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

合集下载

化工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69.6mmHg,此时氨在混合气中的摩尔分率y=____0.0916____,比摩尔分率Y=0.1012.用亨利系数E表达的亨利定律表达式为__P*=Ex_____.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50mmHg,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7.5(kgNH/100kgH O).此时亨利系数E=____680mmHg,相平衡常数m=__0.894____.3.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Y(Y-Y i),以传质总(Y-Y*)_Y4.(2分)用△y,△x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中,当平衡线为直线时传质总系数与分系数的关系式为与的关系式为.5.(1分)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0.008,则最小液气比为__1.733______.6.(2分)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1)若p*〉p或C〉C*则属于_解吸_过程(2)若p〉p*或C*〉C则属于_吸收过程8.(4分)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大于___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上方__。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增大___,则操作线向__远离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_增大___。

9.吸收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可使相平衡常数减小,传质推动力增大。

10.(2分)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减少__,操作线将_靠近;__平衡线。

11.当温度增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将增加,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将增加12.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不变,N OG将_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13.(2分)解吸时,溶质由_液相___向__气相__传递。

面试化工基础知识

面试化工基础知识

面试化工基础知识引言在化工行业的面试中,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工基础知识,帮助面试者更好地准备面试。

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工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面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关于化学反应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转移电子的反应。

•水解反应:某种物质与水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聚合反应: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键的形成反应生成大分子化合物。

在面试中,可能会要求解释这些反应的原理、应用和实例。

2. 化学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是化工行业的核心知识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工程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物质在流动过程中的动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物质在化学反应和流动过程中的能量保持不变。

此外,还需要了解化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传质反应等基本原理。

3. 化工设备与操作化工设备是化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工设备和操作:•反应釜: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

•分离设备:用于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的设备,例如蒸馏塔、萃取塔等。

•储存设备:用于储存化工产品的容器,例如储罐。

•测量与控制:化工过程中需要对压力、温度、流量等进行测量和控制。

在面试中,可能会要求解释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和操作注意事项。

4. 安全与环保安全与环保是化工行业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安全生产:化工过程中需要遵循各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废水处理:化工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气处理:化工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弃物处理:化工废弃物需要经过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在面试中,可能会要求解释安全与环保在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和措施。

结论化工基础知识是化工行业面试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化学反应、化学工程原理、化工设备与操作以及安全与环保等方面的了解,面试者能够更好地准备面试,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化工基础的名词解释精馏

化工基础的名词解释精馏

化工基础的名词解释精馏化工基础的名词解释——精馏精馏是化工领域中常用的分离技术,用于将混合物中的组分按照其不同的沸点或挥发性分离出来。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被加热至其沸点,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凝成液体,从而实现组分的分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几个相关的概念。

一是沸点,指的是物质在一定的压力下由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所需的温度。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沸点。

二是挥发性,指的是物质易于从液体转变为气体的性质。

挥发性取决于物质的表面张力和蒸气压等因素,挥发性高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会更容易转变为气体。

精馏的实质是基于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液体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先蒸发、冷凝,然后收集,最后将剩下的液体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再次进行蒸馏,以此类推,实现组分的逐步分离。

精馏可以分为常压精馏和以降低压力的精馏两种形式。

在常压精馏中,混合物被加热至其组分之一开始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凝,从而获得纯净的蒸馏液。

常压精馏通常适用于沸点差异较大的组分分离,如分离水和酒精。

而在以降低压力的精馏中,我们采用了降低系统压力的手段,从而降低了混合物内各组分的沸点,并实现了对不易在常压下蒸发的组分的分离。

在这种精馏中,蒸汽压越低的组分首先蒸发,并通过冷凝器冷凝为液体,实现相应的分离。

以降低压力的精馏通常适用于挥发性较小的物质分离,如提纯香料或药物。

在精馏过程中,冷凝器的设计与性能十分重要。

冷凝器通常采用了冷却水或者其他冷负荷介质来冷却蒸汽,使其转变为液体。

冷凝器内部有大量的冷凝管道,通过管道内冷却介质的流动,有效地将热量带走,使蒸汽迅速冷凝。

同时,冷凝器还能将蒸汽中与之充分接触的气态成分吸附和稀释,以保证分离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精馏是一种能耗较高的分离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增加能量利用效率的措施。

