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理论及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自我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减轻病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提升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管理。

通过自我管理模式的引导和培训,患者可以学会合理使用药物、监测自己的生化指标,并且了解自己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得患者更有信心面对自己的病情,增强对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使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到对疾病的管理中,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康复活动等,以减轻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和合理的运动,患者可以改善血压和血糖控制,减轻疲劳和疼痛症状,提高体力和精神状态。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和社会经济负担。

慢性肾脏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医疗费用和药物费用相对较高。

通过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患者可以学会合理使用药物和医疗资源,并且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等控制病情,减少对医疗机构的依赖和就诊次数,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经济负担。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患者与家庭、医生的有效沟通。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护理,与家庭成员和医生的沟通非常重要。

通过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患者可以主动与家人和医生沟通交流,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以更好地管理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自我管理模式的引导和培训,患者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负担,促进与家庭和医生的有效沟通。

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自我管理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慢性肾脏病的管理和康复

慢性肾脏病的管理和康复
运动康复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能状况调整
运动时间:每次30-60分钟,每周至少3次
运动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运动安全,如有不适及时停止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社会对患者的支持和关爱
家庭支持: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和关爱
心理干预: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心理压力
适量摄入脂肪:提供能量,保护肾脏
低盐饮食:控制血压,减轻水肿
限制蛋白质摄入:减少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恶化
药物治疗Βιβλιοθήκη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调整药物剂量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戒烟限酒:减少烟草和酒精的摄入,降低肾脏负担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控制方法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避免滥用药物: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购买药物使用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肾脏病,及时治疗
适量运动: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02
定期监测病情: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
04
寻求专业指导和支持:如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06
提高自我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液、尿液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合理饮食:控制蛋白质、盐分、水分等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慢性肾脏病的管理和康复

慢性肾脏病病人自我管理量表编制的研究

慢性肾脏病病人自我管理量表编制的研究
多 国家 得 自我 管 理 , 是 1 ] 就
指 通 过 病 人 的行 为来 保 持 和 增 进 自身 健 康 , 控 和管 理 自身疾 监 病 的症 状 和 征 兆 , 少 疾病 对 自身社 会 功 能 、 感 和 人 际 关 系 的 减 情 影 响 , 持 之 以恒 地 治 疗 自身 疾 病 的 一 种 健康 行 为 l 。 目前 , 并 2 】 慢 性 肾脏 病 (ho i kd e i ae, KD) 病 率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c rnc in yd essC s 发 呈快速增长趋势 , 预后 差 , 且 医疗 费 用 高 。 因 此 , 期 预 防 和 早
d i 1 . 9 9ji n 10 6 9 .O 13 . 4 o : 0 3 6 / s .0 9 43 2 1. 4 0 3 。s
文 章 编 号 :0 9 69 (0 11 A一 2 0 0 1 0 — 4 3 2 l) 2 3 0 — 3
自我 管 理 模 式 起 源 于 心 理 行 为 治 疗 领 域 , 后 被 引 入 慢 性 随
摘 要 : 目的] 制 适 用 于慢 性 肾脏 病 病 人 的 自我 管 理 量 表 。 [ 法] 用 查 阅文 献 及 专 家 评 定 的 方 法 编 制 慢 性 肾脏 病 病 人 自我 管 理 [ 编 方 运
量 表 , 用 随机 抽 样 的 方 法 , 1 0例 慢 性 肾脏 病 病人 进 行 调 查 , 于 l周 后 随 机 抽 取 其 中 的 3 采 对 2 并 O例 病 人 进 行 重测 , 察 量 表 的信 度 考
示 符 合 , 本 不 用 修 改 ,3 表 示 很 符 合 , 全 不 用 修 改 。最 终 确 基 “” 完
定 量 表 的 结 构 和 内容 。该 量 表 共 包 含 4个 维 度 , 1个 条 目。 即 3

