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称谓语词汇意义特点的探析

合集下载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分析及影响探究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分析及影响探究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分析及影响探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日新月异的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交流和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时尚的表达方式和即时更新的信息内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分析和影响探究,来探讨它们在现代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征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流行起来的某些特定的语言短语、词语或句子。

它们通常是在社交媒体或聊天应用程序上进行的交流中产生的,然后在短时间内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扩散开来。

网络流行语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风格,它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短小简洁网络流行语短小精悍,一般由一两个词或简短的短语组成。

这是因为现代人的注意力短暂,人们需要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强调情感网络流行语通常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可以快速地表达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态度。

比如,“666”表示赞叹,“嘻嘻哈哈”表示开心,“呵呵”表示嘲讽等等。

3. 贴近年轻人文化网络流行语通常服务年轻人群体,贴近他们的生活、爱好、情感和语言习惯。

这是因为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和驱动力,他们对于新鲜、时尚、流行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度。

4. 具有流行性网络流行语是时下流行的语言短语或词语,对于其流行起来的原因和动因有时难以准确把握。

但经过大量的传播和分享,网络流行语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内涵网络流行语一方面是一种语言工具,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它们传达着年轻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态度。

1. 反映当代社会文化网络流行语经常会反映现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问题。

比如,“佛系”、“宅男”、“二次元”等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反映。

通过这些流行语,年轻人能够理解和表达当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和趋向。

网络环境中的流行称谓语探析

网络环境中的流行称谓语探析
(. 1 山东 大 学 文 学 与 新 闻传 播 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0 0 ;. 南 中学 , 5102济 山东 济 南 2 0 0 ) 5 10
摘 要 : 行 称 谓 语 与 网络 的普 及 关 系 密切 , 数 量 上 看 , 音 节 居 多 , 能 产 性 上 看 , 音 节 居 多 。流 行 流 从 三 从 双 称 谓 语 形 成 典 型 的 前 空 型 词 语模 。 词 义 透 明 度 高 , 彩 意 义 丰 富 。 词 语 模 的模 标 部 分 语 义 变 化 丰 富 , 色 出现 了
集 整理 的 1 4组 流行 称 谓 语 , : 如 “*妈 ” “*爸 ” 、 、
“*嫂 ” “ 、 *叔 ” “ 、 *女 ” “*男 ” “*哥 ” “*姐 ” 、 、 、 、
二 。第一 : 音步 的最 终 划 分 受 到语 义 和语 法 的影 响 , 些三 音节 的词 , 由双音 节 的合成 词 素 与类 这 是 词缀 组合 而成 , 前后语 素 之间是 限定说 明的关 系 ,
词语 。胡敕 瑞_ 指 出 , 上古 开 始 , 2 从 汉语 词 汇 的双 音化趋 势 越 来 越 明 显 。冯 胜利 指 出 , 音 节 是 双 汉语 的标 准音 步 , 种 音 步 既 是母 语 者 的语 感 也 这 是汉 语 的特 色 。可 见无 论 是 从 汉 语 发 展 趋 势 , 还
第 3 卷 第 6期 1 21 年 1 01 1月
孝 感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XI AOGAN UNI VERS TY I
V OI. N ( . 31 )6
N ( V.2 1 ) O1
网络环境 中的流行称谓语探析
张 晓 传 邢 媛 媛 ,

近五年来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探究

近五年来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探究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探究一、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与衍变(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及特点从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本身而言,有学者给出定义:网络流行语指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并被广泛使用的鲜活语言形式。

相比于仅仅从网络流行语的某一特点入手来定义这一现象更为全面和直观。

综合而言,网络流行语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网络空间,网民通过总结、谐音、符号、时效总结等方式来对某一事件、现象、概念等表达自身观点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

其参与社会认知的建构,有其自身的内生规律,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网络流行语具有社会性、娱乐性和不规范性等特点,在表达上简洁、多产、可复制性强,一般情况下会经历“预设—衍生—模糊”这一过程,网络流行语出现初期,往往是网友通过谐音、说明、比拟、双音、简缩等方式创造出简单、易懂、恰当的语言符号;随着这一用语被网友进一步传播与熟悉,网民的自主性就会进一步在其中发酵,衍生出具有相同模因的二次创作;而网络流行语的最终形成往往会进一步符号化,其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所指内容形成流行符号的不同意指。

