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白木刻中满幅构图的黑与白

合集下载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黑白木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使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墨水对木板进行刻画,通过刻画出的线条和阴影来营造形象和表达意境。

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是指黑色和白色的对比关系在作品中的运用。

正形指的是作品中的黑色部分,而负形则是指作品中的白色部分。

在黑白木刻作品中,正负形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营造出明暗对比和空间感,以及表达出艺术家的意图和情感。

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能够营造明暗对比。

通过刻画出的黑色线条和阴影,以及白色的空白部分,艺术家能够营造出明暗的对比效果。

这种明暗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明暗对比也能够强调作品中的重要部分,使之更加突出。

正负形关系在黑白木刻作品中能够营造出空间感。

通过巧妙地运用正负形之间的关系,艺术家可以使作品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

正形通常是被镂空的部分,而负形则是空白的部分,两者之间形成的对比可以给人以立体感的错觉。

这种立体感和深度感能够让作品更加逼近生活,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

正负形关系在黑白木刻中还能够表达艺术家的意图和情感。

通过不同形状和线条的安排,艺术家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正负形的对比关系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和表现力,使观者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

正形和负形之间的对比也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在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营造明暗对比,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它能够创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感,让作品更加具有空间感;它也能够表达出艺术家的意图和情感,使作品更加富有内涵。

正负形关系的运用是黑白木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论黑白木刻版画中的黑与白

论黑白木刻版画中的黑与白

白对 比最能 满足 人 类视 觉 的清 晰 度 。黑 白木 刻版 画使 在 只有 黑 白 的世 界 里 ,万物 都 显得 那 么 明 了。最 简单 的黑与 白给 予 了 艺术 家 大胆 的 想象 和 几近 疯狂 的大胆 对 比构 造 ,在 色轮 表 里 ,再没 有 哪 种色 彩 艺术语 言 能够 如此 明确 的 区分眼 中这 纷乱 的世 界 。
的享 受 : 简 洁 、 明快 、醒 目的 艺术 风 格 包 含 了其 所 特 有 的 “ 刀 味 ” 、 “ 味 ”和 “ 木 印味 ” 。 在 如今 的艺术 潮流 下 , 艺术 家们 疯狂 的创新 、变 革 , 不 断地 尝试各 种 新 的方法 ,试 图在 艺术 潮流 的 浪尖 上 留下 自己的 位置 。 各 种 艺术 形式 都 发生 了 巨大 的改 变 ,当 他们 在各 种 杂乱 颜 色与 虚 拟 空 间的 争 论 中 出 出 进进 时 , 唯独 版 画 艺 术 却 静 静 的 走 自 己的 道 路 ,黑 白木 刻版 画 更是 用 黑 白形成 的 大 明大 暗总 结对 万 物 的理 解 , 带着 其特 有 味道 默默 地行 使 着 自己的使 命 。在 金属 、 石板 、 木 版 、纸 板 、麻胶 版 等不 同板材 上布 满 着 凹凸 的痕 迹 ,这 些 凹凸 的痕迹 寄 托着 艺 术家 对美 的追 求 ,当这 些痕 迹拓 印到 画纸 上 时 ,
三 、 在艺 术 形 式 的构 成 中 ,黑 白构 成 占其 主导 地 位 , 增强 了版 画 艺术 的表 现形 式

