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玉米品种在平凉市旱地引种初报
旱地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农业研究农家参谋-65-NONG JIA CAN MOU旱地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郭艳芳 马建兵 李建国 吴三梅(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榆林,719000)【摘 要】选择10个品种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为旱地筛选优良玉米品种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关键词】旱地;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旱地多为南部丘陵沟壑区,山峁起伏,沟壑纵横。
土壤多以黄绵土、山坡地、山地梯田及沟坝地为主。
特殊的自然地貌使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具备了优越的条件,为了观察鉴定新品种在旱地的适应性、抗逆性、产量等综合性质,选择适宜榆阳区旱地及同类地区推广的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为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提供品种支持,给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做好品种储备工作,特在旱作区设本试验。
1 试验设计1.1 小区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2次,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小区面积56平方米(长20米,宽2.8米),每小区俩个带型,每带1.4米,共种植4行,行距平均0.7米(大行距0.8米,小行距0.6米),株距1尺,亩留苗3333株。
1.2 试验品种材料及代号A:榆单88B:延科288C:秦单8号D:大丰30E:伟隆105F:平玉8号G:陕单609H:万瑞5号I:莱科818J:农科大8号2 试验田间管理试验地设在古塔镇余兴庄办事处马家峁村人造平原地块上。
试验地土壤为棉纱土,费力中等且均匀。
前茬为马铃薯,试验田每亩施地虫克2kg 防地下害虫,每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kg,尿素2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8kg,锌肥、硼肥各1kg 作基肥,撒施后深翻整地,4月28日用全膜覆盖机覆膜并用玉米穴播机播种,5月23日查苗补苗,5月31日间苗,6月10日定苗,6月20日亩追施尿素20kg,7月8日亩追施尿素20kg,10月3日收获。
3 试验结论3.1 产量表1 试验结果产量分析 单位:公斤区组品种小区产量小区总和小区平均折亩产比对照增减%位次ⅠⅡ榆单8873.5259.4132.9266.46791.2 3.066延科28874.0452.07126.1463.07750.9—2.110秦单8号75.8263.36139.1869.59828.57.93大丰3073.6257.61131.2365.62781.2 1.98伟隆10575.5164.2139.7169.86831.68.322平玉8号77.7277154.7277.36920.9201陕单60964.9764128.9764.49767.7CK 9万瑞5号71.2561.48132.7366.37790 2.97莱科81869.5167.1136.6168.31813.2 5.95农科大8号68.9269.83138.7569.38825.97.54试验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
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总结