这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内容上的模糊性。

(二)传统意识的消解与重构1. 网络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反映出网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趋向;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文化的再建。

作为网民表达自身观点,反映民意的方式,其娱乐化、去政治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决定了网络流行语催生的网络亚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对立与间隙。

主流文化场的规范性已经被网民的个性化忽略。

一方面,源于互联网技术下网络空间的自由度增强;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特征决定了公民话语权的释放,中心管理的被迫缺失增强了网民个性化的极大释放。

其次,精英文化、权力阶层与话语之间的强关系被打破。

这体现在网络舆论的主导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几近旁落回归到公民手中,话语力量及影响不再一家独大,而呈现出各抒己见、彼此助推的态势。

从称谓文化看网络流行语

从称谓文化看网络流行语

从称谓文化看网络流行语®向金阳專轿貳全总盍内容摘要:提到网络流行语,我们不得不说,网络流行语一面是“流行”,而另一面是“语”。

"流行”是为了满足我们跟上时代的潮流,"语”则是它作为语言也有其规律和特征。

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一类是称谓语,本文将从称谓文化视角简析网络流行语的构成形式和特点,以及网络称谓语的泛化现象。

关键词:称谓文化网络流行语构成形式泛化现象对称谓的定义,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人们由于亲属或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等。

”E而称谓语就是“用来称谓别人和自己的那些词语”。

也网络流行语中涌现出的称谓语多种多样,且不断地更新发展着。

一.网络流行语中称谓语的构成形式及特点1.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事件中因主角人物而产生发展的称谓流行语,这类大多带有讽刺意义,并代表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现象。

例:“眉毛哥'、“叶良辰”"眉毛哥”来源于2018年社会新闻事件,杭州小吴被理发店骗收3万多元,付了2500元后报了警并找媒体维权,而因独特长相而走红,被称为“眉毛哥”。

“叶良辰”被网友爆料,聊天记录中口气透露一股武侠风,夹杂着小说霸道总裁的口吻,语气不善,恐吓说要"分分钟弄死对方”,成为网络热点和文体引用对象。

2.简形直词。

即为简洁形象直白的词语构成,这类词的构成通常通过字面就可以知道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迷妹”、“肥宅”、"傻白甜”"迷妹”,是对追星族的称呼,“迷”指痴迷,“妹”标明性别为女性,故“迷妹”仅限于女粉丝,而男粉丝为同类派生词"迷弟”。

"肥宅”是对痴迷于二次元文化的肥胖者通用的称呼,这是懒人经济的表象。

"肥”指肥胖,"宅”指居家工作生活,很少外出。

“傻白甜”指爱情故事的女主,貌美如花、心地善良、没有心机,甚至有些“小白”,同类词还有"高富帅”、"白富美”等。

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

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

社交媒体等,
往往通过模仿、夸张等手法创造新词。例如,“daejeon”一词源于《太阳的
后裔》中的台词“대전(Daeseon)”,意指大型的、正式的、重要的场合。
2、特点对比
汉语网络词语具有简洁、生动、幽默等特点,在表达方式上更注重文字的巧妙
组合和创意。例如,“躺平”一词,通过将“躺下”和“太平”结合,传达了
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
目录
01
一、网络词语的性质
02
二、网络词语的特点
03
三、网络词语对社会
文化的影响
04
参考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表
达观点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网络词语应运而生,它们以独特的性质和
特点,吸引着广大网民的和讨论。本次演示将探讨网络词语的性质和特点,以
提高用户对语言规范的认识。
总的来说,网络词语的谐音使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既带来了乐趣,也带来
了问题。我们应该在享受这种语言现象的也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积极
采取措施来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平
台来促进交流和理解。
参考内容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词语也日益成为人们语言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
“油腻”、“鸡汤”、“打卡”等词语,都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这些词语的
存在和传播,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视角。
4、影响年轻人的价值观:网络词语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一些积极
向上、富有正能量的词语,如“逆袭”、“燃爆”、“正能量”等,能够激发
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一些消极、负面的词语则可能会对年轻人的价值
3、符号性:一些网络词语并不具有实际的词汇意义,而只是作为一种符号,