幅好 的作 品,应 该 在 形式 美上 第一 眼 打动 人 , 引起欣 赏 者 的感 官 的快 感 ,其 后才 细 细 品位 这些 形式 所 包含 的内容 ,仿 佛 美 就是 形 式本 身 ,而忘 掉 了它 的来源 ¨ ”。 ¨ 在 黑 白木 刻 版 画 的 形 式 语 言 中 ,黑 与 白的 构 成 占其 主 导 地 便 把 艺术家 对美 的追 求带 给 了大家 。 位 。首 先 从欣 赏者 的 角度 来 看 ,黑 与 白是作 品 中第 一个 冲刺 了观 我 们 的祖 先 把 这 些 凹 凸用 阴阳 去 理 解 : 凸为 阳 ,凹 为 阴 。 者视 觉 的 艺术 形 式 ,乃至 可 以直 接撞 击 观者 的心 灵 。让 观 者强 烈 《 易》 上 有 “ 到 至 极 就 是 黑 , 阳 到至 极 就 是 白 。 ”五 彩 既 的感 受 到整 幅 作 品 的构 图 、色调 ,以及 整个 作 品给 人所 传达 的 画 周 阴 散 ,黑 白乃 出 ,在色 彩斑 斓 的影 像世 界 里 ,黑 与 白显 出格 外 朴素 家所 依 附 于 画面 中 的独特 情 感 。 由此 可 见 ,黑 白构 成在 优 秀作 品 单纯 ,可 谓 绚烂 之极 归 于平 淡 。黑. 五彩 缤 纷 的世 界归 纳 为统 中具 有 首 当其冲 的重 要作 用 。 白将 而这 正是 黑 白木 刻版 画 的真 谛 。黑 与 白也就 成 了黑 白木刻 版 在 一幅 优秀 的黑 白木 刻版 画 作 品 中,黑 与 白 的构成 是极 其 讲 画的生 命 ,在黑 白木 刻版 画 中构建 了独特 的审美 情趣 。 究 的 ,在整 幅 画面 的 构成 比重是 经过 仔细 的考虑 而运 营 的 。通 过 以其 中一种 构 成 为主 调 , 以此显 露 出画面 的基调 以及 画 家个 人 的 黑 与 白的精 神属 性在 画面 中 的象征 意 义 黑与 白有 着 自己的色 彩表 情 和精 神 属性 。面 对 它们 会 令人 产 情感 倾 向 。大 面积 的 黑色 缀 入小 块 的 白色 ,则 呈现 出庄 严 、悲惨 生不 同 的心理 感 受 ,于 是人 们赋 予 了 “ ”和 “ 黑 白” 固有 的象 征 或玄 妙 之感 。大面 积 的 白色 掺入 少许 黑色 ,则会 产 生舒 畅 、轻快 意义 。 的效 果 。如果 黑与 白的面 积相 差无 几 的话 ,可 能会产 生 一 黑色 具有 崇 高 ,庄 重 、肃 穆 、博 大 、神 秘 、高 贵等 品 性 ,又 定 的单 调 意味 。 黑与 白的面 积相 等 ,会造 成 强 烈对 比 ,破坏 整 个 是 昏暗 、恐怖 、死亡 的 比喻 。黑 又称 为 玄色 ,是最 神秘 的 颜色 , 画面 的 构 图,从 而损 害它 的装 饰性 。 它在 人们 心 理上 构成 了坚 硬 、充 实 、深 沉 、严 肃 、凝 重之 感 ,有 四、 黑 与 自在 画 面 中 的节 奏效 果 ,增 强 了黑 白木 刻 版 阳刚 之美 。同时 还有 永恒 的意味 ,在 人 们 印象 中永 不 退色 。正如 画 的 画面美 感和 审美 趣 味性 画家 康 定斯 基所 说 “ 色是 绝对 的虚无 , 具有 无希 望 、无 未 来而 黑 不 仅音 乐 要讲 究 抑扬 顿 挫 ,轻重 缓 急 。绘 画也 是 ,也 要讲 究 永远 沉 默 的 内在 音调 。”