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北京101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后有答案

北京101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后有答案

北京101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积累·运用(共36分)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B. 曲阜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旅游。

C. 这栋建筑整体的设计简洁却别具匠心....。

D.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两句诗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在情感的表达上却有异曲同工....之效。

2.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①依山而建的念山梯田,远观如碧波飞落,侧看似天梯凌空,田水波光潋滟,田埂线条柔和,有如一首宏大和谐的田园交响曲。

②这里的梯田,一丘连着一丘,一坡挨着一坡,一级接着一级,在晨曦里,在夕阳下,似版画,似丹青。

③梯田的四季景色因季节变化而变化:春来水满田畴,如素锦银带;夏至佳禾吐翠,似道道绿波;金秋稻穗饱满,像座座金塔;冬若遇雪,更有如白玉砌云端。

④念山梯田这一人间美景,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之情?A. 第①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念山梯田景色壮观、和谐的特点。

B. 第②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梯田层叠相连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晨昏时梯田线条分明、色彩明丽的景致。

C. 第③句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表现了梯田的四季景色因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D. 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依山而建的念山梯田壮丽秀美的景色,使人不禁心生无限向往之情。

3. 对下面这段文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柔弱的女性,用阳刚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为人师表”的深层含义。

②“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车祸瞬间的壮举既挽救了学生的生命,更重塑了整个社会的精神尊严。

2019-2020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中部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中部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中部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Ⅰ卷积累·运用(共32分)1. A.B.C.D.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徜徉(ch áng ) 浩淼(mi ǎo ) 锃亮(z èng ) 纷呈(ch éng )雕镂(l óu ) 镌(ju ān )刻 呜咽(y àn ) 凹凸(āo )憧(ch ōng )憬 自诩(y ǚ) 荟萃(cu ì) 跻身(j ì)归省(sh ěng ) 潺潺(ch án ) 记载(z ài ) 恍悟(hu ǎng )2. A.B.C.D.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千姿百态 曲径通幽 谈笑风声 一视同人锱珠必较 茫然若失 鸡毛算皮 刨根究底走头无路 拂拂扬扬 津津有味 无动于衷不屈不挠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庞然大物3. A.B.C.D.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艺术节的筹备会上,他指手画脚,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敏捷的头脑使大家十分佩服。

母亲在平时生活中极具责任心的言行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寂静的山林中传来阵阵鸟鸣声,这鸦雀无声的环境真让我们陶醉。

那匹马号称“日行千里”,奔跑起来神速无比,具有白驹过隙的速度。

4. A.B.C.D.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郑人买履》— 韩非 — 战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 宋代《繁星》— 现代 — 冰心《社戏》— 现代 — 鲁迅5. A.B.C.选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听了王书记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第Ⅱ卷 理解·感悟(共38分)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6. A.B.C.D.选出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满招损,谦受益。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九月份是我校的“行为规范宣讲学习月”,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以“我眼中的校园规范”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一)下面是俞文同学撰写的参赛演讲稿。

韩非子说:“万物莫不有规矩。

”世间万物都有其规矩法度。

小到个人,没有规矩就会陷入困境,大到国家,没有规矩就会灭亡。

行走于校园,生活在集体,做人做事自然要讲求言行规范。

今天,我就来谈谈我眼中的校园规范。

规范诠释原则。

课堂、作业的要求,是对知识的敬畏;言行、交往的标准是对纪律的坚守;为人、处世的准绳是对价值的追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同学将彰显个性和自我放纵混.为一谈,无视校规,自鸣得意。

殊不知,一个人毫无原则和底线地生活,岂不是和动物相差无几?规范体现教养。

校园中的举手投足,无不是个人教养的体现,桌椅间端正的坐姿,体现着“惜时”,课堂上炯炯有神的目光诠释着“笃学”,考场里实事求是地解答展现着“修诚”,活动中的踊跃报名____着“尽责”。