【课题申报】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

【课题申报】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

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课题申报: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一、课题背景慢性肾病(CKD)是一种持续进展的肾脏疾病,患者常伴随肾功能的逐渐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CKD 患者并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因此自我管理成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许多CKD患者缺乏相关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巧,导致患者难以有效管理自己的疾病。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提供患者科学、实用的指导,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慢性肾病的防控工作。

二、研究目的1. 分析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 探索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总结和归纳有效的管理方法。

3.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慢性肾病患者自我管理指导模式,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4. 评估自我管理指导模式的效果,分析其对慢性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调查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包括知识水平、行为习惯、自我监测、控制和满意度等指标。

2. 深入访谈患者,了解其在自我管理中遇到的困惑、挑战和需求。

3. 分析调查和访谈结果,总结和归纳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和经验。

4. 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建立慢性肾病患者自我管理指导模式,包括教育培训、行为干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5. 开展自我管理指导模式的实证研究,选择代表性的慢性肾病患者群体进行分组实验。

6. 通过量表调查和定性访谈等方式,评估自我管理指导模式的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疾病控制和医患关系的影响。

7. 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预期成果1. 对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分析患者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2. 归纳慢性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和经验,为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自我管理指导。

3. 建立慢性肾病患者自我管理指导模式,提供系统、全面的患者教育和支持。

4. 评估自我管理指导模式的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的影响。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进展缓慢、持续进行性的肾脏功能损害,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愈发严重的问题。

对于CKD患者来说,采取有效的自我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是指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控制、药物管理以及情绪调节等方法,参与并管理自己的疾病。

针对CKD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CKD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水,适当进行适度的体能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饮食控制也是CKD患者重要的自我管理内容。

患者应该限制高蛋白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磷和钠,增加对钾的摄入注意。

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和排毒功能。

药物管理也是CKD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

患者应该按医生的嘱托,定期服用处方药物。

患者还应该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及时向医生咨询和报告。

情绪调节也是CKD患者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CKD本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患者应该积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帮助。

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对于CKD患者的效果是显著的。

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控制能够减缓CKD的进展,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管理可以确保患者按时用药,避免药物的滥用或误用。

情绪调节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要实施自我管理模式需要患者本人的积极合作和参与,同时也需要医生和其他医疗机构的正确指导和支持。

