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方案

合集下载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标题: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详解一、引言高支模专项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且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其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因此,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审批流程尤为关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行业规定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程序执行。

二、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阶段1. 方案设计:由项目技术部门或专业设计单位依据建筑结构特点、现场实际情况及工程需求,详细设计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方法、材料选用、计算分析、安全措施等。

2. 内部审核: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团队进行内部评审,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全面审查。

三、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1. 专家论证:内部审核通过后的施工方案,需要提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论证,对方案的安全性、适用性进行深度评估,并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2. 企业审批:专家论证通过后,将方案上报至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此阶段主要审核方案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3.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审:企业审批通过后的施工方案需提交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如住建局)进行审批,获取行政许可。

四、后续实施与监控经各级审批通过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同时,要定期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方案执行情况的复查,确保方案的有效落地和动态调整。

五、结语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流程严谨而复杂,每一个环节都是保障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的重要屏障。

各参与方务必高度重视,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流程,以期在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1 -一、工程简介----------------------------------------------------------------------------------------------------------------- - 1 -二、工程内容----------------------------------------------------------------------------------------------------------------- - 1 -第二章编制依据-------------------------------------------------------------------------------------------------------------- - 2 -第三章模板支架的安装----------------------------------------------------------------------------------------------------- - 2 -一、材料选用----------------------------------------------------------------------------------------------------------------- - 2 -二、施工准备----------------------------------------------------------------------------------------------------------------- - 3 -三、施工工序----------------------------------------------------------------------------------------------------------------- - 3 -四、安装工艺----------------------------------------------------------------------------------------------------------------- - 3 -五、安装要求----------------------------------------------------------------------------------------------------------------- - 3 -第四章模板支架的验收----------------------------------------------------------------------------------------------------- - 4 -一、检查----------------------------------------------------------------------------------------------------------------------- - 4 -二、验收----------------------------------------------------------------------------------------------------------------------- - 5 -第五章模板支承体系监测-------------------------------------------------------------------------------------------------- - 6 -第六章模板支承体系拆除-------------------------------------------------------------------------------------------------- - 6 -第七章模板支承体系验算-------------------------------------------------------------------------------------------------- - 7 -一、计算方法说明 ---------------------------------------------------------------------------------------------------------- - 7 -二、梁模板门式脚手架支撑计算书------------------------------------------------------------------------------------- - 9 -三、梁侧模板计算书 ------------------------------------------------------------------------------------------------------ - 18 -第八章管理架构及安全技术措施--------------------------------------------------------------------------------------- - 25 -一、管理架构---------------------------------------------------------------------------------------------------------------- - 25 -二、安全技术措施 --------------------------------------------------------------------------------------------------------- - 25 -第九章应急救援预案------------------------------------------------------------------------------------------------------ - 27 -一、应急救援机构 --------------------------------------------------------------------------------------------------------- - 27 -二、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 - 27 -三、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 - 27 -四、应急救援器材 --------------------------------------------------------------------------------------------------------- - 28 -五、应急救援药品 --------------------------------------------------------------------------------------------------------- - 28 -六、应急救援措施 --------------------------------------------------------------------------------------------------------- - 28 -第十章附图 ----------------------------------------------------------------------------------------------------------------- - 30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广佛创意园—旧仓库、厂房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荔湾区东漖街东漖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勘察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监理单位:广州市穗芳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州市芳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8695.2平方米,由12栋3~4层建筑物组成,建筑工程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分类丙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本次高支模专项施工的目标是确保施工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

二、施工内容1. 高支模材料的采购与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高质量的钢筋、混凝土及高支模板,并进行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2.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配备: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高支模施工的操作技巧,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齐全。

3. 施工方案的制定: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将其与参与施工的各方进行沟通和确认。

4. 施工现场的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工作,确保施工区域没有任何杂物和障碍物,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和围挡工作。

5. 确定高支模的施工顺序: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不同部位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流畅,并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保护。

6. 高支模的搭建和拆除: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高支模的搭建和拆除工作,确保支模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7. 现浇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根据施工方案,对高支模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并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8. 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现场检查和检测手段,确保施工工作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护栏,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3. 建立施工安全督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施工质量控制1. 结合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确保高支模的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2. 对高支模的固定和支撑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支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对现浇混凝土的坍落度、均匀性和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要求。

