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小动物2
土壤里的小动物(2)学案

土壤里的小动物(2)学案班级:姓名:温故知新:【】1.我们可以在土壤里发现中药“地龙”,在生物学上它被称为A.蜈蚣B.马陆C.蚰蜒D.蚯蚓【】2.土壤里有一种小动物,它有7对足,身体外有坚硬的外壳,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缩成球状,它应该属于A.昆虫类B.蜘蛛类C.甲壳类D.多足类【】3.在下列土壤里的小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蜘蛛B.蜈蚣C.鼠妇D.蚂蚁【】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蝼蛄这种小动物对人类没有益处,应该将它们灭绝B.蜣螂俗称“屎壳郎”,曾经“漂洋过海”去帮助澳大利亚的草原恢复生机C.蚂蚁是一种群居性的昆虫D.蜈蚣和马陆属于多足类学习目标:1.能够阐述蚯蚓适应土壤里的生活特征2.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运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蚯蚓的运动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现象3.关注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蚯蚓的研究和运用学海导航;“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
”——达尔文1.蚯蚓一般生活在土壤里。
白天,夜间。
2.蚯蚓以为食。
体型:身体有100多个环节,除了前段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各节都有前端:有和,其中是我们判断蚯蚓前后端的依据体表:湿润黏滑,可以减少与的摩擦运动:和呼吸:3.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其生理基础是。
触碰刺激:反应最剧烈光刺激:4.活蚯蚓放在粗糙的草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应注意随时用浸过水的棉球轻触体表,为什么?)再把蚯蚓移到光滑的玻璃板上,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比较现象,说明了什么?蝗虫 草履虫 沙蚕 鱼 课堂练习:【 】1. 蚯蚓的呼吸是依靠A .口B .肠壁C .肺D .体壁【 】2.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是方便的是根据A.环带的位置B.体节的形状C.刚毛的长短D.口和肛门的区别【 】3.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A 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协助B 光滑的玻璃板摩擦力小C 蚯蚓不能在土壤以外爬行D 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若让蚯蚓在纸板上或玻璃板上运动时间过长,会使蚯蚓的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A 离开了土壤中的洞穴B 体内水分散失,导致血液流动受阻C 神经系统遭到破坏D 体表逐渐干燥,呼吸受阻【 】5.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A B C D【 】6.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 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 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7.蚯蚓的生存环境是A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B 干燥、疏松的土壤C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D 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 】8.蚯蚓的体壁总是潮湿的,这有利于蚯蚓A 完成呼吸B 在土壤中运动C 捕杀小动物D 无法进行呼吸【 】9.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人们利用蚯蚓处理垃圾。
土壤中的常见小动物

群落的演替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裸岩上的演替
裸 岩 阶 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地衣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 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 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 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地衣首先能环境极其 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 并改造那儿的生存条 件,为其它生物的进 驻提供物质基础。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苔 藓 阶 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草本植物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灌木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森林阶段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1年上学期
群落演替的类型
裸岩阶段
裸岩上的演替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习性
1.生活环境: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2.习性: 3.食性:
昼伏夜出 茎、叶、有机物
二、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1.体形 2.体表 3.运动 4.感觉 5.呼吸
爱心提示:
实验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 保持蚯蚓体 表湿润!
活动一:观察蚯蚓的体形
活动一:观察蚯蚓的体形
(1)体色 (2)体形 (3)如何区 分前后端
与土壤接近 圆筒形 找环带
口 体节 环带
活动二:蚯蚓的体表
活动二:蚯蚓的体表
1.用手指轻轻触摸蚯蚓的体表 2.用放大镜观察刚毛
放大镜下观察
活动三:蚯蚓的运动
活动三:蚯蚓的运动
1.观察蚯蚓在硬纸板上的运动
爱心提示:
2.观察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
实验过程中 要随时注意 保持蚯蚓体 表湿润!
概括
肌肉 蚯蚓依靠_________收缩和 刚毛 _______的协助进行运动。
Hale Waihona Puke 活动四:蚯蚓对触碰的感觉用玻璃棒分别触碰蚯蚓的 前端、中部、后端,是否有反 应?反应一样吗?
活动五:蚯蚓对光线的感觉
蚯蚓的呼吸
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爬到地面上来?
水分 • 大雨过后,土壤里_________多了, 氧气 ____________少了,蚯蚓爬到地面上来 呼吸 ___________。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处理生活垃圾; 3.作饲料; 4.作中药——“地龙”; 5.作保健食品,药膳; 6.利用蚯蚓为原料制成轻化工产品,如: 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实验结束后,我们 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土壤里的小动物

