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二生物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目录(完善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目录(完善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目录(完善版)(五个专题,16小节)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专题2 细胞工程
2.1 植物细胞的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专题3 胚胎工程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4.3 禁止生物武器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二细胞工程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二细胞工程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测试题(含答案)1.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是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

正确的叙述是:A。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

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

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

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2.某同学在研究“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

下面哪项是错误的?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A。

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用胰蛋白酶处制成细胞悬浮液B。

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C。

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培养基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A。

AB。

BC。

CD。

D3.运用下列各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生物新品种,操作过程中能形成愈伤组织的是: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④转基因植物的培育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

下面哪项叙述错误?A。

①过程所取茎尖中的叶原基具有较高的分裂、分化能力。

B。

②过程的作用可能是阻碍病毒等进入茎尖分生组织。

C。

③、④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脱分化。

D。

培养基A、B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

5.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___→出芽→生根→移栽”。

下面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

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

在愈伤组织培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

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

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6.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下面哪项叙述不正确?A。

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细胞工程知识点归纳和答案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默写1、细胞工程是在或的操作2、细胞工程按操作对象分为和3、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和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5、理论上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

因为6、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7、为什么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8、植物组织培养的外界条件:,内在原理是:9、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经过形成经由过程形成,最后移栽发育成。

10、是指已分化细胞经诱导,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变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11、是指由外植体长出来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

1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优势):。

13、去除细胞壁的常用方法:(纤维素酶、果胶酶等)14、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物理法:等;化学法:15、融合完成的标志是:16、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包括:和。

17、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和18、人工种子的特点是:19、作物脱毒(1)材料:(2)脱毒苗:20、单倍体育种:(1)方法:(2)优点:;2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基础)、、、2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

23、用处理,一段时间后获得单个细胞。

24、细胞贴壁:25、细胞的接触抑制:26、原代培养:,培养的第1代细胞与传10代以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用处理后配制成,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27、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28、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少数细胞存活到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株。

细胞系:细胞株传代至50代后又出现细胞生长停滞状态,只有部分细胞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使其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无限制传代,这种传代细胞为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二2.2动物细胞工程(精)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二2.2动物细胞工程(精)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 专题二 2.2 动物细胞工程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成化高级中学陆勤华1、三维目标:1.1 知识目标⑴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⑶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1.2 能力目标⑴由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导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

⑵让学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3)分析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意义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⑴初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⑵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⑶关注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2、教学重难点:2.1 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2 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等相结合、或生讲师评、补充4、教学手段: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教学课件ppt5、教学课时:1课时6、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基本知识教师设问: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是怎样的?(ppt植物体细胞杂交)填图生:先用酶去除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之成为原生质体,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导两种原生质体融合成杂种细胞,最后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把其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师: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生: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明显的液泡、无质体(叶绿体)。

师:既然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不同,那么动物细胞是否可以融合或杂交?我们在高一时候讲过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一个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选修3细胞工程知识点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选修3细胞工程知识点

细胞工程考点一植物细胞工程1.细胞工程(1)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

(2)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离体状态,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过程: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2)原理:体细胞杂交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过程(4)意义:克服不同种生物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5.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①微型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②作物脱毒技术:选取作物无毒组织(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的技术。

③人工种子: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①单倍体育种a.实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b.流程:花药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纯合子。

c.优点: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都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②突变体的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1)条件:离体,一定营养物质,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2)培养基状态:固体培养基(需再分化生根培养基及生芽培养基) (3)体内细胞未表现全能性的原因: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4)光照的应用脱分化阶段不需要给予光照,再分化阶段需要给予光照,以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2.杂种植物遗传物质的变化(1)遗传特性: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故杂种植株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性。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习目标] 1.归纳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归纳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及应用前景。

方式一2003年,四川少年小林点燃鞭炮,导致面部、四肢被严重烧伤并感染。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小林的爸爸、妈妈向医生恳求“割皮救儿”,烧伤整形科主任魏平最终同意进行这场罕见的亲体皮肤移植手术。

