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数据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其使用范围广泛,从小型日用品到大型工业机械都需要使用到齿轮。
在齿轮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齿轮参数进行精确的测定。
通过测定齿轮参数,可以确保齿轮的精度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要求。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对齿轮参数进行测定,从而了解不同齿轮参数对齿轮运动学特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1.齿轮齿数计算齿轮齿数是齿轮的基本参数之一。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齿轮齿数比计算和模数计算两种。
齿轮齿数比计算需要通过输入齿轮的齿数,再通过给出的齿轮齿数比计算得到另一齿轮的齿数。
模数计算需要先给出齿轮的模数,再通过齿轮齿数计算得到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2.齿轮齿廓测量齿轮齿廓是齿轮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其测量需要用到螺旋测量仪。
通过螺旋测量仪,可以得到齿轮齿廓曲线的三维坐标数据。
通过对齿轮齿廓曲线进行计算和比较,可以评价齿轮的齿廓精度和几何误差。
3.齿间角测量齿间角是齿轮参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齿轮的传动精度。
通过齿间角的测量,可以评估齿轮的传动性能和齿间配合情况。
实验步骤根据测定到的齿轮分度圆直径,通过模数计算测得齿轮齿数,将齿轮齿数记录下来。
通过给定的齿轮齿数比,可计算出另一齿轮的齿数。
通过齿间角测量器对齿轮齿间角进行测量,并记录齿间角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齿轮的齿数、齿廓、齿间角等参数,得到如下数据:齿轮1的齿数为20,模数为1.5mm,齿廓误差为±0.01mm,齿间角为22.5度。
通过计算机对齿轮齿廓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齿轮1和齿轮2的齿廓精度都较高,且几何误差较小。
通过齿间角的测量,发现齿轮1和齿轮2的齿间角都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认为齿轮1和齿轮2均符合齿轮设计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传动精度。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齿轮的齿数、齿廓和齿间角等参数,得到了齿轮的基本几何参数和齿轮运动学特性,可以用于评估齿轮的传动精度和几何误差。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齿数、齿廓和齿间角对齿轮的传动精度和齿轮工作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齿轮检测报告单说明(完整资料)

齿轮检测报告单说明(完整资料).doc齿轮检测报告单以下是齿轮检测报告单中各项数据的意义:1.齿廓数据:用于评估齿轮的形状,包括评估类型、输出方式、长度放大比、误差放大比、材料、斜率误差的平均值、斜率误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2.螺旋线数据:用于评估齿轮的螺旋线形状,包括测量齿的编号、左齿面的评估等级、标准类型、右齿面的评估等级以及对应等级的公差。
3.扭曲检查报告单:除了齿号表示方式与正常检查不同外,其余数据与齿廓数据报告单相同。
例如,6a代表测量的是第6号齿靠齿根的曲线,6b代表测量的是第6号齿靠近齿轮中间的曲线,6c代表测量的是第6号齿靠近齿顶的曲线。
4.齿距测量报告单:包括单个齿距误差、齿距累积误差、相邻齿距误差、齿距变化范围、K个齿距累积误差和跳动误差等量值数据。
超差的量值以粗体显示,右列为允许的公差和评定出来的质量等级。
5.齿轮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包括齿廓(齿形)形状偏差和齿廓(齿形)角度偏差。
其中,齿廓(齿形)形状偏差是指在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廓(齿形)迹线的两条与平均齿廓(齿形)迹线完全相同的曲线间的距离,且两条曲线与平均齿廓(齿形)迹线的距离为常数。
