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

合集下载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词的色彩义主要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等。

以下是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1.感情色彩:指词所包含的附加的喜怒哀乐等感情因素。

褒义词
带有赞扬、喜爱、肯定等感情色彩,如“助人为乐”、“鞠躬尽瘁”
等。

贬义词带有贬斥、憎恨、否定等感情色彩,如“遗臭万年”、“鼠目寸光”等。

中性词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既可用于好的方面,也可用于坏的方面,如“无声无息”、“不由自主”等。

2.形象色彩:指词所引起的具体形象或事物的联想。

如“深邃的眼
睛”、“飘逸的长发”、“雄壮的山川”等,这些词语都能让人产生相应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联想,形成具体的形象感。

3.语体色彩:指词在使用中由于场合、身份等因素而形成的特定
风格色彩。

如“我爱你”这句话,在不同的语体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真心爱你”;在书面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对你怀有深深的爱意”。

同样,“请”这个词语,在口语中表示请求,在书面语中则表示敬意。

总之,词的色彩义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语言习惯来理解。

不同的色彩义会影响人们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因此在使用词语时需要注意其色彩义的特点。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上传人:阮氏芳(1) 定义语体色彩只不同的词是用与社会交际的不同范围,和用于不同文体这种情况。

很多词能在不同的文际范围,不同的文体中通用,但有一些词适用于某一交际范围,另一文体。

(2) 类型分为两大类: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有些词只用与或一般用于书面语语体,有庄重,文雅,严格的特点。

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书面语词。

例如:国体、体制、准则、然而、会见、拜见、造诣、苍穹、嗜好、嶙峋、联袂等口语:有些词只用于或较多用于口语语体,就带有口语色彩。

这些词往往在口头上使用较多,有通俗,活泼,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

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口语词。

例如:打听、什么的、冷、日子、明儿、小气、礼数、邋遢、哥们、溜达等词的色彩与词的来源密切相关,例如古语词带有书面语的庄重色彩,方言词带有口语的地域色彩。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运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但不能久远流传。

为了打破其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从而出现了可见的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

因而与口语是不同的风格。

(3)如何判断词的语体色彩。

A.从词的语音形式判断叠音词,拟声词,轻声词一般具有口语色彩,如:哗啦啦、淅沥沥、呼噜噜、叮铃铃、沙拉拉嗯啊嗯啊,哜哜嘈嘈,哩哩罗罗,嗡嗡, 汪汪, 咩咩木头,孩子,窗子一些词的重叠式也多用于口语,很少用于书面语,如。

安安静静吵吵闹闹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呱呱叫麻麻亮娘娘腔飘飘然毛毛雨B.根据词的构词成分来判断词中包含了不能单独使用的语素,那么这类词往往具有庄重,文雅的特点,多用于书面语。

如:(4) 使用词的语笨色彩需要注意的问题语体色彩在词典不可能完全反映出来,虽然有些词有形式新式标记,但多数词语自身没有标记。

因此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去体会,学习,在实践中把握。

汉语中有些词词义基本相同,但语体色彩不同。

如:我们造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否则使表达显得不和谐,不地道。

公考言语逻辑填空题解题技巧之七语体色彩法

公考言语逻辑填空题解题技巧之七语体色彩法

公考言语逻辑填空题解题技巧之七语体色彩法汉语的语句表达遣词用字时,经常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使用词语,这里尤其要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即选用书面化的词语还是口语化的词语。

例如“悄悄”和“悄然”尽管都是俏无生息的意思,但显然“悄悄”更通俗和生动,而“悄然”更文雅和庄重。

那么“悄悄”就是口语,“悄然”就是书面语。

比如我们可以说“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猜猜我是谁。

”“不知不觉地盛夏悄然离去,初秋悄然而至。

”在做逻辑填空题时,也可以通过区分语体色彩的方法选择词语。

例如:1.自张爱玲在大洋彼岸以自己独特的方式_________告别人世至今,张爱玲研究已经________,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的张爱玲传记、张爱玲研究专着和张爱玲评论汇编接连不断。

填入画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悄然蔚为大观 B.悄悄汗牛充栋 C.悄然汗牛充栋 D.悄悄蔚为大观这道题考查词语的语体色彩。