为了全覆盖孩子身体上被深度烧伤并发生感染的创面,医生把取自父子俩的皮肤全部剪成指甲盖大小的皮块,儿子和爸爸的皮肤相隔相嵌,估计父亲的皮肤至少能在其儿子身上存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给儿子自身皮肤的生长带来了生机,孩子的痊愈指日可待。

思考:1.小林在皮肤烧伤之后,很容易得病,为什么?2.选取植皮时,理论上选择谁的皮肤最好?为什么?3.自身的健康皮肤是有限的,能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自身的皮肤?方式二古代神话里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成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故事,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

1978年,美国科幻小说家罗维克(D.Rorvick)写了一本名叫《克隆人》(The Cloning of a man)的书,内容是一位富商将自己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枚去核卵中,然后将其在体外卵裂成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经过足月的怀孕,最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这个男婴就是一个克隆人。

现在,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

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样可怕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呢?一、动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的培养1.动物细胞工程2.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过程动物组织块或器官――――――――――→剪碎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单个细胞――→加培养液细胞悬液――→初次培养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选修专题细胞工程选修专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选修专题细胞工程选修专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 新的植物体的技术。包括植物原生质体 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两个阶段。
(2)细胞融合的生物学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过程:
①去壁:酶解法,所用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
化学法——常用聚乙二醇 (PEG)作诱导剂。 ③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标志: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 ④优点: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接种:灭菌后的花蕾,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萼片 和花瓣,并立即将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剥离 花药时尽量不要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 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同时还要彻底去除花丝, 因为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的形成。
C.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幼小植株形成后 才需要光照。如果花药开裂长出愈伤组织或 释放出胚状体,就要在花药开裂后尽快将幼小 植株分开。
A、能够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繁殖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没有
基因重组,亲子代细胞内DNA不变,具有相同的 基因,因此能够保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B、能够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这种技术具有取材少、繁殖率高、培养
周期短的特点,因此能够高效快速地实现 种苗的大量繁殖。
(2)作物脱毒: ①原因: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它们感染的病毒 很容易传播给后代。
1.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 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细胞的这种特性叫做细胞的全能性。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所特有 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 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 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3)细胞在生物体内没有表现全能性的原因

高中生物选修3细胞工程

高中生物选修3细胞工程
• 育种新方法
– 单倍体育种 – 诱导突变体
•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一)微型繁殖技术(也称快速繁殖技术) 1.概念: 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优点: 1)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2)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3.成就:
一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一பைடு நூலகம்微型繁殖技术(也称快速繁殖技术)
的形成
再分化 试管苗的形成
扩大培养
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概括出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简图。
植物材料 (消毒)
脱分化
愈伤组织
无菌接种、诱导
再分化 诱导
试管苗
移栽到大田 培养成正常植株
合作学习
(1)在组织培养实验中,为什么要强调 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
防止杂菌污染,因为杂菌生长快, 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杂菌生长过程 中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 速死亡。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 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又 称去分化。
脱分化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实质是恢复细胞的全能性过程。 结果是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细胞的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 培养过程中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
获取 外植体
移栽
无菌接种 脱分化 诱导愈伤组织
5、条件: (1)离体状态,
(2)完全营养物质、激素
探究:
1、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有哪些?
离体、提供营养物质、激素及其它适宜条件。
2、生物体内的细胞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 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的结果。
3、为何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2.2 动物细胞工程执笔人:侍东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条件、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并了解它们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2、知道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方法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并正确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这两项技术的原理,并理解这些技术的新进展。

2、结合免疫原理、融合原理以及动物细胞培养,全面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可生产出专一性强,灵敏性高的抗体。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收集相关报道,在同学中开展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的讨论,来加强对科技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及单克隆抗体具体应用的学习,体验现代生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及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坚定自己投入到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1、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将它分散成,然后放在中,让这些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可表示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原代培养是指,传代培养是指。

3、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条件有。

4、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移入一个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

