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我们共同的家 教案

合集下载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学教案

《共同的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共同的家》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汇。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共同的家》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

一、第一章节:导入和课文阅读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讲解课文《共同的家》的含义。

2.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步骤:1. 开场白: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家乡和祖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二、第二章节:课文理解和讨论教学内容:1. 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家庭、家乡和祖国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讲解生僻词汇:逐一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汇。

2. 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三、第三章节:情感体验和表达教学内容:1. 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 培养学生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步骤:1. 情境教学:利用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让学生描述和感受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 表达爱意:让学生用词语或句子表达对家庭、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安排:20分钟四、第四章节: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学内容: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步骤:1. 小结课堂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生的表现。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4.4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4.4

第十三课我们共同的家赵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家,每天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快乐而幸福。

同时我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国。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共同的家。

(一)认知学习——认识祖国之大1.地球仪上寻中国。

师:同学们,投影上有一副世界地图,你能很快地在这上面找到我们的祖国吗?师:找到了吗?大家想想,我国版图的形状像什么?(雄鸡)师:[屏显中国版图]瞧!这就是我们祖国的版图,多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啊!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沿着大公鸡的边缘走一圈。

有谁知道这一圈有多长吗?(陆地边界总长22000多千里)如果我们开汽车以12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着版图走一圈的话,即使是不吃不喝地开车吧,也得开8天8夜,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2.地图上找家乡。

师:我们在座的都是淮安的同学,你知道淮安属于哪个省吗?师:淮安有多大呢?课前我专门查了资料——有10072平方公里。

告诉你们,相当于140万个足球场大呢!淮安大不大呢?师:那么谁能在地图中指一指吗?能不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淮安的具体位置呢?那么现在我们把江苏省的地图放大,看看聪明的小朋友能不能找到呢?师:淮安位于江苏省的哪儿呢?[屏显江苏省地图,箭头指向淮安市]请看,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3.汇报交流。

师:淮安还只是江苏省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我们江苏还有许许多多的兄弟城市。

课前同学们作了调查,你知道江苏还包含哪些城市吗?师:苏锡常宁镇扬通泰盐淮宿连徐……十三个市级行政区组成了江苏省这个大家庭。

[屏显江苏省的主要城市闪动] 同时,江苏也和浙江、广东等三十多个的省份组成了我们共同的家——中国。

[屏显江苏省,然后众省份拼凑在一起构成全国版图] (板书课题——中国)。

(二)情境创设——感受祖国之大1.从生活经验中来。

师: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有着许许多多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你去过哪里,谁来介绍介绍?2.到生活情境中去。

师:这不真巧,KIT猫一家三口也要出远门啦!小KIT,去的是北方的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参加全国作文大赛。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在家庭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构成:父母、子女、祖父母等。

2. 家庭的功能:情感交流、生活照顾、教育培养、社会化等。

3. 家庭价值观:亲情、友情、爱情等。

4. 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的基本构成、家庭的功能、家庭价值观、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观和责任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家庭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中的关系和沟通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庭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观和责任义务,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技巧,分享讨论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沟通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家庭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以及他们对于家庭价值观和责任义务的认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意见。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共同的家》教材,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幻灯片:制作相关的教学幻灯片,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视频材料:选择相关的家庭题材视频,用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家庭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

《共同的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

3. 家庭的作用:温馨的港湾、成长的摇篮、情感的纽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家庭的作用,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家和万事兴》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

2. 图片展示: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3. 情景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情景表演,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家和万事兴》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

2. 展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称。

3.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情景表演,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情怀。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基本成员和关系的认识。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幼儿对家庭作用的理解和对亲情的珍惜程度。

3. 检查幼儿的手工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家和万事兴》故事书籍或视频。

2. 家庭成员的图片和卡片。

3. 家庭情景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饰。

4.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故事书籍或视频,确保播放设备正常运行。

2. 准备家庭成员的图片和卡片,用于教学展示。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我国陆地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从而认识祖国真大。

情感目标: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能力目标:在儿童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祖国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感受祖国之大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你知道这个家庭的名字叫什么吗?那你知道我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吗?1、出示地图在江苏省的南京市举办的“小作家歌颂家乡笔会”就要结束了,参加会议的小朋友都会回各自的家了,(请小朋友找到江苏省南京),我们一起来做一组计算题:1)王冠同学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他坐火车回家大约需要27小时,火车每小时大约运行130千米,两地相距千米;2)齐昕同学住在湖北省武汉市,他坐船回家大约需要48小时,轮船每小时大约运行20千米,两地相距千米;3)刘彤同学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他坐飞机大约要5小时,飞机每小时大约运行750千米,两地相距千米。

4)张齐同学就住在我们南通,从南京坐汽车回来,大约4小时,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两地相距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算一算,有一个真实的过程,旨在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如果改为骑自行车,每天大约骑90千米,王冠回家要走几天?(39天)齐昕大约要走几天?(11天),刘彤呢?(42天);如果改为步行,每天大约行进45千米?三人各要几天才能到家?(分别要78天、22天、84天)。

