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乡土小说
20年代乡土小说ppt课件

❖ 《在贵州道上》以冷静的笔调刻划了贵州山 道的险峻、山民生活的困苦及其蒙昧的精神 状态
❖ 旧贵州这片贫困而苦难的土地,和在这片土 地上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在他笔下涌现 出的众多人物,挑夫、马夫、滑竿匠、盐巴 客、乞丐、草药贩子、家庭主妇、失业青年、 农妇、小职员、女艺人、教员……对于他们 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际,作家不仅作了忠实 的记录和典型的反映,建构了作家独特的贵 州乡土的艺术世界,对他笔下的人物,更寄 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出作家的良知及其人 道的关怀
“随便放句什么屁,都像麻辣子鸡样 塞在人家口里,又厉害,又讨人欢喜。”
“颈根”(脖子),“不在乎”(不必 要),“咸服 ”(服气),“稳当”(稳 重),“耳巴子”(耳光),“强梁”(称 霸),“粪涨”(混账), “雅”(也),“我 俚”(我们),“楼”(喽)
13
❖《陈四爹的牛》中描写一位有点阿
Q影子但性格更懦弱的农民周涵海, 妻子背地里偷人而被乡间民众取笑, 均无可奈何,他被人叫做“猪三 哈”、“黑酱豆”。陈四爹只准他 一顿吃两碗饭,他也忍饥挨饿地干 活。后因丢了牛怕东家责难而投水 自尽了。但陈四爹只为失牛而痛心, 放牛人的下落竟无人问起。
7
《菊英的出嫁》
8
坚持批判的态度,审美偏于对恶的、 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
受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影响,对心理 描写颇为重视。逼真地写出乡土人物 土头土脑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异。
9
环境描写具有浙东风情,具有一定程 度的民俗学的价值。
10
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
又名彭介黄,字韫松,文学研究会会员 。 ❖ 小说特色:活泼的方言土语,浓厚的乡土气
❖《鼻涕阿二》既控诉了非人社会的 冷漠与偏见对主人公的欺压,也揭 示了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劣根性。其 对社会的批判系基于对人性的批判, 因而具有深厚的力度。
20年代乡土小说

“你看,什么事都有一定的。你看,
Hale Waihona Puke 风波亭将星落下,五丈原八卦无灵, 这都是玉皇大帝同着列位诸仙排定的 棋势。你看,常言道:‘阎王要你三 更去,谁能留你到五更?’你看,天 二哥昨天这时还能骂人打人,今天就 没有气了。你看,天二哥虽是平凡人, 也是经了阎王爷从黑色的生死簿子, 圈将下来,交给牛头马面的,所以就 不早不迟地在昨天下半夜将他结果了。
回忆故乡,回
忆重组来描写 故乡农村(乡 镇)生活,带 有浓重乡土气 息和地方色彩 的小说。
王鲁彦(1902-1944),原名 王衡,浙江镇海人 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 短篇集《柚子》、《黄金》 等,30年代写有长篇《野 火》(《愤怒的乡村》)。 写实的观照
《柚子》 “湖南的柚子啊,湖南的人头啊!” “这样 便宜的湖南的柚子啊!”
