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重要画家及作品分析
隋唐名家及绘画

《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 居士。庐州舒城(今属于安徽桐城)人。熙宁三年(公 元1070年)中进士。产先后任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 史检法和朝奉郎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因病辞 退,归老龙眠山。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诗文 书画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虽然被列入了文 人画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后世文人画家所擅长的山水花 鸟题材之外,更擅长人物、鞍马。在此方面,他继承了 顾恺之以来的传统,而又有所创造,自立新意,在刻画 人物个性和情态上极具功力。他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 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有描写文人诗 酒生活的《莲社图》和《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今有摹 本传世。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的传本《免胄图》和《孝经图》的真伪尚待研究。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 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 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 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 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 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 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 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 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 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 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 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李公麟
• 此卷充分展现了原作者集群马成势的艺术功力。 卷首为起势,诸马互不相让,奋蹄向前,把观者 的视线引向前面,并汇集了一大批策马的圉官和 朝臣,浩浩荡荡地巡视牧场,场面庄严肃穆,气 势逼人,这是全卷的高潮。之后转势和合势逐步 进入悠扬闲雅的尾声。那些先出厩的马群经过一 番激昂亢奋的奔腾后已疲惫不堪,有的怡然自得 地斜卧在地上,有的三五成群地渐渐消失在垄壑 沟坡里,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全卷的气势由雄 强刚劲转化为柔和平缓,构图从密集紧凑渐变成 疏松流畅。群马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极富生活 气息。画风清劲雅洁,敷色精细而无华贵之气, 淳朴温润。画中杂木、坡石的笔致初具文人逸趣。
【精品】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美术第四章隋唐时期的美术一、隋唐的人物画家及其作品1、阎立本:阎氏自北周时起,世代为高贵,属于历史学家所说的“关陇集团”的一份子。
阎立本兄弟的父亲阎毗娶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阎立本兄弟是北周武帝的外孙。
阎毗和阎立德都是有名的工艺学家,阎毗的最有贡献的工程就是修筑了隋朝运河在河北的一段(从洛口到涿郡)。
阎立德在唐朝初年承继了他的父亲的工作,设计皇帝的礼服及仪仗车舆伞扇,并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时期督修皇宫。
阎立德的绘画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有《文成公主降著图》,描绘了唐太宗的公主嫁给西藏王这一在汉藏民族的历史关系上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性题材。
阎立本(?—公元六七三年)是画家兼工程学家,并且具有政治才干,在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六五六年),他代阎立德为工部尚书。
在高宗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作了宰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阎立本以人物肖像画最著名。
最初在李世民的秦王府中曾画《秦府十八学士图》(李世民网罗的一些后来帮助他统治天下的人才。
作画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李世民作了皇帝以后,他又画了《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由李世民亲自写了每人的赞语(贞观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作)。
此外,他还画过《外国图》、《永徽朝臣图》(高宗时的大臣)、《昭陵列像图》。
由此可见,阎立本的作品是唐代的伟大政治事业的颂歌。
传为阎立本的作品保留到现在的有《历代帝王图卷》,这是古代画家企图表现性格特点的重要作品。