这个新的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核移植移到的动物称。

5、核移植动物的应用前景有。

五、例题分析:例1、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A、动物细胞融合B、胚胎移植C、动物细胞培养D、核移植例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育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例3、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试管动物培养B、胚胎移植子C、胚胎分割移植D、受精卵移植例4、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a ;b(2)实施细胞工程a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母细胞的原因是(3)“多利”面部的毛色是。

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依据:(4)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核也具有。

(5)请试举一例,说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的实际意义。

答案:细胞核核移植胚胎移植①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②成熟促进因子的活性最高③细胞质已成熟,支持胚胎的全程发育白色“多利”的全部细胞核来自白面绵羊全能性①保存濒危物种②医学上克隆器官③繁育优良品种例5、右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 ______处理,除去了_______ ;由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 。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 ,然后用使其分散开来;由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___ ,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 ,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效应B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经被注射了。

注射后小鼠身体发生了相应的免疫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__ 。

(5)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 。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液中培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壁产生新的细胞壁植物组织培养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或胚胎胰蛋白酶灭活的病毒诱导杂种细胞流动性抗原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骨髓瘤细胞 3 杂交瘤细胞用特定选择培养基小鼠腹腔内增殖六、课堂检测(一)选择:1、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选用的培养材料是()A、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B、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C、动物的受精卵细胞D、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细胞2、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物种的基因型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多取自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胰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D、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传50代左右,所培养的细胞会衰老死亡4、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5、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比较,在动物细胞融合中有特殊性的是()A、融合的原理B、融合的优点C、融合的诱导手段D、融合的过程6、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7、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后要用特定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⑤杂交瘤细胞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③8、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1过程注射的物质和A细胞的名称为()A、抗体、T淋巴细胞B、抗原、T淋巴细胞C、抗体、B淋巴细胞D、抗原、效应B淋巴细胞9、单克隆抗体和血清抗体相比,其优越性在于()A、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B、单克隆抗体能够在体外制备C、单克隆抗体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强、免疫活性高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简单10、“生物导弹”是指()A、单克隆抗体B、带有特定药物的单克隆抗体C、杂交细胞D、B淋巴细胞二、填空11、下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

请据此回答:(1)容器A中放置的是动物器官或组织。

它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A中的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要进行的处理是,然后用酶处理,这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培养首先在B瓶中进行,瓶中的培养基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在此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有许多细胞衰老死亡,这是培养到第代,到这时的培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了把B瓶中的细胞分装到C瓶中,用处理,然后配置成,再分装。

(5)在C瓶中正常培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胞全部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材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当两个标记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起初一半膜发出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出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细胞膜,这是因为。

(2)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再保持40min,则融合细胞仍然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图是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

据图回答:(1)这是细胞,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化而来的。

(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_____ 。

抗体的分泌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 ,并以〔〕的形式转变。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提供的能量。

(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它能与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免疫。

(5)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 。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要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14、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科勒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某种B淋巴细胞,产生杂交瘤细胞,通过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了单克隆抗体。

现在我们能不能利用此题原理生产人的胰岛素呢?黑人妇女海拉的宫颈癌细胞分离建立了“海拉细胞系”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仍然在世界上许多实验室广泛地传代使用。

能否利用“海拉细胞系”提供的细胞和胰岛B细胞产生“杂交瘤细胞”,经“杂交瘤细胞”产生胰岛素呢?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现在假如可行的话,请按照细胞工程的原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首先是获取胰岛B细胞:从胰腺中取得了胰岛的部分细胞,要使分离,应当使用酶。

(2)要将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开最好是利用培养基。

(3)获取了胰岛B细胞后,要使它与“海拉细胞系”融合最好用____ 诱导。

(4)要确定“杂交瘤细胞”是否成功,首先应先看能否;其次是看其能否产生。

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D B C A A D C B11、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或胚胎剪碎组织胰蛋白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利于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废物排出糖、氨基酸、水、无机盐、促生长因子与微量元素10 原代培养胰蛋白酶细胞悬液细胞没有发生癌变12、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低温下分子的运动受抑制13、效应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④⑤③②①一定的连续性 2 囊泡 6线粒体球蛋白抗原体液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14、胰蛋白选择性灭活的病毒大量增殖胰岛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