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该与社会保持多远的距离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和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和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及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许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处理自身他人环境社会关系他人环境社会,就是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科学对待他人环境,主要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个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饿和谐。
首先就自身而言,必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宏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在自身品德高行时方能谈他人和周围的环境,这是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和他人与环境的根本。
进而我们应该谈谈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
它很复杂,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大学生做为时代的一个人才主力军,对社会环境的处理,更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内容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认识领域,内部及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纯粹孤立的人和事物是不存在的。
人类是因为重视联系、重视合作、重视运用群体的力量,才成为地球的主宰。
不懂得与他人合作,一味地孤独奋斗在现今社会是很难成功的。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及与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

如何改进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一、摆正五个原则
摆正上下级关系 同在一个办公室,你是下级,要接受上级领导,就要 尊重他。不能因为上级平易近人,就可以嘻嘻哈哈。当然有的领导,喜 欢嘻嘻哈哈,不喜欢绷着脸干工作。即使如此,作为下级也要有分寸。 摆正同事的距离 有的同事,平时与人为善,对人亲热。有的同事,表 面上很好,暗地里喜欢做别人的私活。你不能好人歹人分不清,老少胡 子一把捋。对任何同事,都应有原则,不卑不亢大方得体。 摆正对事的处理 任何单位都会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不能什么事, 都要过问。有的事你过问人家会领你的情,对你很感谢。而有的事你就 不能过问,你热心过问,有时反而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7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感决不是设置心灵上的屏障或戒备防 线,它因人、因场合而异,人与人之间亲密程度的不同所保 持的距离是不相同的。同学之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保持牢 固的友谊,就必须象刺猬彼此相抱着取暖。需要保持适当的 距离,这样既能感受到对方的温暖又免于相互之间的伤害。 懂得了这一道理,我们就学会了尊重和被尊重,就能更好地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案例一:某同学来自某大城市一个富裕家庭 , 是独生子女, 入学一年, 与宿舍的同学的关系很差,因为有一位同学晚上睡觉打呼噜吵到她, 她就跟那位同学发生了争吵;因为有一位同学擅自用了他的电脑,她 又跟那位同学争吵;因为有一位同学说她不节省,浪费电,她又跟她 吵起来了,等等,现在跟班里的同学关系也弄得很差。
摆正好与坏界线 同事接触,说话做事,都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区 别。有的人敢于说真话,并不问对方能不能接受。有的人就像薛宝 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真话的,当时并不一定好;说鬼 话的,也许能得人喜欢。对此,你要有识别能力,分别对待。 摆正态度分场合 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的态度。如果你始终用一种态 度,去对待不同场合的同一件事,肯定要将事情办糟。也许你还想 不通:“我并没错啊!怎么会这样呢?”这时,你可以读读辩证法, 场合变了,就是条件变了,你还不变,能不糟吗?
大学与社会之间应不应该有“围墙”?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大学与社会之间应不应该有“围墙”?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大学与社会之间应该有“围墙”。
首先,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机构,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专业性。
这意味着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体系,以确保高质量的教育和学术自由。
如果大学与社会之间没有围墙,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可能会对大学的独立性和学术自由造成威胁。
其次,大学围墙的存在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环境。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和交流的重要场所,需要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通过建立围墙,可以有效控制校园的进出,减少外界的干扰和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而不必担心外界的干扰和安全问题。
最后,大学围墙的存在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和学术成果。
大学是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中心,教师和学生在这里进行研究和创新。
如果没有围墙,外界可能会侵犯大学的知识产权,甚至盗取学术成果。
通过建立围墙,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创新。
综上所述,大学与社会之间应该有“围墙”。
这有助于保持大学的独立性和学术自由,维护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环境,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和学正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词二辩,我将进一步阐述为什么大学与社会之间应该有“围墙”。
首先,大学围墙的存在有助于维护学术的独立性和自由。
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机构,需要有自主权来决定教学内容、研究方向和学术标准。
如果没有围墙,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可能会对大学的独立性产生负面影响。
围墙可以起到屏蔽外界干扰的作用,使大学能够自主地进行教学和研究,保持学术自由。
其次,大学围墙的存在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环境。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和交流的重要场所,需要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通过建立围墙,可以有效控制校园的进出,减少外界的干扰和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而不必担心外界的干扰和安全问题。
大学生该与社会保持多远的距离

