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计算
计算增值税有哪三种方法

计算增值税有哪三种方法
1、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是指直接求出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然后再乘以规定税率,计算出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增值额×税率。
加法,是指将构成增值额的各要素如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及其它增值项目的金额加起来,求出增值额,然后再乘以增值税税率,计算出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公式:应纳增值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它增值项目)×税率。
2、减法,又称扣额法:是指从销售额全值中扣除非增值税项目的金额,如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扣除项目的金额,求出增值额,然后乘以增值税税率,计算出应纳增值税税额。
公式:应纳增值税=(销售额-非增值项目金额)×税率。
3、间接计算法
间接计算法:又称税款扣税法。
是指以销售额全值乘以增值税税率求出产品的整体税额,然后从中扣除外购非增值项目已经缴纳的税额,以这个税差作为应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销售额×税率-非增值项目的已纳税款。
第 1 页共1 页。
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
增值税计算公式一: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13%)。
增值税计算公式二: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13%)=销售额+销售额*13%=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
增值税计算公式三: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3%)*13%=销售额*13%。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就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更多加工、维修化工设备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同时实现的增值额征税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已经沦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总收入占到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就是最小的税种。
增值税怎么计算

简单地说,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只要是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所购销的货物其实都是含税的货款。
因此在计算收入时都要把增值税剔除,即:价税合计 /1.17 =不含税价款,(含税货款中剔除增值税)不含税价款 *17% =增值税(销项税或进项税)(购入时是进项税,销售时是销项税)比如:购买时: 100000÷( 1+17%)= 85470.09 (不含税货款)85470.09*17% =14530.01 增值税(进项税)销售: 200000 ÷(1+17%)=170940.17 不含税销售额170940.17*17% =29059.83 增值税(销项税)应交增值税= 29059.83 (销项税)- 14530.01 (进项税)=如果货款减去税金,即不含税价款。
比如进货,就是用100000 (含税价)- 14530.01( 进项税 )=85469.99 不含税价款 .增值税计算公式为:价税合计100000 ÷1.17*17% =14529.92 增值税(进项税)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时,虽然不分开进项税,但是也是含税的。
只是因为规模小,国家规定不让抵扣进项税。
因此要将价税合计全部记入存货。
比如上例中购入100000 ,全部记到存货成本中,不剔除增值税,因为国家不允许小规模纳税人抵扣进项税。
销售时,按 3% 的征收率计算增值税:100000 (价税合计)÷( 1+3% )= 97087.38 不含税销售额,(就是含税货款中剔除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 *3% =应交增值税比如上例中销售200000 。
即:200000 ÷( 1+3% )= 194174.76 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 194174.76*3% =5825.24 应交增值税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及核算方法有哪些

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及核算方法有哪些增值税是一种按增值额计征的流转税,适用于生产企业和服务机构。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准确计算和核算增值税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及核算方法。
一、增值税计算过程增值税的计算是以增值税额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计算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销项税额计算: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
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 = 销售额 ×税率。
其中,销售额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金额,税率是指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2. 进项税额计算:进项税额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接受服务等支出所支付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进项税额 = 购买物资金额×税率。
企业需要保存购买物资的发票等凭证,以便核算进项税额。
3. 应纳税额计算:应纳税额是指企业需要向税务部门缴纳的增值税额。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二、增值税核算方法增值税核算是企业对增值税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销售收入的核算:企业需要将销售收入记录在财务报表中,并按照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
2. 进项税额的核算:企业需要将购买物资或接受服务的支出记录在财务报表中,并按照增值税税率核算进项税额。
3. 应纳税额的核算:企业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应纳税额,并将其记录在财务报表中。
应纳税额可以作为负债或预付税款,按照规定时间向税务部门缴纳。
4. 纳税申报及缴纳:企业每月或每季度需要向税务部门申报增值税,并按期缴纳应纳税额。
企业需要填写增值税申报表,报送给税务部门。
5. 增值税发票管理:企业需要妥善管理购买物资和销售商品或服务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
发票应按照规定方式保存,并按要求开具给购买方或购买方索要。
总结: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包括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增值税的核算方法主要涉及销售收入、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核算,以及纳税申报和缴纳等过程。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
比如: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
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作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
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
a公司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
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
再比如: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b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
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乙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
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产品获得b公司的货款后)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购买甲货物时加入货款中,由a 公司代收代缴过了),所以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乙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
增值税计算方法