网络语言词汇的语义特点

网络语言词汇的语义特点

网络语言词汇的语义特点一、谐音类所谓“谐音词”就是不用原有的词语,而是将它们的读音略加改变而使用另一个词形所产生出来的词语,这种“新词”一旦得到千万网民的认可,就可能借助网络传播的巨大法力,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比谐音的原词更为形象生动、更俏皮亲切、更有生活气息。

(一)同音汉字替代类美眉:妹妹,也指漂亮的姑娘。

这个词在网络上使用频率极高,并且已经蔓延到了日常生活用语中,甚至传统媒介,如报刊、杂志等等也开始用它,它比原词“妹妹”更有传神效果;格格:哥哥。

与“美眉”相对,这个叫法也俏皮生动;斑竹:即“版主”,BBS管理员。

(二)方言谐音类“酱紫(这样子)””,北京话中力很差)”掂(办妥)“晕菜(晕了,昏了头)”“速哦(是哦)以及广东话中的“搞笑(逗笑)“菜(能“搞”等都被吸收进网络语言中成为新词语。

例如:就是灌水啦,有些人就是喜欢扮窜。

(很嚣张的样子,广东话),我不够你强啦,呵呵。

(厉害,广东话) (三)数字谐音类在网络上,网民们喜欢用与中文读音谐音的阿拉伯数字符串成的符号来表示词语甚至句子,这类符号词因其简洁方便而深受网民喜爱,在网络中使用频率极高。

抽象的数字经过想象力的排列组合,产生的效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这种数字化语言往往意蕴无穷而表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1314表示一生一世;8147意思是不要生气;9494代表就是就是,表示同意对方说的话。

二、符号类将标点、数字和字母等符号组合在一起,模拟人的表情,象征一个意达一种感情与语气,是网络传播所独创使用的。

(一)标点符号组形:一)最普通、最基本的一张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处,玩笑的意思或表示微笑;:一(最简单的不高兴。

(二)标点数字组形8一)表示睁大眼睛,可能是惊讶,也可能是生气;:一9表示舔着嘴唇,不好意思或者别的原因的笑。

(三)标点字母组形:一P表示吐舌头,很调皮,很可爱的样子;:一S舌头开始打转,表示语无伦次。

三、词义变化类(一)旧词新意在网络中,一些我们原有的词语通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改变了原有的意义,或转移,或引申,或词义范围的扩大,使原本单调的词义变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网络流行语研究

网络流行语研究

网络流行语研究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网络传播的特点紧密相连,成为了当今社会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将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特点、形成原因以及社会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和使用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代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和特定的社交平台上产生,并经过广泛传播扩散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在不同时间和地区都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诞生和流行。

由于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与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兴起紧密相连,因此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传播速度。

此外,网络流行语还常常借用和创造了大量的网络新词和网络黑话,使其更加具有特色和代表性,方便人们进行表达和交流。

三、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可以从社会、心理和语言等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首先,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为社会中的信息流通提供了更便捷、快速的渠道,同时也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从而促成了网络流行语的形成。

此外,网络流行语还与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

网络流行语通常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出特定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让人们在网络社交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并产生共鸣。

最后,语言的可塑性也是网络流行语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常常会创造、演化和调整词汇,使其更符合自己的表达需求。

四、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影响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流行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和社会交流的特点。

首先,网络流行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带来了语言上的创新和多样性。

其次,网络流行语能够携带特定的情感、价值和态度,并通过传播流行起到调侃、娱乐、讽刺等多种效果。

最后,网络流行语还成为了一种社会认同和身份标识的表现,通过参与其中,人们能够感受到网络社交带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小议网络称谓语

