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物理课程编号:TJ090240参考学时: 10 参考学分: 0.625一、课程简介建筑物理研究人在建筑环境中的声、光、热作用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平衡感觉所产生的反应;采取技术措施、调整建筑的物理环境设计,从而使建筑物理达到特定的使用效果。
其内容包括1、建筑声学,主要研究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噪声、吸声材料与建筑隔声、室内音质设计等内容;2建筑光学、主要研究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天然采光、建筑照面等问题;3建筑热工学,研究气候与热环境、建筑日照、建筑防热、建筑保温等知识。
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为必修课程,是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知识及设计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实验课是在《建筑物理》课程相关知识讲授之后开设,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
二、实验目的建筑物理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某些物理量和某些建筑环境技术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测试方法;初步掌握观测、分析实验现象和问题的方法;通过所得数据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掌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合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合格实验报告的方法;了解导热系数测定,驻波管法测材料吸声系数等实验的设计原理,初步掌握完成简单的设计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
三、实验基本要求1.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报告书,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预习有关理论知识;2.学生应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按照课程教学安排,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3.实验时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4.实验中应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5.实验结束后,应整理、清洁实验现场,经指导老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6.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分析结果等,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建筑力学规定实验指导书

建筑力学规定实验指导书专业:班级:小组:姓名:XX科技职业学院2014年3月目录1.实验守则 (2)2.实验项目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 (3)实验二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 (13)实验守则1.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有关理论。
2.进入实验事不得高声喧嚷,不得擅动机器、仪器;不做与本实验无关的事项。
3.实验时应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仪表安装、测试线路连接完成后,必须严格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实验。
4.机器、仪表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人员及时检查处理。
若有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机仪损坏的学生,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包括赔偿损失。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工具清理归还,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阅后方得离开实验室。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与压缩实验拉伸与压缩实验是建筑力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任何一种材料受力后都要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断裂破坏。
材料在受力——变形——断裂的这一破坏过程中,不仅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而且对变形和断裂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些能力称为材料的力学机械性能。
通过拉伸实验,可以确定材料的许多重要而又最基本的力学机械性能。
拉伸实验这个实验是研究材料在静载和常温条件下的拉断过程。
利用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见图 1.1)自动绘出的载荷——变形图,及试验前后试件的尺寸来确定其机械性能。
图1.1 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一、实验目的1.研究低碳钢、铸铁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图。
2.确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机械性能(比例极限、下屈服强度、强度极限、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等)。
3. 确定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机械性能。
二、实验原理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在单向拉伸时—(力——变形)曲线的形式代表了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F S σ=0L L ε∆= 可得到-曲线关系。
三、实验所用的设备、仪器和工具1、300KN 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一台2、游标卡尺一支3、记号笔一支4、低碳钢、铸铁试件各一个四、试件试件的形式和尺寸对实验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就是同一材料由于试件的计算长度不同,其延伸率变动的范围就很大。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步骤及测量数据)-推荐下载

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 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建筑力学实验报告指导手册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基础力学实验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合订本)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建筑力学实验室年月日目录《建筑力学》实验规则 (1)《建筑力学》实验报告填写要求 (2)《建筑力学》实验指导书 (3)基本实验(一):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 (3)基本实验(二):扭转实验 (5)基本实验(三):冲击实验 (8)基本实验(四):纯弯曲梁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实验 (10)基本实验(五):材料弹性模量E的测定 (13)基本实验(六):弯扭组合作用下的电测试验 (15)建筑力学实验报告 (19)实验报告(一):金属的拉伸实验报告 (19)实验报告(二):金属的压缩实验报告 (20)实验报告(三):材料扭转实验报告 (21)实验报告(四):冲击实验报告 (22)实验报告(五):梁的纯弯曲实验报告 (23)实验报告(六):弹性模量E的测定实验报告 (25)实验报告(七):弯扭组合作用下的电测试验 (26)《建筑力学》实验规则一、每次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必须做到:1、复习有关理论知识。
2、阅读实验指导书,基本上了解实验目的、内容、程序及有关仪器设备的主要原理和使用方法。
3、实验前指导教师按上述要求,检查学生准备情况,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
二、按照实验课程表所指定的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早退。
