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第三节快与慢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快与慢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快与慢

时间为 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物体从顶棚上脱落,到达电梯地板所需的时间为 t2,
则( )。
A .t1=t2 B.t1<t2 C.t1>t2
D.无法判断 7、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用时为 4 s,平均速度为 30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
度为 20 m/s,则物体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25 m/s
2、【答案】(1)18 m (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时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 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在计算车的反应距离时,可根据车速与反应时间来计算;要判 断汽车能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时,先计算出人行走的时间为 2、2 s,然后利用公式 s=vt 计算行人走过的距离;分析汽车两侧到马路边沿的距离范围,然后通过比较作出判断;最后 一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可以回答为:酒后驾车会危害自己和他人 安全;请不要闯红灯;请绿灯亮时过马路等。
比称为速度。它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公式及单位:
①公式:用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则
v=
s。必须注意,公式中 t
v、s、t
s乙 是对同一物体同一段路程(或时间)而言,切勿张冠李戴,以免出现 v 甲= t丙 之类的错误。
路程(长度)单位 ②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 时间单位
B.24 m/s
C.10 m/s
D.50 m/s
)。
8、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 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是______,该车匀速行驶 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__,行驶的时 间为______。

我的课件第三节 快与慢

我的课件第三节 快与慢

4、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要么均用基本单位,或者均用常用单位。
例: 张三跑100m用了17s,而李四用25s跑了 165米,张三和李四谁跑得快些? 已知: s1 =100m, t1 =17s, t2 =25s,s2 =165m。 求: v1 ,v2
s1 解: V1 = t 1 s2 V2 = t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
骏马在快速奔驰
蜗牛在缓慢爬行
快慢 物体的运动有_____
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呢?
中间的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____
中间的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_____________
5
10
15
练习、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
间关系如图,谁的速度大? 甲 作竖直线,比较在相 同的时间内,物体运 甲 动的路程。路程长, s 则速度大。 乙
t
作水平线,比较经过 相同的路程,所花的 时间。时间少,则速 度大。


达标自测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 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 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 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 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 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6、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 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 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课件新版沪科版08211143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课件新版沪科版08211143

m/s
5、速度的测量 v s t
6、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四、强化训练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速度为5 m/s,则5m/s表示___汽__车_在__每_秒__内__通_过__的_路__程_均__为_5_米__。 2、一辆小车由合川开往重庆,平均速度35km/h, 则35km/h表示 小车在运动时,1h内通过的路程为35km 。
已知:v=340m/s,s=1km=1000m。
求: tSຫໍສະໝຸດ 解:由v=得t
= t=
s v
1000m 340m/s ≈2.94s
答:需要大约2.94s才能听到相距1km处产生的 雷声。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02021/9/102021/9/109/10/2021 7:11:0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02021/9/102021/9/10Sep-2110-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0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节快与慢基础知识点

第三节快与慢基础知识点

第三节快与慢基础知识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②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2.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称为速度(采用了比值定义法)3.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

速度大说明物体运动快,速度小说明物体运动慢。

4速度公式:v=s/t v:速度 s:路程 t:时间还可变型为:s= vt或t=s/v5.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米/秒”,读作“米每秒”用符号“”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6. 1m/s的物理意义是物体每秒通过1m的路程。

7. 1m/s=3.6km/h 所以m/s,km/h是小单位,从m/s换算为km/h 要乘以3.6;从km/h换算为m/s要除以3.6 。

8.做物理计算题的要求:①解题格式:写出“已知、求、解、答”。

②写已知条件时,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m/s、m、s),或者均用常用单位(km /h、km、h)。

③解题过程中,要写明公式,并带单位计算。

9.根据物体运动轨迹是否是直线可以把物体的机械运动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根据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否变化把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0.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1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12.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通过各段路程时的速度一般不相等。

13.我们可用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

其公为v=s总/t总。

14.人步行约1.2m/s;骑自行车约5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约28m/s;客机约250m/s;真空中光速 3×108m/s。

第三节 快与慢 说课稿

第三节 快与慢 说课稿

第三节快与慢说课稿
本节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快与慢。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机械运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它具有承上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还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高中的学习——的重要基础,故而它还具有启下的作用。

由于我对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所以我把他们的基础看成是我班的学生。

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略为了解,但是又不是完全熟悉,所以我将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而这个物理量又是如何定义的。

鉴于教材地位及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对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为了突出重点,我将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比较快与慢的方法及速度定义的得出,带领学生分析速度的单位及其关系。

为了突破难点,我将先让学生观察、感受变速直线运动,慢慢的由变速直线运动分析,如果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速度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相等时,它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最后陪同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即进行课堂小结。