—— 风格粗犷,表现浙东的乡村悲剧。 《惨雾》---原始械斗 《赌徒吉顺》
许杰(1901-1993),浙江天台人
乡土小说的贡献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 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 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 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 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人生的意义本就不在于它的故事,而在
“我”的叙述,隐而不发的含蓄
平和. “情境交融”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
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霚天气,打 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 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 水,被微风吹起了波皱。正在徘徊, 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 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 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现代文学试卷答案(选择填空修改篇)

试卷一一、填空题(20分,每题1分)1、赵树理的小说成功地确立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模式。
2、1936年10月文艺界各方代表于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曾一度被举为普罗小说的“标本”的作品是阳翰笙创作的《地泉》三部曲。
4、巴金早期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比较深,它的代表人物是俄国的克鲁泡特金。
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寒夜》。
5、1934年,沈从文创作了代表其艺术创作最高峰的作品是《边城》和《湘行散记》,其中《边城》的核心思想是颂扬人性美。
6、解放区“民歌体”新诗的突出成就在叙事诗上,其中《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是“民歌体”长篇叙事诗中的杰出代表。
7、诗人臧克家诗歌创作的中心是表同情于农民和劳动者的诗。
戴望舒1937年后的诗歌创作的最大特色是走向现实主义。
8、茅盾早期小说在题材上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题材的重大性和社会性。
吴荪甫是现代文学史第一个塑造成功的资本家的艺术形象。
9、老舍的小说创作创设了北京市民为中心的艺术世界;建国后老舍主要潜心致力于话剧的创作。
10、废名称京派小说的鼻祖,京派小说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共同特色,在审美上也表现出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共同倾向。
1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革命文艺发展方向。
12、“文协”成立后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得到广大作家的积极响应。
二、多项选择(15分,每题1分)1、“左联”成立后在文坛上展开的论争有 B D 。
A、与抗战无关论B、同“新月派”的论战C、对鲁迅、茅盾等的批判D、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战2、开创了农村革命题材和塑造了矿工张进德和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等新人形象的作品的是蒋光慈的 C 。
A、《少年漂泊者》B、《短裤党》C、《咆哮了的土地》D、《冲出云围的月亮》3、下列作家属于左翼作家群的是 A C 。
20年代小说概况

32
第三节 浪漫抒情小说
一、创造社的成立
以1926年为界,创造社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无论是在理论倡导上, 还是创作实践上,都以前期创造 社影响最大,成就最高。
30
六、乡土小说的局限
1、作者多是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还缺少 把握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眼光 与能力,虽然描绘了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 景,却未能进一步探索造成这种落后愚昧的 深刻的社会原因。
2、大多数乡土小说在艺术上仍比较稚嫩。手法 圆熟之作太少。
31
七、乡土小说的影响及流变
乡土小说是在近代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思 潮的作用下得以兴盛的。故二十年代只是中国 乡土小说形成的时期。
且偷安的知识分子形象
11
《倪焕之》
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 追求为主线,反映自辛亥革命前后到 “五四”、再到“五州”和大革命失败 十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和时代思潮的变迁
着重展现以倪焕之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 子艰难前行的心路历程
12
五、庐隐、王统照、许地山等
1、庐隐(1898—1934)
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 主要创作 《一个著作家》、《两个小学生》
观感受的真实,写人不重视其外表,而重视其内心世界。
36
(4)创造社作家始而久居于海外,继而漂泊于本土, 正在青春期,对爱情问题极为敏感,但所感受到的, 却是由于民族的衰败所导致的歧视、委屈、耻辱, 以这种感受写小说,便发生了集中写“穷”(生的 苦闷)写“色”(性的苦闷)的情况。既有强烈的 叛逆倾向,又有浓郁的感伤情调。
20年代乡土小说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
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 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他们的主人 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我写小说,很像古代陶渊明、李商隐写 诗‛,“就表现手法说,我分明是受了中国 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 样。‛