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2、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营业税额应纳营业税额=营业额×税率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消费税额1、从价定率的计算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2、从量定额的计算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资源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4、应纳所得税税额计算(1)分月或分季预缴所得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2)年终汇算清缴时,应退补所得税应退补所得税额=全年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本年累计已缴所得税额预缴所得税①、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2或1/4本期某月或某季应纳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应纳税所得额/2(或4)]×税率(33%)②、按本期计划利润预缴所得税本期某月或某季应纳所得税税额=本期某月或某季计划利润额×税率(33%)5、对减征所得税的计算减征比例=[(33%-原核定的税率)/33%]×100%减征后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1-减征比例)=应纳所得税税额×减征比例6、境外所得税税额扣除限额=境内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7、对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弥补亏损后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税率(3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额1、制造业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产品销售成本=本期产品成本+期初半成品、在产品盘存-期末半成品、在产品盘存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2、商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销货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销货利润=销货净额-销货成本-销货税金-(销货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货净额=销货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销货成本=期初商品存盘+[本期进货-(进货推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3、服务业应纳税所得税=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业务收入净额=业务收入总额-(业务收入税金+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应纳税所得额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已纳企业所得税额应纳地方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地方所得税税率-已纳地方所得税额5、国际运输业务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在中国境内起运所获客货收入的总额×5%6、预提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税额=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之和×税率(20%)7、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的计算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境外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8、外商投资者将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应退所得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