患者应该持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对自我管理的意识。

医生可以通过定期的复诊和教育讲座等方式,向患者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继续教育答案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继续教育答案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继续教育答案CKD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预防描述错误的是() C CKD患者降磷治疗的措施不包括() C CKD患者的CVD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下列哪项不是CKD与CVD人群共有的风险因素() D CKD患者的CVD预防描述错误的是() E 下列哪项是CK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D 下列那个是ESAs的常见不良反应() C 肾性贫血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 C 有关肾性贫血中医发病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 静脉补铁初始治疗阶段剂量正确的是() D 中医认为与肾性贫血相关脏腑不包括() C 关于贫血的指征最准确的是() C CKD-MBD可导致() B 下列哪项是CKD-MBD骨异常诊断的〃金指标〃() D 有关CKD血管钙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有关我国CKD-MBD患者现状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关CKD-MBD描述不正确的是()E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的中医学发病机制不包括()B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外治法不包括()B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C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以()为主C〃肠-肾轴〃理论中不包括下列那种屏障机制()E中医学〃关格病〃,通常发生在慢性肾脏病()ECKD相关的睡眠障碍不包括()D与血液透析相关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不包括()E不安腿综合征感觉异常主要分布在()B透析患者腕管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A尿毒症及透析相关的认知障碍不包括()D认知功能障碍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包括()A下列哪项不是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指征()D以下哪项不是内瘦形成血栓的原因()C不属于导管功能障碍的选项是()D下列哪项不是中心静脉导管远期并发症()D下列那个不属于导管血流感染的处理方法() A 下列哪项不是内瘦血栓形成的处理方式() B B型透析器反应的临床表现为() A CKD-MBD评估的生化指标不包括() B 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B 围透析期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3~4倍,ESRD患者最常见D 的感染部位是()对所有透析前CKD5期患者,CKD进展评估指标建议至少每()评估一次D建议围透析期CKD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 D 成人正常血清磷范围为() A CKD-MBD管理目标是() E 当患者血磷、血钙正常时,药物选择正确的是() B高磷血症是指血清磷水平超过实验室所设定的正常值高限() B 成人正常血清钙范围为() B 碳酸斓的优点是() C KDOQI指南中符合治疗条件的SHPT定义中,正确的是() C关于SHPT的发病原因:从分子角度来看,可能主要有调节甲状旁腺功能E 的靶点,它们是()THPT的临床表现包括() E 下列()不属于低PTH的特征 A 下列()不属于高PTH的特征 D 下列有关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HPT)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WOg的下述食物中含磷量最多的是()B2019《中国CKD-MBD诊治指南》更新了磷管理原则:由原来的"3D〃升级E 为〃4D〃J4D原则包含:()2017年K DIGOCKD-M BD指南指出磷的干预管理需要综合看待,治疗目B 标正确的是:()控制血磷水平可带来更高的生存获益,目前对于临床上使用的磷酸盐结合剂D 的主要优缺点,说法错误的是:()以下关于碳酸司维拉姆的说法正确的是:() E 2019《中国CKD-MBD诊治指南》建议限制含钙磷结合剂使用,同时将非含钙磷结合剂司维拉姆作为一线治疗选择,以下关于限制含钙磷结合剂使E用说法正确的是:()CKD贫血常见的问题包括() E 关于罗沙司他,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E 2019年8月16日,中国批准()用于非透析依赖(NDD)CKD患者的D贫血治疗NDD患者使用罗沙司他的注意事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B CKD低氧影响残余肾细胞,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罗沙司他治疗NDD贫血,无需冷藏,口服便利,每周()次 C 慢性肾脏病管理的核心意义() E 拟钙剂的不良反应有() E 我国慢性肾脏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血液/腹膜透析年治疗费用约() A 2040年预测早死十大病因的第一位的是() C慢性肾脏病是全球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2040年慢性肾病引起早死所致的D 寿命损失将从2016年的16位上升至()KDIGO和ADA关于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一线药物治疗推荐,以下错误D的是()一些药物有较为明确的证据显示可延缓肾功能减退,不包括() D KDIGO关于ACEI/ARB的最新推荐,错误的是() B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D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脂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推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血压A控制目标为()CKD各期轻度甲旁亢,维生素D的使用剂量为() A 慢性肾衰竭按肾功能程度可分为() D 有关慢性肾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CKD患者不推荐的食物是() B 关于帕立骨化醇和西那卡塞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导致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主要机制() D。

护理随诊管理干预提高CKD患者自我管理效能

护理随诊管理干预提高CKD患者自我管理效能

护理随诊管理干预提高CKD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治疗和管理需要长期的护理和随诊管理。

随着疾病的进展,CKD患者可能会面临着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甚至需要进行肾脏透析或肾移植。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护理自己的肾脏健康,对于延缓CKD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CKD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CKD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合理的运动等手段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实中很多患者对于自我管理效能不高,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饮食控制不力:许多CKD患者并不了解钠、磷、钾等营养元素对于肾脏健康的重要性,或者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2)药物治疗不规范:一些CKD患者由于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出现药物依从性不足的情况,导致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缺乏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CKD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患者由于身体不适或者缺乏运动的意识,导致运动量不足,影响了疾病的控制。

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随诊管理干预措施,提高CKD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护理随诊管理干预的重要性护理随诊管理是指由专业的医护人员通过对CKD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

护理随诊管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管理等。

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对于自我管理的信心和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疾病、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1)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明确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饮食、药物治疗和运动等知识和技能。

(2)建立健康档案和随访机制: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自我管理能力、生活习惯等情况。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慢性肾脏病是指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病程长久,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

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将近5千万人患有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具有发展缓慢、寡症及早期无症状、易被忽略的特点。

身处这种疾病中的患者需要通过自我管理来有效地应对和管理慢性肾脏病,减缓疾病的发展。

自我管理模式是指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技能,掌握如何监测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缓解或治愈疾病。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备受关注。

