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必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是四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数位顺序表:…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亿以上的数:在亿位后面还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①一百亿有100个亿,一万亿有10000个亿。
②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③分级读、写数:从高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④数的改写:a、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b、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⑤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数的产生:(1)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比1大的整数。
这些数比10、100、1000…更大,我们把它们叫做大数。
(2)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记数的方法。
最初,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数的。
后来,人们发现用一些符号也能记数。
(3)为了表示更大的数,人们创造了用符号表示数的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数。
如:用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用符号“+”可以表示加法,用符号“-”可以表示减法…(4)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的概念和运算:加减乘除、整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计算方法、估算等。
2.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等)。
3. 量与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4. 数据分析:图表的制作(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方法、概率初步。
5. 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算式设计、数学推理、数学故事等。
6. 数学思想: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分类与归纳、抽象与建模、推理与证明等。
7. 数学应用:生活中的数学、科学中的数学、社会科学中的数学等。
这些必考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1.数位和数级:数位是指在数字中,每个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占的位置。
而数级则是按照我国的计数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为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为亿级。
2.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法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写法是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4.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再加上一个“万”字。
5.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然后再加上“万”字。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四舍五入法。
如果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如果等于或大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数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最初有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后出现了记数符号,即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世界通用的数字,它是印度人发明的。
自然数是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在计数单位方面,个(一)、十、百、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
2.亿以上数的读写与改写方法十进制计数法是一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 、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 ╱CE :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要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要点整理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的要点整理:
1. 数的认识:
- 了解整数,了解数的大小关系。
- 理解并能够用方框数表示一个或多个数。
2. 加法和减法:
- 进行两位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 进行两位以内的减法计算时,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 进行三位以内的两数相加。
- 运用竖式计算两位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乘法和除法:
- 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 计算两位以内的乘法,包括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运用。
- 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 进行两位以内的除法计算,包括能够进行除法口诀表的应用。
4. 数量关系:
- 理解并能够用“ =”、“>”、“<”进行数量的比较。
- 利用数量的关系进行数量的推算和计算,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 长度和面积:
- 了解长度的概念,并能够进行长度的估算。
- 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进行面积的估算。
6. 时钟读法:
- 理解时钟的指针运动规律。
- 能够读懂时钟的时间并进行时间的计算。
7. 温度的感观:
- 理解温度的概念。
- 了解冷、热的感觉。
8. 问题解决:
- 能够分析和理解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的要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一、大数的认识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
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
②、从最高级写起。
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
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一位不够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以此类推。
每一步所得的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哪一位上不够除的就在那一位上添0,注意余数所占的数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是指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位置。
4.位数是指一个数所含的数位的个数,如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自然数没有最大值,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平方米。
2、一个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等于xxxxxxx平方米或者100公顷。
3、当从大单位转化为小单位时,需要乘以进率;例如6公顷等于平方米。
当从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时,需要除以进率;例如600公顷等于6平方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必考知识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
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
始也不迟。
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必考知
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
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数位。
位数是指一个数由几个数
组成。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4、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
级。
5、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
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在读到亿、万级的末尾时
加上亿和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它位置的0要读,不过在一起的0只读一个0。
6、多位数的写法:先把读出的数按级分成亿、万、个三级,
再把相对应的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下各个数位下,没有读出来
的数0补齐。
最后从高位到低位写出来。
7、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
做单位的数。
如5130000=513万(去掉四个0后添上单位
万)1201900000=12亿(去掉八个0后添上单位亿)
8、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
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大于5还是等于5。
如果省略的尾
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把尾数都舍去。
如果省略的
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9、关于近似数的问题
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
这里的“12”“27”都
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
我们在测定
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
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
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
来表示。
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50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
钢120万吨。
这里的“50万”、“ 120万”都是近似数。
10、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
记数的。
11、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4……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
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0也是偶数。
1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
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4、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
现在比较常见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
要知道开关机、删除、运算符号键等。
15、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
的看成是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16、
图形
端点个数
延长情况
直线
不能比较长和短
向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
不能比较长和短
1
向一端无限延长
线段
可以比较长和短
2
不能延长
17、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18、过两点有且只能画一条直线。
画时两边要出来的,否则
就画成线段了。
19、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各部分分别
是两条边和顶点,角符号是记作读作
20、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
成180等份,每一分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