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选修2 第二章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
10497 P 10497
10°N 3000
交界处板块 亚欧、非—美 印度洋—非 印度洋—非 美—亚欧 印度洋—亚欧 非—亚欧 太平洋—美 太平洋—亚欧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板块名称:①
② 亚欧板,块③
,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 喜马拉雅山形成: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
的下面,亚欧板块受挤压抬 升形成的; 红海形成: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2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PPT(1)PPT(32张)优质课件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3 海底地形的形成课件高二选修2地理课件

巨大 山脉
位于两大陆板块交接处, 消亡 地壳挤压、隆起形成 边界
喜马拉 雅山脉
海沟
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 消亡
块的交接处,大洋板块俯 边界 冲到大陆板块以下形成
日本、菲律 宾东侧海 沟
12/11/2021
第八页,共十四页。
【例题1】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dānwèi):米),读图,完成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答案:(1)大陆 密度较大、位置较低
(2)A (3)消亡 (4)板块生长边界 解析: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实际上是板块构造机理模式图。该图说明新 大洋地壳从生长到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与地震、火山分布的关系。本题主
要考查了如下(rúxià)内容:板块类型、板块边界类型、海底岩石年龄分布规律等,
(1)属于地壳的水平运动,其运动方向可分为两种 向两侧张裂←→ 相互挤压→←
生长边界 (2)板块边界分为两种类型
消亡边界
(3)板块边界类型不同,运动方向不同,塑造出的地形也不同。
(4)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推动岩石圈物质(wùzhì)在不断地循环,使大 洋地壳处于不断的生长—扩张—消亡过程中。
12/11/2021
下列各题。
12/11/2021
第九页,共十四页。
(1)在乙图中作出MN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2)写出海底地形名称:A
,B
。
(3)从海底地形分布特点来看,A多分布在大洋的
的
。
(4)简要(jiǎnyào)分析A、B两类地形的成因有何不同。
,B多分布在大洋
12/11/2021
第十页,共十四页。
答案:(1)作剖面图如下:
第三节 海底(hǎi dǐ)地形的形成
高二下学期地理人教版选修2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3节海底地形的形成课件

汇聚区。(3)海底扩张是海底岩石圈自大洋中脊的轴部向两侧的扩张 运动。而大陆则伴随着海底的运动,被动地做长距离位移。根据海 底最古老岩层的年龄,可以推算出海底岩石圈从裂谷处形成到海沟 处俯冲消亡,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两亿年。海底扩张速度大约为每 年几厘米。
2.海底地形 (1)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固形成新的洋壳。 (2)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洋中脊。(3)地幔物质 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4)洋盆岩壳向大陆板 块下附冲形成海沟。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来自解析:第(1)题,①代表美洲板块,②代表亚欧板块。第(2)题, 从板块运动的方向看,甲和乙之间是生长边界,丙和丁之间是消亡 边界。第(3)题,A 处位于板块内部,B 处位于板块交界处。第(4)题, 大西洋的洋中脊基本位于中间,已经形成了洋中脊体系和深海洋盆, 正处于成年期。
2.大洋本身有生命吗? 提示:大陆裂谷是大洋形成的孕育阶段,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亚丁湾则是大洋的幼年期;大西洋已形成了洋中脊体系和深海盆地, 标志着它已进入成年期;而太平洋洋中脊偏居一侧,边缘发育了一 系列海沟—岛弧,表明它已到了衰退期。相向运动的大陆彼此接近, 大洋则趋于关闭,进入终了期,如现在的地中海。当洋壳俯冲殆尽, 两岸的陆块拼合碰撞,海水退出,大洋就此消亡。由此可见,海洋 是有生命的,有其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
,为
什么?
(3)A 处与 B 处相比,地壳较稳定的是
,原因是什么?
(4)现在大西洋仍不断扩展的原因是
。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二章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ppt课件1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解析】 (1)在5°N纬线附近,丁是太平洋板块, 那么丙应是亚欧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甲是 非洲板块,而巴基斯坦地震是由乙、丙碰撞挤 压形成的。(2)戊板块是南极洲板块,己是美洲 板块。 甲西侧为大西洋,在不断扩大;乙北侧 为印度洋,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流动;丙板块跨 东西半球。 【答案】 (1)B (2)D
例2 下列哪一种海底地形的发现对海底扩张
学说有重要的启发( )
A.海底平原
B.海底珊瑚礁
C.洋中脊
D.大陆架
【解析】 洋中脊是海底的火山山脉,是海底
张裂之处。
【答案】 C
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构成;大陆板块与
板块构造 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
学说部分 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
知能层级突破
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地 形
用海底扩张说解释形成过程
海底扩 张说的 内容
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 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
洋壳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 形成
洋盆 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
学法指导 海底岩石的年龄变化规律 海岭(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岩石年龄 最年轻,岩石离海岭越近,年龄越年轻,离海 岭越远,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板块在洋中脊轴附近的增生区较薄,随着板块 背离中脊轴运动,因其逐渐冷却而增厚。大洋 板块是短暂的,从生成至海沟俯冲带消亡一般 不超过2亿年。板块潜入地幔内数百千米才被熔 化,故沿板块俯冲带可发生浅、中、深源地震 活动。海底地形实质上就是大洋板块生成—运 动—消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构造活动和构造
2021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课件:2.3 海底地形的形成

