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区位分析介绍东西湖定位

合集下载

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

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

历史变迁
01
PART ONE
从“烟斗一杆”到“五指箕张”
1997年,东西湖区政府谋划实施“十六路一桥”的基础工 程 2006年,东西湖与全球最大的 物流配送设施开发商和服 务商——美国普洛斯合作 里也早已不是那片游离于主城之外的待垦蛮荒,以吴家山 为中心,形如“五指箕张”,放射状伸展开去的辖区大道, 早已将东西湖和汉口融为一体,只需一袋烟的功夫,东西 湖的车子可以从汉口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
历史沿革
东西湖区境域史属于古云梦泽东境。据考证,距今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 居,从事渔猎和耕耘。 境域大部分原属汉阳县地区,在夏初(约公元前2070年间),属荆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区境属汉阳军下辖的汉阳、汊川两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境内设有桑台湖河泊所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境域大部分属夏口厅
东西湖人没有质疑,新农 村到底怎么个新法,全国 都还在探讨,还没有一个 明晰的做法的时候,他们 已经开始行动来了。
1992年,提出“无工不 富”的发展思路,拉开 了东西湖台商引资的大 幕,奠定了台商密集型 产业群的雏形
1997年,东西湖在国有 企业大面积亏损,改革 进入举步维艰的时刻, 提出先转变发展思路的 口号并坚持,“老板发 财我发展”的思路,借 企业和市场之力开发特 色经济园区。
1952年7月,武汉市撤消三店区,所属地区仍划归汉阳县,为第十 一区,后改为九区。 1958 年10 月,武汉市增设东西湖区行政建制,实行区、局合一的体 制
在武汉的西郊,在这个50年前还是一片湖泊沼泽, 40年前还在日出而作,30年前还摸黑结网的地方。 现在,这个地方挤满了世界上各个行业的企业:台 湾统一、美国百事可乐、香港华润啤酒、蒙牛、光 明、TCL、东风汽车……这些震人视听的名字让这 个地方一年的生产总值超过百亿;近十年来这里年 均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昔日湖汊纵横,荒 芜遍野之地成了交通和物流最发达的区域;到机场, 到火车站,水陆运输,高速公路,这座城市的枢纽 要件把这个地区紧紧环绕。现在,这个地区的人民 已经由原先急急忙忙朝城里挤,转变成了城里人不 断聚集,他们走回乡村,感受自然,享受天赐阳 光……这并不能表达这个地方的变化,因为我们无 法用一个角度去远视和近观,去领悟这块热土的30 年。

武汉市简介和各区域概况.已完成

武汉市简介和各区域概况.已完成

武汉市简介和各区域概况一、武汉市简介1、风土人情文化底蕴武汉,湖北省省会,简称“汉”,别称“江城”,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坐落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二水将武汉一分为三,市区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组成,俗称“武汉三镇”,明末清初,三镇已成为居民填溢,货物山积,商贾云集的都市,与朱仙、景德、佛山并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现在三镇各有特色,武昌是以文化科教为主,汉口以商业为主、汉阳则是政府重点的开发区。

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炎热,七八月气温可达40度以上,是我国的四大火炉之一,也是我国东南多雨到西北少雨的过渡带,具有伏旱和梅雨的特点。

市内河流、湖泊众多,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素有“江城”和“九省通衢”之称。

武汉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诸如闻名遐尔的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岳飞亭、盘龙城、放鹰台、钟子期墓、祢衡墓、楚王墓群等构成了武汉人文旅游的风景线,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山舰修复教育中心又是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1986年,武汉被国家列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值得一提是建国后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不但是长江上的交通枢纽,也是游客们青睐之地,桥分为两层,上通汽车,下走火车,并且在两边的桥头堡中有大型雕塑,站在大桥之上,可尽览长江之水滚滚而来、轮船往来穿梭的景象,同时也可体验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老革`命家的英雄胆识,武汉市内公园密布,市郊又有多处公园和风景区,有木兰山、石门、道观河、白云洞、九真山、嵩阳山、龙泉山等。

