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共42页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监狱罪犯服刑期间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1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人不仅有 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潜能, 即不仅有效率,还有满足感,更要愉快地接受生 活的规范。
2
二.监狱罪犯心理
监狱罪犯心理是你们在受到法院判决后全面形成 的,并且随着改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 家之所以被社会进行改造,是由于你们首先是一 个自然人,即便心理严重扭曲,导致犯罪而十恶 不赦,但是人的基本心理成分仍然存在,占据你 们心理一个部分,也是你们改造的心理基础。
3
三.监狱罪犯心理发生变化大致要 经过三个时期:
服刑初期、服刑中期和服刑后期。
4
(一)服刑初期——心理适应期或心理过渡期
时间是从入监开始的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其间 需要三个适应:
①延续对判决的心理适应; ②是对监狱环境的适应; ③是对监规纪律的适应,最终让新入监人员 达到服从管理,认同规范,内化为行动。
1、认罪与不认罪冲突 2、悔罪与逆向自我抱怨 3、希冀与悲观 4、醒悟与迷惘 5、监狱人格
10
监狱人格就是指由于长期的服刑生活所造成的消极 效应,即在一部分监狱罪犯(特别是重刑犯)中有 可能出现的以双重人格为主要特征的人格变异。 这种人格的特征是:
一是屈从; 二是卑微; 三是双重人格; 四是缺泛活力; 五是监狱罪犯需求的延续与纪律的约束; 六是好逸恶劳与强迫劳动; 七是常态需要与自由爱限。
21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05
案例分享与启示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了以“重塑人生,走向新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 过团体辅导、讲座、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服刑人员认识自身问题,激发改造积极性,
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例二
某女子监狱针对女性服刑人员的特殊心理需求,引入了心灵成长课程。通过心理疏导、 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使女性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逐渐走出心理阴影,为回归社会做好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促进积极改造,降低再犯罪率,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育内容与方法
教育内容
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自我调 节技巧、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
教育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等,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以提高服刑人员的参与 度和教育效果。同时,结合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形式,针 对不同需要进行个性化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整合教育资源
根据服刑人员的实际需求和教育计划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专业教师 、心理咨询师、教育场地、教学设备 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服刑人员提 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根据教育实践的效果和反馈,不断优 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果和教 育质量。
准备。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监狱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未能 充分考虑服刑人员的个性化差异,采 取了“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导致部 分服刑人员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参 与度低,教育效果不佳。
案例二
某监狱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 专业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导致教育 质量低下。同时,未能建立有效的评 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 整。
话说情绪――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概要

话说“情绪”——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义我们经常会听到郁闷、焦虑这样的词汇,当我们郁闷、焦虑的时候,一定是病态的情绪吗?当然不是,区分病态和常态的情绪很重要,否则会带来一些问题。
当我们把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当作一种病态,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
如果你站在一个黑洞面前,黑乎乎的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你会很紧张很恐惧。
如果通过光照你能看清里面的构造,紧张度就会明显下降。
因为对于未知的黑洞,你会把内在恐惧的东西投射到洞里去,丰富的想象让你越来越恐惧。
了解认知、情绪在心理结构中的作用,学习自我调节,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一、剖析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是有舒服或不舒服的区别。
快乐的时候人会很舒服,想一直拥有这样的情绪;痛苦的时候,就想快点儿摆脱它。
不管是悲伤、痛苦、内疚、高兴、愉快……都是我们在生命中会体验到的情绪。
——情绪具有周期性人的生物周期,应当包括情绪的周期性。
我们会感到某段时间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某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
情绪在高峰和低谷间的波动如果是处于适度的波幅之内,那就没什么问题。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发生了一件事,我们的头脑怎样去加工它、理解它,这就是认知。
当人的认知改变时,对事件的加工可能从消极变为积极、被动变为主动,这个人的情绪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认知会影响人的情绪体验。
扭曲的认知会给情绪、行为以至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反过来,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也很大。
——情绪和躯体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体验到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到紧张害怕或是低落忧郁。
但表现出来的是很明显的身体反应,如腰酸、背痛、胸闷、腹痛、脖子发僵、尿频、心脏不适等,情绪是可以通过身体表达的。
二、情绪调节很多人会问:如果心理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很想尝试自我调节,怎样自我调节呢?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些方法:● 把探索“我”作为起点。
我们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应避免一味地关注周围人的责任(心理外归因)而忽略了对自我的探索和理解,如“张三对我不好”、“李四这个人不怎么样”。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大家从入监到出监的心理变化和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一、什么是健康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人类进入到了竞争异常残酷的时代,优胜劣汰成为每一个人面对的现实,人们普遍感到危机、压力、苦闷、焦虑、紧张和忧虑,不安全感似乎笼罩着每一个人,心理疾病正快速地、悄然地、无情的吞噬着许多人的健康,特别是社会的快速前进和人的观念的相对滞后产生的差异带来的压力,使人产生了种种不适应,从生理方面人们产生了本能的反应。所有服刑人员之所以走到监狱来,就是对社会的不适应,而监狱对大家的改造其实就是重新社会化,调整大家的需求观念,树立正确的责任,培养良好的情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调动积极的心态应对高速发展的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时提出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美(从心理、生理、社会)方面,1989年尽一步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将身心健康细化为“五快”、“三良”。“五快”(从生理方面)食得快(牙好,胃口好);睡得快,说明神经系统正常;说得快,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走的快,行自如,精力旺盛;便得快,说明消化系统好。三良(精神心理)良好的人格,情绪稳定,坦荡胸怀,较强的挫折耐受力;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自称控制能力好,适应社会,在社会变革中能与新环境相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过分计较,与人友善,乐于助人,与人相处多理解、宽容等。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良好的情绪,情绪可以摧毁人的一切。
三、服刑人员心理发生变化大致要经过三个时期:服刑初期、服刑中期和服刑后期。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第1讲-走进心理健康

44
精神分裂症
当听到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45
精神分裂症分为发作状态 和不发作状态。
不发作时和正常人一样, 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与 人交流,跟正常人没有什 么区别;
46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 唯一的区别
发作状态的时候,会失去现实感和现实检验能力, 并且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暂时失去工作、学习
只有当这些症状像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我们才会把这些症状 定义为异常,这些症状就像我们行走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物一样,影 响了我们的正常行始,所以它更像是一种障碍,而不是一种病。
28
疾病与障碍区别
2012年之后,中国《精神 卫生法》不再使用“精神 疾病”这个命名,而改用 “精神障碍”,“障碍” 这个词比“疾病”要更精 准。
29
思考?