有 昆虫 类,如蚂蚁;
有 蜘蛛 类,如蜘蛛;
有 甲壳 类,如鼠妇; 还有 多足 类,如蜈蚣。
蚯蚓属于 环节动物 动物,身体由
许多彼此相似的 环状体节 构成。
蚯蚓一般生活在 潮湿 、 疏松 、 富含有机质 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 有机物或地面上的碎叶等作为食物。
2. 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
这是因为
A.雨后土壤中缺少氧气,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3.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 要快,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体壁肌肉发达 B 纸面粗糙利于刚毛固定作用 C .肌肉收缩促使它运动 D .身体分节是它能运动的主要原因
口
前端 有脑
体节 环带
外部
蚯蚓 形态 适应
土壤
生活 的基 结构 本特 与生
征理
体色 与土壤相近,是一种保护 色
体形
圆柱形,有利于 减少 钻土 时的阻力
分泌 黏液 ,可以减少身体 体表 与土壤的摩擦
呼吸 依靠 湿润的体表 进行气体交 换。
依靠 肌肉的收缩和
运动
刚毛 的协调
反应 对外界刺激反应 灵敏准确
蚯蚓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称蚯蚓是大自然的园丁, 那么蚯蚓能够改善土壤吗? 它对土壤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能
分解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肥力
除此之外,你知道蚯蚓还有哪些作用呢?方
便的是根据 A.环带的位置 B.体节的形状
A
C.刚毛的长短 D.口和肛门的区别
D
二、拓展题
1. 小雪同学在做完观察蚯蚓的实验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第2课时)

观察蚯蚓并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2.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 感觉?来回抚摸腹面,又有什么不同的感 觉?
体表粘滑(体表有粘液);
有凹凸感,粗糙不平。
观察蚯蚓并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蚯蚓除了最前端和最后端几个体节外,其 他体节上有一些突起的“细刺”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刚毛;
支撑和固定身体,使身体向前移动。
观察蚯蚓并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3.将一条蚯蚓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光滑 玻璃板和毛糙玻璃板上,注意保持蚯蚓体 表湿润。哪种表面比较适合蚯蚓的运动? 为什么? 毛糙的玻璃板; 在毛糙的玻璃板上运动摩擦力大。
观察蚯蚓并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4.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 里,将2至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连接处。 用玻璃棒轻轻碰一下蚯蚓。几分钟后观察 蚯蚓向纸板的哪边移动。说明了什么? 向潮湿的纸板上运动; 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蚯蚓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 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视 频 回 顾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
(1) 改良土壤。 (2) 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处理垃圾。
(4) 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5) 用做动物饲料,发展养殖事业。
(6) 可做人的高蛋白食品。
(7) 药用。
1、根据对蚯蚓的探究,蚯蚓有哪些适应在 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体色与土壤颜色相近——保护色; 细长呈圆柱体形、身体分节——适于在土 壤中穿行; 体表刚毛——协助肌肉在土壤中蠕动; 呼吸要依靠湿润的体表——适于土壤中的 潮湿环境等。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 生活的特征
水蛭(蚂蟥) 蚯蚓属于什么动物? 沙蚕
环节动物
常见的还有沙蚕和水蛭(蚂蟥)
12.1土壤里的小动物