主要考查实词的表达风格。

第一空需要填入含有书面语体色彩的词语,“悄悄”带有很强的口语色彩,据此排除选项B和C。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形容研究,因此排除选项D。

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用于研究适合,所以最后选A。

2.“徒法不足以自行”。

在目前公车管理还不甚规范的大环境下,单一的公车尾号限行政策值得________,真要实行的话,要________其负面作用。

至少,要________拿出措施防止公车因此而增加。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商讨警惕居安思危 B. 商量防备有备无患 C. 商议提防临阵磨枪 D. 商榷谨防未雨绸缪先看第一空,A项“商量”过于口语化,与“公车尾号限行政策”搭配不合适。

“商榷”是商量、讨论的意思,用于比较正式的函件中。

“商榷”是一种书面化的语言,经常用于政策公文等。

“商讨”指商量、讨论。

“商议”指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

词的语体色彩与语言的正确课件

词的语体色彩与语言的正确课件

总结词
指语言使用是否得体、恰当和有礼貌。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语言的得体性涉及到在不同场合使用合适、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礼貌用语、敬语和谦辞,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提高语言的得体性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冒犯、侮辱或攻击性的语言,以保持友好、尊重的沟通氛围。
词的语体色彩与语言的正确使用
目录
CONTENTS
词的语体色彩语言的正确使用语言的地域差异语言的发展与变化语言的跨文化交流语言的实际应用
词的语体色彩
用于正式、庄重的场合,表达严肃、正式的态度。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例子
使用规范、标准的语言,措辞严谨、准确,避免口语化表达。
政府公文、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
除了词汇方面,地域文化还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境理解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和礼貌用语的使用。例如,南方地区的礼貌用语较为婉转,而北方地区的礼貌用语则更为直接和热情。这种差异反应了不同地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方式的不同。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地域文化对语言的使用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语言呈现出特殊的风格和特点。
总结词
指语言使用是否符合当地习惯和表达方式。
详细描述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地道性至关重要。使用地道表达能够更好地传达意思,避免误解,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了解并模仿当地人的表达方式,包括词汇、语法和习惯用语,是提高语和精确度。
详细描述
语言的准确性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在表达思想时,应使用正确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歧义和误解。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语言符合事实和语境,避免使用过于主观或含糊不清的表达。

语言的语体色彩

语言的语体色彩

语言的语体色彩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成章,积章而成篇。

”指出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词语锤炼的目的在于从众多的表意词语中选择符合题旨情境的最恰当的词语,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烙印。

它是由词经常出现的语体久而久之赋予的。

一.语体及其分类语体色彩指一些词语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

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同样的,词的语体色彩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区分。

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请看下面的故事: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买柴的人听不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湿,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你的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少,请减些价钱吧。

)”卖柴的人是在听不懂,以为秀才的脑子有毛病,于是走开了。

这就是因为不分场合,错用语体色彩而闹出的笑话。

1、口语语体口语语体是语言的自然表现形态,最生动,最灵活,最富于变化。

与书面语体相比,在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用词方面:A,表现日常生活、具有实体意义的词语较多,而表现抽象概念的词语用得较少。

如——a,这人够酸的。

(指不通人情又自作多情)b,真帅!(指有风度有气派)c,这件上衣真够派的。

(指时髦、有档次)三句中都是用实体词表示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

B,表现感情色彩的后缀成分,表现情态作用的重叠成分,表现语气口吻的语气词、感叹词用得较多。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指一些词语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

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相应的,词语也有相应区分,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一、口语语体口语语体是语言的自然表现形态,最生动,最灵活,最富于变化。

与书面语体相比,在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用词方面:(1)表现日常生活、具有实体意义的词语较多,而表现抽象概念的词语用得较少。

例如:这人够“酸”的。

(指不通人情又自作多情)这件上衣真够派的。

(指时髦、有档次)两句中都是用实体词表示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

(2)表现感情色彩的后缀成分,表现情态作用的重叠成分,表现语气口吻的语气词、感叹词用得较多。

例如:这位老姑娘啊,年纪不大,三十挂点零,嗬!心里算计啊!打来到这里就好端端的,别的什么话也没说,笑笑呵呵,等到这时候才说话:“二哥、三哥就这么走吗?”2、句式方面:(1)灵活自如、简短明白、语序多变是其三个主要特征。