小议网络称谓语
命 运 那些 边 缘 事 物 的 否 定 四、 反 讽 的体 现 反讽 ( i r o n y ) 是 拉 金 诗 歌 语 言 的重 要 特 征之 一 。 诗 歌 中 的 反讽是通 过“ 所言非所是 ” 的语 言 反 差 或 自我 解 嘲 与 讽 刺 . 在 陈 述 与 意 图之 间造 成 语 义 张 力 和 诗 意 张力 ,达 到修 辞 和 艺术 的效 果 。 善 用 反讽 是拉 金重 要 的 诗 歌 技 巧 之 一 。 拉 金 诗 歌 中 的 反 讽 根 据 不 同层 面 和结 构 意 义 上 的 区别年 , 一些称 谓语如 : 高 富帅 、 白富美 等蹿 红网络 , 这 些 略 带 调 侃 和 恶 搞 意 味 的称 谓 词 由于 具 有 形 象 、 经 济 及 通 俗 易 懂 的特 点 , 常 常 在各 大 媒 体 曝 光 , 因此 , 成 了 我 们 生 活 中 经 常使 用 的 热 门 词 语 。下 面 笔 者就 以这 些 网 络 称 谓 语 为 例 , 简 要分析其结构特点 , 并 从 认 知 的 角 度 探 讨 其 形 成 的社 会 文 化
心理 。

如: “ 女神 ” 、 “ 官 二代 ” 为 代 词 。而 联 合 式 复 合 词 “ 白 富美 ” 、 “ 穷 矮矬 ” 为形 容 词 , 但 是 在使 用 过 程 中 , 我 们 经 常 将 其 活 用 为代 词 。 由此 , 这些 称谓 词 常 作 主 语 和 宾语 。
3 . 从 来 源上 看
( 1 ) “ 女神 ” 属 于 旧词 新 意 , 其原意为“ 女 性 的神 明或 至 尊 。 神话 中 的女 性 神 仙 ” 。而 现在 我们 所说 的 “ 女神” 是“ 比较 流 行 的 网络 用 语 , 泛指具有清纯 、 可爱 、 美好形象 , 会 引起 众 多 男 生 的暗恋 , 在 和 男 生 交 往 时 总是 若 即 若 离 , 有 些 暖 昧 的 女生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 流 行 称 谓 语 词 汇 意义 特 点 的探 析
曹 运 波
( 华 中师 范大 学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9 )
摘 要 : 现今 . 网络 流行 语 已逐 渐 深 刻地 影 响我 们 的 日常 交流 , 而其 中称谓 语 又是 使 用频 率最 高 的一
类词 之 一 。 更是 带有 其独 特 的语 言意 义 , 特 别是 词 汇意 义 , 这 也就 为我 们 的研 究价值提 供 了深 厚 的基 础 。 从
第3 6卷 第 6期
2 0 1 5年 6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Vo 1 . 3 6N o . 6 J u n .2 0 1 5