齿廓(齿形)角度偏差是指在计值范围内的两端与平均齿廓(齿形)迹线相交的两条设计齿廓(齿形)迹线间的距离。
The length (in microns) within the n range 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tooth profil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ns of the tooth profile angle fHα are defined as follows: Positive ns occur when the actual involute protrudes ard (on the air side) in the XXX the actual involute retracts inward (on the gear material side) in the n of increasing rolling length。
齿宽系数,复合齿形系数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yfs值与z值大小成反比;且随着z值增大,yfs值变小的速率较小。由于此参数数据离散性大,故采用yfs=4.45~4.00。
2.3.3齿轮齿宽b
当选用1t0741—42齿轮系列时,b=24 mm
当选用1t0741—41齿轮系列时,b=32 mm
组合机床通用多轴箱齿轮齿数z的范围为16~70,一般优选范围为18~50,具体对应数值为:
z=18,yfs=4.45
z=20,yfs=4.37
z=25,yfs=4.20
z=30,yfs=4.12
z=35,yfs=4.07
z=40,yfs=4.03
z=45,yfs=4.01
载荷系数k
钻扩镗铰类通用主轴箱齿轮载荷系数:
k=kakpntkvkβkα=1.1×1×1.05×1.2×1.15=1.5939
攻螺纹类多轴箱齿轮的载荷系数:
k=kakpntkvkβkα=1.25×1×1.05×1.2×
1.15=1.81125
2.3.2复合齿形系数yfs
2.3.4许用弯曲应力σfp
组合机床多轴箱齿轮所用材料为45钢,技术要求为齿部高频淬火g54,精度7级。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生产实际,分别取值如下:
一般齿轮(单向受力)σfp=1.4σflim=476mpa
中间齿轮(双向受力)σfp=σflim=340mpa
齿宽系数
一般齿宽系数在0.4以内,大于0.4就意义不大了
分两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种:
根据大齿轮齿宽b= Φd*d1计算得出,应加以圆整,作为大齿轮的齿宽。
两齿轮齿宽要求:b1=b2+(5~10)mm。
双圆弧齿轮计算完稿0430

一、双圆弧齿轮减速器参数1、基本数据高速级:双圆弧齿形 GB12759Z1=18、Z1=110、法面模数mn=8、压力角α=24o 、节圆上螺旋角β=26o 4'17"=26.0714o 、中心距a=570±0.0485、精度等级8-8-7-0.04mn 。
齿根圆直径df1 142.712±0.049;齿根圆直径df2 962.087±0.068; 小齿轮材料:35CrMo 调质280-310HB 大齿轮材料:QT700-2 正火 240-270HB低速级:双圆弧齿形 GB12759Z1=20、Z1=105、法面模数mn=12、压力角α=24o 、节圆上螺旋角β=25o 21'45"=25.3625、中心距a=830±0.07、精度等级8-8-7-0.04mn 。
齿根圆直径df1 238.463±0.064;齿根圆直径df2 1367.847±0.083; 小齿轮材料:35CrMo 、 调质280-310HB大齿轮材料:QT700-2 正火 240-270HB (图中写的是调质) 减速器输出扭矩T=146kNm 、输出转速n=14r/min 。
2、各轴传递的功率、扭矩和转速 已知减速器输出扭矩和转速为:T=146kNm 、转速n=14r/min ,则输出功率为P=Tn/9550=214.03kW 。
轴承效率=0.98、齿轮效率=0.97 各轴输入参数如下:Ⅲ轴 n3=14r/minP3=P/(0.98*0.97)=225.20kW T3=9550P3/n3=153.618kNmⅡ n2=n3*105/20=73.5r/minP2=P3/(0.98*0.972)=244.2kW T2=9550P2/n2=31.729kNmⅠ n1=n2*110/18=449.17r/minP1=P2/0.98=249.2kW T1=9550P2/n2=5.298kNm二、齿轮传动校核1、几何尺寸高速级传动的中心距11211()1(160.3122979.686)5702cos 2n M Z Z a β+==+= mm低速级传动的中心距11222()1(265.61394.4)8302cos 2n M Z Z a