这一画卷共包含了十三个帝王的肖像:前汉昭文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刘备、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情、陈宣帝顼、陈废帝伯宗、陈后主叔宝、北周武帝字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其中前六人距阎立本时代较远,后七人则较近。
陈叔宝及杨坚父子等人,阎立本都有可能亲自会见过,字文邕虽是他的外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父,因去世较早,恐未及见,但对他的了解可能是较真实具体的。
中国美术史:5.隋唐五代时期美术

(四)仕女画家:张萱、周昉
两人都是盛唐时代著名的仕女画家,他们 主要画宫廷中贵族和宫女等人的出游、赏花、 踏春活动和宫廷中的生活。
主要代表作品:(114)
★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
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的山水画家 (109)
1.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
欧阳询(欧体)
挺 拔
瘦 硬
颜真卿 《多宝塔》
特点: 笔法劲健, 字体饱满。
颜真卿书法
虞世南 书法
褚遂良 临王羲之兰亭序
张旭 狂草 《肚痛帖》
张旭 狂草 《古诗四帖》
怀素 狂草 《自叙帖》
荆浩、关仝
(二)南方山水画派(南京一带)
董源、巨然(南京开元寺僧人)
四位山水画家的代表作品
1. 荆浩《匡庐图》 2. 关仝《山溪待渡图》 3. 董源《潇湘图》 4. 巨然《万壑松风图》
荆浩《匡庐图》
关仝《山溪待渡图
董源《潇湘图》
巨然 《万壑松风图》
《秋山 问道图》
第二节 石窟雕塑艺术 (125)
(一) 甘肃敦煌莫高窟彩塑
(二) 洛阳龙门奉先寺雕塑
煌莫高窟 彩塑佛像
洛阳龙门奉先寺 卢舍那大佛像
卢舍那大佛像 (正 面)
壁画
(一)石窟壁画(152-153)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经变故事画)
(二)墓室壁画
永泰公主李仙蕙(武则天孙女)墓 (宫女图)(175)
一、唐代敦煌壁画 经变故事画
维摩诘
其中主要的人物画家有阎立 本和尉迟乙僧。
(一) 初唐画家:阎立本 ★
今陕西西安人。擅长画人 物、车马、山水等,尤其擅 长肖像画和历史画。
中国美术史之隋唐时期的美术作品欣赏课件1

绢本设色
客使图 陕西乾县李贤墓 壁画 184x242
客使图局部 陕西乾县李贤墓 壁画
客使图局部 陕西乾县李贤墓 壁画
马球图 陕西乾县李贤墓 壁画 195x153
马球图局部
观鸟捕蝉图 陕西乾县李贤墓 壁画
168x175
侍卫人物 陕西乾县李贤墓 壁画
隋唐时期的美术作品欣赏(589907年)
一、概况 隋代美术是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唐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有高度发展(1)绘画:题材扩
大、内容丰富,画科全面;是古代人物画发展的盛期;山水画 发展,金碧、青绿、水墨山水相互辉映;花鸟画萌芽发展;佛 教绘画世俗化。
(2)工艺美术呈现新水平,有陶瓷、染织、金银器、 漆器、铜镜等,开版画之先。 (3)雕塑有雄伟壮丽的风格。 (4)美术理论发展,有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朱景 玄《唐朝名画录》等著作。
绢本设色
历代帝王图局部
2、吴道子 又名道玄,河南人。“吴带当风”
吴家样。“敷粉简淡”吴装。
天王送子图
敦煌103窟维摩诘像 敦煌莫高窟 壁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孙位
高逸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高逸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高逸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高逸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 绢本设色
4、其它绘画遗迹
二、唐代人物画家 1、阎立本 尉迟已僧
故宫博物院
步辇图 绢本设色 38.4x129.6
步辇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步辇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历代帝王图局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绢本设色
历代帝王图局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绢本设色
历代帝王图局部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隋唐五代 画面名家

• 安史之乱爆发,曹霸因为一幅作品,有影射唐朝 之嫌,被削职免官,自此过著流离失所的生活。 当他流亡至成都时,身无分文,仅靠为人绘画肖 像谋生,生活困苦,后来杜甫几经寻访,终于与 之相见,他更为曹霸,创作《丹青赠引曹将军霸》 及《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表达对其际遇的同 情。 • 有一弟子韩干,同样善于绘画,然而杜甫认 为,韩干之作,画肉不画骨,有其形而欠其神髓。 论及形神兼备,始终是曹霸更胜一筹。 • 由于曹霸画作均己亡佚,其精妙之处,唯有 透过杜甫诗作,才能一窥其貌。 /
隋唐五代 画面名家
职贡图绢本,设色,61.5x191.5厘米。
•
•
•
•