在 中国 的阴 阳五行 学 中 ,黑 色作 为 北方 起伏 跌 宕 ,错 落 有致 。以此 控制 视觉 感 受 的规 律变 化 ,就 能给 人 和冬 天之色 ,象 征 通往 极乐 世界 的通道 。 “ ’ ¨ 心 理造 成 一 定节 奏 的感 受 。在节 奏 的基 础 上 ,赋 予更 多 的 内在 的 在 这 一 幅 蒙 克 的作 品 中 , 情 感色 彩 , 便形 成 了韵律 ,韵 律能 给人 更 多 的情趣 ,使画 面 的趣 幽 灵 和 少 女 眼 前 的 河 流 都 被 作 味 性更 浓郁 。 “ “ 者 安 排 成 了 黑 色 , 使 人 感 受 到 黑 白木刻 版 画 的色彩 语 言 比较 单纯 ,而且 黑 与 白对 比强烈 , 面 对 死 亡 时所 表现 出 的 一 种 恐 使 画 面具 有 简洁 、醒 目的特 点 ,容 易 让观 者产 生视 觉 上 的跳跃 。 慌 和 困惑 。在 画 面 中 , “ ” 黑 如 果 黑 白面 积安 排得 当,位 置 经营 合 理 ,就容 易 让观 者产 生 强烈 的节奏 效 果 ,给人 一种 装饰 性 的节奏 美感 。 色 的使 用 还 会 使 画 面 沉 重 、稳 健 、有 力 , 与 “白 ”构 成 了 强 在 一 幅 优秀 的 黑 白木刻 版 画作 品 中 ,要想 表 现画 面 的节奏 美 烈 的对 比形 式感 。 感 ,则要 把 作 品 中的 黑 白色调 的 构成 比重 、位 置 以及 物体 的造 型 用心 推敲 。某物 体 明亮 的 效果 并 不是 由大 量 的 白色而 获得 的,一 黑色 把鲜亮 的颜色带进 了 小块 的白色衬 以一大块 的黑色 , 比一 大块 的 白色衬 以一小块 的黑色 永 恒 的黑 暗 与 寂 静 , 白色 则 使 要 明亮 的多 。如 果要 画面上某 物体不 太突 出,可 以改变它周 围色调 所有 的色彩世 界 升华 到一个 无 限 ’ 。一 般来 光 明 与虚幻 的境 界。 由于 它们 具 有正 反矛 盾 的 多重含 义 ,所 以给 的浓 度 ,或将 该 物体 的面 积 增大 , 以此达 到 目的 ¨ 说 ,面 积最 小的色调 是最有 吸 引力 的。 以此规律来 安排画面 中黑 与 人 的 印象是 深刻 而有 张力 的 。 白色 的性 格 特 征 表 现 为 纯 洁 、 明 亮 、 优 雅 、 朴 素 , 有 扩 张 白的面 积和位 置 ,当然 ,还 要考虑 画面主 要传达 的内容和情 感 ,以 感 ,又 有冷 漠 、凄 凉 、静 谧等 等 感觉 。它 赋 予 画面 一种 轻盈 、 纯 及画面 的视觉 中心来 定 。使整 幅作 品的具有得 当 的节 奏美感 。 在黑 白木刻 版 画 中, 黑与 白的精 妙之 处在 于 他们 处 于色 彩 的 洁 、空 灵 的神 韵 ,呈现 着 飘逸 流 动之 美 ,给 人 以优美 的感受 。如 图中 的 白衣 少 女 ,给人 一种 纯 洁 、优 雅之 美 , 同时 ,也 给人 一种 两级 ,存 在 着最 强 烈 的对 比 ,却 又能 恰好 地 融合 在一 起 。 白寓意 凄 凉 、静谧 之 感 。 白色 赋 予画 面 中 白衣少 女 的这 种感 受 , 正好 与 在 黑 之 中 ,黑通 过 白表 现 张力 ,两者 在在 相 互依 赖 中存在 ,相互 黑 色 的死神 形 成鲜 明 的对 比 。 由此 可 见 , “ ”在 画�

