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2年:沪深300指数数据(从最初到最新)
深证指数历史回顾分析

深证100强势指数特征明显
与上证指数相比,截止到2月28日,深证100的累积涨幅超过上证 综指10.04个百分点,超过上证180指数9.73个百分点。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深证100指数的最大涨幅高于上证综指5.61 个百分点,高于上证180指数8.16个百分点;最大跌幅强于上证 综指5.38个百分点,强于上证180指数4.13个百分点。
深证100 2004三季 0.324 9.66% 26375.21 19.23% 3.359
2003三季 0.259 7.97% 17882.05 19.98% 3.246
2005三季 0.318 11.65% 162681.22 20.29% 2.733
上证50 2004三季 0.286 11.29% 134904.4 25.29% 2.532
深证100强势指数特征明显深证100强势指数特征明显深证100上证综指和上证180指数走势对比图2002年12月31日以来3020100102030400212310321903331035190362603850391203102903128041160438044150461047904818049270411110412210513105321054280561405722058310510170511240615上证综指上证180深证100g股时代最适合投资的指数?2005年6月17日三一重工作为第一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g股复牌交易标志着深沪a股市场进入全新g股时代
三方面原因导致强势 股本结构均衡保证涨势均衡 股改进度超前引发涨势超前 业绩优良吸引投资者关注
原因一:股本结构均衡保证涨势均衡
将上证50、上证180和深证100最新成份股按照流通股本大小排序, 分别考察其前10名均值、后10名均值以及最大(小)值。
沪深300指数的设计原理

沪深300指数的设计原理
•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法 沪深 指数的编制方法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应股票市场的概括和运行状况并且能够 作为投资者基准点的评价尺度,为投资者提供产品基准,那么它的编 制方法大致有这三部分组成。 一是如何选择,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二个是如何计算, 第三是我们如何维护它。 1、指数的选样 、 沪深300指数的选样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确定一个样本空间,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作为样本 股。 选样空间:a、股票上市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季度,除非该股票上市 以来日均总市值在全部沪深A股中排在前30位;b、非ST、*ST股票, 非暂停上市股票;c、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违规 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的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 d、剔除其他经专家认定不能进入指数的股票。 第二步是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的A股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 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
沪深300指数的设计原理
数)的收益率;沪深300指数的Beta系数为0.97,仅高于同期上证180指数; 夏普比率为6.42%,仅低于同期深证综指的7.07%。 5)抗操纵性 与A50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样本数量是300个,而A50指数样本数量 是50个,这种样本股数量的差异使的沪深300指数权重是相对比较分 散的,具有比较好的抗操纵性。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招商银行的权 重最大,还不到4%,前10家公司累计权重为21%,前20家公司累计 权重为31%。
沪深300指数的设计原理
• 沪深 沪深300指数的定义 指数的定义 沪深300指数是指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 布的反应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沪深300指数编制目 标是反应中国债券市场股票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 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品 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另外沪深300指数还为全新的市场提供了“晴雨表” 。在 沪深300指数问世之前,无论是综合指数,还是成份股指 数,只是分别表征了两个市场各自的行情走势,都不具有 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能力。沪深300指数则是综 合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更具“晴雨表3、指数修正 、 沪深300指数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当样本股名单、股本结构发 生变化或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 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修正前 的调整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调整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调整市值=修正前的调整市值+新增(减)调整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 指数。 需要修正的情况包括:除息、除权、停牌、摘牌、股本变动以及停市。
基准沪深300指数

基准沪深300指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基准沪深300指数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指数,它涵盖了沪深两市300只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股票,可以作为中国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代表。
本文将从基准沪深300指数的定义、历史发展、影响因素以及投资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基准沪深300指数是由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深交所共同研究制定的,旨在反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和走势。
指数成分股是根据市值和流通市值的大小来确定的,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股票会被纳入指数中,从而能够全面反映国内股票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股票的走势。
基准沪深300指数的制定对于国内投资者和外资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他们进行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基准沪深300指数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指数的起始点为1000点,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基准沪深300指数已经超过了4000点。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基准沪深300指数一直处于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尤其在2014年至2015年之间更是涨势迅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的涌入。
尽管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中,基准沪深300指数经历了一些震荡和调整,但它依然是中国股票市场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指数之一。
基准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公司业绩等。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股市的走势,一些宏观经济数据的好坏都可能对基准沪深300指数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带动市场的涨跌,尤其是央行降息或者加息都会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波动。
公司的业绩表现也是决定基准沪深300指数涨跌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公司的业绩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股价的表现。
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基准沪深300指数的交易型基金(ETF)来获取股市表现,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便捷,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
不过,投资基准沪深300指数也需要注意风险,因为指数中的个股涨跌不尽相同,某些股票的大涨或大跌都可能对整个指数的表现产生影响。
中国股市指数一览

中国股市指数一览○、上证综合指数即“上证综指”-(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简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证综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
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一、沪深30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
它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有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市场运行状况,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中证100指数是从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挑选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大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发布指数。
三、上证180指数(又称上证成份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其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自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
作为上证指数系列核心的上证180指数的编制方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性、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上证180指数的样本股均是一些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
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成分选择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开性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恢复和提升了成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价的走势。
上证指数历史走势记录