例如,在常压精馏中,可以利用回流原理,将部分已经蒸发的液体再次引入塔底,与未蒸发的液体混合,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分离。

化工基础考试题

化工基础考试题

第一章流体的流动与输送1、滞流(名词解释):流体流动时,流体的质点做一层滑过一层的位移,层与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干扰。

(墨水在水中呈直线)湍流(名词解释):流体流动时,流体的质点有剧烈的涡动,只有靠近管壁处还保留滞留的形态。

(墨水无固定轨迹,呈絮状)2、影响流体流动类型的因素有哪些?(简答题)(1)管径(2)密度(3)粘度(4)速度雷诺数Re=dvρ/μ当Re<2000时为滞流,当2000<Re<4000时为过渡态,当Re>4000时为湍流3、流体流动过程中产生阻力的内因(根本原因):实际流体有粘度4、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流量计:(1)转子流量计(2)孔板流量计5、流体阻力实验中测量的是球形截止阀的局部阻力6、伯努利方程应用的条件:静止流体、理想流体、实际流体7、文氏管流量计的压头损失比孔板流量计的小8、伯努利实验中,测压管的测压孔开在管壁处测量的为静压强,测压管的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时,测压管内液注的高度是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

9、 e.g.滞流流量不变,管径缩小一倍,阻力增加16倍10、流体阻力与管长成正比,管长扩大一倍,阻力扩大一倍。

11、离心泵产生汽蚀的原因:安装高度过高。

离心泵产生气缚的原因:启动前没灌满水,离心泵有气体。

12、离心泵靠出口阀调节流量,离心泵在启动之前要关闭出口阀,先启动电机后开出口阀,离心泵关闭时先关出口阀后关闭电机。

13、旋涡气泵属于正位移泵,靠旁路调节阀调节流量,阀门全开体系流量最小,阀门全关体系流量最大。

14、连续性方程是根据物料衡算推导出来的,伯努利方程是根据能量衡算推导出来的。

15、绝对压=大气压+表压,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会计算AB之间的压差16、定态流动(名词解释):流体流动的系统中,若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性质(如密度、粘度等)和流动参数(如流速、压力等)不随时间而改变,此种流动称为定态流动。

17、流体的流动形态如果为滞流,摩擦阻力系数与Re有关;如果为湍流,摩擦阻力系数与Re和相对粗糙度有关。

化工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化工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化工基础知识题库一、填空题1。

化学工业是以(化学方法)为主要生产手段、改变物质的(性质)、(状态)和(组成)。

生产化学产品的工业。

2. 化工生产常用(煤)、(石油)、(天然气)、(矿石)、(水 )、(空气)、(农副产品 )等天然资源为化工原料.3。

进行物料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4。

进行能量衡算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5.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根据概括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两大类。

6.国际单位制中.功、热、能的计量单位名称是(焦耳)。

其符号是(J)7.国际单位制中.功率(辐射能量)的单位名称是(瓦特)。

其符号是(W)8.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压强)的单位名称是(帕斯卡)。

其符号是(Pa)。

9.游标卡尺是一种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它主要由(一条直尺)和(一条可沿直尺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

1/10mm的游标卡尺的测量准确为(0.1mm)。

10.液体的相对密度是指液体的密度与(277K纯水)的密度之比。

11.标准大气压下.277k纯水的密度(1000Kg/m3 )。

12.某流体的相对密度为1.2,那么它的密度为(1。

2×103 Kg/m3).13.用铝、铁、铅分别制成同样大小的球体.则它们中质量最大的是(铅)球;质量最小的是(铝)球。

14.三个质量相同的球体.他们分别由铝、铁、铅制成。

则其中体积最大的是(铝)球.体积最小是(铅)球。

15.衡量流体粘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粘度)。

它可由(实验测得)或(有关手册)查到。

16.1厘泊=(0。

01)泊;293K水的粘度=(1cp)。

17.温度对流体的粘度有一定的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度(降低),气体的粘度(升高)。

18.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能溶解其它物质的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19.在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21.5g.即是(21。