黑白木刻版的黑与白

黑白木刻版的黑与白

黑白木刻版的黑与白作者:陶蕊崔嵬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01期【摘要】美术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黑和白在无关美术辉煌的发展历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和白这两种颜色在木板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黑白使美学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且还非常适合现代心理学的口味和要求。

黑色与白色的对比是在木刻板话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现代木刻板话来说,很多艺术家更是注重对这一元素的运用。

因为通过利用这个元素可以烘托出木刻艺术自身的艺术感,并且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艺术形式。

注重这一元素并加以运用有利于创造出更具包容性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版画;黑白;对比【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从名字可以得知黑白木刻就是以黑、白两种颜色为主的版画。

这与极简主义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利用这两种简单的色彩表达核心观念,这种方式兼具简洁和装饰感。

在这里,黑白木刻又称单色版画,其核心在于运用最简洁的色彩表达最朴素并富有装饰感的艺术语言。

木版画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发展史上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也成为木版画的故乡,在隋唐时代,在我国的民间广泛流传。

木版画最为重要的两种颜色就是黑和白,通过两种颜色的鲜明对比,把木版画表现得更加突出和鲜明。

一、版画的简介现在,映入人们眼帘的颜色多种多样、五颜六色,包括了所有颜色,但是,我们从发展历史来看,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开发的。

在最原始的色彩中,黑和白是最为早的颜色,在画画中最早运用,更是其他颜色发展的基础和来源。

从黑色和白色的发展来讲,黑色和白色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

两种颜色所代表的是两种极端的颜色,白色代表着光明、正义和纯洁;黑色代表着虚无和死亡。

版画也属于绘画的范畴,绘画工具是刻刀或者笔在不同种类的木板上进行创作,之后在木板上涂色,最后在纸上进行印刷,这样就完成了所有的工序。

事实上版画是由印刷术发展而来的,尽管在工序上与印刷术非常相似,但是成果引领了区别于印刷术的艺术价值。

版画艺术中的黑白语言——浅析黑白木刻艺术

版画艺术中的黑白语言——浅析黑白木刻艺术

万方数据割。

黑白的分割也体现在图形的透叠重合上,作为一个多功能的视觉构件,图形保住各自完整的形象,而避免它们在相遇时互相干扰。

在重合部分的黑白转化.包含图形双方的含义,是它们的共用轮廓。

黑白的透叠也意味着整体关系的重新组织,两者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构成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的视觉变化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形态与质感。

透叠也是具体黑白形的解体.在画面中具体表现是黑白在分量上的增减和作用力的变化。

黑白透叠则有黑白渐变和黑白突变的两种基本形态。

要明白这两种形态的产生及运用法则,黑白突变与渐变的相互转换.黑白突变与渐变的结合运用及其在画面黑白构成中的重大作用等等。

三、黑白构成的虚实关系。

空间的虚实关系是依靠刀法组织实现的,其组织方式和疏密程度是决定虚实关系的非常形自身形象的需要。

黑白转化还会带来重要的手段。

形成虚与实的效果和图形画面整体结构、构图、构架切割等。

外形的构成成分以及疏密程度有关:构成成没有互相交叠的图形,黑白转化就主要分和密度越大越能给人以“实”的感觉,表现在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上。

图形在不反之则虚。

虚实是相对的.“实”的图形同的黑白背景中必然朝相反的方面转化.外形比较明确,清晰度超过“虚”的图形.图形与背景是互相对比中的依赖关系。

“实”的图形多见于黑色。

“虚”的图形也在变化了的黑白背景下.图形需要做出有独特的功能.可以舍去不必要的细节.相应的黑白对比反映来保持自己形象的增加画面中黑白力量。

但是,显现部分必可视性。

黑白转化使图形与图形之间、图须是物象的关键之处,才唤起补充的联形与背景之间形成了黑白交叉对比.这想,使人们用审美直觉对其”虚”填空,些关系的多变性、多元性也丰富了画面或者用视觉惯性进行想象。

在黑白处理的表现力。

上,应更多注意画面中各个元素的互相五、黑白构成的基调与感情。

主要是制约,注意对黑白层次、虚实的理解,即人类黑与白概念的形成及感情联系;画黑白的纯度、大小和肌理对于黑白层次面黑白构成基调不同的形态与感情;画的领悟,注意对“灰”的理解,对黑白节面构成中黑、白、灰比例的不同对感情表奏的各种形态的理解和运用。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黑白木刻是一种特殊的版画技艺,它不仅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更具有特殊的正负形关系。

正负形是一种视觉效果,当我们观察一个图形时,我们会感受到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在木刻版画中,正负形是一种基本的构图技巧,可以帮助画家在作品中创造出精彩的视觉效果。

正负形是指一个图形中的构图元素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构成这个图形的形状、颜色和空间之间的差异。