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 ‚三姑娘这时已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 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如同 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 是新的,怕是没有这样合适,不过这也不 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 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疯妇》描绘的是一出家庭悲剧。
蹇先艾(1906-1994),贵州 遵义人 ——用 平静文字叙述 愤懑压抑, 《水葬》“对我 们展示了‘老 远的贵州‘乡 间习俗的冷酷, 和出于这冷酷 中的母性之爱 的伟大”,(鲁
《在贵州道上》以冷静的笔调刻划了贵州山 道的险峻、山民生活的困苦及其蒙昧的精神 状态 旧贵州这片贫困而苦难的土地,和在这片土 地上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在他笔下涌现 出的众多人物,挑夫、马夫、滑竿匠、盐巴 客、乞丐、草药贩子、家庭主妇、失业青年、 农妇、小职员、女艺人、教员……对于他们 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际,作家不仅作了忠实 的记录和典型的反映,建构了作家独特的贵 州乡土的艺术世界,对他笔下的人物,更寄 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出作家的良知及其人 道的关怀
。
海 海 里 了 。 花“ 荷 。 “ ” 将善 花 ” 我 长男 微 将 在子 笑 永 你, 道 不 的 : 爱
花 ,
—
出亭 水亭 妙玉 善立 , —
我 望立 那在 一池 朵岸 好,
海
街头
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驰过, 乃有邮筒寂寞。 邮筒PO 乃记不起汽车的号码X, 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 汽车寂寞, 大街寂寞, 人类寂寞。
20年代小说概况

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 年 鲁迅在 导言》中分析蹇先艾、 小说二集 导言》中分析蹇先艾、 许钦文、鲁彦、 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 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 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 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 流派的创作特色。 流派的创作特色。
二、乡土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悲剧主题的意蕴
3、许地山(1893——1941) 、许地山( )
早期小说最引人注日的特色是 其传奇性 创作方法具有二重性: 创作方法具有二重性: 以浪漫主义为基调, 以浪漫主义为基调,又竭力推 动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靠扰。 动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靠扰。
许的传奇小说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 对人生的理解既有虚玄和悲观的一面, 对人生的理解既有虚玄和悲观的一面, 也有坚韧和达观的一面 小说中的正面人物, 小说中的正面人物,多都能坚韧地承 受面临的厄运, 受面临的厄运,达观地消释世间的种 种烦恼
第二节 乡土小说
一、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就是以故乡农村或小市镇的生活为题材,着力 乡土小说就是以故乡农村或小市镇的生活为题材, 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小说。 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小说。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的是鲁迅, 孔乙己》《风波》《故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的是鲁迅,《孔乙己》《风波》《故 》《风波》《 》《社戏》《祝福 社戏》《祝福》 乡》《社戏》《祝福》……
问题小说与“为人生” 第一节 问题小说与“为人生”的小说
问题小说”的兴起及其原因: 一、“问题小说”的兴起及其原因: 1、问题小说的出现
《新潮》作家群的作品初露端倪 新潮》 冰心《两个家庭》等小说开创了“问题小说” 冰心 《 两个家庭 》 等小说开创了 “ 问题小说 ” 的创作风气。 的创作风气。 1921年文学研究会将“ 问题小说” 1921年文学研究会将“问题小说 ” 创作引向 年文学研究会将 高潮。 高潮。
20年代“乡土小说”中的批判意识

20年代“乡土小说”中的批判意识摘要: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中国20年代“乡土小说”中批判意识的体现。
乡土文学作为文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流派,他有着及其吸引人的魅力。
乡土文学早在上个世纪出慢慢兴起、不断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
其中批判意识在乡土文学中表现极为强烈,尤其是对当时民俗文化和妇女的命运。
所以乡土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早期乡土小说中的批判意识。
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因素、作家们的自身处境结合起来,分析他们创作的乡土小说,从而挖掘中国早期乡土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乡土小说;批判意识;性格弱点;民风陋习;国民劣根性;价值1920s Country Novel critical consciousness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embodied in the Country Novel "in China in the 1920s". Native literature as a vital genre of literature, he has an attractive charm. Native literature early in the last century a slowly ris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ritical awareness of performance in the local literature is very strong, especially the fate of the folk culture and women. It is because of such native literatu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ore than a few of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of early Chinese Country Novels.