精神障碍既然不是病,那需要接受治疗吗?
30
精神障碍属于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美国有1/4一的家庭有精神障碍患者; 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段往进过精
神病院;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平均寿命比健康人短25年左右; 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9.32%=7KW=湖南省总人口 焦虑症4.98% 心境障碍4.06%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性障碍0.61%
意义的事性。
34
抑郁症和焦虑症--白话版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或某个件事让我们变的抑郁 ,可是过一段时间我们又会重新变的快乐起来,但有的人过了 很长时间都无法重新快乐起来,比如半年、1年或者更长,他 被卡在了抑郁的状态中无法出来,我们把卡在抑郁的状态中无 法出来的状态命名为抑郁症。
同样的道理,如果卡在焦虑的状态中无法出来便是焦虑症。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 无论我多么努力都无法帮助不想帮助自己 的人。即使你能把一个不想爬梯子的人推 上梯子,他也会掉下来,而且摔得很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态具有多大的力量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有一个年轻人看破红尘了,每天啥也不干,懒洋洋地 坐在树底下晒太阳,有一个智者问,年轻人,这么大 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年轻人说,没意思,赚 了钱还得花没。智者问,你怎么不结婚?年轻人说, 没劲,弄不好还得离婚。智者说,你怎么不交朋友? 年轻人说,没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会反目成仇。智 者给年轻人一根绳子说,干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 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年轻人说,我不想死。智者说, 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年轻人翻然醒悟, 这就叫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文档仅供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安心服刑 积极改造
人生匆匆,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07 年9 月)酒泉监狱心理咨询室穆红绪各位服刑人员:大家好!为了全面提高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让大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改造生活,提高自身改造质量,早日新生,将来新生后能够及时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在社会上恰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对大家开展心理健康,我狱目前得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监狱从2000年就开设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课对部分服刑人员开展心理测试,2001 年成立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室并在服刑人员中间试尝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从2003年开始培训了一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联络员和专职警官心理辅导员,为了加大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监狱已把心理知识作为服刑人员考试的相关内容,还专门从省监狱局订购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书,并已下发到了各监区,这本书可以说是集知识性和实用性於一体,是一本通俗性读本,到现在全监狱所有服刑人员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档案,每年有近200 名服刑人员申请参加了监狱心理咨询,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就当前调查和咨询情况看,还有很多服刑人员对心理健康理解不全面,对心理咨询工作定位不准确,甚而还有人数很多的服刑人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考试,心理测试就是做试卷,心理咨询就是要求相关专职警官给自己解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是今天及今后大家需要掌握和达到的目的:1、继续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目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明白在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与生理疾病一样普遍常见,任何人都能遇到,特别是大家由于其自身的犯罪,而受到刑罚的处罚,人生自由被剥夺和限制,在监管改造场所,依法接受强制性的管理,教育和劳动改造,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身份、地位的鲜明变化,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空间处遇的种种限制,以及在亲情、恋情、友情和婚姻家庭、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等多方面遇到的问题,许多服刑人员曾不同程度的在内心深处产生过绝望、痛苦、恐惧、自卑自责、对抗仇视心理。
监狱罪犯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2
二.监狱罪犯心理
监狱罪犯心理是你们在受到法院判决后全面形成 的,并且随着改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 家之所以被社会进行改造,是由于你们首先是一 个自然人,即便心理严重扭曲,导致犯罪而十恶 不赦,但是人的基本心理成分仍然存在,占据你 们心理一个部分,也是你们改造的心理基础。
16
四.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问题
17
在改造过程中对大家最有影响的心理问题: (一)抑郁和焦虑 (二)如何制怒
18
(一)抑郁和焦虑
1、抑郁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自怨自艾,萎靡,常给人一 种心事重重的感觉。 产生抑郁的原因:①生活负性事件;②丧失;③季节性(晚秋、初冬 );④药物因素;⑤身体的不适或疾病因素;⑥创伤;⑦压力;⑧不 安因素。抑郁严重时产生抑郁症(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最易引 起自伤自残。 如何消除抑郁: ①转变认知;②找情感寄托,积极倾诉(交友);③转移调控;④学 会参与生活;⑤帮助比自己还不幸的人,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两个 苹果合成一个苹果);⑥看心理医生。
Hale Waihona Puke 12(三)服刑后期——稳定,巩固与社会适应准备期
这一时间较长,主要心理特点是平静中的矛盾运动,在 量变中孕育着质变,监狱罪犯常见的心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种:
1、认罪与不认罪冲突 2、悔罪与逆向自我抱怨 3、希冀与悲观 4、醒悟与迷惘 5、监狱人格
13
(三)服刑后期——稳定,巩固与社会适应准备期
20
(二)如何制怒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碍,逐渐积累 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它有强弱之分一般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