你怎么验证? 6.蚯蚓没有呼吸器官,你认为蚯蚓靠什么来呼吸?
蚯蚓的形态结构
体环
肛 门
节 带口
后端Βιβλιοθήκη 前端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 含有机物的环境中,15℃-25℃ 为最佳温度,土壤的含水量一般 在6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
土壤里的小动物
学习目标:
(1)能分得清土壤里各种小动物 的类型
(2)知道蚯蚓的生活环境、运动 方式、繁殖方式等
(3)学会探究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自学指导1
对照课本P98表格,请同学们给一下动物分类
1.蝼蛄 2.蟋蟀 3.蜈蚣 4.蜘蛛 6.鼠妇 7.蜣螂 8.马陆 9.蚯蚓 11.圆蛛 12.蠼螋 13.竹节虫
讨论:下雨天蚯蚓为什么都爬上地面? 呼吸
讨论:为什么夏天易在土壤表面挖 到蚯蚓,而冬天却要在深层挖?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冬天深层 土壤的温度较高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1、蚯蚓生活在 、 、 的土壤中,以
为食
2、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体型:有许多环状 体节 构成,
体表:湿润粘滑,可减少与土壤间的摩擦;
5.蚂蚁 10.蚰蜒
属于环节动物的有:9 属于昆虫的有: 1、2、5、7、12、13
属于蜘蛛类的有:4、11
属于甲壳类的有:6
属于多足类的有:3、8、10
蚰蜒
蠼螋
蝼蛄
圆蛛
自学指导2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9及信息库P110蚯蚓, 结合老师播放的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蚯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生活习性怎样?以何为食? 2.蚯蚓为什么称为环节动物?前端的环带你觉得是干什 么的? 3.蚯蚓体表有很多细刺,你觉得这些细刺有什么用处?
大班科学教案土壤里的小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土壤里的小动物大班科学教案:土壤里的小动物【引言】大班儿童对于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好奇心。
他们喜欢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一切。
“土壤里的小动物”这个教案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土壤中的微小生物,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怀。
【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将能够:1. 认识土壤是由各种无眼睛的小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
2. 学习如何观察和发现土壤中的小动物。
3. 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透明塑料容器2. 土壤样本3. 放大镜4. 放大镜刻度尺5. 塑料勺子6. 平板显示屏或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5分钟)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始一些启发性问题,例如:“你知道土壤是什么吗?”“你认为在土壤里有些什么东西?”让孩子们积极回答,引导他们思考土壤的组成。
二、展示土壤样本(10分钟)让孩子们观察一些土壤样本,并感受土壤的质地和颜色。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微小生物。
三、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15分钟)1. 准备透明塑料容器,将一些土壤放入容器中。
2. 将塑料勺子慢慢挖进土壤中,呈现给孩子们观察。
3. 引导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记录他们看到的一些特点。
4. 教师可以用放大镜刻度尺帮助孩子们测量小动物的大小。
四、讨论发现(15分钟)孩子们观察完土壤中的小动物后,可以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以下问题:1. 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外观是什么样的?2. 这些小动物的大小有多少?有哪些颜色?3. 你认为它们是属于哪类动物?五、小动物的作用(10分钟)引导孩子们思考土壤中的小动物有什么作用。
教师可以提问:1. 小动物对土壤有什么影响?2. 它们对于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3. 它们对于土壤环境的维护有什么贡献?六、创作小动物插画(20分钟)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纸张、彩色铅笔和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土壤中的小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土壤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它不仅是植物生长的家园,也是许多微小生物和
动物的栖息地。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土壤之中,隐藏着许多生命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们吧。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土壤中的蚯蚓。
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居民之一,它们
通过不断地钻动和翻动土壤,帮助土壤保持透气性和肥力。
蚯蚓的生活习性十分有趣,它们会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将有机物质吞食后再排泄成为有益的腐殖质,为土壤的肥力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除了蚯蚓,土壤中还有许多微小的生物,比如蠕虫、细菌、真菌等。
它们在土
壤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相互之间通过食物链和共生关系相互影响。
这些微小的生物虽然不起眼,却在土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保持着土壤的健康和生命力。
除了微小的生物,土壤中还有一些昆虫和小型动物。
比如蚂蚁、蜈蚣、蜘蛛等,它们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建造巢穴,繁衍后代。
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对土壤的结构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们虽然不如大型动物那样引人注目,却在土壤生态系统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自己的生活活动,为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让我们更加关注和珍惜这些微小的生命,共同保护好我们生活的土壤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土壤里的生物
课 题
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
第2课时
主 备
审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能够区别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识别刚毛、环带口、肛门。
⑵观察蚯蚓的运动、对刺激的反应等,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能力目标
⑴知道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比较熟练地按照要求,并有创新地进行实验,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6、用手指或玻璃棒轻轻触动蚯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观察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7、把浸过醋的棉球分别放在蚯蚓的前端附近、后端附近和体壁观察它分别有什么反应,思考: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有什么特点?
8、再把蚯蚓放在阴暗的纸盒里,用聚光小电筒分别照射其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央,观察有什么反应?
根据实验观察,请同学们讨论:
[活动指导]:
1、观察蚯蚓的体色和体形、体节,为什么属于环节动物?
2、如何区别蚯蚓的前端和后端?用放大镜观察口和肛门。
3、如何区别蚯蚓身体的背面和腹面?
4、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来回抚摸,又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在一些体节上是否可以看到许多突起的细刺——“刚毛”
5、活蚯蚓分别放在玻璃板、硬纸板或土壤上,(注意随时用受过水的棉球轻触其体表,为什么?)哪种表面比较适合蚯蚓的移动?为什么?
1、蚯蚓有哪些适应土壤生活的牲?
2、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蚯蚓?
3、如果去观察中发现其它问题,欢迎提出大家一起讨论。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
观察并思考
前端离环带较近
背面颜色较深,腹面较浅
触摸,并观察
实验、观察
实验、观察
观察并思考
小组讨论并归纳
小结
蚯蚓适应于穴居生活的主要特点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呼吸:湿润的体表
运动: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
教学后记
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小实验,总结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教法学法
实验探究、分析总结
课前准备
活的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解剖盘、聚光小电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言]:小小的蚯蚓,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因此研究蚯蚓的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的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找出蚯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主要特征。
情感目标
⑴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生物界是物质的,可以认识的,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⑵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及集体协作精神。
⑶加强、保护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对刺激的反应,在生活中培养生物学科的能力和科学素质,找出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