在黑白木刻中,一般用黑色表示正形,白色表示负形。

正形通常是主体,负形则是背景。

正形和负形之间的空间关系对于刻画构图特别重要。

正负形的比例对于构图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形占主导位置时,会让整个图像更鲜明、突出,而负形则可以通过对比产生突出效果,起到强化正形的作用。

二、黑白木刻中正负形构图技巧1、正负形协调正负形之间的协调性是构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正负形的大小、形状、位置、数量、色调等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精确把握,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比例关系,创造出更完美的视觉效果。

正负形在木刻版画中是通过削版的方式形成的。

而其位置调整则是通过设计构图,确定正负形的比例关系,从而确定对应的版面大小。

尤其是在水平对称构图中,我们有时需要将正形和负形对称摆放,这样可以创造出更具美感的构图效果。

3、色彩与空间正负形的变化受到刻刀的切割方向和强度的影响,刻刀的斜切、转切可以创造出更准确尺寸的正负形,同时也可以实现不同的渐变效果。

通过对正形和负形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色彩变化的把握,可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创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

三、结语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正确的把握正负形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遵循正负形协调、正负形位置调整、色彩与空间的思路,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黑白木刻作品。

浅析黑白木刻版画

浅析黑白木刻版画

浅析黑白木刻版画作者:蒋众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10期摘要:艺术是人类来过这世界后所留下的惟一的痕迹。

而黑白木刻版画是这痕迹上的浓重的一笔。

黑白木刻版画的独特性有别于其他类别的艺术表达手段也正因为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才有了黑白木刻版画特别的艺术价值关键词:版画黑与白虚实在黑白木刻版画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中,艺术家们极端地应用了黑与白。

简单地只运用其中一种颜色或单纯地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是很不丰富的表达方法。

然而,在黑白木刻版画中,黑与白的灵魂所在也就是他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白体现在黑当中,黑运用白表现其张力,二者在互相呼应中协调的发挥作用。

一、木刻的黑白(一)黑白木刻中的点、线、面版画中的黑与白不仅仅是单纯之间的相互衬托,相互依偎。

简单的黑和白不足以组成丰富的画面。

对于黑白木刻来说肯定要运用到绘画表现手法中的点、线、面。

在黑白木刻的画面组织里点线面是重要的构成元素[1]。

点线面之间的相互组合,排布的方式,疏密的变化都有着不同的效果。

就对于画面上来说黑面的旁边是白面,在黑白木刻中灰面也是黑面的一种只是表现的方法不同在对比之下成了灰面。

在面的变化上有很多如面的大小、面的形状、面的分布等。

还有点上的分布如点的大小、疏密。

点在画面中更多的是起到辅助连带的作用,配合与面和线的结合。

对于点线面之间的组合其中更是千变万化,不同特点的点线面组合到一起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如果分配不得当就会影响画面,所以不同的画家在表现自己不同的感情时所用的点线面的多少也不同。

这也充份体现了黑白木刻当中点线面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二)木刻中黑白构成的虚与实任何画面都有主次之分也就是“虚”和“实”虚实不仅体现在主次上还有光影、空间和黑白的层次等[2]。

在画面中黑和白越整体越能体现实,越模糊越能体现虚。

两者既对立又呼应,画面中外轮廓越明确则是实,越含糊则是虚。

虚与实的结合才能使画面更丰富更完整,实呼应着虚,虚衬托着实。

在画面中实的部分是关键所在,也就是绘画的中心,作者所要表现的感情,只有通过“虚”的帮助才能让“实”更为突出。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黑白木刻是一种以黑白色彩对比为特点的艺术形式,正负形关系是黑白木刻中非常重
要的一种构图关系。

正负形关系是指通过黑白的对比来突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区别和对比,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对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进行浅析。