五、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注重施工工序的流畅和衔接,避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六、施工经费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需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经费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材料采购和消耗。

高支模安全专项方案

高支模安全专项方案

高支模安全专题方案审查要点一、高支模分类1、一般高支模:指高度不小于或等于4.5 米旳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模板系统施工管理措施》。

2、高大模板工程(平常指旳超高支模):指水平混凝土构件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施工总荷载不小于10KN/m²或集中线荷载不小于15KN/m 旳模板支撑系统(建质[]213 号规定必须组织专家论证旳项目)。

二、高支模安全专题方案旳构成内容1、工程概况。

2、编制根据。

3、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

4、施工组织与管理。

5、模板及支撑系统旳安装、拆除。

6、模板及支撑系统安装旳质量安全规定。

7、模板支撑旳验收和使用。

三、高支模安全专题方案审查要点一)、工程概况。

重要有模板支架搭设旳位置、平面尺寸、所在楼层旳层数、支模旳高度、重要构造特性(如梁、板旳跨度、主、次梁旳最大截面尺寸、楼板厚度、主次梁之间与否有特殊旳状况)、混凝土运送、浇筑、振捣措施等、支撑基础土质。

二)、编制根据:1、《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原则》JGJ59-99 。

3、《建筑构造荷载规范》、《木构造设计规范》、《钢构造设计规范》、《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按需要选用。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或《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 。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JGJ80-91 。

6、本工程施工构造图纸、地质资料。

三)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一)、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选择1、梁底、梁侧、板底使用材料旳品种规格。

2、梁底、板底大小楞木使用材料旳品种规格。

3、梁侧立枋、压脚、立挡、横带、拉螺杆。

4、支撑系统: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材料品种或规格,门架、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旳选用品种规格型号。

(二)、模板及支撑子系统设计构造尺寸确定1、模板支架构造旳一般规定1)、当使用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架时:①、构造构造设计应根据荷载、支撑高度、使用面积及自身旳基本构造特性等作出布置。

高支模工程专项方案

高支模工程专项方案

高支模工程专项方案一、项目背景这次的高支模工程,是为了支持一栋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施工。

这座建筑,就像一座巨大的雕塑,静静地矗立在城市的中央。

我闭上眼睛,想象着它未来的样子,那么壮观,那么雄伟。

二、工程概述高支模工程,简单来说,就是用钢管、木板、扣件等材料搭建起一个支撑体系,用来支撑楼板、梁、柱等建筑构件。

这个体系,就像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整个建筑的作用。

而这次工程的关键,就是要确保这个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工程规模:本项目高支模工程涉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高度达到100米。

2.工程难点:由于建筑高度较高,支模体系需要承受巨大的荷载,同时还要考虑到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因素。

三、施工方案1.支模体系设计(1)主梁采用双钢管,次梁采用单钢管,交叉布置,形成稳定的网格结构。

(2)立杆采用无缝钢管,底部焊接固定,顶部设置可调节高度的顶托。

(3)水平杆采用扣件连接,形成整体框架。

2.支模体系施工(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平整、坚实。

(2)按照设计方案,先搭建主梁和立杆,再安装次梁和水平杆。

(3)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支模体系的稳定性。

3.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定期对支模体系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前期:完成场地平整、材料准备等工作。

2.施工中期:完成支模体系搭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施工后期:完成支模体系拆除,清理施工现场。

五、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

2.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水平。

3.施工完成后,对支模体系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六、应急预案1.施工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预案内容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物资调配等。

3.预案实施过程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我停下手中的笔,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高支模专项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支模方案选择 (2)(一)楼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模板的安装 (3)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5)2、模板的支设 (5)3、高大模板支架搭设构造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模板的拆除 (5)六、质量保证措施 (7)1材料质量标准 (7)2施工质量要求 (8)七、职业健康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9)(一)安全管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四)、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施工安全措施 (9)(五)、模板安装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10)(六)、在斜屋面上钢筋绑扎、浇捣砼的安全技术措施 (13)八、模板支架稳定性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支模专项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领域,高支模技术被广泛应用。