β+==+=mm分度圆:高速级 1122188160.3122c o s c o s 26.07141108979.686c o s c o s 26.0714n n z m d mm z m d mm ββ⨯===⨯===低速级 11222012265.5995c o s c o s 25.3625105121394.4c o s c o s 25.3625n n z m d mm z m d mm ββ⨯===⨯===高速级b=120mm 、低速级b=210mm2、强度计算的系数[1]A K ——使用系数;1.50A K = 中等振动v K ——动载系数;高速级: 1.03v K = 低速级: 1.01v K =1K ——接触迹间载荷分配系数;高速级:b/d1=0.75 1 1.06K = b=120mm低速级:b/d1=0.79 1 1.07K = b=210mm2F K , 2H K ——分别为弯曲强度计算、接触强度计算的接触迹内载荷分布系数;高速级、低速级:2 1.49H K = 2 1.10F K = ε∆K ——接触迹系数;高速级:0.1ε∆= 0K ε∆=低速级:0.37ε∆= 0.3K ε∆=E Y ,E Z ——分别为弯曲强度计算、接触强度计算的弹性系数;配对齿轮都是钢-球墨铸铁,所以 52.06710E =⨯ MPa 高速级、低速级: 0.140.37 2.0529E Y E ==0.271.12330.5881E Z E ==N Y , N Z ——分别为弯曲强度计算、接触强度计算的寿命系数;寿命6年、300天/年、24小时/天、减速器输出14r/min : 低速级:N=5*300*24*60*14*105/20=1.92*108高速级:N=5*300*24*60*14*105/20*110/18=9.7*108 低速级、高速级:11N N Y Z ==u Y , u Z ——分别为弯曲强度计算、接触强度计算的齿数比系数;低速级:0.140.141220.270.2712220105()() 1.025********()() 1.048105u u z z Y z z z Z z ++===++===高速级:0.140.141220.270.2712218110()() 1.02111018110()() 1.042110u u z z Y z z z Z z ++===++===βY , βZ ——分别为弯曲强度计算、接触强度计算的螺旋角系数;高速级:20.1420.27(sin 26.0714cos 26.0714)0.7825(sin 26.0714cos 26.0714)0.6232Y Z ββ====低速级:20.1420.27(sin 25.3625cos 25.3625)0.7776(sin 25.3625cos 25.3625)0.6160Y Z ββ====End Y ——齿端系数;高速级:120sin 26.0714/(8)=2.1 1.4End Y βεπ=⨯= 低速级:210sin 25.3625/(12)=2.371.26End Y βεπ=⨯=X Y ——尺寸系数;高速级: mn=8 X Y =0.98低速级 mn=12 X Y =0.96,,L v a Z Z Z ——分别为润滑剂系数、速度系数和接触弧长系数;1L v Z Z ==高速级:1211()(1.0350.962)0.998522a a a Z Z Z =+=+= 低速级:1211()(1.080.958) 1.01922a a a Z Z Z =+=+=F Y ——齿形系数;高速级:1F Y =2.3、2F Y =1.82 低速级:1F Y =2.2、2F Y =1.84lim lim ,H F σσ——分别为试验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和接触疲劳极限;小齿轮lim lim 550MPa,900MPa F H σσ==大齿轮lim lim 425MPa,725MPa F H σσ==min min ,H F S S ——分别为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取3.1,6.1min min ==H F S S3.强度校核1)弯曲强度校核(1) 高速级小齿轮的弯曲强度校核由一对齿轮副承担载荷,所以,载荷减半。
课程设计excel表齿轮数据

