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二章第四节 海陆变迁
合集下载
《第四节 海陆变迁》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

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 ___环_太__平__洋_火__山__地_震__带______、_阿__尔__卑_斯__-喜__马__拉_雅__火__山_地__震__带。
(在图2-56中,
标出其位置)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脉
三.火山地震带
【质疑拓展】分析下列国家或地区为什么多火山地震,3分钟 ①中国四川汶川
一.大陆漂移假说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帮魏格纳找证据,3分钟
1.轮廓
2.古老地层 3.生物
①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轮廓相似 ②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两侧的古地层具有相似性 ③对应位置动物具有相似性
二.板块构造学说
【自主先学】阅读教材P42-43,结合图2-55,完成填空,2分钟 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变
壳比较活跃。
迁
3.证据:喜马拉雅山脉的增长、地中海面积缩小
1.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火山与地震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现象:四川、日本地震、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等
1.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 A )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0000(500万)次地震…… (5万次有震感) 平均每天发生14000次地震…… 每小时发生580多次…… 每分钟发生10次……
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 施是正确的?
三.火山地震带
【自主先学】阅读教材P43页,结合图2-56,完成填空,2分钟 1.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_火__山___和__地__震__活动频繁。
第四节 海陆变迁(王谭莉)

1.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A )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2.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
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 C)
a
b
c
A.a→b→c B.a→c→b C.c→a→b D.c→b→a
3 B
A
1 C
2D
E 4
F
G
第二章
第四节 海陆变迁
喜马拉雅山
为什么高大的喜马拉雅山 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东海海底 人类活动痕迹
为什么东海的海底有 人类活动的遗迹?
结论:
海洋 变成
沧海桑田
陆地 变成
陆地 海洋
地表形态在不断变化
• 大西洋两岸可以拼合
“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自主探究学习:大陆漂移假说 • 1、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
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有关。
假如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家里,我们该怎么办( ABEG)
A
B
C
D
E
F
G
如果遇到大地震,你被压在废墟下不能自行脱险 时,你应该( AB )
A B
C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你能用板块理论 解释下列地震现象 的发生吗?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 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 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二)大陆漂移假说
为什么大西洋两岸 的大陆轮廓如此相似?
魏格纳提出 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的过程
2亿年前
泛大陆、泛大洋
6500万前
分裂、漂移
现在
七大洲、四大洋
新课学习
有关猜想的证据
轮廓吻合
岩石和地层吻合
生物有亲缘关系
(三)板块构造学说
印度半岛和阿 拉伯半岛属于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 块几乎全 部是海洋
第四节 《海陆变迁》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 1、经历漫长变化过程
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了海 洋生物化石,说明了什么?
说明喜马拉雅山过去是海洋,后 来由于地壳变动,变成了陆地
2、火山、地震 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 冲出地表叫火山喷发
岩层在运动过程中,引起 的地面震动就是发生地震
有人说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真的还是假的?
红 海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张裂拉伸
有人说地中海将会消失,真的还是假的?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碰撞挤压
讨论: 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非洲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 在做张裂拉 伸运动,致 使东非大裂 谷不断扩张
板块构 造学说 基本观点
(四)火山与地震 两大火山地震带
课堂练习
2.下列由填海造陆引起海陆变化的是(B)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 D.中国万里长城的形成
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的形成是
由于(C )
A.板块上升
B.板块下降
C.板块张裂
D.板块碰撞
课堂练习
4.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B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课件湘教版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四、火山与地震
标示火山、地震较少的区域, 标示世界多火山、 地震的地区, 你看出它们各自分布的共同点了吗?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直0 击 生 活
3级 无感地震
青海玉树
5级
强震
7级
大地震
陆地 变成
陆地 ,或
陆 地 会 移 动 吗 ?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为什么大西洋两岸 大陆轮廓如此吻合?
大陆漂移示意图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 “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 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发生漂移。 大约两三百万年前,逐渐形成了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 位置。
海洋变成陆地(海洋
陆地 )
“ 沧 海 桑 田 ” 的 含 义
海 洋 变 成 陆 地 ,
陆 地 变 成 海 洋 。
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古代森 林的遗迹、人类活动遗迹等 。 你能推断出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陆地变成海洋(陆地
海洋 )
人类活动—围海造田 (海洋 陆地 )
火山喷发与 火山的形成 地表形 态瞬间发生 变化
泛 大 洋
泛 大 洋
从地图得到的启示
跳过来呀!跳过来 呀!我自己在这边有 点害怕!汪!汪汪!
陆 地 真 的 会 移 动 吗 ?
用动物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非洲 南美洲
大 西 洋
用植物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 人们在印度半岛、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 的岩层中,都发现了一种叫舌羊齿植物的 化石。试用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解释此现 象。 原先,印度半岛、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 是连在一起的一块大陆,大约 2 亿年前, 这块大陆破裂成许多碎块,向外越飘越远, 这些地区才分开,上面的舌羊齿植物也就 分开了,后来这些植物都灭绝了,变成了 化石。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海陆变迁 配套课件