高支模指的是使用具有高度可调节的支撑体系的模板,用于施工混凝土结构。

为了更好地推广高支模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制定高支模专项方案迫在眉睫。

一、背景介绍高支模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提供稳定、可调节的模板系统,使得施工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然而,由于各地建筑施工的差异和特殊要求,需要制定一套通用的、可操作性强的高支模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高支模专项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在高支模施工中,模板必须能够承受所施加的荷载,并且能够灵活调整,适应土壤和结构的变化。

其次,方案的目标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浪费和重复工作。

三、方案内容1. 设计和制造标准高支模专项方案需要明确的设计和制造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可调节性等要求。

通过制定精确的标准,可以保证高支模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施工规范方案中应包括详细的施工规范,包括模板的安装和拆除过程、支撑体系的调整方法、荷载计算和监测等。

施工规范的制定可以确保施工人员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培训和技术支持高支模技术需要专业的操作和管理。

方案应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施工人员如何安装、拆除和调整模板,以及如何做好质量和安全控制。

此外,方案还应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四、方案实施高支模专项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合作。

建筑施工企业、设计机构、监理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制定、推广和实施方案。

此外,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方案得以落地。

五、方案效益实施高支模专项方案可以带来许多效益。

首先,高支模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

其次,高支模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建筑物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最重要的是,高支模技术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可以应对特殊的建筑任务和复杂的地形条件。

六、未来展望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施工前准备•高支模搭设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举措•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施工前准备01010203场地条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评估其对高支模施工的影响。

周边环境调查周边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情况,确保施工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高支模的准确位置和标高。

现场勘察与测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高支模设计图纸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和现场实际情况。

设计图纸审查与交底图纸审查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高支模材料,如钢管、扣件、木方、模板等。

材料采购准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如切割机、弯曲机、焊接机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设备储备材料设备采购与储备施工人员组织与培训施工队伍组织组建专业的高支模施工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等。

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

高支模搭设方案02高支模搭设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高支模搭设应确保整体稳定性,防止倾覆、坍塌等事故发生。

高支模搭设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满足施工要求。

在保证安全、稳定、适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搭设成本。

安全第一稳定性适用性经济性搭设原则及要求选用高强度钢管作为立杆,按照设计间距进行布置,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立杆横杆斜撑采用钢管或型钢作为横杆,与立杆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在支撑体系中设置斜撑,提高整体稳定性,防止侧向位移。

030201立杆、横杆、斜撑等构件选用与布置连接方式采用扣件式连接或焊接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紧固措施对连接部位进行紧固,如采用螺栓紧固、拧紧扣件等,确保支撑体系不松动、不变形。

连接方式及紧固措施剪刀撑、横向支撑等设置剪刀撑在支撑体系中设置剪刀撑,提高整体稳定性,防止侧向位移和倾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满江垃圾处置、清运系统中转站项目工程,位于大理经济开发区满江片。

区该工程为附属用房1栋建筑物。

附属用房为框架结构,地上2层,建筑面积为694.4m2。

建筑总高度8.5m。

压缩车间1栋建筑物,框架结构,地上2层,建筑面积为947.49㎡:总高度为13.7米。

二、搭设方案2.1材料: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支架采用ф48×3.0钢管,墙板内楞用50×100木方。

