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教育综合10-20真题
浙师大《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浙师大《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教育学》2011年元月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选20分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一、单选题(20个)1、我国近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1898年正式开学。
学校类型:古代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现代分为学前、小学、中学、大学。
2、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是学生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3、按照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划分,教育分为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
根据权力支配主题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4、教师的成长阶段: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
5、课指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
学科之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或一门学科的分支。
课程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二选择的内容。
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活动课程论的基础是工具逻辑学。
儿童的本能:(1)语言和社会的本能;(2)制作和建造的本能;(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4)艺术的本能。
6、高质量教材的三大功能:单纯化;生成力;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发展教学论代表:苏联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
7、学生成长规律: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8、学生成长的条件: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9、道德体验法:以角色扮演为契机理解道德。
后设认知法:用假设的情景推演可能的后果。
10、学校教育制度划分:(根据学校教育制度)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1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代表:孔德、那托儿普、迪尔凯姆、白尔格门等。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目的应有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12、教育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一、名词解释1. 个人本位论答案:个人本位论是教育目的的一种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其主要观点有: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
个人本位论把个人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
2. 教学策略答案: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其含义为:①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②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③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④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3. 监生历事制度答案:监生历事制度是明代国子监的实习制度,始行于洪武五年(1372年)。
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后分拨至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亦称“拨历”;分拨至吏部、户部、礼部、大理寺、通政司、行人司、五军都督府从事政务者,称“正历”;分拨至诸司写本,即誊写奏本等事务者,称“杂历”。
后以监生日多,拨历遂以入监先后,甚至以坐监时日长短为序,至明英宗正统三年即1438年,此制遂废。
4. 中体西用答案: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个人本位论2、教学策略3、监生历事制度4、中体西用5、苏格拉底教学法6、骑士教育二、简答题1、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2、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4、自我效能论。
三、分析论述题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4、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一、名词解释题1、城市学校2、知识3、苏格拉底教学法4、监生历事5、有教无类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简述独尊儒术。
2、简述我国的教育的目的。
3、简述陶行知的活教育理论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意义。
4、简述你对学校管理的认识。
三、分析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教师师德的认识。
2、请对我国现行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你认为合理的建议。
3、请谈谈你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的认识。
一、名词解释1、社会性发展2、学习的实质3、学习策略4、社会规范学习5、科举制度6、公学二、简答题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2、教育的文化功能。
3、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例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三、分析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2、请你针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4、论述洋务教育改革一、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2、监生历事3、观察学习4、苏格拉底方法5、知识6、城市学校二、简答题1、汉初三大文教政策。
2、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潮和运动。
3、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4、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论述题:1、杜威的思想2、联系实际谈谈创造性的培养3、论述在教学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4、谈谈人的发展规律及教育应当如何应对。
一、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2、自我效能感3、“六艺”教育4、《颜氏家训》5、智者派6、公立学校运动二、简答题1、朱子读书法的涵义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4、教师劳动的特点三、论述题1、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
浙师大历年真题综合

一、名词解释个人本位论[10]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洛克、福禄培尔、康德、萨特等。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1)观点:①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②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③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2)消极与不足: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了起来;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及其错误的;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社会利益之上,最终破坏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
教学策略[10]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最优化框架式集成整体,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监生历事制度[10、11、13]明朝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创立了历事制度。
明洪武五年(1372年)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史称“监生历事”。
除政府各部门之外,历事监生也被分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杜修水利等。
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相同,并有考核办法。
建文时(1399—1402年)确定考核方法:监生历事期满经考核,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送吏部铨选授官,中、下等者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仁涌,下等者回监读书。
明朝统治者选派监生历事,起因是为了弥补明初官吏的不足,然而监生通过历事,可以较广泛地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的实际经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因此,明朝的监生历事制度,可视为是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
浙江师范大学历年教育学试卷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卷(A)(2003——2004学年第2学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使用学生全校(除音、体、美外)考试时间120 分钟出卷时间2004年6月12日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教育学2.《学记》3.课程4.学校管理5.教学评价6.教学效率二、解释与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7.“人是可教的动物”。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9.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概念。
10.间接德育和直接德育。
11.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13.简述决定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因素。
1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5.简述范例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6.列举6本教育名著及作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7.结合实例论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8.“文革”期间有一首“教育革命诗”:咱们学校课堂大,山山水水都容下。
咱们学校老师多,贫下中农都上课。
要问课堂学的啥?学习大寨绘新画。
要问成绩怎么记?伸出手来比茧花。
请运用有关教育学原理进行分析说明。
六、实践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9.下面是一个农村青年教师的来信,题目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请您根据教育学原理给小鲁老师回一封信,帮他解开心中的结。
怎么也想不到,毕业后我会成为一名教师。
想当初,我就是不愿意做教师才背着父母偷偷改了志愿,但怕鬼偏偏撞上,最后还是夹着课本走上了三尺讲台,给人们“授业解惑”……至于不想做教师倒并不是对这个职业有什么偏见,而是我不愿意像我认识的某些教师那样,明明误人子弟却大喊着桃李满天下;就会逼着学生死记硬背还说成绩卓著。
我刚从学生中过来,最能体会学生的心情,心想:就是他们把中国的教育弄坏了,我要做教师绝不能这样。
浙师大 教育学 真题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A卷(2006——2007学年第1学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使用学生全校考试时间120 分钟出卷时间2006年12月5日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共计20分)1.教育功能2.学校教育制度3.有效教学4.教育目的5.学校德育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6.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目的的。
教育目的只可能是社会化,因为社会化而使一个民族道德化。
7.学校就是工厂,课堂就是车间,教师是操作工人,学生是原材料,通过固定的生产线(教学过程),制造出规格划一的“标准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8.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
9.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我国教师具有的基本权利。
10.现代学校具有的派生功能。
11.课堂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及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13.评述学校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14.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实际上我们的教育造就的只是一批片面发展的畸形儿,貌似优秀,却潜伏着众多危机。
一位女中学生成绩不错,却得了恐怖症,逢人便说别人要杀她打她;一个轻生的中学生生前的日记偏偏都是学习、考试、分数,看不到别人的人和事。
而由于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不健康心态或心理障碍更为常见,许多中学生狭隘、抑郁、脆弱、敏感、自我意识过强。