正负形关系在黑白木刻中通过色彩的对比来体现。

黑白是最简单的色彩对比,黑色代
表阴影和负形,而白色则代表光亮和正形。

正负形关系通过黑白的对比来强调主体与背景
之间的对立和差异。

黑色的负形使主体凸显出来,而白色的正形则增加了主体的亮度和立
体感。

这种明暗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作品更加鲜明和生动。

正负形关系在黑白木刻中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对比来体现。

线条是黑白木刻中最基本的
表现手段之一,通过线条的运用能够使形状更加鲜明和丰富。

正负形关系通过线条的对比
来划分和区分主体和背景。

主体通常采用粗线条来勾勒,使其显得突出和有力;而背景则
采用细线条或无线条来表现,使其显得模糊和虚弱。

这种线条的对比使主体更加突出,同
时也给作品带来了一种运动和生气的感觉。

论黑白木刻版画中的黑与白

论黑白木刻版画中的黑与白

大 众 文 艺109摘要:本文从黑白木刻版画简洁、明快、醒目的艺术风格入手,分析了黑与白在黑白木刻版画中精神属性的象征意义、强烈对比效果、节奏效果以及艺术构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黑;白;木刻版画版画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发展至今已非常成熟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来至于印刷术的图片印刷。

版画虽然衍生于印刷技术,却有着和印刷截然不同的目的和使命。

印刷给人们传达、记载信息,帮助人们一代代传承文明的结晶。

版画却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简洁、明快、醒目的艺术风格包含了其所特有的“刀味”、“木味”和“印味”。

在如今的艺术潮流下,艺术家们疯狂的创新、变革,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方法,试图在艺术潮流的浪尖上留下自己的位置。

各种艺术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他们在各种杂乱颜色与虚拟空间的争论中出出进进时,唯独版画艺术却静静的走自己的道路,黑白木刻版画更是用黑白形成的大明大暗总结对万物的理解,带着其特有味道默默地行使着自己的使命。

在金属、石板、木版、纸板、麻胶版等不同板材上布满着凹凸的痕迹,这些凹凸的痕迹寄托着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当这些痕迹拓印到画纸上时,便把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带给了大家。

我们的祖先把这些凹凸用阴阳去理解:凸为阳,凹为阴。

《周易》上有“阴到至极就是黑,阳到至极就是白。

”五彩既散,黑白乃出,在色彩斑斓的影像世界里,黑与白显出格外朴素单纯,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黑白将五彩缤纷的世界归纳为统一,而这正是黑白木刻版画的真谛。

黑与白也就成了黑白木刻版画的生命,在黑白木刻版画中构建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一、黑与白的精神属性在画面中的象征意义黑与白有着自己的色彩表情和精神属性。

面对它们会令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于是人们赋予了“黑”和“白”固有的象征意义。

黑色具有崇高,庄重、肃穆、博大、神秘、高贵等品性,又是昏暗、恐怖、死亡的比喻。

黑又称为玄色,是最神秘的颜色,它在人们心理上构成了坚硬、充实、深沉、严肃、凝重之感,有阳刚之美。

同时还有永恒的意味,在人们印象中永不退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黑白木刻中满幅构图的黑与白
作者:朱姿静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满幅构图是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在黑白木刻运用中有其他构图无法替代的意境和趣味。

本文运用一些版画作品具体来说明如何处理满幅构图中的黑与白,已达到艺术家想要表现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满幅构图;黑白木刻;黑白语言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4-0037-01
一、黑白木刻与满幅构图
以往作画时,往往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核心,即中心视点,画面中有主体与陪衬的表现差别。

满幅构图,特点是将主体形象弱化,画面均衡,它关注的是整体画面的表达,而不是某个局部。

艺术家在表达个人对事物认识以及艺术情感时,采用满幅式这种特殊构图形式,有着其他构图所不能替代的意味。

木刻是版画里最古老的一个画种,而黑白是木刻里最主要的一个表现方式。

它的天然局限性——黑白,以及材料与工具的局限性,使艺术家必须对自然的形态进行归纳与概括,使思维模式从形象转化为抽象,从单纯的再现模仿到形式转换。

黑白木刻中如何把黑白两者在画面中的处理和分配协调至关重要。

本文运用一些版画作品具体来说明如何处理满幅构图中的黑与白,已达到艺术家想要表现的视觉效果。

二、黑白木刻中满幅构图的黑白构成的处理
(一)黑白点的形态与表达
点小而灵活,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