例如:喂,阿弟,买洋伞么?便宜货,一只洋伞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句子简短,容易明白)不说不笑不热闹。

(紧缩语言成分,把复句变成单句)C,等一会儿我。

(成分倒置)二、书面语体的类别及其特征。

书面语体,严密、规范、文雅、庄重。

它节拍分明,富有音乐感;大量使用书面词语,包括术语及文言词语;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合乎规范,修饰成分、并列成分、关联词语用得较多;话题集中,中心突出,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逻辑性。

1、公文语体公文语体又叫事务语体。

它的功能是联系、处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事务。

公文语体具有简明性、朴实性、程式性等特征,公文通常要在起首一行中间写明文体名称,如“布告”、“命令”。

语言的语体色彩

语言的语体色彩

语言的语体色彩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成章,积章而成篇。

”指出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词语锤炼的目的在于从众多的表意词语中选择符合题旨情境的最恰当的词语,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烙印。

它是由词经常出现的语体久而久之赋予的。

一.语体及其分类语体色彩指一些词语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

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同样的,词的语体色彩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区分。

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请看下面的故事: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买柴的人听不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湿,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你的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少,请减些价钱吧。

)”卖柴的人是在听不懂,以为秀才的脑子有毛病,于是走开了。

这就是因为不分场合,错用语体色彩而闹出的笑话。

1、口语语体口语语体是语言的自然表现形态,最生动,最灵活,最富于变化。

与书面语体相比,在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用词方面:A,表现日常生活、具有实体意义的词语较多,而表现抽象概念的词语用得较少。

如——a,这人够酸的。

(指不通人情又自作多情)b,真帅!(指有风度有气派)c,这件上衣真够派的。

(指时髦、有档次)三句中都是用实体词表示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

B,表现感情色彩的后缀成分,表现情态作用的重叠成分,表现语气口吻的语气词、感叹词用得较多。

4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4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
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红楼梦》第六回)
②(刘姥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
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红
楼梦》第六回)
凤姐识字不多,在贾府中,话语显示出俚俗的气质,但跟从远离城 市的乡村来的刘姥姥比较起来,话语就显得文雅一些了。刘姥姥的话语 则表现得粗俗而活泼,充满了口语气息、泥土气息。例①②生动地揭示 出人物身份、地位的层次差异。
②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③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 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
“拴贼扣儿”“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白 眼珠儿”等词语有明显的口语特征,准确传神地表现出劳动人民生动 活泼的形象,富于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④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 中间出人头地。
③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可还歇”“不消”运用单音节词来表达,有一种古白话的味道, 使这种对白极为简洁有力。
④只有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 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 在索头,另一端如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藤野先生》) “标致”本是褒义词,在这里却是讽刺这些“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是表达贬斥感情的,这称作“褒词贬用”。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鲁迅《拿来主义》) “丰富”“大度”运用反语,是对国民党统治者自我吹嘘、自欺欺人之态
的有力嘲讽。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
摘要:在写作中,不同的文体其语言特点不同,这就是语体色彩的表现,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词是做到用词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

关键词:语体色彩文体
语体是适应题旨和语境的需要为实现交际功能而形成的语言运用体式,语体色彩是指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

为此,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就对语言材料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安排,从而使语言材料在功能上出现了分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运用的特征体系和方式,这就是语体。

各种语体都有其特定的运用语言的特征体系、方式或约定的程式,一经形成,它就具有约束效应,我们必须遵守它,才能很好地完成交际任务。

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语体的分类
语体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一般情况下,根据交际方式和功能,分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两大类。

口语是社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它具有通俗、生动和灵活等特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大量运用通俗生动的生活化词语,包括方言、俗语;充分利用语音手段,抑扬顿挫,停顿较多,语气词较多,富有感情;运用灵活简短的句子形式,常用省略,有时也重复,常用短句、省略句和独语句,而较少用长句、规整句和复句。