三、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1、实验小组长负责保管所有用具,组织分工,按实验步骤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2、小组成员要有分工,并要互相配合,认真地进行实验,不得独自的无目的地随意动作,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实验设备。
1、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不清楚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询问,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2、按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得随意改变实验方法和步骤。
3、对所用仪器,工具要注意保持整洁,不得随意乱丢。
4、实验中遇到异常情况或仪器损坏,小组长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处理,不得使用非指定仪器。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步骤及测量数据)

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 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讲解

建筑热工部分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定应达到的目的。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温度的测定;(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三)气流速度的测定。
二、实验仪器TES1361C温湿度计三、测定的方法与步骤(一)温度的测定本试验与试验(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共同完成,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中干球温度计的指示值即为室内的温度。
记录在试验报告表1中。
(二)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1、仪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人一组。
2、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挂于支架上,感温包部距地面高1.5m,在每次测定前5分钟(夏季)至10分钟(冬季)用蒸馏水均匀浸润湿求感温包纱布。
用钥匙上紧发条后,戴3~4分钟等温度计读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值时要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记录在实验报告表2中,并查出相对湿度。
(三)气流速度的测定1、设备:QDF热球式电风速仪,2人一组。
2、步骤:⑴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差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零螺丝,使指针指向零点。
⑵“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所选用电源处。
用仪器内部电源,将四节一号电池装在仪器底部电池盒内,“电源选择”开关拨至“通”的位置。
⑶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闭,“校正开关”置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在满刻度的位置。
⑷“校正开关”置于“低速”的位置,慢慢调整“零位粗调”和“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在零点的位置。
⑸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即可进行0.05~5米/秒风速的测定,测量时探头上的红点面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根据电表上的读数,查阅所供应的校正曲线,查出被测风速。
(6) 如果5~30米/秒的风速,在完成3、4 步骤后只要将“校正开关”置于“高速”位置,即可对风速进行测定,根据电表读数查阅所供应得高速校正曲线。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实验报告(2)名称:刘亮班:10建筑类学生编号:12022244520实验地点: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实验楼时间:2022年6月19日实验名称:不同方向建筑物表面温度的比较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比较建筑物不同朝向对其表面温度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了解和掌握温度测量技术,对温度概念有更好的理解。
3.锻炼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4.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2、实验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建筑物表面温度以及后期数据处理。
2.测量对象为土木水利工程学院实验楼。
在实验楼的东南、西北和西北分别选择两个、五个、两个和五个测量点并编号。
3、从早晨8:10~晚上19:40,每隔半小时测量一下各点温度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整理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得出实验结论。
5、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及原理实验仪器:红外测温仪实验原理: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和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在其视野内收集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被转换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射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及其波长分布与其表面温度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可以准确测量物体表面温度,这是红外辐射测温的客观依据。
4、实验记录和结果处理的测试点分布见附图。
实验数据记录见后面详细附表。
成果处理及数据分析见折线图附表。
五、实验总结经过12小时的实验测量,可知不同方向的建筑表面温度不同,同一方向不同时间的建筑表面温度也不同,同时同一方向上建筑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也不同,但温差很小。
由于建筑物东、南、西和北表面在不同时间点的太阳暴露时间和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作为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物的表面温度也不同。
综合比较四周的综合温度,东西向外墙的外表面温度高于南北向外墙。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9页word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光学实验:1.采光系数测量2.教室亮度测量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范俊文 2011303156肖求波 2011301549沈杰 2011301544指导教师:刘京华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一实验目的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
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
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实验原理及仪器1.原理: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
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
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和同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的比值。
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w2.仪器:照度计2台/组卷尺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地点:教学东楼D座四实验要求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2.附加测量项目:(1).采光系数最低值Cmin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av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
(3).采光均匀度Uc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c =Cmin/Cav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
