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DNA分子的结构
合集下载
3.2DNA的结构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第3章 第2节 DNA的结构
探究型情境教学 必修2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建立者:沃森和克里克
沃森: 生物学家,可以帮助克里 克理解生物学的内容。
克里克: 物理学家,对X射线晶体衍 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 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 原理。
晚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双螺旋 结构模型前的最后一次合影
A
同一条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
进行连接
T
G
C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建立过程:
20世纪初 DNA的结构单位:四
种脱氧核苷酸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建立过程:DNA呈螺旋结构
资料2:1951年11月,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M.Wilkins)和同事富 兰克林(R.E.Franklin)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 谱。
资料4 :DNA双螺旋直径恒定为2nm,四种碱基结构式如下图:
排除A与A,T与T,C与C,G与G, A与G,C与T配对
A-T A-C G-C G-T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 建立过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资料5: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DNA来源 人
小麦 禽类结核杆菌
思考延伸拓展 强化素养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用
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可知:A1=T2 , A2=T1, G1 = C2 , G2 =C1。 则在DNA双链中: A = T , G = C
可引申为: ①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A+G=T+C 即A+G/T+C=1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 建立过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探究型情境教学 必修2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建立者:沃森和克里克
沃森: 生物学家,可以帮助克里 克理解生物学的内容。
克里克: 物理学家,对X射线晶体衍 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 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 原理。
晚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双螺旋 结构模型前的最后一次合影
A
同一条链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
进行连接
T
G
C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建立过程:
20世纪初 DNA的结构单位:四
种脱氧核苷酸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建立过程:DNA呈螺旋结构
资料2:1951年11月,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M.Wilkins)和同事富 兰克林(R.E.Franklin)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 谱。
资料4 :DNA双螺旋直径恒定为2nm,四种碱基结构式如下图:
排除A与A,T与T,C与C,G与G, A与G,C与T配对
A-T A-C G-C G-T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 建立过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资料5:1952年,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数据如下:
DNA来源 人
小麦 禽类结核杆菌
思考延伸拓展 强化素养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用
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可知:A1=T2 , A2=T1, G1 = C2 , G2 =C1。 则在DNA双链中: A = T , G = C
可引申为: ①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A+G=T+C 即A+G/T+C=1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 建立过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必修二3-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

答案 C
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
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成
分应是
(
)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
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
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
答案 C 解析 一个脱氧核苷酸是一由分子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 为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氮碱基只有A、T、C、 G四种,所以只有四种脱氧核苷酸。又依据 题中“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则
(3)每个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目及排列顺序 是特定的。
(4)不同的基因,差别在于碱基数目及排列
二、基因与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DNA、
染色体、蛋白质、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
关系
2.基因、染色体、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感悟拓展 (1)对于真核细胞来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
要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基因的载体。
(2)对于原核细胞来说,拟核中的DNA分子
或者质粒DNA均是裸露的,没有与蛋白质一 起构成染色体。
(3)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
子代,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位于线
命题热点1 关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 有关计算 【例1】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 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 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 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 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 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 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经密度 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
高二生物课件:2.3.2 DNA的分子结构

2.3.2 DNA的分子结构
(1)元素组成:C、H、O、N、P (2)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磷酸 含氮碱基(4种)
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A
脱氧 核糖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A
T
G
C
…
磷酸二酯键
P
4.某DNA分子的一个单链中,(T+C)/(A+G) 1 1 1 1 =2.5,则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为________, 0.4 1 在整个DNA分子中为________. (T2+C2)/(A2+G2)= (A+G)/(T+C)= 1 1 1 1 1/2.5
G 2.在某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 28% T 占22%,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 _____. 3.某DNA分子的一个单链中,(T+C)/(A+G) 1 1 1 1 =2.5,则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为________, 0.4 1 在整个DNA分子中为________. (T2+C2)/(A2+G2)= (A+G)/(T+C)= 1 1 1 1 1/2.5
DNA分子中的碱基 对排列顺序就代表 了遗传信息。
两条长链上的脱 氧核糖与磷酸交 替排列的顺序是 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是千 变万化的。
DNA分子(功能)特点
①稳定性:结构稳定
②多样性: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 列方式就有44000种。
(1)元素组成:C、H、O、N、P (2)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 磷酸 含氮碱基(4种)
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A
脱氧 核糖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A
T
G
C
…
磷酸二酯键
P
4.某DNA分子的一个单链中,(T+C)/(A+G) 1 1 1 1 =2.5,则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为________, 0.4 1 在整个DNA分子中为________. (T2+C2)/(A2+G2)= (A+G)/(T+C)= 1 1 1 1 1/2.5
G 2.在某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 28% T 占22%,那么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 _____. 3.某DNA分子的一个单链中,(T+C)/(A+G) 1 1 1 1 =2.5,则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为________, 0.4 1 在整个DNA分子中为________. (T2+C2)/(A2+G2)= (A+G)/(T+C)= 1 1 1 1 1/2.5
DNA分子中的碱基 对排列顺序就代表 了遗传信息。
两条长链上的脱 氧核糖与磷酸交 替排列的顺序是 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是千 变万化的。
DNA分子(功能)特点
①稳定性:结构稳定
②多样性: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一个最短的DNA分子也有400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 列方式就有44000种。
3-2 DNA的结构

[⑦]_鸟__嘌__呤____配对
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目的要求:通过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 DNA 结构特点的认 识和理解。 2.制作程序 (1)制作若干个___磷__酸__、__脱__氧__核__糖__、__碱__基_________
↓整合 (2)若干个_脱__氧__核__苷__酸______
②在单链 DNA 分子中不存在同样的规律,因为 A 与 T,G 与 C 不一定相等。
(4)DNA 的两条链之间,哪些比例是相等的?哪些比例互为倒数?