下文将从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实施方式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慢性肾脏病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患者需要依赖透析等方式来维持生命。

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

而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正是为了让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改善疾病,从而减缓疾病的发展。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医生的指导,可以学习到如何正确地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尿酸等指标,以及如何正确地控制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从而减缓疾病的发展。

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参与自我管理,还可以增加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也是需要关注的。

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通过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慢性肾脏病患者通过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血压、血糖、尿酸等指标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减少了疾病的进展。

通过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July. 2019, Vol. 33, No.7·护理经验探讨·综述·率[10]。

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现自身患有子宫肌瘤时会先进行分娩,随后择期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切除肌瘤,或者先切除子宫肌瘤,再进行分娩。

但是如果患者的自身病情较重,先行进行分娩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风险,因此在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11]。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剖宫产后及时采取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开始满足了患者的临床需求。

在本次进行研究的30例患者中均未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可见该类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高[12]。

本文研究与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肌瘤切除术组与剖宫产术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而肌瘤切除术组与剖宫产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缩宫素用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临床安全性较佳,但是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子宫肌瘤大小、位置等情况进行剔除,减少二次手术。

参考文献[1]李瑞金.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8):1051-1053.[2] 卢烨.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期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2):1450-1451.[3] 李芳,王翠.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J]. 河北医药,2016,38(16):2498-2500.[4] 李娟,干晓琴,林海,等. 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前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疗效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9):705-708.[5] 李桂英,安小巧,朱荣芬.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5):566-568.[6] 程佳.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8):50-52,56.[10] 张洪莹,张玲,杨慧琳,等.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及护理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341-342.[11] 古丽娜尔·胡马尔,杨颖.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6,20(3):220-223.[12] 王蕾,乐露露,赵小娟,等.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肌瘤剔除的指征及治疗方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3):6505-6508.[收稿日期:2019-01-09]- 剖宫产术组61.2±10.2350.8±12.886.8±10.925.2±3.85.5±0.9注:#与剖宫产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多数患者起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就诊时即被诊断为肾衰竭,只能通过肾替代治疗(频繁透析或肾脏移植)维持生命。

CKD 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仅需要药物控制,而且需要作者简介:宋欣芫(1986-),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内科,天津 300192自我管理理论及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宋欣芫【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日常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等已经开始影响其疾病进展,并且影响越来越明显,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全世界已经开始将慢性肾脏病列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范畴,慢性肾脏病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控制,而且需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就显得特别关键。

对慢性病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研究,整体性论述自我管理理论及其在未进行肾替代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自我管理理论;现状【中国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006-6763(2019)07-0064-03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9.07.037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

研究显示自我管理理论对CKD 各阶段患者均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1]。

本文对自我管理理论及在未行肾替代治疗CKD 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 CKD 患者自我管理的理论研究自我管理项目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的创新健康指导方法,设计后被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外慢性病健康教育项目中,重点管理疾病导致的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是建立在个体应对慢性病进展过程中自我保健重要性的意识上。

Curtin 等[2]将CKD 自我管理定义为患者通过积极努力地监测自身健康和疾病症状,最大限度利用可获得的医疗资源,降低疾病恶化可能性的首选生活方式,主要强调患者主动参与管理症状和维持治疗,通过自我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达到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功能维持在一个满意的状态,过上更为独立健康生活的目的。

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疾病分期呈负相关,与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素养、参加讲座、家庭月收入、病程、曾因此病住院、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呈正相关[3]。

许多干预措施综合运用了社会认知、压力应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国内外对其效果评价大致分为患者评估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两大方面。

根据不同慢性病自我管理定义和病种特点构建自我管理测量工具,CKD 患者自我管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7月 第33卷 第7期65理量表适用于评价未行肾替代治疗的1~5期患者,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包括饮食、治疗、躯体活动及社会心理4个维度,31个条目。