我初来乍到,经验不足,还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给我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

本节主要介绍速度及其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时器、测量尺。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测量尺、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如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运动员的运动快慢。

2. 知识讲解:介绍速度的概念,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学会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速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并分享各自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概念2. 速度的计算公式3. 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速度的概念。

2. 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物体的速度。

3.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在物体运动快慢的判断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其他与速度相关的物理现象,如加速度、减速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在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的教学中,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快与慢》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快与慢》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v
v
s
s
t
A
匀速
t
B
变速
t
C
t
D
变速
变速
3.平均速度
一般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 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
用度公叫式 平均v 速 st度。总总路时程间 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
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 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运动员做变速 运动
例1:小华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 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 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 12min到达学校。求: 1.小华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少? 2.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
24
10
5
9876
53
33 4 35 6
37
22
8
51
39
20
10
49
41
18
12
47 16 45 14 43
生活中物体速度的测量
手持雷达测仪
汽车速度表盘
二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辆小车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20m/s
20m/s
20m/s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不__变____
2.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10m/s
13.3m/s
20m/s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在__变__化___
2.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3.说明: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初中物理 第三节_快与慢

初中物理  第三节_快与慢

第三节快与慢学习目标1能够比较物体的快慢。

2速度的引入。

3了解运动的分类,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4能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计算。

5能过看懂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

学习重难点速度的理解、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计算、S---t图像和V---t图像的运用。

学习过程一、探究运动快慢的比较1.生活中快慢比较观察课本P23图2—23看谁跑得快并思考:⑴在运动会上跑100m的时候是怎样比运动员快慢的?观众的判断:(谁在前面谁更快。

)裁判的判断:(到达终点时,先到达的更快。

)(2)如果一运动员跑100m,另一运动员跑60m,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二、速度⑴意义:表示的物理量。

⑵定义:物体在1s内通过的。

⑶公式:。

⑷两个变形公式:①s= ;②t= 。

⑸单位:①常用单位:、符号或m·s-1,读作:。

②其他单位:、符号或km·h-1,读作:。

③换算关系:1m/s= km/h 1 km/h=________________ m/s演示换算过程:请你练习:1.刘翔百米跨栏的速度约为“9m/s”合多少km/h?9m/s这个数据有什么物理意义?(师先点拨:“m/s”和“km/h”之间的换算关系)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读作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s/t,由此判定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其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4.速度是52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行人B.卡车C.飞机D.人造地球卫星5.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min通过1200m路程汽车速度是( )A.1200m/s B.72m/sC.60m/s D.20m/s6.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 路程 时间
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速度。
速度
变形式
V= t
S=vt

s t=- v
路程 “比值”
时间
4、单位:
s V= - 推导: t 米 米/秒= 秒 千米 千米/时= 小时 速度的单位=
路程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
m/s 读作:米每秒 Km/h 读作:千米每时
基本单位:m/s
5m/s 读作
自行车5m/s 表示
运动的世界
•复习提问:
• 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 常用单位? • 1km= m, 1m= nm • 2、时间的基本单位? • 常用单位? • 1h= min 1h=
s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
骏马在快速奔驰
蜗牛在缓慢爬行
物体的运动有快慢 _____
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呢?
中间的 谁运动的快?________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3、速度的公式:v=S/t 5、速度的测量:
(1)由 V= s t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vt t=S/v 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m/s,常用单位km/h 测出s、t,求出v。
(2)用测量仪等直接测量。
课 堂 小 结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例题: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 距你1000m处产生的雷声?
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V=340m/s, 路程S=1000m。 求:听到雷声需要的时间t 解:由 V=
S可得
t
s 1000m t= v = 340m/s ≈2.94s
答:需要大约2.94s才能听到相距1km 处产生的雷声
常用单位:Km/h
5米每秒 。 自行车每秒钟通过路程5米