大学生该与社会保持多远的距离大学生该与社会保持多远的距离文/蒋方舟我在大学里总是和周围的同学吵架。
我并不是个暴脾气、爱挑起事端的人,只是常常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采取一种沉默的不以为意,一种俯视的不敢苟同。
这种态度很容易被人察觉,同学往往气闷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和我争辩起来。
隔壁寝室有个女生,每天进进出出异常繁忙,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巨大的黑色塑料袋。
后来我才知道,塑料袋里全是衣服她定期到北京着名的服装批发市场批发大量的廉价衣服,然后卖给同班女同学,其间的差价美其名曰代购费.我和同学为了这个小商人又争论了起来。
我的言语神态间自然又带上了难以抑制的否定。
因为我觉得这种生存手段开始得太早,也实在没有意义,简直抛掷了大学里难得的大好春光。
我的同学则觉得世态险峻,既然我们迟早都要与生活作生存搏斗,那么开始得越早,资本也就愈发雄厚。
尽管我们的争辩中还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礼貌和客套,可是大相径庭的价值观已经露出了狰狞的分叉。
我的断语已经呼之欲出浮躁庸俗!她的评语我也能从空气中捕捉到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的大学生的的确确是变了。
西洋自世纪以来,中国自汉朝以来,大学生就拥有一种浮游生物般的地位。
我们从家庭中走出,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这两个现实之间,我们从大学里获得暂时的自由翱翔。
在这种真空地带的翱翔里,我们的人生能够享受一段绵长的不靠谱,一段被默许的不着调。
正如我喜欢的那段话:大学校园里培养出来的人,好像是同道修行过来的人,走入人间,眼睛里闪出青碧火星来。
等我进入大学才知道,眼里这火星叫做理想主义,而与之对抗的是现实。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篇60年代的台湾小说,主角是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
他们同属于大学戏剧社,男主角喜欢导文艺腔的戏,还拍了一个谁都看不懂的电影短片,结果没能得奖。
女主角是与他稍有暧昧的戏剧社女一号。
有一天,有个电影公司来大学征群众演员,很多人前去应征,女主角也去了。
男主角得知消息,发出像我一样的冷笑:你在大学里打着学术思想的招牌,一副有理想有原则的模样,人人仰慕你而不敢轻视。
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

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个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饿和谐等人生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很复杂,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大学生做为时代的一个人才主力军,对人生环境的处理,更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地位。
1.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大学生容易产生优越感,在大学生找工作时,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有的干脆在家闲着,成了啃老族.在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正确地自我评价与估计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合理调整自己不符和实际的就业取向,例如:与他人攀比,好面子等等。
总之要使你的择业目标与你的心理定位相统一,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的能力。
2.注重和谐不可缺少,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心理走向成熟,将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但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地调整情绪;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各种需要。
任何需要都是一定主体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之上,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对一定对象的需要,都必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关键是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良好的交际能力非常必要,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团体,做好自己的工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第一篇: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这次实习就像是上台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当我走进公司时,那种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不言而喻。
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胆怯但又透露出一份坚定。
我生怕会在工作中出现差错,然而现在看来所有在实习中出现的困难,对于我而言,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警示着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1.实习过程在开始实习之前,我充满了担心而且我多少有些心虚。
因为我的很多同学都很早就找到了工作的地方,也早早地开始了他们的实习。
对于他们的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去参加实习或者说工作。
从入职的那天开始,我过着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在上班期间,我认真仔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丢三落四,不能马马虎虎,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肩上扛得任务责任,不再是只针对我们自己了,而是对一个公司,所以万事要做到小心谨慎。
学校换成了公司,同学换成了同事,我不再是那个随心所欲的学生了,不再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切来得那么无情,但是我必须学会去适应。
其实我的工作还好,就是做些翻译,样品准备,点货,绘制表格等等。
每天重复着一些琐碎的事情,自然而然会觉得有些厌倦,但是在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对待,一个在自己眼里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东西,但是放在一个大环境中,一个错误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就如同是蝴蝶效应。
也就是说,这个错误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还让公司承受巨大的损失。
在公司,我每每看到那些业务员,每天都得到处奔波,他们不知疲倦,而且在遭遇挫折时也决不放弃,犯错时遭到领导的训斥,还不能赌气,耍小孩子脾气。
他们就是我的榜样,看到他们,我就充满干劲,满血复活啦。
踏上了社会这个大舞台,我开始收起了青涩懵懂,学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形的利益链,很多时候,同事不等同于同学会向你嘘寒问暖,每当这时我会想起安妮宝贝曾写过这么一句话,越是纯粹的东西,死的越快,而现在能做的是,只有在怀念中适应变化的一切。
大学生的使命追求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平衡

大学生的使命追求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平衡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们被寄予厚望。
他们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长,还要肩负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使命。
然而,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成为了摆在大学生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如何降低社会贡献的压力,以求实现平衡。
1. 定义使命的含义大学生的使命并不是单一的,它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首先,大学生有责任追求自身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这包括学术上的进步、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思想境界的提高。
其次,大学生也要担负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使命。
这可以包括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并促进社会进步等。
因此,追求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平衡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2. 重视个人成长个人成长是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关键。
在大学阶段,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他们可以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讲座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学习。
同时,他们也应该积极参与社团、俱乐部和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3. 打造多元化的社会贡献大学生的社会贡献并不一定要通过牺牲个人利益来实现。
相反,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平衡。
首先,大学生可以参与志愿者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社会经验,也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其次,大学生可以关注社会问题,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他们可以积极参加社会讨论、撰写相关文章或参与相关研究项目。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实际的帮助和贡献。
4. 建立合理的时间管理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两者在时间上都需要投入。
因此,大学生需要建立合理的时间管理,确保两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
首先,他们需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确保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其次,他们可以将参与社会活动与学习相结合,通过参与实践项目、科技竞赛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大学生告诉你大学期间如何平衡学业和社交生活