一、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
原因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 化石 陆地→海洋 台湾海峡 海底有古森林遗址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典例 1】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 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藻、海螺等 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 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 D.鱼、海藻、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 【思维点拨】在喜马拉雅山考察,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由于地壳的变动,山脉隆起 成为陆地。 【答案】C )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__________拼合而成的。 亚欧 2. 全 球 主 要 有 六 大 板 块 , 分 别 是 __________ 板 块 、 美洲 非洲 印度洋 __________ 板 块 、 __________ 板 块 、 __________ 板 块 、 太平洋 南极洲 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块。 稳定 3.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_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 __________ 张裂拉伸 碰撞挤压 的 地 带 , 有 的 __________ , 有 的 __________ , 地 壳 比 较 __________。 活跃 四、火山与地震 环太平洋 亚欧大陆 1.__________ 沿 岸 山 脉 带 以 及 横 贯 __________ 南 部 和 非洲西北部 ____________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500 2.全球现有__________多座著名活火山。
【思维点拨】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 块的交界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亚欧板块和太 平洋板块交界处。
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材料:纸、颜料、画笔、橡皮擦、尺子、水。
01
02
步骤
1. 在纸上画出大陆板块和海洋的轮廓。
03
04
2. 用颜料给海洋上色,用画笔在大陆板块 上画出山脉、河流等特征。
3. 用橡皮擦模拟地壳运动,擦除部分海洋 或大陆板块,模拟海陆变迁。
05
06
4.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迁的 原因和过程。
模拟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陆分布。
海陆变迁的过程
缓慢变化
地壳的升降、水平移动以及冰川的扩张和融化等过程,通常需要数千 年或更长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地表形态变化。
快速变化
地震、火山喷发等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如 海啸、山体滑坡等。
全球性变化
地球板块的运动和相互碰撞等全球性因素,可以引起大规模的海陆变 迁,如大陆漂移、洋盆的形成和消亡等。
洋。
生物进化
生物的进化也反映了海陆变迁的 历史。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也
会发生适应和进化。
生物化石
生物化石是海陆变迁的重要证据 之一。化石记录揭示了生物在不 同地质时期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
征。
地球物理证据
地磁异常
地球的磁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与海陆 变迁有关。地磁异常的分布和变化可以用来推断过去的海 陆分布。
地壳板块的运动可能导致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 灾害,影响海陆分布。
人类活动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可能改变海陆 分布和生态环境。
如何应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针对海平面上升、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 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减少污染和过度开发,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 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B) A.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B.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 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海陆变迁
4.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
海陆变迁
1.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 球主要由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 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板块发生 张裂运动 时,地表 会产生什 么现象?
海陆变迁
C
A
B
海陆变迁
3、读六大板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南极洲板块 ⑤ ___________ 太平洋板块 ⑥ ___________ 印度洋板块 ④ ___________ (2)北美洲的落基山脉的形成与哪些板块有关? 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有关。
海陆变迁
如果你是魏格纳, 你会从哪些方面进 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1.大陆轮廓相吻合 (南美洲和非洲)
大 陆 拼 合 图
海陆变迁
我只能生活 在热带浅海,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2.古生物的相似性
我不会飞,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海陆变迁
这好比撕碎了 的一张报纸, 拼合以后的印 刷文字和行列 也一一对应。
海陆变迁
教材P45“活动”,将表格中地震发生地标注在下图上, 并说一说地震与板块分布之间有什么关系?
海陆变迁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 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初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讲解教学课件

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有人预测一亿年后 这里会变成海洋。你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 说明原因吗?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标示火山、地震较少的区域, 标示世界多火山、地 震的地区, 你看出它们各自分布的共同点了吗?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2、大陆漂移假说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主要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周
围是海洋。后来,大陆分成几块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
从地图得到的启示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3、板块构造学说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全球有六大板块
欧亚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人挤压运动 形成山脉 板块张裂拉伸运动 形成裂谷、海洋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六大板块名称
A(
) B(
)
C(
)D(
)
E(
)F (
)
(2)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活跃,
多
和
。
(4)板块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据测量,亚
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
(扩张、
缩小)
人教版初中地理讲解教学课件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