-8-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列表归纳板块运动与海底地形的关系
-9-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10-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如何认识板块运动与海底地形的形成? 1.明确板块运动的几个要点 (1)属于地壳的水平运动,其运动方向可分为两种
(2)板块边界分为两种类型
(3)板块边界类型不同,运动方向不同,塑造出的地形也不同。 (4)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推动岩石圈物质在不断地循环,使 大洋地壳处于不断的生长—扩张—消亡过程中。
-5-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
二、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大陆板块与大 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 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 2.板块构造与海底地形
-6-
-11-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答案:(1)作剖面图如下: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2)海沟 洋中脊 (3)边缘 中部 (4)A是板块碰撞形成的;B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12-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2.3《海底地形的形成》ppt课件

(1)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 是洋壳的诞生处。 (2)洋盆: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 扩张形成洋盆。
思考讨论 1.什么是大陆漂移说? 提示:1912 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根据大 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二三亿年以前, 地球上的陆地是一个整体,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 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陆地开始分离,逐渐形成了 现在的海陆分布(如图)。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洋中脊是海底的火山山脉,是海底张裂之处。第(2)题,根 据海底扩张学说,海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 2 亿年;海底岩石年龄以洋中脊 为轴对称分布,并且由洋中脊向两侧由新变老;海沟是洋壳的消亡地带,洋中 脊是洋壳的生长地带,故选 A。 答案:(1)C (2)A
探究一
探究二
●问题导引● 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扩张形式不同,如下图:大西洋在洋中脊处扩张,大洋两侧 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展宽;太平洋底在东部的洋中脊处 扩张,在西部的海沟处消亡,消亡的速度比扩张的快,所以太平洋在逐步缩小, 但洋底却不断更新,古老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洋底一样年轻。 深海钻探的结 果证实,海底扩张说的上述观点是成立的。
探究一
探究二
(2)方向 板块张裂 板 块 相 撞 (相 向 移 动)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相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和海洋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 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 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 形成海沟(它是海洋中 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 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 和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 海、大西洋等 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系 形成边界 的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地理高中《海底地形的形成》教学课件

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海底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呢?动画演示哈瑞海斯的发现3、 太平洋海底最老的岩石年龄距今有多少年?4、 与地球年龄46亿年对比,为什么海底岩石年龄最老不超过2亿世界海底的地质年龄洋中脊仁找出图中太平洋洋中脊的位置2、图中岩石年龄从洋中脊向两侧有什么分布规律?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一更新世(0-200万年) 新生代第三纪上新世(200万~1200万年) 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1200万~ 2600万年)新生代第三纪上渐新世(2600万〜3700万年) 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3700万~6000万年) 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6000万~ 6700万年) 中生代白垩纪(0.67亿~1.37亿年)中生代侏罗纪(1・37亿-1.95亿年) 地层的划分 年代地昼单位地质年代单位 宇 界 宙代 纪 世系 统年?—、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开纟结论=海底扩张说洋底地壳处在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过程。
洋中脊——地幔物质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洋壳2、洋壳是如何扩张的?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 壳,早期形成的洋壳随地幔物质对流向两侧推开乌弧海底火山海沟洋盆7仓卷 洋盆:地幔物质对流1、洋壳是如何生成的? 洋壳消亡3、洋壳又是如何消亡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1 ■海底扩张的驱动力:地幔物质对流2•洋壳的诞生地:洋中脊P19,思考:•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年龄是如何排列的?为什么?由新到老随洋壳的扩张而发生,越远离洋中脊,活动的越早,岩石年龄越老。
•为什么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喷发?地幔物质对流活跃•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什么地貌?火山岛泮中斉用海底扩张说解释下列海底地形的形成:仁洋中脊的形成: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2.洋盆的形成: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地幔物质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地壳向匕拱起扩张,形成洋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本章整合》ppt课件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1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本章整合
海岸线与海岸带
基岩海岸
海岸
砂质海岸
海岸类型
淤泥质海岸
海岸与海底地形
生物海岸 大陆架和大陆坡
海底地形的分布 岛弧和海沟
洋盆和洋中脊
海底地形的形成 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一、如何理解海岸线、海岸带?海岸带的优势有哪些?
1.掌握海岸线的概念要注意四个要点。 (1)是海陆的分界线。 (2)位置是变化的。 (3)海岸线的具体含义。 (4)海岸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一个沿海岸延伸的条带。 2.利用海岸带示意图,了解海岸线、海岸带、潮间带三者之间的位置关 系,海岸带的宽窄受地形影响,各地有差异。
形成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事物或现 成因 象
板块边界 举例 类型
火山、地 震和地热 资源
位于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多 火山、地震及地热资源
消亡边界 或生长边 界
日本、冰岛、印度 尼西亚等国
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
海岸山脉 和岛弧
接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 以下,大陆板块被挤压,隆起形成 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过程中, 产生岩浆活动形成岛弧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结论:洋中脊是洋壳的诞生地,海底地壳处在不断生成—扩张—消亡过程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 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 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
板块构造
A E D C F
B
1、说出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几种? Nhomakorabea思考
二、洋壳的消 亡与海底地形
2、赤道穿过的板块有哪些?
3、洋壳的消亡过程:
岛弧、海岸 山脉、海沟 的形成
图中是 南极洲 和 美洲 板块碰撞, 南极洲 板块俯冲消亡 形成海沟, 美洲 板块被挤压隆起形成 安第斯 山脉。
图中是 太平洋 和 亚欧 板块碰撞, 太平洋 亡形成海沟,亚欧 板块被挤压隆起形成岛弧
板块俯冲消
第三节 海底地形的形成
一.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1、洋壳是如何形成的?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 成洋壳
2、洋中脊是如何形成的?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顶托作用下形成的
3、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年龄是如何排列的?
4、为什么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喷发?
洋中脊
1、找出图中太平洋洋中脊的位置 2、图中岩石年龄从洋中脊向两侧有什么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