顶 长 3 em、双 穗 率 0%、穗 行 数 15.2行 、行 粒 数 45.8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金 穗 1203株 高 286 em、穗 位 粒 、穗 粒 数 696.16粒 、百 粒 重 35.5 g;玉 源 5号 株 高
158.4 em、茎粗 2.94 em,穗粗 4.4 em、穗 长 25 em、秃 295 em、穗 位 138.6 em、茎 粗 2.4 em、穗 粗 5.2 em、穗
土 ,海拔 1 741 nl,年均气温 7.8℃ ,无霜期 150 d,年
全生育期降雨 262.2mm,与历年同期值 393.1 mm
降水量 450mm,前茬 马铃 薯 ,试验 地 肥力 均匀 ,地势 偏 低 130.9 mm,偏 低 33.3%;平 均 气 温 17.1℃ ,比历
平坦 ,地力 中上 ,前茬收后 ,机力深翻一次 。试验采用 年同期值 16.08℃偏高 1.02 ̄C,偏高 6.34%。 表 1 生育期记栽
出苗 期 (日 /月)
3/5 3/5 4/5 3/5 3/5 4/5 4/5 3/5 3/5 3/5
拔 节 期 (日 /月 )
14/6 14/6 15/6 14/6 16/6 17/6 16/6 16/6 14/6 15/6
大 喇 叭 (日 /月 )
2018年第07期(遐第540期) 37
农 艺 农 技
V NongyiN。ngJ
2 结果 与分 析
2.58 em、穗 粗 5.2 em、穗 长 20.6 em、秃 顶 长 2.3 em、
2.1生 育 期 记载
双 穗率 0% 、穗 行 数 16.6行 、行 粒 数 42.8粒 、穗 粒 数
供试玉米 品种 9个 ,即处理 1:金穗 1203;处理 密度 52 500株 /hm2)试验种植方式旱作区为全膜双
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抗旱效果初报

水 覆 膜 栽 培 可 作 为 辅 助 抗 旱 措 施 推 广 应 用 ;春 旱 持 续 时 间 长 ,杜 绝 种 植 玉 米 等 生 育 期 长 的作 物 。
关 键 词 :旱 地 玉 米 ;座 水 点 种 加 覆 膜 ;种 植 方 式 宁 城 县 位 于 内蒙 古 东 南 部 , 处 东 经 182 地 1 ̄6 ~ 192 北 纬 4 o7 1 ̄5 。 1 1 ~4 o3 , 中 温 带 半 干 旱 大 陆 15 属 性 气 候 。 年 平 均 气 温 6 6~8 2C, 1 ℃ 的 有 效 积 . . ̄ ≥ 0
植 方 式抗 旱 效 果 分 析 ,玉 米 座 水 点种 加 覆 膜 是 旱 作 区 最 经 济 、有 效 的抗 旱 播 种 方 式 ;春 旱 持 续 时 间短 ( 5月 中下 旬落 接 墒 雨 ) ,育 苗 移 栽 和 座 水 点 种 可 作 为 抗 旱 播 种 方 式 之 一 推 广 应 用 ;穴 播 座
约 3c m。 移 栽 时 间 和 方 法 同 1 。 1 3 旱 地 穴播 覆 膜 播 种 每 个 坑 穴 为 4 m ×4 . 0c 0 c m,穴 距 和 穴 行 距 为 8 m, 穴 坑 深 松 土 2 m, 0c 0c
膜 、育 苗 移 栽 等 抗 旱 播 种 方 式 试 验 、示 范 ,收 到 了
李春峰刘荣权曲晓勃刘桂芹赵晓兰罗国军王新寰田晓虎孟和内蒙古宁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宁城024200胡广玉内蒙古宁城县大双庙乡农技推广站宁城024200张勇内蒙古宁城县一肯中乡农技推广站宁城024200刊名
维普资讯
中 国 苍 亏 通 搪 第 1卷 8
第4 期
20 年 8 02 月
hp/zbcij ma.e C t : n .h au 1 t F t / t no n .I
11个玉米品种在古浪县高海拔旱作地区引种试验初报

选 出适 宜 高海拔 旱 作 区推广 的 品种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 试 品 种
生 育 期相 同 ; 其 余 品 种全 生 育期 为 1 5 0 ~ 1 5 9天 , 均 比
供试 玉米品种富农 8 1 2 、 甘农 2 1 8 、 陇单 0 3 3 、 陇 对 照垦 玉 1 0号 晚熟 3 ~ 1 2天 :其 中五谷 7 0 2生 育 期