2.2搭设方案1.楼层板面梁:底膜用模板加方木档。

小楞用钢管,间距300,力杆间距600×600,步距1730MM。

为保证质量,还要对梁进行加固:将梁底小横杆用钢管连接,然后,间距0.6米,加钢管顶撑。

立杆与横杆交接处,用双扣件加固。

高度超过一米的梁,侧板要用螺杆加固。

板:钢管支架1000×1200,水平杆步距1730MM,其上搁置50×100木方间距250,立杆与顶上横杆交接处,用双扣件加固。

板:钢管支架1000×1200,水平杆步距1730,其上搁置50×100方木,间距250。

三、楼梯模板1、放样计算斜坡模板长度及踏步三角木尺寸。

2、定标高和起步位置,根据放样的水平线,照图纸尺寸及标高定出平台及起步的标高。

3、支基础梁的模板,主要是外侧模和梯步处侧模,梯步外侧模上口与斜坡底板坡口相接。

4、支撑休息平台梁和平台板,掌握好结构标高。

5、支斜坡模板,主要是支撑必须与斜坡垂直,并要用拉杆牵牢。

斜撑支点根部不能滑动。

6、钉梯帮板及踏步板,并把锯出三角的木板倒卡在踏步板上钉牢。

7、配合浇筑混凝土时设置栏杆埋件。

四、楼板模板楼板利用满堂钢管顶撑木搁栅加九合板施工,支撑架采用直径48cm建筑钢管,梁模板在满堂基础上再在梁两边加密支承钢管,底模支撑在横杆方木上面,侧模用短钢管及扣件来固定和加固。

所有大梁底下必须弹好梁轴线,梁底板在固定之前,必须用线锤把梁轴线位置定好,然后固定。

五、材料要求:5.1钢管:a、有产品合格证。

b、有质量检验报告。

c、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

d、壁厚、外径等要符合要求。

5.2扣件a、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b、旧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痕、变形的严禁使用。

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c、新旧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5.3胶合板:15MM厚木质防水板。

5.4木枋:材质等级不得低于Ⅱ级。

六、搭设顺序放线→竖墙板模板→第一步纵、横水平杆→搭设拉地杆→抄平→梁底水平杆→梁底小楞→梁底侧模→板底水平杆→板底木枋→板模七、搭设要求1、对跨度≥4M的现浇砼梁板,需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支架搭设需在立杆底砼强度达到1.2N/MM2之后进行。

3、立杆之间必须设置纵横向扫拉杆。

4、底层步距≤1.8M。

5、支架立杆2M高度允许偏差为5MM。

6、满堂架要设置剪刀撑。

7、浇砼前,墙缝必须要泥工补好。

八、拆除1、拆除前必须由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向工班作技术交底。

2、柱、墙测模在砼凝固后即可拆模,砼强度以拆模时不会损伤砼表面及不掉棱为准。

3、拆梁板底模必须要在拆模试块出来,且经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

4、严格按先搭后拆的原则拆除,严禁任意乱拆。

5、支架拆除的同时,须拆除底模。

6、对拆下的模板,钢管、扣件、木枋等级时整理,堆放整齐。

九、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由于工程施工难度大,计算取最大跨距来进行计算。

1、计算参数:板厚18mm,采用Ф(三级钢)10@150双层双向拉通配筋,板跨度为:2400mm×2700mm。

梁断面为(选择最大梁计算):kl1——300mm×750mm。

2、脚手架搭设尺寸:板支撑高度为6m,立杆间距为1200mm×1200mm,支撑步距为1730mm,扫地杆高度为200mm,自由端为500mm。

3、材料选用:Ф48×3.0钢管。

截面积A=4.24cm³=424mm²惯性矩:I=10.778×104mm4截面模量:W=4491mm³转半半径:i=15.94mm. E=2.06×105N/mm2 f=205N/mm24、材料重量计算及取值系数:(1)、仿木:70mm×120mm 5m×0.0084×9=0.378kn/㎡15mm胶合板:1㎡×0.015×9=0.135 kn/㎡按JGJ162-2008表4.1.1 平板木模板自重取0.3 kn/㎡,砼取24 kn/㎡。

表4.1.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取值:2.5 kn/㎡(2)、按JGJ130-2011满堂脚手架(加强型)步距1.8m,立杆间距1.2m×1.2m,a=0.5m,立杆计算长度系数υ1=1.099(查表c-3),立杆计算长度系数υ2=1.656(查表c-5),立杆承受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查表A.0.3)G k=0.1670 kn/m。

5、模板自重及钢管支撑系统计算: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2米,立杆的横距 l=1米,立杆的步距 h=1.80米。