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background, the writers' own situation and Local Novels happened in the local, Local Novels analysis of their creation, and found that the early Chinese Country Novels reflect the critical meanings. Key words: Country Novel; Critical consciousness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Ⅰ)引言 (1)一、乡土小说批判意识的产生 (3)二、20年代“乡土小说”中批判意识的表现 (5)(一)对民俗文化的批判 (5)(二)对女性命运的批判 (6)(三)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8)三、乡土小说批判意识的价值 (9)结...语 (11)参考文献 (12)引言乡土小说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大约兴起于1923年前后, 主要代表作家有鲁迅、许杰、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填空题题集

《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填空复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A.《语丝》B.《小说月报》C.《创造》季刊D.《新青年》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A.南国社B.春阳社C.春柳社D.民众戏剧社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A.“五四”时期B.“五卅”时期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D.大革命失败后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D. 浪漫主义和诗情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A.美国文学B.中国古代文学C.俄国文学D.日本文学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B.性苦闷的情绪C.隐逸的思想D.追求革命的思想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A.《踪迹》B.《毁灭》C.《火把》D.《北游》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A.小说集B.散文集C.童话集D.诗集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A.《新生》、《萌芽》、《灭亡》B.《雾》、《雷》、《电》C.《雾》、《雨》、《电》D.《雨》、《电》、《雷》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A.《灭亡》、《新生》B.《激流三部曲》C.《火》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A.周朴园侍萍愫方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D.周萍蘩漪方达生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A.《雷雨》B.《日出》C.《北京人》D.《原野》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A.胡也频B.柔石C.洪灵菲D.茅盾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A.李广田B.何其芳C.陆蠡D.丽尼22.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A)A.柔石的《二月》B.蒋光慈的《短裤党》C.丁玲的《梦珂》D.艾芜的《故乡》23.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判断是(A )A.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B.有浓厚的怀乡情调C.慷慨激昂的革命文学D.有浓厚的避世思想24.下列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A绿原、鲁藜、阿垅、牛汉)25.《马凡陀的山歌》属于(A)A.叙事诗B.枪杆诗C.政治抒情诗D.政治讽刺诗26.艾青到延安以后发表的诗集有(B)A.《火把》B.《黎明的通知》28.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D)A.《李家庄的变迁》B.《李有才板话》C.《邪不压正》D.《小二黑结婚》29.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C)A.《光荣》B.《麦收》C.《荷花淀》D.《芦花荡》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C)A.《火把》B.《赶车传》C.《王贵与李香香》D.《漳河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女神》的思想内容有(ABC)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C.炽热的爱国情思D.青春、爱情的欢唱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32.下列都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者有(ACD)A.台静农、冯文炳B.废名、师陀C.彭家煌、蹇先艾D.鲁彦、许钦文E.许杰、萧红33.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D)A.《昨日之歌》B.《死水》C.《繁星》D.《尝试集》E.《翡冷翠的一夜》34.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系列有(AD)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B.表现工农大众的革命活动C.描写校园男女的爱情生活D.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与罪恶E.描写中国农民的苦难35.“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BCE)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蔡元培E.周作人一、填空题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 海 里 了 。 花“ 荷 。 “ ” 将善 花 ” 我 长男 微 将 在子 笑 永 你, 道 不 的 : 爱