20世纪90年代有人对北京地区8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忧郁者27.7%,忧郁边缘状态占15.6%,正常只占56.7%;上海市教育局政教处、团市委学校部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联合组成调查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量表对该市中学生进行各种心理测试,结果发现该市中学生心理不健康者达30.8%,其中有心理疾病的占13%,有心理缺陷的占17.8%,各种精神官能症占5%,60%的中学生注意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心理发育不健全。
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师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个人本位论2.教学策略3.监生历事制度4.中体西用5.苏格拉底教学法6.骑士教育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2.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容是什么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4.自我效能论。
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4.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师大学2011年教育综合333 真题一、名词解释(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1、学习动机2、知识3、苏格拉底方法4、城市学校5、有教无类6、监生历事制度二、简答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简述我国的教育的目的。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简述陶行知的“”活教育理论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意义。
)4、学校管理的作用(简述你对学校管理的认识。
)三、论述题(共4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80 分)1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认识(请谈谈你对教师师德的认识。
)12、请结合实际,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请对我国现行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你认为合理的建议。
)1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请谈谈你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的认识。
)14、请论述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外国教育思想(列举三个以上相关思想容)(请例举三种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意义的国外教育思想。
)2012年师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性发展2、学习的实质3、学习策略4、社会规学习5、科举制度6、公学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再教育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2、教育的文化功能3、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4、列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2、请你针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含义4、论述洋务教育改革师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1、学在官府2、监生历事3、观察学习4、苏格拉底方法5、知识6、城市学校。
2011~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6355e747375a417866f8f58.png)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性发展2.学习的实质3.学习策略4.社会规范学习5.科举制度6.公学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2.教育的文化功能。
3.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4.列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2.请你针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4.论述洋务教育改革。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一、名词解释题1.社会性发展答: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人的社会化程度,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存在和发生于个体与个体。
人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个体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和实践形成相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以及积累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本,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形成交往技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等。
2.学习的实质答:关于学习的实质,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认识;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联结,这种联结形成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因此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动物脑内形成了认知地图(即认知结构),而不是学会了一连串的S—R联结。
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3.学习策略答: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其特征主要有:主动性,即一般学习者采用学习策略都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个人本位论
2、教学策略
3、监生历事制度
4、中体西用
5、苏格拉底法
6、骑士教育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2、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4、自我效能论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4、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习动机
2、知识
3、苏格拉底方法
4、城市学校
5、有教无类
6、监生历事制度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我国的教育目的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学校管理的作用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要具有高尚师德的认识
2、请结合实际,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4、请论述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外国教育思想(列举三个以上相关思想内容)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性发展
2、学习的实质
3、学习策略
4、社会规范学习
5、科举制度
6、公学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教育的文化功能
3、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4、列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如何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2、请你针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4、论述洋务教育改革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在官府
2、监生历事制度
3、苏格拉底方法
4、城市学校
5、观察学习
6、知识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3、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4、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2、联合实际,试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3、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应如何适应人的发展规律?
4、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2014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先行组织者
2、自我效能感3“六艺”教育4、《颜氏家训》5、智者派6、公立学校运动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朱子读书法的主要观点
2、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
3、现代教育的特点
4、教师劳动的特点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2、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论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4、论述教学过程的性质
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元认知
2、创造力
3、中体西用
4、苏格拉底方法
5、泛爱学校
6、学在官府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校管理的内容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3、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4、教学组织形式及内涵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2、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教育的社会功能
4、教师劳动的特点及价值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习动机
2、流体智力
3、经学教育
4、苏湖教法
5、实科中学
6、初级学院运动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记》的教学思想
2、蔡元培“五育并举”思想
3、教师劳动的特点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理论的影响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3、论述教师的素养
4、论述教学过程的性质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自我效能感
2、学在官府
3、陈述性知识
4、苏格拉底方法
5、监生历事
6、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记》的教学思想
2、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3、简述各国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
4、教学的任务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杜威的教育思想,能否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
2、品德不良的校正措施
3、教师的素养
4、人发展的规律性,如何教学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三纲领八条目”
2、全人生指导
3、昆西教学法
4、泛爱学校
5、问题解决
6、学校心理素质教育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2、简述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趋势。
3、简述孟轲的性善论对教育的作用。
4、简述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教师的素养。
2、试述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试述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观。
4、结合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试述形成与改变态度的方法。
2019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遵德性与道问学(《中庸》)
2.小先生制
3.贝尔-兰开斯特制
4.快乐之家
5.内隐学习
6.成就动机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宋朝书院教育的特点
2.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教师劳动的价值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2.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3.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
4根据儿童友谊发展五个阶段理论,论述同伴关系的培养和发展
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2.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国防教育法》
4.亲社会行为习得途径
二、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4.影响学习策略教学训练的因素和策略教学训练模式
三、材料题(共1小题,每题30分,共30分)
有人说:教师对学生如同父母一样,学生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情;
有人说在班级里选出几位学生,让他们负责班级就行;
有人说: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讲求无为而治。
请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