唐朝时期,中国为世上强大的国家,连接东西双方的通商大道行旅不绝。首都长安在 当时已经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国际性都市,并且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活动中心。 在长安的街道上,各类种族、肤色的人群熙来攘往,呈现着嘉年华般的热闹与多样。 阎立本《职贡图》所描绘的便是唐太宗时,南洋的婆利、罗刹、与林邑国等前来中国 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 从前端牵羊者已在画外的形式判断,有学者认为现存的《职贡图》乃是经过裁切 之后的作品。目前全幅共绘有二十七人,如同游行的队伍一般,自右向左行进。行列 的中央及左方,有仆人持伞盖随行,暗示出伞盖下人物的使者身份,而伞盖的存在, 同时突显了他们尊贵的地位。画中的贡品包括鹦鹉、怪石、象牙等等,其样式之多, 除了令人目不暇给外,也充满了异国的情调,让人得以窥探在不同文化的下多元性。 该幅作品无作者款印,右端牵羊绳直出画外,显然牵羊人已不见;左端捧盘者已 近画边缘,皆不符合画理。盖古画历经流传,污毁残缺往往有之。画中所见,显然是 “异方献宝,万方来朝。”《新唐书‧南蛮传》记公元1629年(太宗贞观三年)有东 蛮酋谢元深入朝,冠乌熊皮若注旄,以金银络额,被毛帔,韦行縢,著履。因此,中 书侍郎颜师古上书:“昔周武王时,远国入朝,太史次为王会篇,今蛮夷入朝,如元 深冠服不同,可写为王会图。”太宗应允。于是命阎立德作画。又据《唐代名画记》 “职贡图卤簿等图,与立德皆同制之。”阎立本画职贡图事,又见之于苏东坡记载。画 前题签唐“阎立本职贡图”字迹也略有裁缺。惟本卷是否出于阎立本画,殊难证明, 但北宋徽宗时《宣和画谱》已记载阎氏《职贡图》且画中有北宋宣和印记,即令印记 为伪,至迟北宋时也有所本。 据李霖灿先生研究,画中所绘是唐太宗时,爪哇国东南有婆利国、罗刹二国,前 来朝贡,途中又与林邑国结队,于公元1631年(贞观五年)抵达长安。全幅共二十七 人,画中人马各自成组,由右往左前行。一脸虬须骑白马,后有仆人持伞盖掌羽扇随 从,后随抬一笼裏鹦鹉,这可能是林邑国使者。画左端也有伞盖随侍者,手捧怪石, 旁有黑肤卷发昆仑奴,可能是婆利国使者。画中人物穿耳附璫、持象牙,著古贝布、 有孔雀扇、耶叶、琉璃器(双重罐)、臂钏、敬浮屠、假山石(蚶贝罗)、香料、革 屣、珊瑚、花斑羊等等,画之时代虽未必是唐,但存唐之历史则弥足珍贵。
隋唐五代美术

吴道子(约686-760)
吴道子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罕见的 多产画家,一生曾作壁画300余堵。 他在绘画风格上也有突出创造。他 发展了张僧繇简括的笔墨技巧,“笔 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 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取 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人们 称之为“吴带当风”。
画史尊称其为“画圣”。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 历任供奉、内教博士。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 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 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 佛道、人物。宋代画家李公麟的朴素淡雅的“白 描”,便是从吴道子“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 之”的白画发展而来的,白描成为我国绘画上的一 种新体例。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 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画作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 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画,粗绢本,设色。 作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中描写了六 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安史之乱以后,当代统治阶级为了粉饰太平,提倡所 谓“文治”,也止好吻合了当时人民历经战乱、渴望安宁社会的生活的心情,宴游的风气从此大开,奢侈之 风成为天宝以后统治者崇尚的对象,到了贞元年间,这种风气就更为突出。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正是这个 时期的典型代表,画家如实的描绘了在奢靡风气支配下的唐代宫廷仕女嬉游生活的典型环境。
《凌烟阁功臣图》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 臣图像的高阁。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 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 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 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 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题 字,时常前往怀旧。后又有四位皇帝在凌 烟阁图像功臣。现在能看到的总共132副 画像,除去重复画像,总共100人左右。
隋唐五代美术

唐张萱《捣练图》
《捣练图》则描绘妇女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 动的情景。全画分三组,人物或坐或立,相 互顾盼呼应,特别是通过动作细节,传达劳 动过程中的生活情趣。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 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 画中八个骑马女性,布局疏密有致,背景不 落墨痕,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 饰烘托"春"的感觉。
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唐朝著名画家“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 化”
《历代帝王图》
色绢本。《历代帝王图》《步 辇图》描绘了西汉至隋之间13 个皇帝及其侍从的形象。画家 既注意刻画封建帝王的共性, 又注意显现其不同个性,侍从 人物亦比例略小,形象趋于类 型化。用笔设色略同于《步辇 图》及初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 画《客使图》,但布色更为概 括,仅用朱、黑、白三色对比 搭配。作者力图通过他们不同 的精神状貌,来揭示他们的内 心世界、性格特征和整治作为, 带有明显的褒贬含义,体现了 画家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唐朝人为何以胖为美?