花 ,
—
出亭 水亭 妙玉 善立 , —
我 望立 那在 一池 朵岸 好,
海
街头
行到街头乃有汽车驰过, 乃有邮筒寂寞。 邮筒PO 乃记不起汽车的号码X, 乃有阿拉伯数字寂寞, 汽车寂寞, 大街寂寞, 人类寂寞。
1929年出版的《竹林
的故事》是他的第一 本小说集,属乡土文 学。其田园牧歌的风 味和意境在中国现代 小说史上别具一格, 他的小说也往往被称 为田园小说。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早期代表作品,
作者以清淡的笔墨,描绘了娴静淑雅的三 姑娘,作者写菜园,写竹林,写三姑娘, 总是一派牧歌似的青春气息。给五四退潮 的时候苦闷和感伤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 的空气 。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 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 不吃!’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 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 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 姑娘低头过去。‛
-------对故土的回忆、对美的爱怜、
对善的同情,对命运的哀伤与无奈, 又真正表现出了东方传统文化里含 蓄与敦厚的美。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 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 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 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 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 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甚至在40年代的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 他的影子。
灯
“第二天清晨,汪二的爹爹,提了小酒壶,买 了一个油条,坐在茶馆里。 “给你老头道喜呀,老二安了家。”推车的 吴三说。 “道他妈的喜,俺不问他妈的这些屌事!” 汪二的爹爹愤然地说,“以前我叫汪二将这 小寡妇卖了,凑个生意本。他妈的,他不听, 居然他俩个弄起来了!” “也好。不然,老二到哪里安家去,这个年 头?”拎画眉笼的齐二爷庄重地说。 “好在肥水不落外人田。”好像摆花生摊的 小金从后面这样说。汪二的爹爹没有听见, 低着头还是默默地喝他的酒。”
“人生的意义本就不在于它的故事,而在
“我”的叙述,隐而不发的含蓄
平和. “情境交融”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
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霚天气,打 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 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 水,被微风吹起了波皱。正在徘徊, 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 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 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 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 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许杰、许钦文、鲁 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等
作品多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语 丝》、《未名》和上海的《小说月报》等报 刊
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 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 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 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 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 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 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 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 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回忆故乡,回
忆重组来描写 故乡农村(乡 镇)生活,带 有浓重乡土气 息和地方色彩 的小说。
王鲁彦(1902-1944),原名 王衡,浙江镇海人 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 短篇集《柚子》、《黄金》 等,30年代写有长篇《野 火》(《愤怒的乡村》)。 写实的观照
《柚子》 “湖南的柚子啊,湖南的人头啊!” “这样 便宜的湖南的柚子啊!”
《陈四爹的牛》中描写一位有点阿
Q影子但性格更懦弱的农民周涵海, 妻子背地里偷人而被乡间民众取笑, 均无可奈何,他被人叫做“猪三 哈”、“黑酱豆”。陈四爹只准他 一顿吃两碗饭,他也忍饥挨饿地干 活。后因丢了牛怕东家责难而投水 自尽了。但陈四爹只为失牛而痛心, 放牛人的下落竟无人问起。
台静农(1902-
小说特色:活泼的方言土语,浓厚的乡土气 息,严谨的艺术构思,多样的体式追求,诙 谐的笔墨情趣
其乡土小说的背景皆为“奚谷镇”。
《怂恿》---丰富的地方俗语 ‚莫手续不清,明日又来唱枷绊,翻 门坎‛, “随是什么爱寻缝眼‛爱‚称长鼻 子‛; “真是走了种的蛮‛; “空的,蛆婆子拱磨子不起‛; “小蛾子扑灯火‛; “
妆 台
诗中禅意:
1对诗歌意象的选取上
“镜”、 “花”、“水”、“月”、“灯”、 “日”等 2对佛禅词汇的直接引用或化用 3唯“心”是举、唯“心”至上的独 特运思
‚当面的锣,对面的鼓,我俚打开窗 户说亮话; ‚随便放句什么屁,都像麻辣子鸡样 塞在人家口里,又厉害,又讨人欢喜。‛ ‚颈根‛(脖子),“不在乎‛(不必 要),“咸服 ‛(服气),“稳当‛(稳 重),“耳巴子‛(耳光),“强梁‛(称 霸),“粪涨‛(混账), “雅‛(也),“我 俚‛(我们),“楼‛(喽)