( 二) 义素精 确性 的驱 动

词汇 意义 来源 的特 点
新 词 新 义 的 产 生源 于 社 会 中出 现 的新 事 物 或 新 现 象 的需求 , 反映 的是一 个个新 鲜 的意义 , 表 达 的 是—个个别样 的情感 , 网络流行 称谓语 也不例外 。
一 一
般认为 , 新 时期 新 词 所 表示 的意 义 , 从 来 源 上看可以区分为 3 大类 : 自生 、 外借 、 内引, 有些意 义在 来源 上 是可 以交叉 的[ 2 1 。 当然 , 内引并 不止是 从 方 言 中引入 ,只要 是这 个词 语 原先 存 在于 汉语 中 , 那 么就应 该算 作是 内引 。 网络流行称谓语中大多数是 自生和内引 , 外借 的非常少 。 首先 , 来源的 自生性。 “ 男神” 一词 , 是由 “ 女神” 一 词 衍 化 出来 的 , 原先 并 没 有 这个 词 , 表 示 的是 “ 可 望 而不 可 及 的 男人 的统称 , 一 般 指女 生 们 心仪 的对象或偶像 ” ,属于汉语共同语 自身形成 的 新概 念 , 表示 的是 新 的词汇 意义 。 其次 , 来 源 的内引 性。“ 土豪” , 原指解放战争时期各地 区凭借钱财势 力横 行 霸道 、 压迫 剥削农 民的大地 主 、 土 皇帝 。 现 在 在网络游戏中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 民币玩家, 肯投 入 大量 金 钱 购 买游 戏 装 备 、 卡点 , 现 实 中用 于 讽 刺 那些 喜欢 购买 高档 奢侈 品化 妆 品 、 包包 、 豪车、 数 码 电竞 、 动 漫 AC G等 的人 。 有些 人 把生 活 中 比 自己肯 花钱 出手 豁达 的人 戏称为 “ 土豪 ” 。 在 网络 流行称 谓 语的来源 中, 自生和 内引的词 占据 主导地位 , 这也 显示 出源 于 为本 土 服 务 的 网络 流 行语 受 本 土 文 化 影 响较大 的特 点 。 自生 和 内引从不 同的角度 丰 富 了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数量 , 同时也 因为其复杂性而提 高 了这一 类词语 的质量 。
词 义的 社会认 可度提 高及 自称 义与他 称 义的糅 合 。 关键 词 : 网络流 行称 谓语 ; 词 汇 意义 ; 来 源特 点 ; 构 成特 点 ; 发展 特 点
中图分 类号 : H1 3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5 ) 0 6 — 0 1 9 5 — 0 3
( 一) 自 生 与 内 引 占主 导
网络 流行 语就 是 网络 上流 行 的词语 , 是广 大 网
民对于语言使用 的一种 自觉创造 和约定的表达方 式。 称谓语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用来表示彼此 间各 类 社 会关 系 以及所 扮演 的社 会 角色 等 使用 的名称 , 即分 为 亲 属 称谓 语 和社 会 称谓 语 。亲 属 称 谓语 如 “ 父亲” “ 老公 ” “ 叔母 ” 等, 社 会 称 谓语 如 “ 教师” “ 记 者” “ 司机” 等『 l 】 。在 网络上流行的称谓语 , 基本上都 是表示人们所扮演 的社会角色 , 即社会称谓语 。概 言之 , 网络流行 称 谓语 也就 是 网络 上 流行 的人 们用 来表示社会角色的名称 ,如 “ 屑丝” “ 土豪” “ 男神” 等。 本 文采 取 的研究 角度 是 狭义 的词 义— —词 汇 意
词 汇 意 义来 源、 词 汇 意 义的 构成 、 词 汇 意 义发 展 3个方 面 来看 , 网络 流行 称 谓语 词 汇 意 义来 源 的特 点是 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与 内 引 占主导 、 义素精 确性 的驱 动 、 隐喻模 式的 突 出 ; 词 汇意 义构 成特 点 为理 性 义一 意 义的 简单加 合 、 理 性 义一 部 分 义素 的强 化 、 色彩 义一 感情 色彩 与形 象 色彩 的 结合 ; 词 汇意 义 的发展 特 点 是 由 于词 义 的泛化 、
义。
就 目前而言 , 专门针对语言本身的诉求进行探
讨 以及把 流行 语进 行分 类式 研究 , 特别 是 网络 流行
称谓语这一大类则探讨得非常少。《 网络流行称谓 语 的文化学思考》 《 网络环境 中的流行称谓语探析》 和《 浅析网络语言 中不和谐称谓现象》 是专 门探讨 此 问题 的学 术成 果 , 开辟 了新 的 研 究 视野 , 有 很 大 意义 。但 是所 选之 词及 角度 与本 文 仍有 不 同 , 本 文 选取最新最热最流行之词来论证 , 选取词汇意义这 角 度深 入解 析 , 故而 能更 为清 晰 地 阐释 网络 流行 称谓语在词汇意义上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本文结合 语 言 本 身 的 特点 和 流 行 语 中的 一 个 大类 — — 网络 流行 称谓语 进 行分 析 , 分 析 网络 流 行称 谓语 的词 汇 意 义来 源 的特 点 、 词 汇 意义 构成 的 特点 和词 汇 意义 发 展 的特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