20m/s 读作
20米每秒

20m/s 表示
该物体每秒钟行进的路程20米

1米/秒和1千米/时到 底哪个更快一些
单位转换:
1m 1m/s= = 1s
1 km 1000 1
3600
h
= 3.6km/h 1 = m/s 3.6
1000m 1km 1km/h= = 3600s 1h
课后作业:
1、课本P27-P281、2、3。
2、课后实践活动:利用我们身 边的测量工具,测量纸片下落时 的速度。
练习: 226路汽车一直以45km/h的速 度向前行驶,经过大晏站时是8时32分, 经过毛线沟时是8时36分,求两站相距 多远?
练习: 根据天气预报,台风以10m/s 的速度向某地移动,8时台风中心距离 该地130km,预计在什么时间台风将到 达该地?
公式
练习:
一辆公共汽车以45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前 进,由第一站牌到第二站牌时用了4min。问 两站相距多少米?
已知:V = 45km/h = 12.5m/s t = 4min = 240s 求:S S 解:由 V=- t 可得 S = vt = 12.5m/s × 240s = 3000m 答:两车站相距3000m。
答:李四跑得快些
小结
一、比较快慢的三种方法
1、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 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3、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 V=- ( 定义式) S=vt,
t 1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速度为5m/s,则
5m/s表示 汽车在每秒内通过的路程均为5米 。 2、一辆小车由合川开往重庆,平均速度35km/h, 则35km/h表示 小车在运动时,1h内通过的路程大致为35km 。
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2-4 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 )
练习:
1、已经测出一个学生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1.2m/s,从家门走到学校需要30min,那 么上学要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匀 速行过1.6km的大桥,火车全部通过大桥 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张三跑100m用了20s,而李四用25s跑了 165m,张三和李四谁跑得快些?
已知:S1 =100m, t1 =20s, S2 =165m, t2 =25s
求: v1 ,v2 解:
V1 = V2 = s1 t1 s2 t2 100m = = 20s = 165m 25s =
5m/s 6.6m/s
因为V2 > V1 ,所以李四跑得快些。
例:
A 50km 1h
B 100km 1h
C
求:1)汽车在AB、BC、AC三段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前1h、2h内的平均速度? 3)如果汽车在B城市休息1h,汽车在AC段的平均 速度?求汽车前2h、后2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对于平均速度的计算,一定要分清 是哪段路程(时间)上的平均速度
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41
47 16 43 45 14 12
测量速度的方法
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你知 道哪种运动最简单吗?它又分 为几种呢?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节 快与慢
生 活 中 的 匀 速 与 变 速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节 快与慢
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辆小车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20m/s
20m/s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再以72km/h的速度匀 速行驶了300m,求此400m的平均速度?
课后作业:
1、课本作业4、5。
2、练习册
你知道频闪技术吗?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的速度是 多少指的是什么?
一、速度的概念。
1 1m/s=3.6km/h 1km/h = 3.6
练习:
54 km/h 1、15 m/s=__
20 m/s 2、72 km/h=__
人和一些动物的大致速度
• 人步行:1.2m/s • 火车:28m/s • 子弹:900m/s 自行车:5m/s 客机:250m/s 光:3×108m/s
例题:已知小明家距离学校600m远,小 明骑自行车上学,用了200s,求小明 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物理上常用转化的方法,将不同时间转化为相同的时间,
并称之为单位时间。
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秒内运动了100米
3秒内运动了900米
50米 一秒内运动:______
300米 一秒内运动:______
速度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
二、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概念: 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 3、公式:
小活动:
生活中我们想知道一个玩具小 除了用这种方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 车的运动速度应该如何去测量呢?
度,你还有其它的测量速度的方法吗?
V=

57
28
59
0
26
55 24 53 22 51 20 49 18
14 0 1 2 13 12 3 4 11 10 5 9 8 7 6
31
2
33
4 35 6 37 8 39 10
已知:S=600m t=200s 求:V 解: V=

= t
600m = 3m/s 200s
与小学计 算有什么 不同?
答:小明骑车的速度为3m/s。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1、解答时要有已知、求、解、答。
2、在应用时,速度、路程、时间要 对同一物体而言。 3、速度、路程、时间这三个量的单位 必须统一:要么均用基本单位,或者 均用常用单位。
s
s t=- v (变形式)
4、速度的单位:基本单位m/s,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1km/h =
3.6 m/s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速度为5m/s,则5m/s表

汽车在每秒内通过的路程为5米 。
2、一辆小车由合川开往重庆,速度35km/h,则35km/h表 示 小车在运动时,1h内通过的路程为35km 。
物体在运动中,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我 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大致表示物体在某一 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s 平均速度=总路程 总时间 V=- t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节 快与慢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 s 4 3 2 1 0 t 0 1 2 3 4 t
4、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v s 4 3 2 1 0 t 0 1 2 3 4 t
20m/s
不变 这辆小车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第三节 快与慢
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下面这只天鹅在三段路程上的速度。
10m/s
13.3m/s
20m/s
在变化 这只天鹅作直线运动时,快慢________
三、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二、速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单位。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说法正确?
甲: 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速度越大;
乙: 丙: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运动时间越少的物体速度越大.
2、你能说出你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大概速度吗? 3、一辆行使速度为75km/h的汽车与一列行 使速度为28m/s的火车,到底谁更快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