采用满堂脚手架(加强型)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

(1)模板及支架自重G1k:模板自重:1.0m×1.2m×0.3=0.36 KN/㎡支撑架自重:6m×0.1670=1.002 KN/㎡合计:0.36+1.002=1.362 KN/㎡(2)砼自重G2K:0.18×1.0×1.2×24=5.185 KN/㎡(3)钢筋自重G3K:0.18×1.0×1.2×1.1=0.238 KN/㎡(4)施工人员荷载Q1k:1.0×1.2×2.5=3 KN/㎡(5)组合荷载N=1.2(G1K+G2K+G3K)+1.4Q1k=1.2×(1.362+5.184+0.238)+1.4×3.0=12.341 KN/㎡(6)立杆稳定性计算:(JGJ130-2011 查表5.4.6 当H≤8m 时,立杆长度系数K取=1.155。

顶部立杆段计算:L0=kυ1(h+2a)=1.155×1.099×(1.8+2×0.5)=3.544 N/mm底部立杆段:kυ2h=1.155×1.656×1.8=3.443 mm长细比计算:λ=L0/I=3554/15.9=223mmλ=L0/I=3443/15.9=216mm查表JGJ130-2011得到:φ=0.146 φ=0.156查表JGJ162-2008得到:φ=0.151 φ=0.162验算:φ取最小值0.146则:N/φ.A=12341/0.146×424=199.4N/mm2199.4 N/mm2<205验算满足要求6、梁支撑系统计算(1)模板和支撑架体自重G1K:模板=(1.8×0.57×2)×1.0×0.3=0.882 KN/㎡支撑架=2×0.1326×6=1.591 KN/㎡G1K=0.882+1.591=2.473 KN/㎡(2)砼自重G2k:(0.18×1.0×1.8+1.0×0.45×0.57)×24=13.932 KN/㎡(0.18×1.0×1.8+0.3×1.0×0.57)×24=11.88 KN/㎡(3)钢筋自重G3k:(5.1×0.57×0.3)×1.5=0.871 KN/㎡0.495×1.5=0.743 KN/㎡(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1k:1.0×1.8×2.5=4.5 KN/㎡(5)组合荷载N'=1.2×(2.473+13.932+0.871)+1.4×4.5 =27.031KN/㎡(6)则每根立杆所承受的荷载:N= N'/2=27.031/2=13.516 KN立杆顶部段不计算稳定性(7)底部立杆稳定性验算L0=ku2h=1.155×1.656×1.8=3.443mmλ=L0/I=3443/15.9=216 查表得:φ=0.162稳定性:N/φ.A=13516/0.162×424=196.77N/mm²196.77 N/mm2<205 N/mm2 验算满足要求7、扣件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1)梁底扣件承受荷载计算:模板自重G1k:(1.8×0.57×2)×1.0×0.3=0.882 KN/㎡(2)砼自重G2k:(0.18×1.0×1.8+1.0×0.45×0.57)×24=13.932 KN/㎡(3)钢筋自重G3k:(5.1×0.57×0.3)×1.5=0.871 KN/㎡(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1k:1.0×1.8×2.5=4.5 KN/㎡扣件验算:N=1/2{1.2×(G1k+G2k+G3k)+1.4×Q1k}=1/2{1.2×(0.882+13.12.932+0.871)+1.4×4.5} =12.561knN'=1/2{1.2×(G1k+G2k+G3k)+1.4×Q1k}=1/2{1.2×(0.882+11.88+0.743)+1.4×4.5} =11.25kn双扣件满足验算要求8、梁底水平杆受力计算(1)模板自重G1k=(0.57×2+0.6)×1.0×0.3=0.522kn (2)梁砼自重G2k=(0.3×0.75×1.0+0.3×1.0×0.18)=6.696kn(3)钢筋自重G3k=0.279×1.5=0.419kn(4)水平杆自重=0.6×0.397=0.238kn(5)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1k=0.6×1.0×2.5=1.5kn则组合荷载N=1.2(6.696+0.522+0.419+0.238)+1.4×1.5=11.55kn/m(6)q=11.55÷0.6=19.25kn/m(7)M=ql2/8=19.25×0.62/8=0.866kn/m(8)Б=M/W=0.866×106/4491=192.89N/mm2192.89 N/mm2<205N/mm2υ=5ql2/384EI=5×19.25×6004/384×2.06×105×10.778×104 =1.46mm1.46mm < 10mm验算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