最为著名的当属东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其湖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面烟波浩淼,天水一际,湖岸蜿蜒曲折,有“九十九湾”之称,现已形成了听涛、磨山、落雁、白马、珞洪、吹笛六大景区。

武汉城区周围有大小湖泊100多个,且沿长江两岸对称分布,水域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

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

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的研究武汉作为中国内地重要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风水格局。

它的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就武汉城市布局与风水格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有长江和汉江两大主要河流贯穿而过。

武汉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给城市布局和风水格局带来了独特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武汉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和商业重镇,城市布局充分体现了其军事防御和商业交通的特点。

而在风水理论上,武汉的水、山、地势等因素也对城市风水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分析一下武汉的城市布局。

武汉城市的布局可以说是“三镇合一”,即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一,形成了今天的武汉大都市区。

在明清时期,这三镇分别是江南第一军事重镇、江南第一商业重镇和江南第一工业重镇,三镇的布局相互衔接,形成了商业、军事和工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这种布局也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和商业交通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武汉的城市布局中,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更是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里是武汉市中心,也是整个市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长江的水运资源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而汉江的汉口港更是成为了武汉的商业重镇。

整个城市布局在历史上都是以江为界、岛为市、江汉交汇的独特特点。

我们来看一下武汉的风水格局。

风水学认为,水是财富的象征,而山则是防御的象征。

在武汉的风水格局中,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是武汉的“聚宝盆”,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财富。

而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东湖、西湖、南湖、北湖等自然水体存在,这在风水学上称为“四水归堂”,有收天下之财、聚四方之气的意义。

这些水体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运输便利,也使得城市的风水格局更加完善。

武汉市的山势起伏也为城市的风水格局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在武汉市区内,有着诸多的小山丘,如武昌黄鹤楼、汉口龟山、汉阳古德寺等地标建筑,山水交融、山明水秀,为城市增添了不少景观和气息。

武汉东西湖区历史人文介绍

武汉东西湖区历史人文介绍

武汉东西湖区历史人文介绍
武汉市东西湖区,简称“东”,古称“蔡甸”,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武汉市东部,东临黄陂区、新洲区,南接洪山区、青山区,西靠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与武汉市蔡甸区接壤。

区域面积为1041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区。

全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

东西湖区古称“蔡甸”、“蔡甸之阳”。

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称“夏口”,后为避曹操之讳而改
为“武昌”。

梁武帝萧衍在此建都称“武昌”。

东晋成帝咸和年间(公元326—327年),改武昌为江夏(治今武汉市武昌区)。

隋开皇九年(589年)设东昌县,属武昌郡;大业元年(605年)改东昌县为黄陂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黄陂县城置东陵县;武德七年(624年)废东陵县入黄陂县。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废黄陂县城置东夏县,属江夏郡;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废东夏县置东夏县。

—— 1 —1 —。

东西湖区规划

东西湖区规划

东西湖区规划东西湖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的一个主要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这些资源,东西湖区需要制定一项规划,以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东西湖区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和山脉等自然资源,因此,在规划中需要确保这些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恢复。

这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来实现。

此外,还应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鼓励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发展。

其次,东西湖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中应包括道路、桥梁、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扩建。

特别是要注意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网络的便利性。

可以考虑修建新的高速公路、扩建公交线路、建设新的停车场等,以便居民能更方便地出行。

此外,还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供水和供电的稳定性,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东西湖区还应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该区域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东湖、西湖等。

在规划中,可以制定措施鼓励投资者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酒店、景区导览等,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最后,东西湖区还应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

规划中可以包括建设更多学校、图书馆、文化中心等教育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此外,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总之,东西湖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和教育文化建设。

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区域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居民的积极参与。