提示 能配对的两个碱基之和所占的比例,即(A+T)或(G+C)在每条链上占
的比例。
A+G T+C
或AT++GC
在互补链上的比值互为倒数。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在双链 DNA 分子中,A=T,G=C,A1=T2,T1=A2,G1=C2,C1=G2。 如图
3.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 DNA 分子中 G 与 C 碱基所占的比例越高,DNA 分子结构的稳定 性越强?
提示 G 与 C 之间有三个氢键,而 A 与 T 之间只有两个氢键。因此 G 与 C 所占比例越大,DNA 分子的稳定性越强。
1.DNA 分子的结构
(1)DNA 单链:脱氧核苷酸分子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如图)。 (2)DNA 双链:两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以氢键相连形成(如图)。 ①每个 DNA 片段中○、、▭之间的数量比为 1∶1∶1,游离的磷酸基团有 2 个; ②一条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连接双链之间的化 学键为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③每个脱氧核糖(除两端外)连接着 2 个磷酸,分别在 3 号、5 号碳原子上相连 接; ④在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 糖—”相连接;
2-3-2DNA的分子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
James Dewey Watson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 C A A C G
T G T T G C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 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克里克
Francis Crick (1916- ) Crick trained and worked as a physicist, but switched to biolog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After codiscovering the structure of DNA, he went on to crack the genetic code that translates DNA into protein. He now studies consciousness at California's Salk Institute.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nucleotide)。 碱基 核苷 核酸 核苷酸 磷酸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
戊糖
戊 糖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了DNA的化学成分: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A = T ,G = C ∴ A+G=T+C ∴ A+G T+C ( ) ( ) A+T+C+G A+T+C+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之3.2DNA分子的结构

已知
A+T 总
= 54%,
则
G+C 总
= 46%
所以
G1+C1 1/2总
= 46%.
已知
G1 1/2总
= 22%
所以
C1 1/2总
= 46%–22%= 24%
因为G2=C1
所以
G2 1/2总
= 24%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 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 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 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 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 氧核糖与磷酸交 替排列的顺序是 稳定不变的。
长链中的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是千 变万化的。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酸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
苷酸链的片段
10
8
G
1
T
2
C9 3
A
45
6
7
DNA分子的结构小结
★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一分子含氮碱基
基本组成单位:四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A —腺嘌呤 含氮碱基种类:C —胞嘧啶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A
G —鸟嘌呤 T —胸腺嘧啶
C
腺膘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G
T
鸟瞟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二:3-2DNA分子的结构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活学巧记
DNA结构的“五、四、三、二、一”记忆
五种元素:C、H、O、N、P;
四种碱基:A、G、C、T,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条长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一种螺旋: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课堂互动探究
“旋转”成双螺旋结构。 (2)根据设计计划,对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进 行检查,对模型的不足加以修正。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能力展示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图中错误的是 ( )。
解析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 1.模型名称:________________模型。 克里克 沃森 2.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_____和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示例一
DNA分子的结构
( )。
【例1】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 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磷 酸—含氮碱基”交替排列而成 B.整个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所以每条单链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 4.否定上述模型:碱基位于螺旋的外部。 ⇓ 5.重新建模:将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 基安排在内部的双链螺旋。 ⇓ 6.否定:相同碱基配对违背化学规律。 ⇓ 7.获取重要信息:腺嘌呤(A)的量总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 鸟嘌呤(G)的量总等于胞嘧啶(C)的量。 ⇓ 8.构建新模型:改变碱基配对方式,让A与T配对,G与C 配对。 ⇓ 9.成功:合理解释A、T、C、G的数量关系,也能解释 DNA的复制。