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自我管理越好。

分析时采用得分指标分为“差”“中等”“良好”3个等级[4]。

2 CKD自我管理项目的干预重点及对策研究我国CKD患者早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中晚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6],提示医务人员及患者均需充分认识疾病并给予中晚期患者高度重视,制定具体的自我管理目标,并通过逐步实现目标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7]。

CKD由于其病因种类、并发症和受累器官多,因此其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项目应是全程、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重点应覆盖规范用药、定期随访、饮食指导评估、心理指导、躯体活动指导等方面,具体如下。

2.1 药物治疗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是CKD治疗的核心。

由于治疗原发病的药物多产生副作用,且医疗费用高、病程长,致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对医生信任度、疾病认知度、治疗效果等也均会影响服药依从性,而服药依从性与患者预后情况呈正关联[8]。

提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护理方案及给予其多途径干预,提供药学关怀[9],延续护理关注用药后反应,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及不自行滥用药物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2.2 自我监测我国成年人群CKD患病率为10.8%,而知晓率仅为12.5%,随之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已逐渐成为CKD首要病因[10]。

提示医护人员应建立CKD管理体系,向不同层次患者提供疾病相关信息,着重强调患者日常自我监测的重要性,针对病情和实际情况与患者共同拟定合理生活方式及饮食健康计划,以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2.3 饮食治疗合理饮食是CKD治疗的基础。

CKD患者饮食治疗不依从率达48.3%~54.5%,患者工作状态、是否参加过饮食培训均会影响饮食依从性[11]。

有效管理CKD患者饮食应建立包括肾科营养师在内的CKD管理团队;注重患者饮食自我管理培养,借助仿真食物模型结合展板强化教育,举办肾友会等多维度综合干预,帮助患者寻找可执行性强的饮食方案;规范CKD营养治疗临床路径、随访目标及客观评价指标。

2.4 社会心理难以根治的疾病特点及治疗花费巨大等因素作用下促使患者常常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

临床护理应以控制和延缓病情为主,心理引导为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强烈欲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效能感。

帮助患者家庭成员认识家庭支持对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性,适当增加家属及医务人员等持续社会支持、医院社区医务人员及家属合作,对患者院外治疗及生活进行监督及帮助。

2.5 躯体活动运动疗法可有效提高非透析治疗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及健康生存质量,运动干预时间越长,可更有效改善运动和心血管功能,但需把握合理运动量[12]。

CKD患者应每周运动5次且每次至少持续30 min,形式包括有氧、抗阻以及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而多数患者伴有肌肉关节酸痛、易疲劳等躯体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者出现躯体功能障碍,这与其机体最大摄氧量下降到正常人的50%~80%、自我评价躯体功能及操作能力下降有关[13],提示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加具体可行的个体化运动方案。

3 CKD自我管理项目的干预模式研究3.1 传统模式主要包括集体授课、病房个体化教育、多媒体远程教育、科普材料整理成册教育。

以上方法多数以护士为主导,常呈现手段单一、不连续、无后续支持等问题,对人力及医疗资源均产生巨大压力,不能完全满足所有患者生活方式、饮食具体指导及系统随访管理的疾病需求。

3.2 新型模式3.2.1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

IMB是以改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出发,从信息、动机和行为技巧方面实行综合干预,特别强调动机和行为技巧作用的行为改变理论[14]。

2016年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教育中,可提高其个人和社会动机,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血红蛋白水平[15]。

3.2.2 授权教育。

授权理论是指在慢性病健康促进中护士通过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定计划、评价结果5个步骤提供改变某种状态或者处境所必需的技能、资源、机会及权力[16]。

在肾脏病领域仅少数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中,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患者授权教育及在诊疗过程中自身参与的重要性,很少开展门诊患者教育工作,教育过程呈片断性、不连续,无后续支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探索了以大学医院为中心、以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疾病治疗的初级照护者的CKD管理模式,实施多维度授权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17]。

未来需弥补其不足,进一步研究其在未行肾替代治疗的门诊CK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2.3 5A教育模式。

文献显示5A模式应用于多领域,根据所应用领域的特点自行定义,相同点在于均有5个步骤,英文首字母均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