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土分类

合集下载

土的分类总结

土的分类总结

一、土分类的思路本质上来说,土的分类思路无非以下三种:1、根据粒组(粒径大小)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划分;2、含水量影响土的性质,即塑性指标划分;3、有机质的含量;我们不妨先看看已有分类名称,有个大体印象先:但是感觉还是有点懵逼。

表1代号表名称土的工程分类代号名称基本代号B漂石BSl混合土漂石C黏土CbSl混合土卵石Cb卵石CH高液限黏土F细粒土CHG含砾高液限黏土G砾CHO有机质高液限黏土H高液限CHS含砂高液限黏土L低液限CL低液限黏土M粉土CLG含砾低液限黏土O有机质土CLO有机质低液限黏土P级配不良CLS含砂低液限黏土S砂GC黏土质砾Sl混合土GF含细粒土砾W级配良好GM粉土质砾GP级配不良砾GW级配良好砾MH高液限粉土MHG含砾高液限粉土MHO有机质高液限粉土MHS含砂高液限粉土ML低液限粉土MLG含砾低液限粉土MLO有机质低液限粉土MLS含砂低液限粉土SC黏土质砂SF含细粒土砂SlB漂石混合土SlCb卵石混合土SM粉土质砂SP级配不良砂SW级配良好砂理解了分类的思路后,就要进行更进一步分类,就要知道分类的指标有哪些,哪些可以直接现场判定?哪些指标必须要做试验?小编总结如下:(1)土粒径大小;(2)粒组相对含量(15%、50%、70%等);(3)级配(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4)塑性指数Ip、液限Wl;(5)有机质含量;当粒径比较大时,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粒径大小和它们的特征,此时,级配便成为了评价的主要指标;当粒径比较小时,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即塑性;而评价级配指标,通过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评价塑性通过液限和塑性指数。

下面讲讲哪些指标可以现场(肉眼等)鉴定,哪些指标必须通过试验才能确定。

分类指标现场肉眼鉴别试验粒径大小目测仪器量测粒组相对含量摊平目测估计筛分级配(Cu、Cc)目测筛分塑性指数Ip、液限Wl 干强度、手捻、搓条、韧性和摇震反应等代替塑性仪器测定有机质含量闻气味、眼睛观察仪器测定二、野外现场简易鉴定土的类别土的分类包括现场简易鉴别和根据取土试验指标分类。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1-1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原理、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1分类处理方法原理及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换土垫层法机械碾压法挖除浅层软弱图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5m;如遇地下水,对于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重锤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平板振动法适用于处理非饱和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和透水性好的杂填土地基强夯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它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

应通过现场实验才能确定其适用性爆破法由于振动而使土体产生液化和变形,从而达到较大密实度,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经常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深层密实法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置换是指将厚度小于8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碎石,形成深度为3~6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基础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强夯置换适用于软弱土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地施工时对周围有很大振动和噪音,不宜在闹市区施工需要有一套强夯设备(重锤、起重机)挤密法(碎石、砂石桩挤密法)(土、灰土、二灰桩挤密法)(石灰桩挤密法)利用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或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碎石、土、灰土、二灰或石灰等,形成砂桩、碎石桩、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或石灰桩,与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基础,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或液化性砂(砂石)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干振碎石桩法,一般适用于杂填土和松散砂土,对于软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挤密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深度为5~10m的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石灰桩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和杂填土经振冲处理后地基土较为均匀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通过布置垂直排水井,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及采取加压、抽气、抽水和电渗等措施,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并使沉降提前完成适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和冲积土地基,但对于厚的泥炭层要慎重对待需要有预压的时间和荷载条件,及土石方搬运机械对于真空预压,预压压力达80Kpa不够时,可同时加上土石方堆载,真空泵需长时间抽气,耗电较大降水预压法无需堆载,效果取决于降低水位的深度,需长时间抽水,耗电较大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原理、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2分类处理方法原理及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加筋法加筋土、土锚、土钉、锚定板在人工填土的路堤或挡墙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钢带、钢条、尼龙绳或玻璃纤维作为拉筋,或在软弱土层上设置树根桩或碎石桩等,使这种人工复合土体,可承受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作用,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和增加地基稳定性加筋土适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挡墙结构。

(参考资料)路基填料分类

(参考资料)路基填料分类

路基填料分组
1
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
注: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5,且C c=1~3)和不良(C u<5,且C c≠1~3)。

式中:不均匀系数C u=d60/d10;曲率系数C c=d302/(d10×d60)
d
、 d30、 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总质量10%、30%、60%含量颗粒的粒径。

10
2 硬块石为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30MPa的块石;软块石为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30MPa的块石。

3 细粒含量指黏粒(d≤0.075mm)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3细粒土填料应根据土的塑性指数Ip和液限含水率W
,进行分组。