闫海燕 职晓晓 编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
声
环
境
光
环
境
2011年3月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
目 录
学生试验守则……………………………………………………………(2)
第一篇 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 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3)
实验二 建筑日照实验 ……………………………… …………………(5)
第二篇建筑光学实验
实验三 照明模型试验 ……………………………………………………(7)
实验四 天然采光模型试验 ………………………………………………(9)
第三篇建筑声学实验
实验五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12)
实验六 环境噪声测量……………………………………………………(14)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2
建筑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要按时进入实验室并签到,迟到15分钟禁止实验。
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
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否则应重新预习,经指
导教师认可后方能进行实验。
三、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穿拖鞋、短裤和
背心,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
四、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服从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和结果,不得弄虚作假。
五、要爱护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内其它设施,节约使用材料。使用前要仔细检
查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未经许可不得动
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对不听劝阻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按学
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防止损坏仪器设备,若出现问
题,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指导教师,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
方可继续实验。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3
七、实验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经实验室工作人员
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无误后方可离开,严禁擅自将实验室任何物品带走。
八、值日人员要认真打扫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九、学生应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指导教师批发的报告要认真改正。
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留存。
十、课外到实验室做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
十一、学生因病、事假缺实验者,可凭假条找任课教师补做实验。因旷课缺
实验者,必须写出检查,经辅导员签字同意后,方可补做实验。
十二、学生未完成实验室安排的全部实验无权参加最后考试。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温湿度计
热舒适度仪
自动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4
三.实验内容
测试地点:
测试时间:
每组人数:
测试内容及得出的结论:
测试地点:
测试时间:
每组人数:
测试内容及得出的结论: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5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6
实验二:建筑日照实验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设备:
实验仪器的名称及型号
三.实验内容
1.利用日照仪测试某一地区某日(如冬至日)的日出时间,日没时间以及
每隔1小时的高度角与方位角。
2.利用日照仪绘制该地区冬至日的棒影图
3.在日照仪上放置两个以上建筑模型观察相互遮挡情况及日照时间
四.实验步骤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7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8
第二篇建筑光学
实验三:照明模型试验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9
二.实验设备
1、 照明模型:矩形房间,比例1:5,灯泡功率25W,电压12V。下面是
可自由组装的模型:
2、照度计及微型三角架:请参阅“检验侧窗采光房间实际采光效果”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 内表面的反光系统数和灯具挂高,测量房间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2、 将模型装好,其内表面为白色,开灯;
3、 将模型的工作面表面分成坐标网格,在格中心处测量照度E1i ;
4、 改变灯具挂高,再测量各测点照度;
5、 将模型内表面换成黑色,再按2、3程序进行测量各测点照度;
6、 计算平均照度 n
7、 计算照度均匀度u
U=Emin/Ecp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0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1
实验四:天然采光模型实验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人工天空是天然采光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实验设备,其理论基础是:穹顶内表
面涂以漫反射特殊材料,灯具发出的光线经天穹内表面多次反射,使天空亮度满
足国际照明学会标准全云天空亮度分布或均匀亮度分布。亮度值应满足国际照明
学会标准全云天的亮度分布。其计算公式为:
Z
LL3sin21+=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2
式中 Lz—天顶亮度(cd/cm²);
L—测点切面与地面呈 角处的天空亮度(cd/cm²);
—测点切面与地面的夹角。
科技人员利用它能在国际照明学会(CIE)推荐
的标准全云天空以及其他天空下用建筑模型进行建
筑采光的研究。人工天空亮度稳定,数据可靠,在同
样条件下做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做的同一实验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科学研究和
国际交流。
现以JT-1型人工天空为例做介绍。如右图:其特点是球体内表面尺寸精度
高(高精度模具加工而成),采用环氧聚脂材料,不变型。拆装方便,多次拆装
不破坏主体,只需按要求重新涂刷内表面。
主要配置:
照度计: 两台
调光器: 1台
采光模型: 1个
主要参数:
调光器: 3X1000W连续调光
体 积: 球体内直径:3500mm
总 高: 312±1cm
颜 色: 球体:瓷白 支架:蓝
电 源: 220V交流电、 承载≥3KW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3
采光模型: 1:10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自制模型时,实验报告中需用图表示出模型的尺寸及开口位置及大小)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4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5
第三篇建筑声学
实验五: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 实验设备(写出所用仪器规格及型号)
三、 实验步骤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6
四、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可另加附页)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7
实验六:环境噪声测量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 测量仪器型号
声级计
秒表
三、测量条件
测量时间: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8
天气状况:
测试地点:
四、测点测量方法和时间的选择原则
五、数据及处理
1、 统计声级L10、L50、L90
2、 等效声级(平均声级)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19
六、结果分析及讨论(附原始实验记录)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