师小结:同学你感受到我们的祖国---真大呀!在地图上找一找这四个人家乡的位置,直观的感受距离和祖国之大。

(设计意图:通过假设、对比,让学生真切体会祖国之大)2、联系生活,加深感知,学生说说自己去过哪里旅游、探亲,怎么去的,花了多少时间。

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

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

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第一章:家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的意义,体会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增强对家庭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家的定义和意义,包括家庭、亲情、温暖等方面。

通过实例和故事,展示家的重要性和价值。

1.3 教学活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家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让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家庭成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种类和角色,明确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家庭成员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的种类,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角色,如父母的关爱、兄弟姐妹的陪伴等。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第三章:家庭文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认识到家庭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家庭文化认同感和传承家庭文化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如家庭教育、家庭传统、家庭价值观等。

讲解家庭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如性格塑造、行为习惯培养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让学生分组分享自己家庭的文化特点和传统,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第四章:家庭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家庭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家庭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互动。

4.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如倾听、表达、说服等。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场景,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第五章:家庭和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和谐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会维护家庭和谐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家庭和谐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共同的家》教案

《我们共同的家》教案

我们共同的家江苏省如东县栟茶小学陈周丽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距大,气候有天壤之别;2.了解我国人口众多,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3.初步感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

教学难点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国热情。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虽然是我第一次给小朋友们上课,但却感觉特别温馨,因为你们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密,你们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疼爱着你们,来到你们中间,我就像感觉走进了一个“家”。

欢迎我到你们“家”中来作客吗?今天呀,我们的这个家里还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欢迎他们吧!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一起来听首歌吧。

播放歌曲《大中国》3、听出来了吗?我们共同的家是什么?对呀,是中国。

从歌词中,你还听出了什么?4、珠穆朗玛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去收集了中国有关“世界之最”的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

5、出示题目: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运河)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长城)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世界上最长的石窟画廊是(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桥梁最多的城市是(苏州)……6、看来,我们这个家可不一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好好了解了解我们共同的家吧!板书:我们共同的家7、我们这个家,它的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展示并粘贴地图)谁能告诉大家,它像什么?(认识版图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东方)二、认识祖国的面积大1、正如歌中所唱的,每个家都要经历风吹和雨打。

今天是五月十六号,两年前的五月,我们这个家就遭遇了一场大灾难?(四川发生了地震……)2、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四川省,感情描述:20XX年五月份,四川发生了令全世界震惊的大地震。

地震后,一栋栋房屋倒塌,一座座桥梁被毁,一条条道路中断。

许许多多多的人无家可归。

13、我们共同的家

13、我们共同的家
镇江实验学校三年级品生学科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13、我们共同的家
备课人
肖逸
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了解我国陆地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名族大家庭。
2、情感: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对祖国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3、水平: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积极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水平。
学生自由畅谈。
2.同学们,我国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这么独特而有趣。长期以来,我们56个民族都互相尊重、互相协助,所以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加繁荣、昌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3.今天,我们仅仅了解了相关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实际上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希望同学们无论将来身在哪里,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二、感受我们祖国的民族之多
1.民族知多少。
(1)(出示民族大家庭图)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合影,他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
(2)我们是哪个民族的?(汉族)我们都是汉族,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与汉族人口相比,人口较少,就叫作少数民族。




13我们共同的家
民族之多



王冠说他坐火车回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大约需要27小时,两地相距( )千米;
齐昕说他坐船回湖北省会武汉市大约需要48小时,两地相距( )千米;
刘彤说他坐飞机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大约需要5小时,两地相距( )千米。(小提示:火车的运行速度大约是130千米/小时;轮船的运行速度大约是20千米/小时;飞机的运行速度大约是750千米/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共同的家
(一)谈话导入
听音乐《大中国》,谁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大中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美丽富饶,而且家里的兄弟姐妹也很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认识:我们的祖国真大
1、祖国到底有多大
(1)、请学生读一读书中事例。

(2)、让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些小朋友的家距离南京有多远。

(学生根据书中提示计算。


(3)、你觉得我们的祖国大吗?
2、奶奶的建议对吗?
(1)、学生读事例。

(2)、想一想:高明奶奶的建议对吗?为什么?
3、小资料:
指名读一读书中小资料。

(完成“考考你”)
(三)抢答活动:中国之最
过渡:你知道“中国之最”吗?让我们来举行抢答竞赛,看谁说得多。

4、小小组讨论交流。

5、大组抢答记分,根据得分情况,评出优胜组。

(四)民族知多少
1、(1)(出示民族大家庭图p86)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合影,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
(2)我们是哪个民族?(汉族)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左右,其他55个民族,与汉族人口相比,人口就较少,就叫做少数民族。

(3)、根据服饰猜民族
2、少数民族大收罗
(1)这些少数民族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呢?(生自读84页的内容、指名读)
(2)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灿烂的文化和风俗,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

3、民族知识大闯关
下面,我们来一个智力大闯关,有些题目我们在之前已经接触过了,我们看哪一位同学是民族知识的大博士。

(五)升华情感
师:小朋友,五十六年民族,五十六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么多的民族和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怎能不让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呢?面对这样伟大的祖国,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师:小朋友,我国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这么独特而有趣,长期以来,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所以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六)、《美丽的歌谣》
让我们一起来演唱《爱我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