每 穴 2粒 , 亩保 苗 密度 3 6 7 3株 。覆 膜前 结合 整 地每 1 0号 多3片叶 , 其次 是 富农 8 1 2 、 甘农 2 1 8 、 甘优 9 8 1 、 公 顷一 次性 施人 优 质农 家肥 6万 k g 、 磷二铵 1 5 0 k g , 陇单 0 3 3 、 武科 1 3 , 为 l 3片 叶 , 较对 照垦玉 1 0号 多
单0 3 4 、 甘优 9 1 8 、 武科 1 3 、 三盛 3 0 3 、 五谷 7 0 2 、 金 源 1 5 9天 . 属 晚熟 品种 . 不 能 在 当地成 熟 。
- 2 农 艺 性 状 早2 4 7 、 金穗 1 3 0 1 、 金 凯 6号 、 垦玉 1 0号 ( C K) , 均 为 2
在 该 地 区推 广 ; 其余 参 试品种 均 建议 不在 高海拔 旱 地推 广 。
关键 词 : 高海拔 地 区; 旱作区; 玉米品种 ; 引种
古 浪 县 位 于甘 肃省 西 部 ,河 西 走廊 东 端 .是典 拔 节期 追 施 尿 素 2 2 5 k g , 其他 田间 管理 同当地 大 田 。
包 衣种 子 。
1 . 2 试 验 方 法
从 表 2可 知 。各 参试 品种 的株高 以陇单 0 3 3 、 五
12个玉米新品种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的引种试验

12个玉 米新 品种在 平凉市崆 峒 区旱塬地 的引种试验
朱文英
(甘 肃省平凉 市崆峒 区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甘 肃 平凉 744000)
摘 要 :在平 凉 市崆 峒 区旱塬 地 全膜 双 垄 沟播 栽培 技 术条件 下 ,对 引进 的 12个 玉米 品种 进 行 比较 试 验 ,结果表明:12个品种产量较 高,均可在崆峒 区进行 大面积种植。lD2112、兴达 3号、兴达 5号 、金凯 5472 熟期较 早 ,可在 海拔 1 600 m 左右地 区推 广 ,武 中生 2、金 凯 5472、富农 588熟期较 晚 ,在 海拔 1 600 m 以下地 区种 植 。
甘玉 802、兴 达 5号 、甘 玉 801、金 凯 9号 、金 穗 518、 2 结果与分析
JD2112、金 凯 5472、武 中生 1、武 中 生 2共 12个 品 2.1各 玉米 品 种不 同生育 时期
种 ,先 玉 335为 对 照 。 地 膜 幅 宽 120 em、厚 度
从 表 1可 以 看 出 ,各 参 试 品 种 的 生 育 期 为
滩 村进行 中晚熟玉米 品种 比较 试验 ,以筛 选 出适 同一排 首 、末 小 区为 对 照先 玉 335,每隔 4个 参试 品
合崆 峒区种植 的高产稳产 、抗 病 、抗倒 伏 、熟期 适 种 加对 照先 玉 335。试验 采用 宽 窄行 ,宽行 70 cm,窄
中的玉米新 品种 ,为大 田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 ,服务 行 40 em,株距 35 cm,播种密度 60 000株 /hm2o各处
22 2018年第18醐(怒第551鼍珂)
表 1 各玉米品种生育时期
农 艺 农 技
陇东旱原区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初报

积 1 m( m m 。全采用 露地等行 、 0 2 X2 ) 5 株距穴播 点钟 , 行 距 5 m 株距 3 m 4行 区种植 。 0 , c 1 , c 穴播三粒种子 , 留苗一
采用 随机 区组设计 。 次 重复 , 区面 3 小
12 试验设 计 .
期 16d 7 。土壤为黑垆 土 , 有机质 1 1 % 全氮 0 0 2 , .0 , .7 %
速效 磷 6 7 gL 速 效钾 19 gL 氮 磷 比 7 5 p .0 / , m 4 / , m :,H为 75 . , . ~86 平均为 8 1 . 。前茬作物是玉米。
种. 我们在 2 0 年 以来承担省玉米 区试 的基础上 , 05 经过 三 年的试验 观察对 l 个参 试品种 , 中沈单 1 (k 为 6 其 6 c) 对照。 进行 了 品种 比较试 验 , 选 出了 5个表现 优 良粮 筛 饲兼 用型品种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品 种 .