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 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 俱丰实 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使 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 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 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 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
五代 顾闳中
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 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该画 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 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为古代人物画杰作。但有人将此画断为 宋人摹本,未得公认。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也是顾闳中唯一的传 世作品,藏于故宫博物院
隋唐书画鉴赏

安阳师范学院公共选修文物鉴赏课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建筑工程学院10工程管理张凯强101502049隋唐书画鉴赏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上,隋唐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重要时期。
隋代书画,继往开来,酝酿着新风格的出现。
初唐书画承袭隋风,颇尚法度,但渐呈新貌。
至盛唐则完成了风格的转变。
此时,各科画家与各体书家先后涌现,风格趋向健美飞动。
以吴道子为代表的人物画(含宗教画)与山水画,以张旭、颜真卿为代表的草书、真书与行书,呈现了唐代书画灿烂辉煌的卓越成就。
中晚唐的书画又有了新的变异,流风余韵,波及五代。
自隋建国伊始,即造妙楷台与宝迹台皮藏法书名画,唐代宫私收藏更蔚为一时风气,官私收藏还推动了法书名画的模拓复制,促进了书画史论的整理与著述,为日后的研究保存了珍贵的原作、摹本与文献。
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先启后,具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
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有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与展子虔,这些名家各有所擅,如杨擅朝延替组",董擅台阁",展擅车马",孙擅美人魅魅"。
他们之中的多数,在风格技法上承继了前代传统,主要祖述顾皑之、陆探微与张僧踩,更多受到顾氏的影响,属意温雅,用笔调润"作风近于绵密一体。
不过孙尚子与尉迟跋质那略有例外。
孙尚子善为战笔,甚有气力",尉迟跋质那则来自新疆于阂,善画外国佛像。
隋代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虽属宗教题材,但画法风格与传世卷轴画是完全一致的。
唐代的绘画在隋朝基础上获得了全面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可以说,画种纷呈,多姿多彩,名手涌现,各擅胜场,每个时期均有不同特点,综而观之可谓焕烂而求备。
初唐的人物画有了很大发展,山水画沿袭着隋代以来的细密作风,花鸟画出现了个别的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尚处于量变中。
人物画的时代特征首先在取材上反映出来,如果说过去更多描绘历史故实与文学经传的话,那么这时则突出地表现当代重大政治事件与功臣勋将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唐代的绘画实践展示了唐代的美学的实绩,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显示可唐代美术的深度
尉迟乙僧
西域人,王族子弟。擅长画佛像、人物、鬼神,也擅画花鸟。所画人物皆是外国人之形象,画风具有浓郁的西域特色
吴道子
“画圣”
“画祖”
《送子天王图》
《钟馗捉鬼加以发扬,出现了诸多有影响的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张萱
、周昉等
2、山水画继续发展,开始划分青绿山水与水墨、疏体与密体,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初基
3、石窟、陵墓壁画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在一定基础上摆脱了宗教的羁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洋溢着时代精神
张萱
(仕女画)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擅长人物画(妇女婴儿),尤工仕女题材,常以宫廷游宴入画《虢》讲述杨玉环与三妹虢国夫人以及眷属们郊游的场景
《捣》平面式的散点透视
周昉
“周家样”
《挥扇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丰厚为体,衣纹线条简劲,色彩柔丽”擅画仕女图,天王菩萨,创作了“水月观音”,称“周家样”《挥》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闲散、无聊寂寞的生活,充满了哀怨的情绪,深刻揭示了任务的心理特征。《簪花》贵妇人在庭院赏花、斗狗的场景。妇女形象多是艳媚丰满的形象
山水画(摆脱了“水不容泛,人大于山”走向成熟)
孙位
展子虔(隋)
《游春图》
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开创了青绿山水
李思训(唐)
《江帆楼阁图》