黑点,是刻刀将周围铲除而留下的形,由于其内在的张力,在画面中具有更高的关注度,形成焦点。

刻刀与木板接触便产生白点,在深色背景下与黑点一样形成焦点。

画面中如果平等地来分布大小相同的点,会呈现一种平面分散的视觉效果,这种安排较为平淡,可以作为灰面来安排。

相对而言,大小分布不同的黑点,会使画面有聚散的变化和节奏。

以点为主的绘画往往有朦胧美的效果。

吴冠中的满幅构图作品《水乡行》和《围城》,江南屋是由于其黑块与白块的组合美,而黑白块在画面中便可看做是点,民居或村落,其间黑、白块的对照与交错千变万化,永无止境,从不重复。

黑白块的组合美引观者进入抽象美领域,房屋本身的具象细节倒无关重要了。

(二)黑白线的形态与表达
线是画面中的第二元素,线带有张力和方向性。

黑线在视觉上具有收缩感。

因此,如果我们将对比强度相同的黑线与白线相比较,白线强度会强一些,而黑线较弱。

而黑线会有分量
感,较白线有力度。

线条的排列在画面中可以很好的完成中间色调。

在许多作品中白线与黑线是相互依存的,画家利用线的排列让观众在黑白中游走,构成丰富的画面效果。

艺术家康宁的作品大部分都为满幅构图,他在处理画面时,有意识地将画面控制在中间色调,同时重新组构时空,线条在形体中穿插。

或圆润,或挺拔,或凝滞的“康氏线”条像流星雨一样充满生机,使画面节奏富有运动性。

贯穿的线条使前景和背景交织一气,对象世界由此而成为生命力与内在热情的象征性图案。

(三)黑白色块的形态与表达
对木刻而言,面是最容易达到效果的。

完整的黑形如沉重的铁锤,给人带来庄重、真实的感受。

白形作为主形时则是清晰、透亮的感觉。

白形常作为背景时做透气之用,白形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到整幅画的构图和气氛。

在具体处理画面时,面可以概括具象的形态,也可以抽象运用来均衡画面。

三、黑白木刻中满幅构图的黑白变化的处理
(一)黑白量的控制
黑白量的多少构成画面的基调,关系到画面的情感表达。

黑与白是木刻最基本的色值,黑白相间由疏密不同而产生不同色值的灰色调。

画面黑白关系中黑色部分较多时,为深色基调,整个画面比较深沉,给观者沉重、神秘、忧郁、庄重的感受,在视觉上更为厚重。

黑色占比重较少时为浅色调的作品,相对深色基调而言比较明亮,画面给人纯净、美好的感受。

中间色调的画面黑白层次丰富,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比较丰富,既可以表达较为强烈的激情,也可以十分抒情,是非常灵活的基调。

如康宁作品中间色调的黑白画面,黑白空间处理灵活多变,丰富充实的同时给人以温馨的感受。

(二)黑白的转化
黑白转化是黑白木刻处理画面时丰富画面的重要手段。

艺术家可以主观地安排黑白关系,而抛弃光线和物体固有色的模仿再现。

通过黑白转换来表现画面节奏和自己的版画语言。

黑白木刻在黑白处理上分为阴刻和阳刻,版画家董克俊的作品《热土地》,主要以黑色线与色块来表现形象,阳刻部分成为主要的因素。

而在黑色块中,又有少量的阴刻来表现衣服上的饰物等等。

黑白相互衬托而自由转化跳跃,造就了丰富的繁复景象及观者置身其间的观看方式。

康宁的作品《飞翔》中,充满画面的主要有几匹马和一位女孩,以阴刻占主导。

黑白转化中,康宁对边缘线的处理与传统黑白木刻形体的处理不同,边缘线不断与背景变化,形体与背景自然交融。

四、结语
满幅式构图在黑白木刻中由于其形式而展现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真正的自由是你找到了适合你的有效的表达方式”,对满幅构图黑白处理的探究过程,使其在今后的版画创作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谭权书.木刻教程新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2]王华祥.木刻与前卫.见张子康编.版画今日谈[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3]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