活学巧记
DNA结构的“五、四、三、二、一”记忆
五种元素:C、H、O、N、P;
四种碱基:A、G、C、T,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条长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一种螺旋: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课堂互动探究
“旋转”成双螺旋结构。 (2)根据设计计划,对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进 行检查,对模型的不足加以修正。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能力展示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图中错误的是 ( )。
解析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 1.模型名称:________________模型。 克里克 沃森 2.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_____和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示例一
DNA分子的结构
( )。
【例1】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 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磷 酸—含氮碱基”交替排列而成 B.整个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所以每条单链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 4.否定上述模型:碱基位于螺旋的外部。 ⇓ 5.重新建模:将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 基安排在内部的双链螺旋。 ⇓ 6.否定:相同碱基配对违背化学规律。 ⇓ 7.获取重要信息:腺嘌呤(A)的量总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 鸟嘌呤(G)的量总等于胞嘧啶(C)的量。 ⇓ 8.构建新模型:改变碱基配对方式,让A与T配对,G与C 配对。 ⇓ 9.成功:合理解释A、T、C、G的数量关系,也能解释 DNA的复制。
2-3-2DNA分子的结构

§3—2
DNA分子的结构
【基础2】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 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 别是 C ) ( A.4000个和900个 C.8000个和1800个 B.4000个和1800个 D.8000个和3600个
【基础3】下列各图形中,图形○ □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 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 接中正确的是 B ) (
§3—2
DNA分子的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思考与讨论
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 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3.请你根据资料回答有关DNA结构方面的问题: ⑴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⑵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组成?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⑶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4.上述资料中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 展有什么启示?
A
B
C
D
§3—2
DNA分子的结构
【拓展题】你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出相关的数学公式 吗?推导后,偿试进一步总结这些公式,从中概括出一些规律。 ∵A=T G=C ∴A+G=T+C AG TC 50% ∴ (_________ (_________ _) __) A+T+G+C A+T+G+C
5.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 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T1+C1
= n
A2+G2 T2+C2
=
1 n
DNA双链
A1
T1 G1 C1
③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条链中 A+G/T+C互为倒数。即两不互补碱基之和 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 比值的倒 数。 A1 +T1 A1 +T1 +G1 +C1 A2 +T2 A2 +T2 +G2 +C2
T2
A2 C2 G2
=
m%
= m%
A+T =m% A+T+G+C
④双链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 百分比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中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百分比。
小试牛刀
3.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 的T占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占该链的 ( ) A.19% B.76% C.5% D.38%
【模型建构3】 DNA双链
P
5 o
4 3 2 1
P
5 o 4 3 2 1
P
5 0 4 3 2 1
P
5 0 4 3 2 1
P
P
P
P
【模型建构3】 DNA双链
P
5 o
4 3 2 1
P
5 0 4 3 2 1
P
P
【模型建构3】 DNA双链
P
5 o
4 3 2 1
P
5 0 4 3 2 1
P
P
P
P
4 3 2
DNA分子的结构可简单记为: 5种元素,4种碱基(脱氧核苷酸), 3种小分子, 2条长链, 1个双螺旋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你注意到了吗?
A T
1.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
与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 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 在内侧,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保持双链平行,氢键的 作用力保持双链结构牢固.