P1(KW)n1(r/min)u L h(h)10.000960.000 3.20072000.000 z1z224.00077K t T1(N*mm)Φd Z E(MPa1/2)1.30099479.167 1.000189.800σFE1(MPa)σFE2(MPa)K FN1K FN2500.000380.0000.8500.880分度圆直径d1分度圆直径d2中心距a b(mm)70224146.98270η联轴器1η联轴器2η齿轮1η齿轮20.9900.9900.9700.970各轴功率P i(KW)各轴转矩T i(N*mm)各轴转速n i(r/min)轴1 4.38129057.0701440.000轴2 4.207154827.008259.522轴3 4.040589268.99265.481工作轴 3.960577542.53965.481K t Z H (由β决定,查图10-30)1.6002.433σHlim1(MPa)σHlim2(MPa)N 1600.000550.0004147200000.000[σF ]1(MPa)[σF ]2(MPa)计算载荷系数K303.571238.857 1.512B 2(mm)B 1(mm)7075η轴承1η轴承2η轴承30.9900.9900.990这后面的数据为斜齿轮的选螺旋角β=14°εα1(由β、z1决定,查图10-26)εα2(由β、z2决定,查图10-26)0.7800.870N2K HN11296000000.0000.900 Y Fa1(由zv1,查表10-5)Y Fa2(由z v2,查表10-5)2.650 2.226η总F(N)0.8953300.000εα[σH](MPa)d1t(mm)1.650531.25057.622K HN2[σH]1(Mpa)[σH]2(Mpa)0.950540.000522.500 Y Sa1(由z v1,查表10-5)Y Sa2(由zv2,查表10-5)Y Fa1*Y Sa1/[σF]11.580 1.7640.01379v(m/s)ηw工作机Pw(KW)1.200 1.000 3.960v(m/s)b(mm)m nt(mm)h(mm)2.957.622 2.330 5.242d1t(mm)v(m/s)b(mm)m t(mm)65.396 3.2965.396 2.725 Y Fa2*Y Sa2/[σF]2m1m2就近元整为标准值的m0.01644 1.93 2.05 2.500电机输出功率P d(KW)D(mm)工作机n w(r/min)电机转速n(r/min)4.426350.00065.4811047.694b/hεβK A K V(由K A、v、精度级别,查图10-8) 10.993 1.903 1.000 1.110h(mm)b/h K A K V(由v、精度级别,查图10-8)6.13110.667 1.000 1.120 z1z22890型号额定功率(KW)满载转速n m(r/min)Y132S-4 5.5001440.000K Hβ(查表10-4)K Fβ(查图10-13)K Hα(查表10-3)1.420 1.350 1.400 K Fа(直齿轮KFа=KHа=1)K Fβ(由b/h、K Hβ,查表10-13)1.000 1.350K Hа(直齿轮KFа=KHа=1)K Hβ(查表10-4)载荷系数K1.000 1.423 1.594额定转矩T(N*mm)电动机直径D(mm)轴伸尺寸E(mm)2200.00038.00080.000K F α(查表10-3)载荷系数K d 1(mm)m n (mm)计算载荷系数K1.4002.2164.140 2.59 2.098d 1(mm)计算模数m 69.992 2.92总传动比ii 2i 121.9913.9635.549后面的数据为齿根的相关计算螺旋角影响系数Yβ(由εβ、查图10-28)当量齿数z v1当量齿数z v20.88026.27284.072Y Fa1(由zv1,查表10-5)Y Fa2(由z v2,查表10-5)Y Sa1(由z v1,查表10-5)2.592 2.211 1.596Y Sa2(由zv2,查表10-5)Y Fa1*Y Sa1/[σF]1Y Fa2*Y Sa2/[σF]2m n1(mm)m n2(mm)1.7740.013630.01642 1.810 1.926就近元整为标准值的m n(mm)zz2中心距a(mm)12.00031.11899.576135按元整后的中心距a修正螺旋角β(°)d1(mm)d2(mm)b(mm)B2(mm)14.00064.140205.24964.14065B1(mm)70。
齿轮的参数

你设计的这个齿轮基本参数为:1、模数m=22、齿数z=103、分度圆直径D=mz=2*10=20mm4、齿根圆直径D2=D-2.5*m=20-2.5*2=15mm5、齿顶圆直径D1=D+2*m=20+2*2=24mm6、压力角α=20度(这是标准值)7、分度圆弦齿厚S=3.1286mm(查手册,再根据手册上的参数乘以模数)8、分度圆弦齿高h=2.1232mm(查手册,再根据手册上的参数乘以模数)你的参数大部分都对,就是“分度圆弦齿厚”不对,需要查手册,加计算,同时要查出“分度圆弦齿高”,也要计算,都是用表中的数据乘以模数,应该是很简单的,祝你成功,未来的工程师!齿轮模数“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
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
模数越大,轮齿越高也越厚,如果齿轮的齿数一定,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
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
