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必修的职业技术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检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使学生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并掌握相关关键技术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专业能力1.具备与客户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2.能够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一定的检测和维修;3.掌握纯电动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4.掌握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测试及维护;5.掌握驱动电机及其他电动、电控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6.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各种动力混合方式;7.掌握天然气汽车的性能特点;8.了解其他替代燃料汽车的性能;9.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特别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高压电、易燃品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维修的安全和质量;10.能够检查修复后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状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11.能够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弃液体及损坏的零部件。

(二)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三)方法能力1.能够自主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2.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4.能够不断积累汽车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本大纲适用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训16学时。

各部分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如下:第一单元新能源汽车概述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国产电动轿车重点: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和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2201018学分:2.0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议教材:《新能源汽车概论》,高建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06。

课程归口:汽车工程学院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及设计方法。

本课程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结构分析,使学生掌握基于内燃机的驱动系,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撇子,电驱动系统,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

为后续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汽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等课程及暑期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目标1. 能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掌握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车辆在机械结构和性能分析中的区别。

目标2. 能够掌握常见的串/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基本结构原理,熟悉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了解常见串、并联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的设计原理、节能机理和控制方法。

目标3. 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能力存储装置、再生制动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和新型驱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目标4. 能够将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综合应用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涉及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前序课程的紧密结合,分析、推理和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领域产品的设计与优化等复杂工程问题。

本课程支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5-2、毕业要求6-2、毕业要求7-2,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和石油资源。

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智能工程系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三、实训项目与主要内容
面向专业及
编号 1、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

4 7
2、 5 8
3、 6 9

号 实训项目 内容提要
学时
面向
专业
实训
要求
实训
类型
每组
人数




1 汽车初步认

工作任务1 汽车初步认
知的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2 汽车初步认
知的方案实施
工作任务3 汽车初步认
知完工检验
1 必修 认知 5
2 汽车维修安
全作业
工作任务1 汽车维修安
全作业的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2 汽车维修安
全作业的方案实施
工作任务3 汽车维修安
全作业完工检验
1 必修 认知 5
3 汽车车身结
构的认知
工作任务1 汽车车身结
构认知的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2 汽车车身结
构认知的方案实施
工作任务3 汽车车身结
构的认知完工检验
1 必修 认知 5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实习报告60%,平时考勤40%。

《新能源汽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5级《新能源汽车》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新能源汽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基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

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建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新能源汽车》臧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 本课程课时为76课时。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类型和应用;2.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3.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教学内容:§1-1 新能源汽车概述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1.电动汽车2.气体燃料汽车3.生物燃料汽车4.氢气汽车5.醚燃料汽车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管理方式§1-2 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一、汽车与能源二、汽车与环境§1-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教学建议: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

2.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计算要讲清楚,并与后续各章中新能源汽车构造第二章天然气汽车教学要求:1.了解天然气汽车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熟悉天然气汽车主要类型、应用和结构;3.认识天然气汽车的优点;4.了解天然气汽车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形式;教学内容:§2-1 概述一、车用天然气二、天然气汽车的类型1.按燃料状态分类2.按燃料供给系统特征分类3.按燃料供给的控制方式分类三、天然气汽车总体布置1.上海别克天然气汽车2.中巴车改装天然气汽车3.天津夏利改装天然气汽车4.天然气载货汽车§2-2 天然气汽车燃料供给系统一、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燃料供给系统二、CNG-柴油双燃料汽车燃料供给系统三、电控燃料供给系统§2-3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 天然气汽车维护一、维护分类与周期二、维护作业的要求三、维护作业内容与技术要求教学建议:1.了解新能源汽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把握螺纹参数与标记的讲解。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新能源汽车概论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说出新能源汽车基本结构和原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能说出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类型、发展现状及趋势、新能源汽车的类型、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的结构原理、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控制系统及辅助充电系统的结构原理、燃料电池技术简介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湿合动力电动汽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基础知识,对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能源管理和回收系统,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木在汽车上的应用有整体的了解。

三、最低课时安排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最低总计学习课时为64课时。

各章节最低课时安排如下表
我们对本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会提供PPT,并在PPT中标明知识点讲述要点,详细内。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大纲

本课程建议授课时长共80课时。

项目一认识新能源汽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和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2.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种类。

3.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4.掌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

◎技能目标1.熟悉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并能够对其进行区分。

2.熟悉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课时分配12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三个任务。

任务一新能源汽车概述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分类二、常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征任务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任务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及规划二、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状况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项目二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与主流车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的发展趋势。

2.熟悉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依据和各类型的基本特征。

3.熟悉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类型及特征。

4.掌握各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熟悉区分各种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方法。