(2)免抵退税=FOB*外汇RMB牌价*退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FOB:出口货物离岸价。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原料价*退税率
免税购原料=国内购免原料+进料加工免税进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税价=到岸价+关、消税
(3)应退税和免抵税
免抵退税不免和抵扣税抵减额=免税进原料价*(出口征率-出口货物退率)
2、 先征后退
(1) 外贸及外贸制度工贸企购货出口,出口增税免;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算退税还外贸,征、退税差计企业成本
应退税额=外贸购不含增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2) 外贸企购小纳人出货口增税退税规定:
A、从小纳人购并持普通发票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销售出口货入免,退还出口货进税
@不扣进额
8、 小纳人不含税销额=含额/(1+征率)
9、 自来水公司销水(6%)
不含税销额=发票额*(1+征率)
二、 进口货
1、 组税价=关税完价+关税+消税
2、 纳额=组税价*税率
三、 出口货物退(免)税
1、“免、抵、退”计算方法(指生产企自营委外贸代出口自产)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率 (一般)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征率(小规模)
5、 购农销农品,或向小纳人购农品:
准扣的进税=买价*扣率(13%)
6、 一般纳人外购货物付的运费
准扣的进税=运费*扣除率
@随运付的装卸、保费不扣
7、 小纳人纳额=销项额*征率(6%或4%)
增值税计算公式
一、 境内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 X/(1+17%)*17%,这个公式⾥的X是含税价,含税价除以(1+17%)是⽤来计算不含税价格,乘以17%的税率来计算增值税的缴税额。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条例》:第五条 纳税⼈发⽣应税销售⾏为,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条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计算公式: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第六条 销售额为纳税⼈发⽣应税销售⾏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以⼈民币计算。
纳税⼈以⼈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民币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计算
1、某商店向消费者销售电视机,9月销售100台,每台含税销售价为4000元,增值税税率是17%。
计算该商店本月电视机的应税销售额和销售税额。
2、甲企业销售给乙公司10000件玩具,每件不含税价格为20元,由于乙公司购买数量多,甲企业按原价的8
折优惠销售,并提供1/10,n/20的销售折扣。
乙公司于10日内付款,计算甲企业此项业务的销项税额。
3、一机械厂用10台出厂单价为23000元的C320车床向钢材厂换取一批销售价格100000元的钢材。
钢材厂换取的10台机械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双方如何确定销售额、销项税额。
4、某企业2004年8月将已使用三年的小轿车(原值16万元)以18万元的价格售出。
计算该业务应纳的增值税。
5、某服装厂为本企业管理人员加工一批工作服,其制造成本为18万元,同类产品成本利润率为8%,按同类产品售价计算的销售价格为27万元,则该批加工服装计征增值税销项税的依据为()。
A、18万元
B、19.44万元
C、19.8万元
D、27万元
6、某生产企业外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已入库,支付运输企业的运输费800元;(货票上注明运输费600元、保险费60元、装卸费120元、建设基金20元)。
请计算该项业务的进项税。
7、某企业2005年11月发生意外事故,损失库存外购原材料32.79万元(其中含运费金额2.79万元),请计算当月应转出的进项税。
8、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11月销售钢材一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销售额为90000元,税额为15300元;另开出一张普通发票,收取包装费1170元。
当月购进生产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发票列明价款60000元,税率17%,同时支付运费800元(其中包括保险费60元、装卸费120元和建设基金20元)。
计算该公司11月份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
9、某一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7%,2007年8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①销售A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60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A产品的送货运输收入11.7万元。
②销售B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58.5万元。
③将自制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成本价为40万元,成本销售利润率为10%,该新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④销售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10辆,开具普通发票,每辆取得含税销售额2.08万元;该摩托车原值每辆1.8万元。
⑤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6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费10万元,取得相关的合法票据,农产品验收入库。
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的4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
⑥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120万元、进项税额20.4万元,货物验收入库;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费12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计算该企业2007年8月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10、某农机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2004年5月发生以下业务:
(1)外购原材料,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销售额60000元,料已入库。
(2)外购农机零配件已入库,取得经税务机关认证的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0元。
本月生产领用80000元。
(3)生产领用3月份外购的钢材一批,成本为45000元,本企业工程领用4月外购的钢材一批,成本60000元(其中含运输费用1395元)。
(4)销售农用拖拉机、收割机一批,货已发出,不含税销售额为280000元(其中有60000元上月的预收款),另收取包装费5000元。
(5)销售一批农机配件,取得含税销售额20000元。
(6)为农民提供农业机械维修业务,开具普通发票上注明销售额30000元。
要求:请计算该农机厂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11、某大型商场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2004年11月零售各类商品销售额为1170万元(含增值税)。
本月购进商品600万元,专用发票上注明增值税102万元;支付水电费5万元,专用发票上注明增值税0.85万元;10月份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为1.2万元。
计算该商场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12、某纺织厂是一般纳税人,2004年11月棉布产品销售300万元,化纤产品销售200万元,本厂产品用于职工福利50万元。
同期收购免税棉花60万元,从化工厂购入化工原料不含税价为100万元(已验收入库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计算该厂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
13、某钢厂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5年11月发生了以下经济义务:(1)提供了销售额(不含税)为8万元的钢材,给本厂基建部门;(2)基建部门委托钢窗厂加工一批钢窗用于修建本厂幼儿园,支付加工费0.6万元,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税额0.102万元;(3)钢厂又将成本为20万元的钢材用于向联营企业投资;(4)销售钢材200万元(不含税);(5)购进生产用电,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0.51万元;(6)购进一批吊灯用于本厂正在修建的职工中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为0.15万元;(7)购进原材料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为2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11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14、某家具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11月初增值税进项税余额为零,11月该厂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外购用于生产家具的木材一批,全部价款已付并验收入库,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不含增值税)为50万元,运输单位开具的货运发票注明的运费金额为1万元;(2)外购建筑涂料用于装饰厂办公楼,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0万元,该批涂料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3)销售家具一片,取得销售额(含增值税)93.6万元。
计算该公司11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15、某棉纺厂为一般纳税人,2004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向农业生产者购进棉花,买价40万元;(2)购进燃料动力2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3.4万元;(3)从国外购进设备一台,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4万元,已取得海关出具的完税凭证;(4)从小规模纳税人出购进辅助材料一片,对方开具的普通发票上列明价款3万元;(5)为自营固定资产工程购进工程物质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买价50万元,已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6)本月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