大学生告诉你大学期间如何平衡学业和社交生活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切体会到了学业和社交生活之间的较量。
在大学期间,我们既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又要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
如何平衡二者,既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又充实自己的社交圈子,成为许多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平衡学业和社交生活。
首先,时间管理是平衡学业和社交生活的关键。
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时间规划,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制定每日、每周乃至每月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完成作业和备考至关重要。
同时,也要合理分配时间来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一起聚餐、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参加校园活动,这样有助于放松自己,提高学习动力。
在时间管理方面,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技巧,如番茄钟法、时间块法等,以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社交。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保持良好的学业表现。
建议大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早起学习、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习或参加学术讨论小组等;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有时,可能需要远离社交场合,将重心放在学业上,但这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社交生活。
另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是平衡学业和社交生活的一种方式。
大学课堂是提高学术能力和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重要场所。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教授和同学进行积极互动,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自己在班级和学校的人际关系。
此外,也可以选择参加各类学生组织或社团活动,并尝试担任相关职位,这不仅有助于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还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学会灵活安排时间,让学业和社交生活相互促进。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预留足够的社交时间,兼顾学业和社交需求。
如有需要,可以寻找学习伙伴,互相鼓励、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该与社会保持多远的距离
大学生该与社会保持多远的距离大学生该与社会保持多远的距离文/蒋方舟
我在大学里总是和周围的同学吵架。
我并不是个暴脾气、爱挑起事端的人,只是常常对大学生的方式采取一种沉默的不以为意,一种俯视的不敢苟同。
这种态度很容易被人察觉,同学往往气闷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和我争辩起来。
隔壁寝室有个女生,每天进进出出异常繁忙,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巨大的黑色塑料袋。
后来我才知道,塑料袋里全是衣服她定期到北京着名的服装批发市场批发大量的廉价衣服,然后卖给同班女同学,其间的差价美其名曰代购费 .
我和同学为了这个小商人又争论了起来。
我的言语神态间自然又带上了难以抑制的否定。
因为我觉得这种生存手段开始得太早,也实在没有意义,简直抛掷了大学里难得的大好春光。
我的同学则觉得世态险峻,既然我们迟早都要与生活作生存搏斗,那么开始得越早,资本也就愈发雄厚。
尽管我们的争辩中还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礼貌和客套,可是大相径庭的价值观已经露出了狰狞的分叉。
我的断语已经呼之欲出浮躁庸俗!她的我也能从空气中捕捉到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现在的大学生的的确确是变了。
西洋自12世纪以来,中国自
汉朝以来,大学生就拥有一种浮游生物般的地位。
我们从家庭中走出,还没有进入社会,在这两个现实之间,我们从大学里获得暂时的自由翱翔。
在这种真空地带的翱翔里,我们的能够享受一段绵长的不靠谱,一段被默许的不着调。
正如我喜欢的那段话:大学校园里培养出来的人,好像是同道修行过来的人,走入人间,眼睛里闪出青碧火星来。
等我进入大学才知道,眼里这火星叫做主义,而与之对抗的是现实。
记得我以前看过一篇60年代的台湾小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主角是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
他们同属于大学戏剧社,男主角喜欢导文艺腔的戏,还拍了一个谁都看不懂的电影短片,结果没能得奖。
女主角是与他稍有暧昧的戏剧社女一号。
有一天,有个电影公司来大学征群众演员,很多人前去应征,女主角也去了。
男主角得知消息,发出像我一样的冷笑:你在大学里打着学术思想的招牌,一副有理想有原则的模样,人人仰慕你而不敢轻视。
到今天接触了社会,你又摇身一变成了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说穿了,你的能耐就是个生存能力罢了。
她惨然笑道:我知道你想怎样,你要我们全冷眼坐在一旁不跟导演,谁要是兴高采烈去参与,便被你安上个妥协堕落的罪名。
事实上,你先把大学生估计得太高了,所以打落得太深。
现实这字眼从来没有存在你的脑子里。
今天你看到了,吓坏了,赶紧退一步躲回去。
以后你会更超然,每一样事情你都可以拿来嘲讽鄙夷,因为,你根本没在里面。
女主角踏着高跟鞋走掉,五年之后作为半红不热的十三点女演员给男主角写信,说现在听到大学生提及社会参与这样的词会觉得很可笑:人在社会里不就是参与了吗?你在这个社会里便是在这社会里了,你把它真实地、认真地过下去,便是了。
她的信颇有几分历经沧桑后与社会一笑泯恩仇的意味。
那一刻,我觉得我也不必急于与社会联袂,或者忙着与社会结仇。
在这四年的大学时光里,现实不是我们面前的野蛮驯兽师,你不用躲着从洞口偷看、喃喃咒骂,不敢出来应对;现实也不是我们背后的野蛮驯兽师,挥舞着皮鞭逼我走上社会拥挤而危机重重的甬道。
所以,我希望你同我一样,不要早早放弃可以仰望的星空,而钻进生活燃烧着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