第二阶段详解
C 阶段牛市:1996.1.19到1997.5.12崇尚 绩优股开始成为市场上投资理念 高价绩优股主导,低价股乱窜为辅 开始绩优股为低价到96年底涨到中价, 1997年初绩优股高价引领指数大涨,行情 连拉14周阳线。 C阶段熊市1997.5.12到1999年5月18:过 度投机,政府控制
B阶段(1995.5---1996.1) 牛市(1995年5月18日到1995年5月22日) 熊市(1995年5月22日到1996年1月19日) 牛市:5.18行情,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 货消息的影响,三天上证由582涨到926, 被称为中国股市发展史上的经典瞬间。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第六阶段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股市六个阶段的共性比对
整体上表现为牛市,熊市,牛市,熊市的 格局 政策性越来越强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股市六个阶段共性
牛市时间段要短于熊市。 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第二阶段详解
5.18行情:前因是3.27国债期货事件---市场 证实327国债利率被提高导致剧烈波动使得 大批投资者和机构爆仓。最终导致上交所 强行宣布此事件交易全部无效,并且最终 在1995年5月17日停发国债期货,中国第 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5.18日:从582.89跳空741.81点开盘,单 日涨到763.51。日涨幅30.99% 5月19日星期五涨到855.81(12%) 5月22日,盘中涨破900点,收于897点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国内第一只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也是目前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中跟踪资产最多、使用广泛度最高的指数。
随着指数化投资理念逐渐被投资者所认可,沪深300指数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其良好的市场表现也使得以其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
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是沪深交易所联合发布的第一只跨市场指数。
2005年9月中证指数公司成立后,沪深300指数移交中证指数公司进行管理运行。
沪深300指数由沪深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A股市场整体表现。
沪深300指数是内地首只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被境内外多家机构开发为指数基金和ETF产品,跟踪资产在A股股票指数中高居首位。
沪深300指数的可投资性在确定沪深300指数样本空间时,剔除了ST、*ST股票,股价波动异常或被市场操纵、有重大违法违规的股票,较高程度地保证了样本公司的质量。
在选样时,沪深300指数选择成交金额位于前50%的上市公司中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组成样本股。
因此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代表了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核心优质资产,成长性强,估值水平低,其在整体经营业绩和估值水平方面对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沪深300指数以自由流通股本分级靠档后的调整股本作为权重。
分级靠档技术的采用确保样本公司的股本发生微小变动时用于指数计算的股本数相对稳定,以有效降低股本频繁变动带来的跟踪成本。
以调整后的自由流通股本而非全部股本为权重,沪深300指数更能真实反映市场中实际可供交易股份的股价变动情况,从而有效避免通过操纵大盘股来操纵指数的情况发生。
为提高指数的代表性和可投资性,沪深300指数还启用大市值股票快速进入指数规则。
该规则自2006年7月启动至今,先后有中国银行、大秦铁路、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上市公司符合大市值IPO快速进入指数规则的条件,在上市第10个交易日结束后成为沪深300指数样本股。
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

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包括:1.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及其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岀资发起设立的一家专业从事证券指数及指数衍生产品开发服务的公司。
(1)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趋势的指数。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成立后,沪、深证券交易所将沪深300指数的经营管理及相关权益转移至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沪深300指数简称“沪深300”,成分股数量为300只,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 日,基点为100点。
(2)中证规模指数。
中证规模指数包括中证100指数、中证2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700指数、中证800指数和中证流通指数。
这些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共同构成中证规模指数体系。
英中,中证100指数左位于大盘指数,中证200指数为中盘指数,沪深300指数为大中盘指数,中证500指数为小盘指数,中证700指数为中小盘指数,中证800指数则由大中小盘指数构成。
中证规模指数的计算方法、修正方法、调整方法与沪深300指数相同。
2.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份指数。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
(1)成分指数类。
①上证成分股指数。
上证成分股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 0指数进行调整和更名产生的指数。
上证成分股指数的样本股共有180只股票,选择样本的标准是遵行规模(总市值、流通市值),流动性(成交金额、换手率)和行业三项指标,即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且具有行业的股票作为样本,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的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沪深300指数将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
沪深300指数简称:沪深300;指数代码:沪市000300,深市399300。
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日点位1000点。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其中沪市有179只,深市121只。
样本选择标准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
沪深300指数诞生过程:1998年启动——2001年上交所首先研究方案——证监会协调沪深交易所共同开发——2003年达成共识——细节设计——2005年4月8日正式推出沪深300指数问答南方网讯沪深证券交易所指数工作小组有关负责人就4月8日正式发布的沪深300指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何要发布沪深300指数?答:沪深两个市场各自均有独立的综合指数和成份指数,这些指数在投资者中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市场缺乏反映沪深市场整体走势的跨市场指数。
沪深300指数的推出切合了市场需求,适应了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为市场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也进一步为市场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
问:与沪深市场现有指数相比,沪深300指数有何特点?答:现在市场中的股票指数,无论是综合指数,还是成份股指数,只是分别表征了两个市场各自的行情走势,都不具有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能力。
沪深300指数则是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晴雨表”。
指数样本选自沪深两个证券市场,覆盖了大部分流通市值。
成份股为市场中市场代表性好,流动性高,交易活跃的主流投资股票,能够反映市场主流投资的收益情况。
问:沪深300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如何?答:沪深300指数的市场代表性表现在市值覆盖率高、与现有市场指数相关性高、样本股集中了市场中大量优质股票等方面。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