自处如此,相处更是如此。

古人云:“礼者,敬人也。

”面对分(歧岐),出言不逊____加剧矛盾,唯有据理沟通方能皆大欢喜。

规范需要自律。

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个人到了七十岁,自己的主观意识和为人处世的规矩就能完全融为一体。

①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挥而就....。

刚刚升入初中的我们,对于各种校园规范不够熟悉,自身行为习惯还未养成,正是自我克制、自我提升的关键时期。

②规范就是自己心中的一把尺子,用以不断约束自己。

③这样,最终抵达人生的境界就和初定的人生目标大相径庭....。

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让我们从规范日常行为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塑造优秀性格,收获幸福成长!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中典型卷 (1)(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中典型卷 (1)(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北京初中语文七年级期中典型卷一.试题(共10小题)1.(202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班里组织去故宫参观“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

初一某班同学着手制作宣传手册。

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书与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精深,在不断传承、汇流、容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与宇宙观。

在中国古代,书房不仅是藏书、读书和立言的地方,更是文脉延续和文化昌盛的象征。

我站在宽敞的展厅中,望着【甲】美不胜收的艺术品,身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乙】油然而生。

“弱龄寄事外①,委怀在琴书。

”在古人的心目中,书房与读书人关系十分密切。

它们小者只可容膝,大者高堂广厦,但只要有图书插架、古琴悬壁,便可以营造出一片【丙】人迹罕至的静()天地。

在书房里,读书人既可实现“耽书是宿缘②”的追求,又能达成“琴筑任遥情③”的愿望,更和着诗文意趣和雅韵弦音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

注:①弱龄寄事外:弱龄指弱冠之年,古时候男孩子20岁称为弱冠。

20岁时已经成年,但还没到壮年所以称“弱”。

这句诗的意思是“青少年年龄还小,还不太关心世事”。

②耽书是宿缘:耽是喜好、沉迷的意思,耽书就是“沉迷读书”。

宿缘是佛教术语,指前定的因缘。

这句诗的意思是“沉迷读书是文人与书前世定好的因缘”。

③琴筑任遥情:任是听凭、随着的意思,遥是遥远、高远的意思,任遥情就是“随着高远的情趣志向”。

这句诗的意思是“琴音随着高远的情趣志向而发”。

(1)在方格中用正楷字体规范书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8个汉字,不得涂改。

(2)在上面文段括号处填入的汉字和给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博密宿(xiù)弦(xián)B.搏谧宿(xiù)弦(xuán)C.博谧宿(sù)弦(xián)D.搏密宿(sù)弦(xuán)(3)文段中甲乙丙三个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是(4)同学们就文段中“委怀在琴书”的意思展开了讨论。

北京101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后有答案

北京101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后有答案

北京101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8分)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 12 分。

每小题 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摩挲.(suō)胸脯.( pú) 惩.(chěng)罚鲜.为人知(xiǎn)B. 脑髓.( suǐ ) 殷.红 (yān) 恣.情(zì) 晶莹剔.透(tī)C. 揩.油(kāi) 嫉.妒 (jì) 书脊.(jǐ) 相依相偎.(wēi)jì)D. 憎.恶(zēng) 倔.强(jué) 确凿.(záo) 人才济济..(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地震之后,这里迅速盖起了房屋,恢复了生产,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C. 世界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D. 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3.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为什么有的微博可以被转发上千条而有的却回应者寥寥?尽管已经有不少微博成功学的教材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250万Twitter用户发送的 1.2亿条微博后发现,真正的规律就是没有规律——一切全出于偶然。

研究者指出,,而对余下的信息无法顾及。

①越是流行的东西就越能获得关注度②诉诸情感的微博对转发和评论数的影响也不是最关键的③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并不一定受到欢迎④问题在于人的注意力有限A. ③②①④B. ③④①②C. 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吟唱清明诗歌 _____________今年清明,复旦大学举行“埋首作骚赋,长啸吟九歌”活动。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着.落(______)(2)莅.临(______)(3)一霎.(______)(4)确凿.(______)(5)倜.傥(______)(6)啄.食(______)(7)姊.妹(______)(8)咄.咄逼人(______)2.根据拼音写汉字。