C
G
G
T A
C
A T
2.长链中的碱基对的 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
稳定性
多样性
每一个DNA分子具有特
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C
G
特异性
知识拓展
你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推导出相关的数学公式吗? 推导后,尝试进一步总结这些 公式,从中概括出一些规律。
∵A=T, C=G ∴ A+G=T+C =A+C=T+G= 50% (A+G)/(T+C)=(A+C)/(T+G)=(T+C)/(A+G) =(T+G)/(A+C)=1 ①双链DNA分子中,两互补碱基相等;嘌 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任意两个不互补碱 A1 基之和恒等,各占碱基总数的50%,且不互 T1 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 A1+T1 A2 +T2 A+T =n G1 =n =n G1+C1 G2 +C2 G+C ②双链DNA分子中A+T/G+C等于其中任何 一条链的A+T/G+C。
在生命的旋梯上
沃森(左)和克里克(右)
沃森、克里 克和英国物 理学家威尔 金斯因发现 生命的双螺 旋而荣获 1962年诺贝 尔医学生理 学奖。
左一:威尔金斯 左三:克里克 左五:沃森
二、DNA分子的结构
(1)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 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 DNA分子中的脱 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连接,排列在外侧, 构成基本骨架;碱 基排列在内侧。 (3) 两条链上的碱基 通过氢键连接成碱 基对,并且碱基的 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A(腺嘌呤)一定与 T(胸腺嘧啶)配对; G(鸟嘌呤)一定与 C(胞嘧啶)配对。
C1
DNA双链
T2 A2 C2
G2
1 2
小试牛刀
1.DNA的一条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 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分别是多少 ( ) A.0.2 0.2 B.0.2 0.4 C. 0.4 0.2 D.0.4 0.4
D
2.已知某双链DNA片断的一条链上,A与T分别占该链碱基 总数的m、n,则此DNA片断中G所占比例为( ) A. (l-m-n)/2 B. l-m-n C. (m + n)/2 D. 无法确定
_
小麦 (2)上述三种生物中的DNA分子,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_________ (DNA分子中G≡C占的比例越大DNA分子越稳定) (3)假设小麦DNA分子中(A+T)/(G+C)=1.2,那么 (A+G)/(T+C)=________ 1 。 (4)假如猪的某一DNA分子中有腺嘌呤30%,则该分子一条链上 40% 。 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_______
B
3.在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C+T)/(A+G)=2.5,则另一 条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0.2 B.0.4 C.0.6 D.0.8
B
4.某DNA分子中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 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 是腺嘌呤,问与H链互补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数的 A.26% B.24% C.13% D.12%
D
⑤单链中A1所占比例是b%,则双链中A1所占比例是b/2%
⑥若已知A在双链中所占比例是c%,则A1在单链中 比例无法确定,最大值为 2c% ,最小值是 0
例题: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含有30%的腺嘌呤,由此 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 数的( ) A.20% B.30% C.40% D.70%
一、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磷酸 磷酸
脱氧 核糖
A
脱氧 核糖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脱氧 核糖
C
脱氧 核糖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模型建构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
两条链中的碱基是排在外侧,还是在内侧?
【模型建构3】 DNA双链
P
5 o
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的过程,取对方之长, 补自己之短的过程。 问题:从该研究过程你能不能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DNA的结构是怎样的?)→解决问题 (提出自己的模型)→验证(做好的模型不正确) →吸取最新知识,再解决问题(提出双螺旋模型) →验证(和X射线衍射图比较)→结论(DNA是双 螺旋结构)。
A
5.在遗传物质的各种比例中,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异的是( A.(A+C)/(T+G) B.C/G C.A/T D.(A+T)/(G+C) 6.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A. G的含量为30% B. U的含量为30% C. 嘌呤含量为50% D. 嘧啶含量为40%
D)
C)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自主阅读课本P47-48,回答以下问题(5分钟)
问题1:请简述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为何在当时 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问题2:它的研究是不是一帆风顺的?请简述研究过程。 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从DNA衍射图谱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从方法上有何变化? 问题4:是不是从此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了呢? 问题5:请简单介绍查哥夫的研究成果。 问题6:通过吸取查哥夫的成果,两位科学家做出了模型,是不是 就能说明模型是正确的?如何证明这个模型的正确性? 问题7:从他们的研究历程看对你有何启示? 问题8:从这个研究过程你能不能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0.34nm
一个双螺 旋的高度 直径 2nm
3.4nm
A
腺嘌呤
T
胸腺嘧啶
G
鸟嘌呤
C
胞嘧啶
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碱基组成(%) A 人
鸡(母)
碱基比例 T 29.4 29.2 A/T 1.05 1.02 G/C 1.00 0.95 嘌呤 /嘧 啶 1.04 0.97
G 19.9 20.5
C 19.8 21.5
2.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并
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 一条链上的A的比%
典型例题
如图为不同生物或不同器官(细胞) 的DNA分子中(A+T)/(G+C)的比 值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猪的不同组织细胞的DNA分子 碱基比例大致相同,原因是 不同的组织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问题1: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是什么? C、H、O、N、P 问题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脱氧核苷酸。 问题3:DNA基本组成单位的组成是什么? 第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由一个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基 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的。 问题4:DNA基本组成单位有几种,它们各自的名称是什 么? 共有四种。分别是: G A C T
4
5 o
5 0
3 2
P
1
1
P
【模型建构3】 DNA双链
P
5 o
4 3 2 1
P
5 0 4 3 2 1
P
P
【模型建构3】 DNA双链
P
5 o
4 3 2 1
P
5 0 4 3 2 1
P
4
5 o
3
2
P
1
P
4
5 0
3
2
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