如发声与电子设备、与发声器 官、与思想情感传递的关系等。具体内容有:吐字方式、呼吸方式、喉的使用、共 鸣的使用、嗓音保护等。“发声”这个概念,在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中特指 发声器官一一喉产生声音的过程。但是,在播音主持和其他一些艺术语言研究中, 发声除了指喉的活动,还包括呼吸器官、共鸣器官的活动,甚至还包括吐字归音。
第二节 播音主持创作中的声音
• 播音主持,是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在广播电视媒 体中进行信息传播的创造性活动。在这其中声音很重要, 是播音员主持人依据稿件、提纲,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 的主要或者唯一手段。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客观认识、 评价自己的声音,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并且还要学会 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