5)g 碳酸钠溶解在(100)g水里。

形成了(21。

5%)g的碳酸钠饱和溶液.20.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分子式)来表示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工基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化工基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化工基础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A. 甲烷B. 乙醇C. 二氧化碳D. 苯答案:C解析: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2.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量?A. 阀门B. 泵C. 换热器D. 反应器答案:A解析:阀门是化工生产中用于控制流体流量的主要设备,它可以调节流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流量。

二、填空题1. 化工过程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答案:化学平衡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即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2. 在化工生产中,______是指在没有外界能量输入的情况下,系统能够自发进行的过程。

答案:自发过程解析:自发过程是指在没有外界能量输入的情况下,系统能够自发进行的过程,这通常与系统的自由能变化有关。

三、简答题1. 简述化工生产中催化剂的作用。

答案: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是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时保持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它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 描述化工生产中蒸馏过程的基本原理。

答案:蒸馏过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沸腾,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凝结,从而实现与沸点较高的组分的分离。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化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10^3,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1.0 mol/L,求平衡时生成物B的浓度。

答案:0.5 mol/L解析: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Kc = [B]/[A],其中[B]为生成物B的平衡浓度,[A]为反应物A的平衡浓度。

由于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1.0 mol/L,且假设反应完全进行,那么反应物A的平衡浓度为0.5 mol/L。

将这些值代入平衡常数公式,得到[B] = Kc * [A] = 10^3 * 0.5 = 500 mol/L。

化工基础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化工基础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化工基础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化工基础材料的定义及分类如下:
化工基础材料是指利用化学方法生产的原材料,包括除了化肥、无机农药、无机颜料等以外的无机化工产品和有机合成工业中主要利用高分子材料制造的各个产品。

具体分为:
1、有机化学原料。

以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为原料,经由化学加工制成的化学品,主要包括烯烃、芳香烃、醇、醚、酮、醛、羧酸等。

2、无机化学原料。

以矿物、矿石、天然盐等为原料,经过提炼和化学反应制成的化学品。

常见的有碱金属、碱土金属、铁、铜、铝、锌、镍、锰、钨、钼、钛等。

3、合成纤维原料。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人造纤维原料,如聚酯、锦纶、腈纶、腺纶等。

4、橡胶原料。

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类。

化工基础_第五章_5.1 -5.2

化工基础_第五章_5.1 -5.2

b、液体分布器
作用:使液体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填料层上。 类型:多孔型、溢流型。
(a)莲蓬头式
(b)多孔环管式
(c)溢流管式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d)排管式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 作用:将上段填料层流下的液体收集充分混合后,重新分 布在下段填料层上。 形式:
(a)截锥型
(b) “罗赛脱”型
b.漏液
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较小时,气体通过筛孔的动
压不足以阻止板上液体的流下,液体会直接从孔口落下,这种 现象称为漏液。正常操作时,一般控制漏液量不大于液体流量 的10%。相应的孔流气速为漏液点气速 。
稀溶液,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遵循亨利(Henry)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间符合拉乌尔(Raoult)定律。
相间传质过程的方向和极限的判断:
①若物质在一相中(A相)实际浓度大于其在另一相 (B相)实际浓度所要求的平衡浓度,则物质将由A相向 B相传递;
P A > P A*
②物质在A相实际浓度小于其在B相实际浓度所要求
②板式塔上流体力学状况 塔板形式多样,下面介绍塔板上气液接触状态、漏液、 雾沫夹带、液泛等流体力学规律。
a.气液接触状态 孔速较低时,气体以鼓泡形式通过液层, 板上气液两相呈鼓泡接触,图(a). 随孔速的增大气泡的 数量而增加,气泡表面连成一片发生合并与破裂,板上液体 以泡沫形式存在于气泡之中,但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散 相,图5(b).孔速继续增大,气体从孔口喷出,液体由连续相 变为分散相,气体则由分散相变为连续相,图©.
3. 塔设备简介
传质过程有共同的规律,也有通用的传质设备。 气体吸收和液体精馏两种气液传质过程通常在塔设 备内进行。提供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的机会。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分为填料塔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热量传递
一、选择题
1.稳态传热的特点是()
A、传热速率在任何时刻恒为常数
B、热通量在任何时刻恒为常数
C、热负荷在任何时刻恒为常数
2.()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也是求解导热问题的一个基本公式。
A.、牛顿粘性定律
B.傅立叶定律
C.牛顿冷却定律
3.在间壁式换热器里,当间壁两侧对流传热分系数相差较大时(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要提
高总传热系数K的值,关键在于提高()。
A. 对流传热分系数较大一侧的值
B. 必须同时提高两侧的α才能提高总传热系数K
C. 对流传热分系数较小一侧的值
4,。固体非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
A. 加大 B.减小 C.不变
二、填空题
1.根据传热机理不同、热传递还有三种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辐射传热的特点是:不仅 有___________的传递,而且还有___________的转换。
3.对于列管式换热器:管程流体在管束内流经两次,称为__________换热器。
4.传热边界层就是沿传热方向存在着__________的区域,_____________就集中在这一区域
内,__________是强化传热过程的关键.
5.在流体的进出口的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对流传热分系数α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6.热量的传递过程称为_______。物体内热流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的结果,而且热
流的方向______的方向一致。