米品种 , 型紧凑 , 株 生长整齐 , 逆性强 , 抗 生育期适 中, 表现 出中晚 熟, 折合产量较 高在9 3 . ~ 1 7 . g h 。 间 , 0 O 110 5 / m 6 k 之
以沈 玉1 折合 产量 最 高, 7 可作为 中低 海拔示 范推 广首选品种 ; 次是 临单 2 7 其 1 和乾泰 1 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 3. 、 1 00 1
等 。将信息采集 、 报送任务 正式列入信息员 工作 实绩考 核 内容 。并建立相应 的考 核激励机制 , 动信息员工作 调
高海拔旱作区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高海拔旱作区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作者:雍山玉桑得福贾莉秦花芳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4期摘要:为了筛选适宜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对引进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鲁星619折合产量最高,为10 838.07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52.80%;五谷703折合产量为10 392.99 kg/hm2,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增产46.53%。
这2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成熟,经济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旱作区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TW72和金穗306生育期适中,也有较好的丰产性,较对照品种胜玉902分别增产30.91%、24.97%,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在高海拔旱作区种植。
关键词:高海拔;旱作区;玉米;新品种;引进比较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4-0052-04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4.011Comparative Experiment on Introduction of New Maize Varieties in Upland Area at High AltitudeYONG Shanyu, SANG Defu, JIA Li, QIN Huafang(Dingx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Dingxi Gansu 743000, China)Abstract:Eight new maize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 in upland area of high altitude for comparativ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uXing 619 had the highest yield of 10 838.07kg/hm2, which was increased by 52.80% compared with ShengYu 902. The yield of WuGu 703 was 10 392.99 kg/hm2, increased by 46.53% in comparation with ShengYu 902. These two varieties can mature normally in the local area and show good economic characters, which is suitable for spreading planting in the same ecological area of dry land. Compared with ShengYu 902, TW72 and JinSui 306 had a moderate growth period and a good yield. Compared with ShengYu 902, TW72 and JinSui 306 showed a 30.91% and 24.97% increase respectively. They showed a goodcomprehensive character and could be used as a combination variety for demonstration planting in high altitude dry land.Key words:High altitude;Dry farming area;Maize;New varieties;Introduce comparison定西市是典型的旱作農业区,年降水量300~500 mm,且季节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 — 9月[1 ]。
玉米杂交种—东单11号引种示范初报

玉米杂交种—东单11号引种示范初报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达16万亩左右,一般种植在海拔1 800m以下川坝河谷区及半山区,生产上以春播为主,中熟、中晚熟品种皆可种植。
发展玉米生产,不仅可保障当地粮食生产安全,而且可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优质饲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我县玉米主栽品种中单2号、种植年代久,种性退化,抗病性、抗虫性、丰产性已满足不了生产要求,造成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农民渴望有新的抗病虫,高产玉米杂交种。