20年代乡土小说家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 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 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 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 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 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乡土小说”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 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深夜读书, 释手一本老子道德经之后, 若抛却吉凶悔吝 相晤一室。 太疏远莫若拈花一笑了, 有鱼之与水, 猫不捕鱼, 又记起去年夕夜里地席上看见 一只小耗子走路,
夜贩的叫卖声又做了宇宙的言语, 又想起一个年青人的诗句 鱼乃水花。 灯光好像写了一首诗, 他寂寞我不读他。 我笑曰,我敬重你的光明。 我的灯又叫我听街上敲梆人
《菊英的出嫁》
坚持批判的态度,审美偏于对恶的、
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 受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影响,对心理 描写颇为重视。逼真地写出乡土人物 土头土脑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异。
环境描写具有浙(1898——1933),湖南湘阴人,
又名彭介黄,字韫松,文学研究会会员 。
2、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 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 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3、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 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 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乡土小说的局限
1 、作者多是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还缺少把握 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眼光与能力,虽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
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 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他们的主人 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我写小说,很像古代陶渊明、李商隐写 诗‛,“就表现手法说,我分明是受了中国 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 样。‛
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 ‚三姑娘这时已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 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如同 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 是新的,怕是没有这样合适,不过这也不 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 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1990),安徽霍邱 人 ——写悲剧的乡镇 传奇,沉郁、阴冷 悲剧性的乡镇传奇, 宗法制度对乡村底 层的精神统治
“以安徽故乡的人
事为材料,以一部 《地之子》”能将 乡间的死生、泥土 的气息移在纸上“。 收小说14篇,多取 材于民间,对当时 辛酸凄苦的农村生 活作了素描式的反 映。
《烛焰》《天二哥》《新坟》
废名,(1901-1967)原名冯 文炳,湖北黄梅人。1926 年使用笔名废名。曾为语 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 风格,在文学史上被视为 京派代表作家。(倾向于 追求传统审美的境界) 《竹林的故事》 《桃园》 《枣》 《桥》《莫须
关于笔名由来:
废名在1926年6月10日的日记写道: “从 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个名字, 就叫做废名。我在这四年以内,真是蜕 了不少的壳,最近一年尤其蜕得古怪, 就把昨天当个纪念日子罢。”
许钦文,(18971984),原名许绳 尧,字士仁,浙江天 台人,与鲁迅先生过 从甚密,自称是先生 的“私淑弟子”。 一个热情、有风格的 作家。大刀阔斧,以 气势胜,是他基本的 风格
《鼻涕阿二》既控诉了非人社会的
冷漠与偏见对主人公的欺压,也揭 示了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劣根性。其 对社会的批判系基于对人性的批判, 因而具有深厚的力度。
—— 风格粗犷,表现浙东的乡村悲剧。 《惨雾》---原始械斗 《赌徒吉顺》
许杰(1901-1993),浙江天台人
乡土小说的贡献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 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 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 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 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鸡鸣 人类的灾难 止不住鸡鸣, 村子里非常之 静, 大家唯恐大祸来 临。 不久是逃亡, 不久是死亡, 鸡鸣狗吠是理想 的世界了。
不 可 有 悲 哀 。
因 为 此 地 是 妆 台 ,
她 将 放 上 她 的 妆 台 。
一 位 女 郎 拾 去 ,
个沉 镜在 子海 ,里 他 将 也 是
个因 镜为 子梦 ,里 梦 见 我 是
《疯妇》描绘的是一出家庭悲剧。
蹇先艾(1906-1994),贵州 遵义人 ——用 平静文字叙述 愤懑压抑, 《水葬》“对我 们展示了‘老 远的贵州‘乡 间习俗的冷酷, 和出于这冷酷 中的母性之爱 的伟大”,(鲁
《在贵州道上》以冷静的笔调刻划了贵州山 道的险峻、山民生活的困苦及其蒙昧的精神 状态 旧贵州这片贫困而苦难的土地,和在这片土 地上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在他笔下涌现 出的众多人物,挑夫、马夫、滑竿匠、盐巴 客、乞丐、草药贩子、家庭主妇、失业青年、 农妇、小职员、女艺人、教员……对于他们 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际,作家不仅作了忠实 的记录和典型的反映,建构了作家独特的贵 州乡土的艺术世界,对他笔下的人物,更寄 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出作家的良知及其人 道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