L
细粒土填料分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入土深度10mm。

2 A线方程中的w L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

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

浅析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摘要:建筑整体质量的好坏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地基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的地基土,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加固处理。

本文分析了在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几种改造方法。

关键词:不良地基改造技术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不良地基土一般具有较高含水量及压缩性、较大孔隙、较低抗剪强度与明显的流动性与结构性。

倘若其受到较大荷载作用,便较易出现局部地基破坏甚至是地基整体滑动现象,在较深开挖基坑阶段便会出现坑壁失稳、隆起基坑等现象。

不良地基土具备的较高压缩性易引发其基础呈现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现象,倘若其上部建设建筑物呈现较大的各部位差异荷载,或具有较复杂的体型便会引发不均匀沉降现象,引发基础建筑物标高下降,令使用条件受到影响甚至是开裂、倾斜或破坏。

渗透性较小的不良地基具有较慢的固结速率与较长的延续沉降时间,呈现出缓慢增长,处于长期软弱状态,还会对加固地基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具有较高灵敏性的不良地基土倘若应用挤压、振动与搅拌施工方式则会破坏不良地基结构,令其强度有所下降。

因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要首先对不良地基土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固处理,直至符合施工要求。

如此,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

1 工民建施工中常见不良地基土我国工民建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基土主要有以下几种:1.1 软粘土在工民建施工中,软粘土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地基土种类之一,从地质条件的较多进行分析,其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低渗透性等显著特点,为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造成了较大的难题。

从软粘土的性质进行考虑,其不排水强度一般仅为5—30kpa,而且表现较差的总体承载力(20一70kpa)。

1.2 杂填土杂填土的分布范围较广,其不是一种天然的不良地基土种类,而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遗留的垃圾,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步分解成性质较为复杂的垃圾土。

通常将杂填土分为:生活垃圾土、工业生产垃圾土、建筑垃圾土等三类。

第五章--土的工程分类

第五章--土的工程分类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CO., LTD
颗粒级配 勘察规范 砾砂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 过总质量的25%-50% 粒径大于0.5 mm的颗粒质 量超过总质量的50%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 量超过总质量的50% 粗砂 中砂 1、建筑规范 2、港口规范 3、公路桥涵 4、北京规范 5、上海规范 和勘察规范的 定名完全相同。
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简称水利标准)和《公路土 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简称公路标准)分类方法; 它们土分类的共同点是:粗粒土按粒度成分分类,细粒土是 按塑性图(1942年美国卡萨格兰德提出)分类。
各行业规范对土分类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CO., LTD
一类土粒组划分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NORTH CHINA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CO., LTD
(一)、粗粒土的分类方法
1、以国家标准为代表的第一类土的分类方法 (1)、粒组划分
一类土粒组划分
粒组 统称 巨粒 粗组粒径范围 (mm) d>200 200≥d>60 60≥d>20 20≥d>5 粗粒
ASTM规范筛号
No.50(300μm) No.60(250μm) No.100(150μm) No.140(106μm) No.200(75μm)
第五章 土的工程分类 三、国外土的工程分类 (一)、粒组的划分 1、土类别的划分
一、意义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土的分类和命名

土的分类和命名

砾 类 土 粗粒土 砂 类 土

土的名称 细 粒 土 高液限粘土 低液限粘土 高液限粉土 低液限粉土 含砂高液限粘土 含砾低液限粘土 含砂低液限粘土 含砾高液限粉土 含砂高液限粉土 含砾低液限粉土 含砂低液限粉土 1 2 3
代号 CH CL MH ML CHG CHS CLG CLS MHG MHS MLG MLS
土的分类和命名
土的名称 砾 级配良好砾 级配不良砾 含细粒土砾 粉土质砾 粘土质砾 级配良好砂 级配不良砂 含细粒土砂 粉土质砂 粘土质砂 代号 GW GP GF GM GC SW SP SF SM SC 通过率 2mm 0.074mm <5 <50 5~15 15<P≤50 <5 ≥50 5~15 15<P≤50 <0.73(WL-20) >0.73(WL-20) <0.73(WL-20) >0.73(WL-20) ≥5 <5 1~3 <1或>3 IP 不均匀系数 ≥5 <5 曲率系数 1~3 <1或>
不均匀系数:Cu=d60/d10 曲率系数:Cc=d302/(d10*d60) d10、d30、d60分别为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对应的通过率10%、30%、60%的粒径
50≤P<75 <0.73(WL-20) <0.73(WL-20)且<10
砾粒>砂粒 砾粒<砂粒 砾粒>砂粒 砾粒<砂粒 砾粒>砂粒 砾粒<砂粒 砾粒>砂粒 砾粒<砂粒
土中粗、细粒组质量相同时,定名细粒土 土正好位于塑性图A线上时,即IP=0.73(WL-20),定名为粘土 土正好位于塑性图A线上时,即IP>0.73(WL-20),定名为高液限粘土 土正好位于塑性图 B线上时,即WL=50% 土正好位于塑性图A线下时,即IP<0.73(WL-20),定名为高液限粉土
通过率 0.074mm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1. 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土的工程分类是指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将工程用土按种属关系划分为各种类别。