近年来,我们陆续从全国各地大量引进玉米新杂交种,经试验示范,观察比较,品种鉴定,已筛选出东单11号,具有推广价值。
该品种主要表现是植高适中,较耐密植,水地抗倒伏,旱地较抗旱,山地适合覆膜种植,丰产性好,米质优良,商品率高,山川试种均能成熟,生产示范获得成功,农户喜欢种植。
1引进经过东单11号,属辽宁东亚种业集团独家经营国审品种。
2006年引入我县参加川区中晚熟组引种观察试验和品比试验,综合性状好,产量表现突出。
2007年在全县不同生态类型区进行多点示范,表现群体整齐,抗病虫害,丰产性好。
2008年已在全膜覆盖项目区示范种植和大田生产中示范推广。
2产量表现2.1引种试验2006年引种观察试验中,在礼县江口乡新民村海拔1 370m川水地,折合产量为10 710kg/hm2,较主对照中单2号增产39.40%,较副对照沈单16号增产16.10%。
2.2品比试验2006年县设川水地品比试验中,折合产量11 175kg/hm2,较主对照中单2号增产35.60%,较副对照沈单16号增产18.10%,产量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7年县设川水地品比试验中,折合产量11 400kg/hm2,较主对照中单2号增产31%,较副对照沈单16号增产25.60%,产量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
经t 测验,产量达极显著水平。
2次川水地品比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1 287.50kg/hm2,较主对照中单2号增产33.20%,较副对照沈单16号增产2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穗行数以敦玉
表1 各参试玉米品种的物候期
品种
登海3721 酒试20 吉单261 沈单16号 金凯3号 金凯5号 金穗5号 玉源1号 陇单4号 敦玉46 郑单518
豫玉22号(CK)
播种期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12
甘 肃 农 业 科 技 2012 年 第 9 期
Gansu Ag r. Sci. and Techn. No. 9 2012
11 个玉米品种在平凉市旱地引种初报
袁建云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崆峒 744000)
摘要: 在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旱地条件下,以玉米品种豫玉 22 号为对照,对引进的 11 个玉米品种进
最大,8月25日收获次之,8月5日收获最小。
减小,以8月15日收获最大。千粒重、单株粒重、
品种伯乐以8月30日收获蛋白质含量最高,为 主穗粒重、单株干重及收获指数均以8月15日收获
14.44%。容重随收获期的延后先增加后减少,以8 最大,8月25日收获次之,8月5日收获最小。综合
月15日收获最大,为802 g/L;8月20日次之;8月5 以上结果,甘啤6号在当地的最佳收获期为8月20
陇单4号 11 041.5 3 313.5** 2 176.5** 1 858.5** 1 815.0** 1 561.5** 1 494.0** 1 309.5* 877.5 406.5 295.5
玉源1号 10 746.0 3 018.0** 1 881.0** 1 563.0** 1 519.5** 1 266.0* 1 198.5* 1 014.0 586.5 111.0
收获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均以8月20日收获 [5] 张碎成 . 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高产栽培技术[J]. 大
时最大。玛俐、伯乐蛋白质含量分别以8月20日、8 月30日收获最高;容重随收获日期的延后先增大后
麦科学,1998(4):15-17 .
(本文责编:陈 伟)
甘 肃 农 业 科 技 2012 年 第 9 期
Gansu Ag r. Sci. and Techn. No. 9 2012
13
株考种,按小区单收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为 131~140 d,其中以金穗5号最短,为131 d,比对 照品种豫玉22号(生育期为140 d)早熟9 d;其次是 吉单261,为132 d,比对照豫玉22号早熟8 d;登 海3721、金凯3号、金凯5号均较对照豫玉22号早 熟7 d;其余品种较对照豫玉22号早熟1~6 d。 2.2 主要农艺性状
0
红
黄
金穗5号 257 112 21.0 5.3 3.5
1.0
白
黄
玉源1号 219 96 19.3 5.3 3.0
0
白黄
陇单4号 255 97 27.0 5.7 3.5
1.3
红
黄
敦玉46
213 101 17.0 6.0 3.8
1.0
红
黄
郑单518 227 107 18.3 5.5 3.1
0
白
黄
豫玉22号(CK) 244 93 23.0 5.5 3.0
百粒重 (g) 38.7 33.0 33.0 38.6 31.4 30.3 33.0 40.0 36.8 34.5 37.2 36.2
14
甘 肃 农 业 科 技 2012 年 第 9 期
Gansu Ag r. Sci. and Techn. No. 9 2012
表4 各参试玉米品种产量三角差数①
(kg/hm)2
日最小。千粒重、单株粒重、主穗粒重、单株干 日,玛俐和伯乐在当地的最佳收获期为8月15日。
重及收获指数均以8月15日收获最高;8月25日收 参考文献:
获次之;8月5日收获最小。综合各项结果可以得 [1] 朱蕴秀. 大麦各光合器官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麦科学
出,甘啤6号在当地最佳收获期为8月20日,玛俐 和伯乐在当地的最佳收获期为8月15日。 3 小结
Genetic approaches in plant physiology[J]. New Phytol, 1997,137:1-8. [3] 魏 丹 . 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 作物学报,2001,21(1):73-75 . [4] 王效宗,潘永东,王宜云,等 . 甘肃省优质啤酒大麦 种植区划[J]. 甘肃农业科技,2001(5):5-7 .