口语又可分为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言表达体式,它具有严密、规范、文雅、庄重等特点。

书面语大量使用术语及文言词语;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合乎规范,修饰成分、并列成分、关联词语用得较多;话题集中,中心突出,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逻辑性;在句式的运用上,常用长句、规整句和复句。

书面语体又可以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公文语体等四类。

文艺语体是用于文艺作品的语体,它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它大且运用日常生活用语、成语、谚语等。

在句式的运用上,表珑出极大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科技语体是用于科学技术和生产领域的语体,它较多地使用专业术语,具有准确性和单义性等特点。

政论语体是广泛用于社论、评论、文艺批评和思想杂谈的语体,它具有鼓动性、逻辑性和鲜明性等特点。

公文语体是广泛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公文和日常应用
文的语体,它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和简洁性等特点。

二、根据文体特征选择语体色彩词
文体指文章的风格或体裁,常用文体分为文学体裁和非文学体裁,文学体裁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创作,非文学体裁包括应用文和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文体。

文体逐渐稳定、成熟后,就有了相应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对语体的选择也有制约作用。

文学体裁的语言特点是丰富多彩,致力形象塑造,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显得多姿多彩,大多采用文艺语体。

文学体裁不仅要真实的反映现实,更注重主观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其专用词语,比如描绘性词语相当丰富生动。

如“蹒跚”“窈窕”“ 踟蹰”“ 崎岖”“ 潋滟”之类的联绵词,“泪花”“汗珠”“ 麦海”“ 人浪”之类的比喻词,“ 明媚”“绚丽”“吟诵”“奸笑”,“ 静悄悄”“ 软绵绵”这样带叠音词缀的,“碧蓝碧蓝”“大大方方”“ 花花绿绿”“ 琢磨琢磨”这样的重叠形式的都是文艺语体的专用词了。

应用文为解决一般日常生活问题,处理行政事务,宣传思想理论,探求科学规律,语言一般朴实简明庄重,词的语体色彩庄重严谨。

大多采用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比如公文语体与其他语体相比,至今保留着较多的古代汉语的影响。

除了历史、社会的影响之外,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古语词经过长期运用,实际上已经成了现代汉语公文语体的专用词语。

例如:
xxx条例,业经国务院第x次会议通过,现公布实施。

“业经”,是“已经经过”的意思,是古语词。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xx单位执行。

“如无不妥”,是“如果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是古语词。

此外,公文中还有“任免”、“审核”、“咨询”、“决算”、“概不追究”、“希即遵照执行’,等专用词语。

它们的运用不仅可以使人一目了然,言简意赅,而且含有庄重典雅的色彩,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用其它同义词语代替。

三、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选择语体色彩词
词的语体色彩是在特定的场合表现出来的,要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说话对象选择语体色彩词。

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括动领域内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场合等的不同,所用语言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有些词语常用于某些语体,有些词语只能用于特定的语体,也有些词语通用于各种语体,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根据语言环境来精心选择带有色彩的语体词语,这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如这样的句子:
第一次来西安,我下榻在西安饭店。

开学第一天,我会晤了很多新同学。

我请老师修改一下我的拙著。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没有理解这些词语的语体色彩。

他们不知道“下榻”、“会晤”、“拙著”是书面语,要用在郑重场合,并且用在大人物身上。

比如公文写作中要注意语言环境,根据不同的行文对象,恰当选用专业术语。

上行文应该多用征询、祈请、呈报用语,如:妥否、谨呈、请求等表现尊重诚恳态度的词语。

下行文多用强调用语、时限用语、决断用语和告知用语,如必须、务必、定于、可行、收悉、阅悉等词语体现郑重果断的语体。

平行文中要使用平等、温和、谦逊的商洽性语言,如称谓用语中的“贵、本”等;开头用语中“兹因”;结尾用语中的“为盼、为荷、此复、承蒙”;时限用语中“届时、不日”;征询用语中“斟酌、酌情”;期请用语中的“敬请、在临”;告知用语中的“函告、此复”等。

参考文献:
[1]戴永红,论写作中语体色彩词语选择的方法[J] 零陵学院学报,2004(3)
[2]赵丹,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色彩义的释义问题[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