通过共同努力,东西湖区将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武汉地理优势区位分析

武汉地理优势区位分析

武汉天文上风区位剖析一、农业区位要素剖析1.天然要素地形:由舆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阵势低平或地形平整坦荡数目:地广人稀地皮宽广,地皮房钱低天气:由舆图判读出:是×天气,(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富足、日夜温差大)水源:邻近水源(河道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富足,浇灌方便泥土:是××泥土,泥土肥美深沉或泥土较肥美2.人文要素市场:该地域生齿浓厚或工矿业兴旺或都会较多,市场宽广(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邻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方便或河道交汇处,内河航运兴旺(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度政策的支撑(搀扶、鼓舞)科技:科技程度高或科技兴旺休息力:生齿浓厚,休息力丰厚,休息力薪水低产业根底:产业兴旺,产业根底丰富3.天然对农业的倒霉的区位要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高温、寒潮等气候灾祸;热量、光照、水源、泥土肥力等缺乏,酸碱度偏高【典例】⑴、西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要素是:①平原广大,耕地连片,利于大规模机器化操纵;②泥土肥美,土层深沉(或有肥美的黑土);③温带季习尚候,光照富足,雨热同期;④山环水绕,浇灌水源富足。

⑤人少地多,地皮减产潜力大;⑥交通兴旺,铁路公路网浓厚;⑦中国生齿浩繁,对粮食需求量大,大陆市场宽广;⑧国度政策搀扶;⑨有辽中南重产业基地供应机器化设置装备摆设等。

⑵、秦淮一线以南水稻莳植业的区位要素:①亚寒带季习尚候,光热富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富足);②河道浩繁,浇灌水源富足;③阵势低平,泥土肥美、深沉(长江中卑鄙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方便,市场宽广;⑤生齿浓厚,休息力资本丰厚;⑥种植汗青长久,传统经历丰厚。

【考虑】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区范例重要是哪一种?该地区开展此农业范例的区位上风有哪些?从地皮应用的潜力看,该地区能够开展什么?二、产业区位要素剖析1.天然要素质料:邻近某质料产地,质料富足──质料指向型产业动力:邻近某动力产地(如煤、煤油、自然气、水能、风能…),动力富足──动力指向型地皮:地皮平整坦荡,利于建厂水源:邻近河道、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富足2.经济要素市场:生齿浓厚某人口麋集,市场宽广(对市场指向产业更显着)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道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方便休息力:生齿浓厚,休息力资本丰厚──休息麋集型产业技能:科教兴旺或邻近初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休息力本质高──技能麋集型农业根底:邻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根底丰富或农业兴旺3.社会要素国度政策:国度政策的搀扶、鼓舞,国度政策变革(处理失业的工场设在不红利的区位;为减少经济差距停止的西部大开辟)国防平安:某期间国防需求小我私家举动(或偏好):如外洋华人、华裔的投资产业惯性:思索搬家用度或当局的影响或出于对本地经济的思索等4.情况要素风向:紧张净化大气的工场,应该在都会主导风向的上风口地带,大概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部署在本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下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场应规划在阔别水源地或阔别河道下游区;自来水厂规划在住民区的水源地下游或河道下游地域间隔住民区、农田的远近:占空中积小无净化的产业,规划在城区;用地范围较大、净化较轻的产业可规划在都会的边沿或近郊地域;紧张净化难以管理的大规模企业,宜规划在阔别郊区的近郊或郊野生态情况:产业规划应阔别生态情况软弱地域【典例】⑴、武汉开展钢铁产业的区位前提①距铁矿区近:有大冶铁矿;②动力富足:有葛州坝和三峡的水电,距华北动力基地也不远;③水源充分:有长江和汉江;④阵势平整;⑤产业根底好;⑥水陆交通兴旺:有长江及汉江水运,京广线直通南北,高速公路七通八达;⑦天文区位良好:中部经济区的中间,地区协作前提好,市场十分宽广;⑧科技文明较兴旺,休息者本质较高。

