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复习与巩固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高二历史必修四是我国晚清时期至二战结束的历史文化课程。
本课程主要包括晚清政治文化崩溃、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抗战时期和日本战败的历史事件。
以下将对高二历史必修四的部分重要知识点做简要介绍。
1. 晚清政治文化崩溃晚清政治文化崩溃是指晚清朝廷在政治和文化上出现严重的问题,进而导致清王朝的衰败和革命的爆发。
其中,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事件是导致晚清政治崩溃的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最终导致清朝无力应对外患,清政府在丧权辱国的情况下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下进行的一次改革尝试,但最终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
义和团运动则是一场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以及基督教传教士的爆发,但最终被列强联军镇压。
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主要指的是晚清朝廷倒台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里程碑,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此外,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传统的爱国运动,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还有新文化运动、五卅运动等事件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抗战时期抗战时期指的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时期。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自卫和反侵略斗争的伟大历史事件,也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坚决抗战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抗击日寇入侵的胜利。
在这个阶段,南京大屠杀、八路军、新四军以及重要的抗日战役如淞沪抗战、平津战役等都是抗战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4. 日本战败日本战败是指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被迫接受盟国投降条件并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和盟国国家共同推翻了日本的侵略统治,使得和平重返中华大地。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皇室作出无条件投降声明、日本签署《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等事件都是日本战败的重要节点。
高二历史复习知识点

高二历史复习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文明的起源: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地理位置、形成条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古代文明的特点:掌握各个文明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科技发展、艺术成就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分析古代文明之间通过战争、贸易、宗教等途径的交流情况,以及这些交流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二、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的形成:探讨封建制度的起源、结构及其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作用。
2. 教会的权威与影响:分析中世纪教会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3. 文艺复兴的兴起: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中国的封建社会与变革1. 封建王朝的更迭: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王朝,如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分析其兴衰原因及其历史贡献。
2. 科举制度的影响:探讨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它对文化、社会结构的长远影响。
3. 变革与革新:分析明清时期的变革运动,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以及晚清的自强运动和戊戌变法。
四、近现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1.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特别是对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
2. 民族主义与殖民扩张:分析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殖民扩张的关系,以及这些现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 两次世界大战: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们对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的重塑。
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辨析:学会如何辨别历史资料的真伪,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历史事件。
2. 历史事件的联系与规律:培养从宏观角度观察历史事件,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联系性。
3. 历史的多维解读:理解历史的多元性,学会从不同角度和视角解读历史,避免单一的历史观。
六、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1. 历史事件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加深对历史发展多样性的理解。
2. 历史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探索历史知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陕北首义数王二,序幕揭开多义军。 ②发展 a 张献忠 起义首领张献忠,武昌大西政权兴。 攻克成都又称帝,抗清斗争后牺牲。 b 李自成 反明闯王高迎祥,牺牲后继李自成。 进军河南势日盛,“均田免粮”民参军。 攻克洛阳下西安,大顺政权败敌人。 ③高潮 闯王大军攻北京,崇祯自缢易帝君。 大顺东征山海关,清军袭击趋北京。 ④失败 闯王转战陕豫鄂,湖北通山惜牺牲。 3、功绩 明末农民多抗争,农民战争意义深。 ①政治 封建统治遭重创,*明朝立功勋。
精心整理 ②经济 权贵逃亡民占地,清朝田税有更新。 ③思想 “均田免粮”反地制⑥,农民抗争新水平。 高二历史必修 4 知识点总结: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
芽 一、经济制度 1、一条鞭法(1581) 明朝后朝地兼并,矛盾激化税革新。 ①内容 田赋徭役与杂税,“并为一条”征白银。 人丁田亩为依据,纳银代役利农耕。 ②影响 首辅①改革张居正,纳银代役影响深。 人身控制渐松驰,农民负担有减轻。 赋役征银促生产,商品经济渐兴盛。 有利农业商品化,资本主义将初萌。 2、更名田(1669)
精心整理 10.朝鲜战争: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
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 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 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 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1.侵越战争:(1)时间:60 年代初到 1973 年。(2)经过:①美在 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②特种 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③局部战争:1964 年 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 争”。④美国又向越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 1973 年。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4知识点高二历史必修4主要涉及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本篇文章将围绕该教材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一、晚清时期的中国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大规模民变不断爆发,显示了清朝统治的危机。
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二、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兴起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成为推动革命的核心理念。
辛亥革命虽然在政治上未能彻底完成民主转型,但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三、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强烈抗议,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倡导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四、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与经济1927年至194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了统一的政权。
在这一时期,国民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试图建立现代化的国家体制。
然而,由于内外问题的交织,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最终未能实现其改革目标。