(1)感kǎi(______)(2)ào秘(______)(3)jiàn赏(______)(4)云xiāo(______)(5)憔cuì(______)(6)分qí(______)(7)人声dǐng沸(______)(8)yóu然而生(______)二、选择题3.对下面修辞方法的判断或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赋予了树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也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理解:这句话兼用“比喻”和“拟人”,将春天比作“小姑娘”。

春天渐渐长大,变成“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笑着,走着”,着实招人喜爱。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矮松顶着雪的形象,模拟成“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矮松清新可爱的形态,使矮松有了活力。

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油蛉”、“蟋蟀”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2008-2009学年度北京一零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2008-2009学年度北京一零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一零一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一语文第Ⅰ卷积累·运用(共31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答题纸上的表格内。

(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徜.徉(cháng)浩淼.(miǎo)阴晦.(huì)纷呈.(chéng)B.雕镂.(lóu)镌.(juān)刻呜咽.(yàn)凹.凸(āo)C.憧.(chōng)憬自诩.(yǚ)荟萃.(cuì)跻.身(jì)D.归省.(shěng)潺潺.(chán)蓦.(mù)然恍.悟(huǎng)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耳目一新曲径通幽谈笑风声一视同人B.小心冀冀茫然若失鸡毛蒜皮弹指一瞬C.走头无路拂拂扬扬井然有序无动于衷D.不屈不挠眼花缭乱心旷神怡庞然大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A.艺术节的筹备会上,他指手画脚....,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敏捷的头脑使大家十分佩服。

B.母亲在平时生活中极具责任心的言行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C.老师巍然屹立....在讲台上,幽默地分析着课文内容。

D.那匹马号称“日行千里”,奔跑起来神速无比,具有白驹过隙....的速度。

4.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韩非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韩非子》,其中的《X 人买履》在于告诫人们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要墨守成规。

B.《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动曲折的故事,成功地塑造汤姆·索亚这一形象,童趣盎然。

C.雨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鲁迅一生著作很多,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作品。

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101中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09-2010学年度北京市101中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09-2010 学年度北京市101 中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
中考试语文试卷
2009-2010 学年度北京市101 中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6 分)
一、本大题共5 小题,均为单选,每题2 分;共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裨(bì)益跻(jī)身挑剔(tì)崇(chóng)山峻岭
B.霎(shà)时哺(bǔ)育褒(bāo)义爱憎(zèng)分明
C.汲(jí)水归省(xǐng)雕镂(lòu)罪魁(kuí)祸首
D.镌(juān)刻披露(lù)摒(bǐng)弃谆谆(zhūn)教导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瑕疵斑驳道听途说谈笑风声
B.伶俐撺掇出谋划策鸦雀无声
C.踌躇逃窜咬文嚼字指手划脚
D.穹隆纠葛五采纷呈走投无路
3.填入甲乙两处恰当的一组语句是甲处:()乙处:()
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甲处,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怠.慢dài 纠葛.gě擂.鼓lãi咬文嚼.字jiáoB.绮.丽qǐ哽咽.yâ颠簸.bō锱.铢必较zīC.嘈.杂cāo 撷.取xiã迸.溅bâng 潜.移默化qiánD.黝.黑yǒu 依偎.wēi挑剔.tī火烧火燎.liǎo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熙来攘往陈词烂调白驹过隙天涯海角B.走投无路谈笑风生冥思苦想眼花瞭乱C.危言耸听无欲则刚指手画脚返老还童D.鸦雀无声邪魔鬼崇鸡毛蒜皮千姿百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各类配套完善的商业区的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的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居住环境B.琳琅满目的珍品,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切都让他不由得忘乎所以....。