金银湖居住环境分析

金银湖居住环境分析

金银湖居住环境分析东西湖区地处长江左岸,武汉市的西北部,汉江、汉北河及府环河汇合之处。

位于北纬30°34′--30°47′,东经113°53′--114°30′之间,全境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22.5公里。

从地图上看来主要包括了,吴家山,金银湖,金银潭,常青,新沟等等片区,对于东西湖来说支撑的就是吴家山和金银湖两个片区,大片的居住群集中在金银湖片区。

金银湖位于东西湖区靠近东边的位置,围绕着金银湖而生,也是因为金银湖而得名,有汉口后花园之称,是汉口居住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有人又把金银湖分成金银湖南北两个片区,主要是以金山大道为分界线。

这就要说道金银湖的主要道路情况了。

金银湖的主要道路其实就两条,一个是金山大道,一个是环湖路。

金山大道:金山大道西起九通路,东至机场路,全长约11公里,被誉为“荆楚第一大道”。

金山大道控制宽度达300米。

环湖路:环湖路是金银湖地区的一条环状主干道路,东起马池路路口,西至金山大道,道路环绕金银湖,全长约9.42公里。

现状为二级公路。

再说这里的交通,交通无外乎公交,地铁和自驾。

自驾主要就是依靠两条主干道还有环湖中路以及机场高速等等,再就是公交,金银湖片区的公交是这个片区的短板,公交路线虽然不算极少,但是路线不长,而且车子也不多。

下面是金银湖片区的所有的公交路线。

47路;216路;589路;207路; 357路; 713路;207路;216路;603路339路;730路356路,h93路最后就说到地铁,地铁就是地铁六号线,在金银湖片区的站点勉强算得上有三个,一个是东方马城站,这里可以跟七号线换乘,再就是假日广场站和环湖西路站,都是沿着金山大道,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未深入金银湖片区内部,照顾到的居住人群也不多,但是有了地铁的引入加上公交的换乘,对于金银湖片区的交通也是一个弥补,而且相信后期住的人多起来之后,这边换乘地铁的公交路线也有增加的可能。

城市区位分析——武汉

城市区位分析——武汉

行政位置
武汉市为湖北省省会城市,东端在新洲区 柳河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 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 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 武汉东与鄂 州黄石市接壤,南与咸宁市相连,西与仙 桃市(省辖县级市)毗邻,北与孝感市及 麻城市相接,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蝴蝶形 状。
武汉——中国地理上的“心 脏”
二. 武汉市区位要素
自然要素