2.熟悉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的基本组成及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课时分配8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两个任务。

任务一混合动力车辆各类型及对应的主流车型一、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二、混合动力的分类任务二纯电动汽车电池类型与主流车型一、电池的分类二、主流动力电池的特点项目三混合动力汽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微混合自动启停技术的特点。

2.熟悉混合动力汽车(含插电式)的行驶状态与控制策略。

3.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与技术特点。

◎技能目标1. 了解混合动力汽车的组件名称和功用。

2.熟悉混合动力汽车各组件的安装位置。

(二)课时分配12课时。

(三)教学提纲本项目共有三个任务。

任务一微混合自动启停技术特点一、概述二、自动启停技术的类型三、自动启停系统结构组成任务二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状态一、概述二、混合动力汽车的几种行驶状态三、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任务三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特点一、概述二、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组成三、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特点项目四纯电动汽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纯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与控制策略。

新能源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新能源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新能源汽车培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2. 课程编码:NEV0013. 课程性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4. 课程目标:使学员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操作维护以及相关法规标准。

二、课程内容1. 模块一:新能源汽车概述-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与挑战2. 模块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电池技术:锂电池、镍氢电池等- 电机及控制器技术- 混合动力系统3. 模块三:新能源汽车充电与维护- 充电设施与充电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故障诊断与排除4. 模块四:新能源汽车安全与法规-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特性与风险- 新能源汽车相关法规标准解读- 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5. 模块五: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政策-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解读-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分析,使学员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学员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实际操作训练。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指定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考核:对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4. 理论考试: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五、课程时间安排1. 理论教学:共计24课时2. 实践教学:共计16课时3. 考核时间:共计4课时六、师资要求1. 具有丰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经验2. 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3. 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力七、教材与参考资料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教材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维修》参考书3. 《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法规汇编》---请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模板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培训项目的具体需求。

汽车新能源技术研修(2个月)--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汽车新能源技术研修(2个月)--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汽车新能源技术研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2个月)目录第一部分、专业定位第二部分、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表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汽车新能源技术研修(2个月)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专业定位一、适用专业:汽车新能源技术研修(2个月)二、专业定位:(一)专业性质与特点:新能源技术课程是一门为了紧跟当今汽车市场发展速度与技术革新所衍生出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新能源车辆认知、混动车辆技术认知、纯电动车辆技术认知。

目的在于打造学生新能源车辆技术的基础。

(二)学习对象:具有一定汽车知识基础学员(三)学制与学历服务:学习周期:两个月三、教学目标:(一)专业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当今新能源市场行情。

2、掌握新能源车辆结构及系统控制原理。

3、掌握新能源车辆各项基本参数。

(二)个人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2、6S管理习惯养成。

(三)职业能力目标:1、了解各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

2、掌握新能源车辆基本使用、维修保养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表一、教学计划:二、教学进度表:新能源汽车维修触电安全急救混合动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进度表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一:新能源汽车维修触电安全急救【本节教学目标】: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安全操作有哪些内容、触电后的急救方法【本节教学重难点】:1、学习安全操作的意义(保护、安全)2、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电击、烧伤)3、触电后的急救方法【教学内容】: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安全操作工具的使用、触电后的急救方法【本节作业】:1、触电急救方法(人工呼吸)2、触电急救流程及工具使用【本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对安全用电触电急救方法学习,提高学生安全操作的意识,学会触电急救的方法课程二:纯电动汽车检测与维修【本课程简介】:在中国汽车业"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中国汽车行业今后五年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到2015年,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达到百万辆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汽车新能源》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发展方向之一,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要求制定本实训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任务是:1、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整车基本维护保养技术;
2、新能源汽车高压蓄电池的维护保养;
3、新能源汽车动力传递以及各个动力系统的保养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了解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了解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以及维护;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维护;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特点;新能源汽车整车常规保养;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1,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概述以及认知
内容: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及特点;;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要求: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研究汽车新能源的意义及发展对策;熟悉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重点: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及评价方法。

(二)新能源汽车维护安全教育
内容:对于高压电部分安全用电,保护自身,设备的安全。

要求:了解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部分的特点,对高压电的维护要求
重点:防护措施的要求。

(三)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与维护
内容:高压蓄电池的特点介绍以及检测。

要求:高压电池的维护保养。

重点:高压电池的检测系统的认知测量。

(四)混合动力系统的介绍
内容:串联、并联、混联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形式的运用。

要求:丰田普锐斯的混联的结构的讲解
重点:普锐斯结动力结构的认知
(五)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介绍
内容:纯电动汽车动力路线介绍
要求: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比较特点重点: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