三.简答题
1.导热系数、对流传热分系数及总传热系数有什么不同?
2.提高流体的流速是否一定能提高K?是否就一定能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为什么?
3.并流与逆流操作各有什么优越性?
4.强化传热的途径有哪几条?

第四章 气体吸收
一、 选择题
1.不管是吸收过程还是解吸过程,都是向着()的方向进行。A 、增加液相浓度 B、
减少气相浓度 C、趋近于平衡
2.逆流操作有利于降低()的浓度,提高吸收质的吸收率。
A、进塔气体 B、吸收尾气 C、出塔吸收液
3.()定律是对物质分子扩散现象基本规律的描述。
A、费克 B、傅立叶 C、牛顿定律
4.传质过程的推动力通常用一相的实际组成与其平衡组成的()来表示。
A、对比值 B、偏离程度 C、和
二、填空题
1、吸收是利用________中各组分在_______中的________的不同,将___________加以分离
的单元操作。
三、2.吸收分离的目的有三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亨利系数的大小反应________________的难易程度。其值越大,说明过程约
______________进行。
4.对易溶气体,H值_________,吸收过程的总阻力几乎全部集中于______________,吸收过
程的总推力绝大部分用于克服____________________,此种吸收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5.在逆流吸收过程中,增加吸收剂用量,则液气比__________,塔底吸收推动力_________。
在塔顶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吸收速率___________。完成同样的吸收任
务所需的填料层高度________________,设备费_____。但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费_____。
吸收及回收系统的负荷___________,若吸收液直接作为产品,则产品的浓度_________。
6.各吸收速率方程式是以________为前提的,因此,只能用来描述稳定操作的吸收塔内
______的吸收速率,不能用来描述__________的吸收速率。
三简答题
1.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是对流传质?
3.气相体积总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4.什么是气相传质单元和气相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的物理意义分别
是什么?

第五章 蒸馏
一、选择题
1.对于理想溶液,平衡曲线总是位于对角线的()A 、右下方 B、左上方 C、
AB两种情况均有可能
2在连续精馏操作中,蒸汽从塔底逐板上升,每经一块板时,都使蒸汽中的()增加。A、
难挥发组分 B、易挥发组分 C、重组分

二、填空题
1.相对挥发度α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______以及________。对于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随
温度及总压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
2.溶液的平衡温度组成图(t—x—y图)是分析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而气液平衡组成图
(y-x图)则用于精馏过程的_____________ 。而且平衡曲线与对角线间的距离越远,表示
_______,则溶液_________。
3.精馏就是将混合液,在同一精馏塔中同时多次的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从而塔
顶得到几乎纯的________的釜残液。
4.在再沸器中,溶液的_______而产生上升蒸汽(又称_________),如同设备上部______一样,
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另一个___________。
5.全回流操作时:D=___________,W=___________,F=___________R=___________,两段
的操作线_________,与__________重合。全塔没有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分。所需理
论塔板数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蒸馏分离的目的是什么?
2.简单蒸馏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理论板?
4.回流比对精馏操作有什么影响?

第二章:1、2、4、5、6、7、11
第三章:1、3、5、9、10
第四章:2、3、4、7、13
第五章:5、6、7、9、12
第六章:2、6、7
有部分题老师有改动,上面是老师每次留的课后练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