玉22号长1 cm;酒试20穗长与对照豫玉22号相同, 均为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其余品种穗长均小于对照。穗粗以敦 玉46最粗,为6.0 cm,较对照豫玉22号粗0.5 cm; 其次是陇单4号,为5.7 cm,较对照粗0.2 cm;酒试 20、沈单16号、金凯3号、金凯5号、郑单518穗粗 与对照豫玉22号相同,均为5.5 cm;其余品种穗粗 均 低 于 对 照 。 轴 粗 除 吉 单 261 低 于 对 照 豫 玉 22 号 外,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以金凯5号最粗,为4.0 cm,较对照豫玉22号粗1.0 cm;其次是敦玉46,为 3.8 cm,较对照豫玉22号粗0.8 cm。秃顶长以酒试 20最长,为3.0 cm,较对照豫玉22号长1.5 cm;其 次是吉单261,为2.4 cm,较对照长0.9 cm;沈单16 号较对照长0.5 cm;其余品种均低于对照。轴色除 酒试20、金凯3号、金穗5号、玉源1号、郑单518 为 白 色 , 吉 单 261 为 浅 红 色 外 , 其 余 品 种 均 为 红 色。粒色除沈单16号为橙黄色外,其余品种均为 黄色。粒型除酒试20、金凯5号、金穗5号、敦玉 46为半马齿形,对照品种豫玉22号为半硬粒型外, 其余品种均为马齿形。 2.3 主要经济性状
品 种 折合产量 X X-7728.0 X-8865.0 X-9183.0 X-9226.5 X-9480.0 X-9547.5 X-9732.0 X-10159.5 X-10635.0 X-10746.0 X-11041.5
登海3721 13 084.5 5 356.5** 4 219.5** 3 901.5** 3 858.0** 3 604.5** 3 537.0** 3 352.5** 2 925.0** 2 449.5** 2 338.5** 2 043.0**
29/6
21/7
23/7
28/6
13/7
17/7
3/7
19/7
23/7
5/7
22/7
24/7
3/7
22/7
24/7
表2 各参试玉米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
品种
株高 穗位高 穗长 穗粗 轴粗 秃顶长 (cm) (cm) (cm) (cm) (cm) (cm)
轴色
粒色
登海3721 242 126 24.0 5.2 3.4
0.4
红
黄
酒试20
226 97 23.0 5.5 3.0
3.0
白
黄
吉单261 230 110 21.5 4.6 2.2
2.4 浅红 黄
沈单16号 245 100 20.0 5.5 3.5
2.0
红 橙黄
金凯3号 250 110 24.0 5.5 3.5
0
白黄
金凯5号 242 100 24.0 5.5 4.0
出苗期 2/5 1/5 3/5 1/5 1/5 1/5 1/5 3/5 2/5 1/5 1/5 1/5
物候期(日/月)
拔节期 抽雄期 吐丝期
25/6
20/7
21/7
22/6
24/7
2/8
24/6
20/7
27/7
22/6
25/7
1/8
1/7
12/7
14/7
25/6
9/7
11/7
29/6
16/7
18/7
关键词:玉米;引种;崆峒区;旱地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2)09-012-03
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海拔1 089~2 250 m,年均气温10.6 ℃,≥10 ℃的 积 温 3 240 ℃ , 年 降 水 量 466 mm, 年 日 照 时 数 2 455.7 h,无霜期180 d。全区现有耕地6.50万hm2, 玉米常年播种面积1.34万hm2。为了推进玉米品种 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合崆峒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 植的玉米新品种,提升玉米生产效益,笔者于 2011 年 对 引 进 的 11 个 玉 米 品 种 进 行 了 品 比 试 验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玉米品种登海3721、酒试20、吉单261、 沈单16号、金凯3号、金凯5号、金穗5号、玉源1
号、陇单4号、敦玉46、郑单518、豫玉22号(CK) 均由崆峒区种子管理站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二社旱台 地。当地海拔1 400 m,土壤为黄淤土,前茬玉米。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每品种为1小区,3次重复, 小区面积30 m2 (7.5 m×4.0 m)。2011年4月21日人 工开沟点播,行距40 cm,株距35 cm,密度43 050 株/hm2,用种量45 kg/hm2。播前结合整地基施优质 农家肥45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大喇叭口期 追施尿素180 kg/hm2,其余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 田。玉米生长期观察记载物候期及主要性状, 2011年8月30日至9月8日收获时每小区随机抽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