C.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表现出来良好的心理素质。

D.每当我看见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的时候,强烈的爱国热情便油然而生....。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希望。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该,,,,努力成为信念坚定、知识丰厚、脚踏实地、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

①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②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③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④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A.《繁星》——巴金——现代B.《幼时记趣》——沈复——明代C.《赤壁》——杜牧——宋代D.《本命年的回想》——沈从文——现代二、填空6、古诗文默写:(1)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2),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3)松间沙路净无泥,,(《浣溪沙》)(4),冷露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望月》)(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7、名著欣赏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是19世纪美国现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伴惊险、有趣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繁重的作业和呆板的课堂,用冒险实现自己的理想,用冒险改变自己的环境。

在探险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主人公汤姆的形象特征。

(至少两点)三、综合性学习8、小海要参加县里的朗诵比赛,为此他每天都练习的很晚。

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海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都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读什么东西。

”小海谦虚的说:“张伯伯过奖了,我还差的很远呢,还需要努力。

”(1)张伯伯要强调的意思是:(2)小海理解的意思是:(3)如果你是小海,正确的回答应该是:9、根据下面的情景请写出你的劝告: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买菜者在热情的帮助顾客用塑料袋装菜。

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注意简明、连贯、得体)第二部分理解·感悟四、文言文阅读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自得。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明察秋毫(2)以土砾凸者为邱(3)鞭数十(4)常蹲其身11、翻译句子(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舍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12、《幼时记趣》描写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一些趣事,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观察物体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求和得和》,完成13——16题。

①小时候,我作文很好。

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②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

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咸味和涩味涌上心头。

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

‚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掏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刚学过一篇掏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

跳皮筋时,两边都不要我。

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拨。

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

她们一块儿边说边看着我。

③我开始懂得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被嫉妒。

④这样的日子一般持续两三天就会过去。

大伙毕竟小,容易健忘。

我那时又是大队长,人缘挺好,大伙有事都爱找我。

⑤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⑥我开始随意写作文,随大流,平平淡淡。

‚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骄傲了?‛老师问我。

我沉默。

不是不愿意告诉老师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说。

假如我说了,老师会在班上把同学们数落一顿,我的处境就更糟。

⑦老师苦口婆心开导,我又开始认认真真写作文。

老师满意了,同学们敌视的恶性循环又开始,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吗?⑧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

老师念作文时,大伙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同学们只是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提我一个人的名字。

⑨我小心翼翼问老师:‚我最近的作文有进步吗?‛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

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

‛‚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

老师注视着我。

‚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

‛我鼓足勇气说完蕴藏在心中许久的话。

‚为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

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吧?‛⑩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

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

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

‛‚你说的有点道理。

好吧,让我们下午试一试。

‛老师答应了。

{11}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

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

下课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

‚嗨,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有人问我。

‚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

‛有人这样说。

我一概只笑不答,问得急了,就说:‚我看像是你写的。

‛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越写越好,和同学们也能友好相处。

{12}我至今不知道这算是机智还是一种早熟的狡猾。

长大以后,看到一则名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我想那是一种更积极、更勇敢的生活态度。

只是我小时候,就是听到这句教导,也未必敢照着去做。

我太珍视同小朋友们无忧无虑跳皮筋的机会。

(选自《视野》2009年第8期)13、文章第2段第一句话说“听老师读自己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请问这是为什么?14、文中划直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15、仔细揣摩文中划线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

(1)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

加点词“故意”,表现了同学们怎样的态度?(2)“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的说”中,加点词“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16、读了这篇文章,你如何评价文中“我”的做法?请简要说说理由。

(二)阅读《天窗》,回答17-20题。

天窗江南月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

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

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

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

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

‛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

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

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

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

天窗外,夜色冥茫。

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

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

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

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

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

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

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

‛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

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17、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3分)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5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