对於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 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
对於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 1之分。
对於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mo等。
标准模数的应用很广。
在公制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同步齿形带传动和棘轮、齿轮联轴器、花键等零件中,标准模数都是一项最基本的参数。
它对上述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等都起著基本参数的作用(见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齿轮计算公式:分度圆直径d=mz m 模数z 齿数齿顶高ha=ha* m齿根高hf=(ha*+c*)m齿全高h=ha+hf=(z ha*+c*)mha*=1 c*=0.25图片中的应该两箭头之间距离是t。
【词语】分度圆【英文】reference circle【解释】在齿轮计算中必须规定一个圆作为尺寸计算的基准圆,定义:直径为模数乘以齿数的乘积的圆。
常用齿轮参数计算

常用齿轮参数计算1. 模数(Module)齿轮的模数是指齿轮齿廓曲线的尺度大小,也是齿轮的基本参数。
模数的计算公式为:模数=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数2. 齿数(Number of Teeth)齿数是指齿轮上齿的数量,常用的齿数有12、16、20、24、32、36等。
齿数的计算公式为:齿数=圆周长/圆周上每度对应的弧长3. 压力角(Pressure Angle)压力角是齿轮接触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决定了齿轮的齿廓曲线。
常用的压力角有20度和14.5度两种,一般选择20度为常用齿轮的压力角。
压力角的计算公式为:压力角=tan(-1)(基圆半径/分度圆半径)4. 齿宽(Face Width)齿宽是指齿轮齿廓的宽度,也是齿轮接触线的宽度。
齿宽的计算公式为:齿宽=π×模数5. 齿顶高(Addendum)齿顶高是指齿轮齿顶圆与齿廓的距离,常用的齿顶高为模数的1.25倍。
齿顶高的计算公式为:齿顶高=1.25×模数6. 齿根高(Dedendum)齿根高是指齿轮齿根圆与齿廓的距离,常用的齿根高为模数的1.25倍。
齿根高的计算公式为:齿根高=1.25×模数7. 齿根圆半径(Root Radius)齿根圆半径是指齿轮齿根圆的半径大小,一般取为齿宽的1/2、齿根圆半径的计算公式为:齿根圆半径=齿宽/2以上是常用齿轮参数的计算方法,对于齿轮的设计和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齿轮的强度、传动比、齿轮的重量和制造成本等因素,综合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
齿轮参数的准确计算将为齿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提供保障。
齿轮数据计算

公法线 上差
下差
量柱(球)测量距(内齿) 公差Em 距离
跨齿 量柱(球) 分度圆 直径 弦齿厚 数
Wk
五级精度 六级精度 七级精度 八级精度 九级精度
Ews
Ewi
M
254.643 316.687 93.174 55.906 #DIV/0!
下差Emi 上差Ems 0.209 0.569 0.507 0.580 0.274 0.664 0.663 0.779
#DIV/0!
###### ######
齿厚极限偏差选择代号参考d 五级精度 上差 下差 m≤3.5 G J 3.5<m≤6.3 G J 6.3<m≤10 G J 10<m≤16 16<m≤25 25<m≤40 叁考偏差 G J
六级精度 上差 下差 L M K L J L H K H J G H K L
齿距极限偏差fpt
fpt=Am+0.25A√d+C
齿圈径向跳动公 基圆螺 当量 Fr=Am+0.25A√d+C 旋角 齿数
A
0.4 0.63
C
5 8
Fr
35
A
1.4
C
18 28 40 50 63
β
b
Zv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 #### #### #### #### #### ####
5.65 8.065 4.132 50 4.09 5.548 2.99 26 3.09 4.161 2.243 21
#DI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