继承发展了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突破了单纯以线勾勒填色的画法,以富有变化的勾褶表现山石树木的结构,再以青绿重彩填染,使画面富丽堂皇
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同时,唐代的宗教美术逐渐走向世俗化;一方面:绘画形象和表现技巧经过不断探索改进进而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就绘画题材而言,现实性题材逐渐增多,也曲折的表现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人
物
画
阎立本
“丹青神话”
《步辇图》(绢本设色)
《历代帝王图》
《职贡图》
1、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曾瑶、郑法士2、具有多方面才能,擅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为主。3、绘画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腻,人物神态刻画细腻,其作品备受当时世人推崇,被世人列为”神品”4、不少创作作品与初唐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5、传为他的作品《历》就是古代画家企图表现性格特点的重要作品
唐玄宗称“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
董其昌推崇为“北宗”山水画之祖
李昭道
“小李将军”
《明皇幸蜀图》
《春山行旅图》
绘画手法均用细笔勾填,仍无皴法。《明》唐明皇避难入蜀的故事
与其父共称“大小李将军”
王维
(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王右丞”)
《江干雪霁图》
1、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风格2、创“破墨”山水技法,把以勾勒为主的山水画向水墨画发展推进了一步。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后世尊其为
“文人画之祖”
张璪
以水墨作山水松石,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花
鸟
兽
画
家
薛稷
《啄台鹤图》
《顾步鹤图》
据说屏风画六扇鹤样由他创造,他的画已失传,但从唐墓室壁画中可以看到云鹤屏风画样的面貌
边鸾
《梅花山茶雪雁图》
擅写活禽生卉,山花园蔬,时以牡丹第一、正面鸟雀第一、枝折第一称名画坛
中国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不仅记载了画家的生平事迹、师承和画作,又对画家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进行论述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第一步体列完备、史论结合,内容丰富的绘画通史作品,内容分为三部分:绘画史反战的评书及理论知识;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画家传记以及作品。在当时具有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
“唐人画鸟,边鸾最为驰誉”“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
韩幹
《牧马图》
《照夜白图》
经常痴呆的观察马,将细节弄清楚并牢记在心,在作画时,妈的各种体貌,奔跑的雄姿都能跃然纸上,人们称韩幹的马是能跑动的马
韩滉
《五牛图》
画牛“曲尽其妙,赵孟頫称赞他“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隋唐时期
画
论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唐画断》)
朝代(历史背景)
分类
人物(头衔)
作品
绘画特色
大家的评价
艺术发展特点
隋唐时期
(隋唐,是宽容开放的大帝国,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这一时期的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民族大融合的深入发展使社会文化生活极大地丰富起来。尤其是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全面成熟,空前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主要体现在:各民族美术之间的交流;文学与美术的关系较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加的紧密;同时,除人物画之外,山水、花鸟、鞍马画等画科开始出现并独立成科
《地狱变相图》
《八十七神仙卷》
擅画道释人物,发展了张僧繇的简括画法,即所谓“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笔不周而意周”,并在此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人物画自成体系,被称为“吴家样”,对中国佛教人物画得影响深远。②创作了豪迈奔放、变化丰富、错落有致的“莼菜条”线描,有豪迈自由的气势和波折起伏的变化。后人把他和张曾繇并称为“疏体”,有别于陆探微和曹仲达的“密体”③线条有速度,有力量,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视觉效果。人称其线条是“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曹仲达,两句话概括了两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不同)④吴道子的画用色倾向于简淡、雅致,在焦墨痕中略加点染,从而突破了南北朝以来的重彩风格,当时称为“吴装”。被称为“画圣”⑤、首创了“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白描画法。张彦远认为“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