土的工程分类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服务。

土的分类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其作用可体现在下列几方面:1)根据土的类别,可大致判断土的基本工程特性;2)根据土的类别,可合理确定不同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当土的工程性质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可根据该类土的特性并结合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改良和治理措施。

(1)土的工程分类的主要原则1)工程特性差异性的原则应综合考虑土的各种主要工程特性,用影响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应使所划分的不同土类别之间,在其主要工程特性方面具有显著的质和量的差别。

2)以地质成因和地质年代为基础、以工程特性为依据的原则土是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与地质成因和地质年代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特定的地质年代和成因条件形成特定类型的土,即地质成因和地质年代与土的工程特性有一定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土的工程性质指标是其基本工程特性的定量标志,以土的工程特性作为分类依据才能达到使土的分类服务于工程的目的。

3)分类指标便于准确测定的原则土的分类指标,应既能综合反映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又要便于准确测定。

为了减少误差,应尽可能采用定量指标。

指标的测定方法应合理可行,不致引起过大的人为误差。

(2)土分类方法的基本形式1)通用分类和专门分类工程用土的分类方法,若按其适用的工程领域范围,可分为通用分类和专门分类。

通用分类是适用于工程建设各行业的土的工程分类体系。

如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90)中的土分类方法,就是工程用土的通用分类体系,在工程建设各行业部门通用。

专门分类又称部门分类,是工程建设各行业部门根据各自的专门需要所制定的土的工程分类体系。

我国的公路、建工、铁路、水利等部门都有各自的土的工程分类体系,如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中所规定的土分类方法,就是适用于公路建设部门的土的专门分类体系。

地基土的分类

地基土的分类

第一章土的组成及结构分类土的分类是工程地质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题。

对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土,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门别类,以便合理的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工程建筑的要求,对不同的土给以正确的评价,为合理利用和改造格雷土提供客观实际的依据。

因此,在各类工程地质勘察中,都应该把研究区域内的各种土进行分类,并反映在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作为设计施工和分析研究的依据。

第一节巨粒土的分类一、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巨粒土;二、试样中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15~50%的土称巨粒混合土;三、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的15%的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

注:当散布在土内的巨粒,其体积对土的总体性状有影响时,可不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并应予以注明。

表1-1第二节砂土和砾土的分类一、类砂类土的分类二、砂土的分类土的名称颗粒级配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占全重25~50%粗砂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中砂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细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85%粉砂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三、砾土的分类a、试样中砾粒组质量多于总压量的50%的土称砾类土;b、试样中砾粒组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砂类土表1-3第三节细粒土分类一、细粒土应按下列规定划分:1、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的25%的土称细粒土。

2、试样中粗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25%~50%的土称含粗粒的细粒土。

3、试样中含部分有机质的土称有机质土。

4、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细粒土。

当采用塑性图确定细粒土的类别时,细粒土分类如下图:5、含粗粒的细粒土应按以上表3-3和表3-4划分。

并根据所含粗粒类别,依据下列规定分类:a、粗粒中砾粒占优势,称含砾细粒土,应在细粒土代号后缀以代号G,如CHG、CLG、MHG、MLG等b、粗粒中砂粒占优势,称含砂细粒土,应在细粒土代号后缀以代号S,台CHS、CLS、MHS、MLS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软粘土
软粘土也称软土,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它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于海相、泻湖相、河
谷相、湖沼相、溺谷相、三角洲相等的粘性沉积物或河流冲积物。多分布于沿海、河流中下
游或湖泊附近地区。常见的软弱粘性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如下几
个方面:
(1)物理性质
粘粒含量较多,塑性指数Ip一般大于17,属粘性土。软粘土多呈深灰、暗绿色,有臭
味,含有机质,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40%,而淤泥也有大于80%的情况。孔隙比一般为
1.0-2.0,其中孔隙比为1.0~1.5称为淤泥质粘土,孔隙比大于1.5时称为淤泥。由于其高
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孔隙比,因而其力学性质也就呈现与之对应的特点---低强度、高
压缩性、低渗透性、高灵敏度。
(2)力学性质
软粘土的强度极低,不排水强度通常仅为5~30kPa,表现为承载力基本值很低,一般
不超过70kPa,有的甚至只有20kPa。软粘土尤其是淤泥灵敏度较高,这也是区别于一般
粘土的重要指标。
软粘土的压缩性很大。压缩系数大于0.5MPa-1,最大可达45MPa-1,压缩指数约为
0.35-0.75。通常情况下,软粘土层属于正常固结土或微超固结土,但有些土层特别是新近
沉积的土层有可能属于欠固结土。渗透系数很小是软粘土的又一重要特点,一般在
10-5-10-8cm/s之间,渗透系数小则固结速率就很慢,有效应力增长缓慢,从而沉降稳定
慢,地基强度增长也十分缓慢。这一特点是严重制约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的重要方面。
(3)工程特性
软粘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
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预压法、置换法、搅
拌法等。
2、杂填土