社会经济要素
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要素
1 地形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上,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东 西向残丘,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平坦平原(39.25%)位于武汉市长江、汉江两 岸以及湖泊周围,是棉花和蔬菜产区。 垄岗平原(42.56%)位于各湖泊周边和丘陵向 平原的过渡带,盛产水稻和鱼。 丘陵(12.32%)分为三列,均被林木覆盖:北 列分布在新洲区、黄陂区北部;中列横穿城区; 南列分布在蔡甸区、江夏区北部。 低山(5.85%)主要分布在黄陂区和新洲区东 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 黄陂区和孝感市交界的双尖峰,海拔873米,是 武汉最高点。
武汉市城市区位分析
武汉市概况
地理位置 行政位置
面积 人口
地理位置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地处东经 113°41′-115°05′,北纬 29°58′-31°22′。在中国业已形成 的沿海地区、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 发H型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具有承东 启西、接南转北的枢纽作用,被国内 经济学家们誉之为“中国经济地理的 中心”。
黄鹤楼
区位分析小结
综上所述,按区位的地形要素分析,武汉市属 于平原中腹地城市 ;按社会经济要素分析,在 湖北省范围内,武汉市既是交通区位优势的城 市,又是旅游区位优势的城市,市场区位优势 的城市,工业区位优势的城市,综合区位优势 城市,就整个中原地区而言,武汉市的市场区 位优势最突出,就全国来看,则可以把武汉定 义为商业金融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湖
东西湖区——武汉首个城市副中心
大汉口北拓,东西湖区成为大武汉城市扩张的首选。根据武汉城市发展规划,东西湖区被确定为大武汉首个城市副中心。东西湖区已成为武汉市最新 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汉口的后花园。 项目所在的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东西湖区,湖北省首个发展临空经济的国家级功能区,2012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人民币463亿元 (73亿美元)。已拥有一批现代物流产业、机电产业、食品饮料产业以及生物制造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
武汉-地位
武汉城市定位:中部领军城市
重要的1.5线城市以及华中地区领军城市 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实现 “中部崛起” 产业链条丌断延伸、产业组成日益多元,日渐成为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增长核心之一 教育基础建设丌断提升武汉的人才素质及生产力 作为物流中心城市的巨大潜力
武汉-交通
教育
在校大学生:118.33(2013年),全球第一
行政区划
武汉市有13个辖区,其中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 洪山区、青山区7个为中心城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 新洲区、汉南区6个为新城区。
备注:智慧云谷位于(a区:)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概况
长江及汉江将武汉一分为三,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镇 共同组成武汉。
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口)
占地497平方公里的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 幵于2010年被提升至国家级园区,是华中最主要的食品加工 及家电制造基地,武汉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打造成武汉最大的 物流中心及整个华中地区的物流枢纽。
汉口
大汉口
汉口,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大 武汉的商业中心,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武昌和汉阳幵称武汉三镇。汉口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不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幵汉江不其 南侧的汉阳相望。三镇丌仅各有其独特的历叱发展轨迹,而且分别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丌同的角色。 汉口自古以来就是武汉的经济中心,自形成之日起,汉口就不商业紧密相关。从汉正街到武广再到江汉路是武汉的三大传统商业中心,直至今日,汉 口仍然是武汉乃至中部地区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 伴随着中部崛起的步伐,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商贸传统,汉口必然会在新一轮的区域和全国经济大发展中充当领头羊的作用。
汉口——传统的金融及零售中心
汉口是整个武汉人口最密集的城区,同时也是武汉市传统的金 融及零售中心。
武昌——科技及教育中心
位于长江西南岸不汉口遥相呼应的武昌是武汉三镇中占地面积 最大、人口数量最多的区域,也是武汉的科技及教育中心。
汉阳——工业基地
汉阳是武汉三镇中占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区域,一直以工 业基地著称。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网
快速铁路,连接四方
进一步密切武汉不北京、上海等地的快捷交通联 系。从武汉乘坐高铁,到上海、杭州、北京等地 5小时即可通达,到广州只需4小时。
还将形成8+1城市圈,半小时通达黄石、黄冈、 孝感等周边城市。
航空发达,沟通世界
开通澳门、香港、台湾等在内的100余条国内航 线和韩国、新加坡、日本的约10余条国际航线。
“十二五”时期,东西湖区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 值服务业,在中部同类开发区率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 济转型升级。
武汉-概况
位置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面积
武汉全境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为湖北省面积的4.6%;市域周长 977.28公里,7个中心城区面积8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07.54平方公 里(丌含水域面积)。
人口
1012万(2012年)
武汉-经济
世界范围的工业核心之一,且不断提升产业链,并着力发展服务业
武汉市纳税大户的东汽和武钢均已跻身财富500强企业,他们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也带劢上下游企业聚集,形成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及物流配套,从而 推劢了整个武汉市工业的快速发展。
武汉大力推劢经济结构转型,由传统的重工业占主导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武汉提出打造国际领先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中 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强调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等产 业。
15
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
30000 100%
按产业划分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
10
20000
5
10000
50%
0
0
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天津 苏州 重庆 成都 武汉 杭州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同比增幅(%)
பைடு நூலகம்
0% 北京
上海
成都
武汉
郑州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长沙
武汉-开发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武昌)
占地518平方公里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于1991年获批, 幵于2009年获国务院批准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我国第二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
占地203平方公里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于1993年,是 东风汽车公司及其欧亚合资子公司的所在地,汽车年产量上 百万,服务华中及全国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