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斗争,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世界历史方面,必修4涵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等重大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而俄国十月革命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历史高二必修四知识点

历史高二必修四知识点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高二历史必修四主要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以下是高二历史必修四的主要知识点。
1. 鸦片战争及中英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之一。
通过这场战争,中国彻底失去了国家主权和尊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等。
这些条约使得中国的海关被外国控制、中国领土被割让、关税被大幅提高等,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 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0-186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由洪秀全领导。
这场运动倡导了平等、拜上帝教、反满清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然而,由于太平天国内部矛盾、清军的剿灭以及列强干涉等因素,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是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推动的一次变革尝试。
这次变革旨在改革清朝政治体制,进行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的革新。
然而,由于变法派的做法过于激进,激起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4. 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
在这次革命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各地组织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为中国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打下了基础。
5. 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一场反对列强侵略和封建传统的爱国运动。
在这一运动中,学生和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反对不平等条约、爱国主义和科学民主等口号。
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和革命思潮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北伐战争及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1928年,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重要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国共两党取得了一定的战果,成功推翻了北洋政府,并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研究性课题高二历史知识点

研究性课题高二历史知识点在高二历史学习中,学生将会接触到许多复杂的历史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既包括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也包括历史背景、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高二历史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
一、二战中的巴尔干战事二战期间,巴尔干地区成为了欧洲战略重镇。
在此期间,德国率领的轴心国入侵了南斯拉夫和希腊。
这场战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影响着整个战争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中,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成为了二战中为数不多的有力抵抗轴心国的事件之一。
这次战事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局势与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中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二战后,中国爆发了长达数年的内战。
在这段时间里,中共坚持对抗国民党政府,并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中共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史。
在这一知识点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中共的发展策略、组织架构以及领导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冷战时期的东亚局势冷战期间,东亚地区成为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争的战略重点区域。
在这段历史中,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成为了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可以深入了解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各国之间的利益纷争、政治动荡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可以分析和评价这些历史事件对国际局势和各国的影响。
四、纳粹集中营与犹太大屠杀纳粹集中营和犹太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最残酷的事件之一。
学习这一历史知识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纳粹德国统治下的恐怖统治方式和种族迫害行为,认识到二战的人道主义灾难,引发对于不人道战争的深刻思考。
同时,这一知识点也提醒我们保护人权、反对种族歧视的重要性。
通过对以上几个高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时期,了解国际关系和国家发展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能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对于高中历史学习而言,这些知识点是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了解和思考历史的重要窗口。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二历史必修四知识点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学习,就必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点点滴滴做起,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后认真复习、预习,能得到良性循环,得到卓有成效的学习效果。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二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高二历史课程是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深化与拓展,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时期及其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二历史必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部分中国古代历史是高二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的漫长历史。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先秦时期: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特别是西周的分封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
重点掌握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的重要性,以及汉朝的开疆拓土、丝绸之路的开通等历史事件。
3.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生需要了解三国鼎立、南北朝的更替、隋唐的盛世、五代十国的割据、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4. 明清时期:重点关注明朝的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以及鸦片战争前的传统与变革。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中国近现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这一部分时,要重点关注:1. 鸦片战争及后续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2.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了解这两次自我振兴的尝试及其失败的原因。
3. 辛亥革命及其后的北洋政府时期: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北洋政府的统治特点。
4.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国共内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 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重点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世界历史部分世界历史部分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阶段。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要重点关注: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克伦威尔的统治