杂填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的居民区和工矿区内,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遗留或堆放
的垃圾土。这些垃圾土一般分为三类:即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生产垃圾土。不同
类型的垃圾土、不同时间堆放的垃圾土很难用统一的强度指标、压缩指标、渗透性指标加以
描述。
杂填土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划堆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厚薄不均、规律性差。因而同
一场地表现为压缩性和强度的明显差异,极易造成不均匀沉降,通常都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有强夯法,冲振法,水泥搅拌法等。
3、冲填土

冲填土是人为的用水力冲填方式而沉积的土。近年来多用于沿海滩涂开发及河漫滩造
地。西北地区常见的水坠坝(也称冲填坝)即是冲填土堆筑的坝。冲填土形成的地基可视为天
然地基的一种,它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冲填土的性质。冲填土地基一般具有如下一些重要
特点。
(1)颗粒沉积分选性明显,在入泥口附近,粗颗粒较先沉积,远离入泥口处,所沉积的颗
粒变细;同时在深度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层理。
(2)冲填土的含水量较高,一般大于液限,呈流动状态。停止冲填后,表面自然蒸发后常
呈龟裂状,含水量明显降低,但下部冲填土当排水条件较差时仍呈流动状态,冲填土颗粒愈
细,这种现象愈明显。
(3)冲填土地基早期强度很低,压缩性较高,这是因冲填土处于欠固结状态。冲填土地基
随静置时间的增长逐渐达到正常固结状态。其工程性质取决于颗粒组成、均匀性、排水固结
条件以及冲填后静置时间。
饱和砂性土

粉砂或细砂地基在静荷载作用下常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当振动荷载(地震、机械振 动
等)作用时,饱和松散砂土地基则有可能产生液化或大量震陷变形,甚至丧失承载力。这是
因为土颗粒松散排列并在外部动力作用下使颗粒的位置产生错位,以达到新的平衡,瞬间产
生较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迅速降低。对这种地基进行处理的月的就是使它变得较
为密实,消除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液化的可能性。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挤出法、振冲法等。
湿陷性黄土黄土

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
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
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这里所说的黄土泛指
黄土和黄土状土。湿陷性黄土又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也有的老黄土不具湿
陷性)。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
能造成的危害,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所造成的危
害。主要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冲振法、cfg桩法等
膨胀土

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圭要是蒙脱石,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水时体积膨胀,失水时体积
收缩。这种胀缩变形肚往很大,极易对建筑物造成损坏。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如
广西、云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均有不同范围的分布。膨胀
土是特殊土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土性改良、预浸水,以及防止地基土含水
量变化等工程措施。 膨胀土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土、砂石垫层法。
岩溶
在岩溶(喀斯特)地区常存在溶洞或土洞、溶沟、溶隙、洼地等。地下水的冲蚀或潜蚀使
其形成和发展,它们对结构物的影响很大,易于出现地基不均匀变形、崩塌和陷落。因此在
修建结构物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 岩溶塌陷的平面形态具有园形、椭园形、长条形
及不规则形等,主要与下伏岩洞隙的开口形态及其上复岩、土体的性质在平面上分布的均一
性有关。其剖面形态具有坛状、井状、漏斗状、碟状及不规则状等,主要与塌层的性质有关,
粘性土层塌陷多呈坛状或井状,砂土层塌陷多具漏斗状,松散土层塌陷常呈碟状,基岩塌陷
剖面常呈不规则的梯状。
有机质土、泥炭土

当土中含有不同的有机质时,将形成不同的有机质土,在有机质含量超过一定含量时就
形成泥炭土,它具有不同的工程特性,有机质的含量越高,对土质的影响越大,主要表现为
强度低、压缩性大,并且对不同工程材料的掺入有不同影响等,对直接工程建设或地基处理
构成不利的影响。
山区地基土

山区地基土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地基的不均匀性和场地稳定性两个方面。
由于自然环境和地基土的生成条件影响,场地中可能存在大孤石,场地环境也可能存在滑坡、
泥石流、边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它们会给建筑物造成直接的或潜在的威胁。在山区地基
建造建筑物时要特别注意场地环境因素及不良地质现象,必要时对地基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