①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②就任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③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海上霸权
④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
分析其功过
1、革命性: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2、局限:军事独裁引起社会动荡,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②面对美国的混乱局面,再次出山,被推选为制宪会议主席,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
③在1789年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了经济、调和了国内矛盾,改善了同英国和印第安人的关系,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
④1793年,再次当选总统,制定严守中立政策,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⑤1796年9月,华盛顿急流勇退,不当终身总统,创立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范例,赢得了美国人民的拥护。
一代雄师拿破仑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1)荒野雄狮:①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②10岁时到布里埃纳军校学习,15岁转往巴黎军事学院;③1793年收复土伦,1795年平定保王党人叛乱;
(2)称霸欧洲:①击败反法同盟军,保卫革命成果;②1798年率军远征埃及;③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④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⑤1810年,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讨论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军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他编篡的《法国民法典》,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订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他对资产阶级的一大贡献。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
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领导独立战争、制定宪法、首届总统)华盛顿的一生,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他的精神与他所确立的原则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
学习华盛顿关心国家与社会、不贪恋权威的优秀品质。
孔子还是古代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
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1)吸取隋朝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探索精神: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表现了亚里士多德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的老师柏拉图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尊重他的老师,但不赞同老师的某些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宁可舍弃友情,也要保全真理。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学习要求
主要内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领导者克伦威尔
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晚年的反省
撰写《帝范》反省过失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
削平三藩:三藩头目: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进军台湾:澎湖之战打败郑军,设置台湾府。
亲征噶尔丹:重大战役有乌兰布通战役、昭莫多战役。
尊重各民族文化: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尊重喇嘛教,册封四大活佛。
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人类的导师”。
⑤前322年,抑郁而终。
1、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B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1、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
2、15岁学习礼乐;
3、30岁创办私学,讲学收徒,传承礼仁。
4、50多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结果失败;
5、带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
6、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2)与民休息,“存百姓”,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宽刑薄赋,
(3)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
(4)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设置羁縻府州,成为唐代管理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与吐蕃和亲,促进民族关系及西藏的发展;实行册封
(5)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文明开放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都城长安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对外来宗教,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中朝、中日交往密切。
人们可能赞同他的思想,也可能反对他的思想,但无法忽视他的思想的存在。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出身:前384年出生于希腊马其顿御医家庭。
2、生活经历
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3)改造法国:①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②重视人才;③承认天主教为国教;④精简编制;⑤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⑥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⑦实行征兵制;⑧编纂民法典,后命名为《拿破仑法典》。
(4)走向末日:①原因:颁布“大陆封锁令”;远征俄国;莱比锡战役失败,西欧各国人民反抗。②结果: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1815年,“百日”政权结束。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出身名门:前427年,雅典贵族家庭
2、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柏拉图希望建立类似斯巴达政体。
3、追随名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促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4、游历四方:游历12年,到达小西亚、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终成明哲。
5、创办学校:阿卡德米学院Academy
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1640年新议会召开,代表议会展开王权的斗争,标志革命开始。
②内战期间组织骑兵,破格提拔人才、约法三章,军纪严明,作战勇敢。
③1644年,马斯顿草原之战扭转战局,赢得“铁骑军”称号
④1645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封建王权统治结束,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高三历史选修4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课时名称
学习要求
主要知识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统一原因:
1、秦国商鞅变法后制度先进,经济迅速发展;
2、人民渴望统一;
3、嬴政招贤纳士。
统一过程:先打韩、离间计灭赵、水攻魏、强攻灭楚、最后横扫燕齐。
结果:前221年,统一全国。
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总体:功大于过。伟大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当时资产阶级革命不成熟决定的
美国国父华盛顿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
1、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主要事迹:
①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组建整顿大陆军;
②1776年初,率大陆军围攻波士顿,迫使英军逃走;
③参与通过《独立宣言》;
④指挥大陆军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取得传奇性胜利;
⑤1777年10月,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⑥1781年,取得约克镇战役的胜利,迫使英司令康华利率军投降,北美战场上战争结束。
2、华盛顿在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
①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拒绝当国王,回乡务农;
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
④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