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现状概要

合集下载

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进展研究

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进展研究

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进展研究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是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光动力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治疗效果得到强化。

光动力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长达10年,虽然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并且相关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以期降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复发率,提高其经济性的同时更好地抑制患者的病变发展,延长疾病的控制时间。

该文首先分析了光动力疗法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以及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疗效的认可情况,然后阐述了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进展。

[Abstract] 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s a kind of disease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patient acuity of illness,at present the main clinical us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tudy,treatment method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the treatment effect is strengthene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has been for ten years,although it has certain limitation,but in the treatment for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effects have been widely recognized,has become an irreplaceable means of treatment,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unceasingly thorough,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to improve the economy and better can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disease,control.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neovascularization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choroidal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linical efficacy,and then describes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Key words] Photodynamic therapy;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Visual acuity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CNV,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指的是黄斑区出现病理改变,脉络膜新生血管反复出血并渗出,引发视物变形,但是病因却无法完全明确[1-2]。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健康宣教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健康宣教

解眼部健康状况
02
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控制慢性病
01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
时检查:定期 进行眼底检查,
及时发现病变
02
健康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
油腻食物
03
适量运动:保持 适当的运动量,
增强体质
04
戒烟限酒:戒烟 限酒,减少对血
管的损害
05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焦虑
01
03
02
激光治疗:光动力疗 法(PDT),通过激 光照射破坏新生血管
04
其他治疗方法:如激素 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 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药物选择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anti-VEGF)
1 药物:如雷珠单抗、 阿柏西普等,可抑 制新生血管生长
皮质类固醇药物:
2 如地塞米松等, 可减轻炎症反应
抗血小板药物:
3 如阿司匹林、氯 吡格雷等,可预 防血栓形成
抗氧化药物:如 维生素C、维生素
4 E等,可保护血管 内皮细胞免受损 伤
日常护理
饮食调理
01 02 03 04
01
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 食物,如深海鱼类、核桃等
02
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如蓝莓、草莓等
03
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 胡萝卜、南瓜等
缺损
03
眼底出血:眼 底出血、视网
膜出血
04
视网膜水肿: 视网膜水肿、
视网膜脱离
05
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出血
06
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病变
07
眼压升高:眼 压升高、青光

CNV治疗研究现状

CNV治疗研究现状

CNV治疗研究现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年龄<50岁的患者中心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包括病理性近视、特发性CNV(ICNV)、眼拟组织包浆菌病综合征、眼底血管样条纹以及外伤等。

其中,年龄<50岁的CNV患者,如不伴有明显的眼内炎症反应或其他促使新生血管发生的因素,则将此类CNV定义为ICNV[1]。

根据Cohen等[2]对363例年轻CNV患者进行的病因学研究发现,ICNV占17%,其发病率仅次于高度近视引发的CNV,不容忽视。

ICNV的常见症状包括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野固定暗点等。

尽管多数患者的自然预后相对良好,但较大面积的CNV常导致中心视力丧失,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有必要对其进行及时治疗。

目前ICNV的治疗方法包括光动力疗法(PDT)、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TTT)以及联合治疗等,其中主要治疗方法为PDT和抗VEGF治疗,PDT联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对旁中心凹ICNV亦可以考虑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本文将就ICNV的各项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1PDTPDT是将光敏剂维替泊芬由静脉注入体内,与血管内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后聚集在新生血管处,再由特殊波长的激光激发,最终产生大量自由基,直接作用于CNV使之破坏,并促使血栓形成,使新生血管闭塞并最终萎缩。

PDT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所导致的CNV,近年来,亦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PDT治疗ICNV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Chan等[4]对经标准PDT治疗的17例ICNV患者(17眼)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随访期为1a。

首次随访时若荧光素血管造影可见荧光素渗漏则进行重复治疗。

末诊时,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由0.64logMAR提高至0.41logMAR(P=0.007),其中16眼(94%)视力稳定或改善,仅1眼(6%)视力减退。

脉络膜新生血管阶段

脉络膜新生血管阶段
物时。
视物变形
患者可能会发现看到的 物体形状发生扭曲,如
直线变成弯曲的。
视野缺损
可能出现视野的缺失, 即某些方向或区域看不
到东西。
颜色感知改变
患者可能感觉看到的颜 色与实际不符,或者颜
色变得暗淡。
早期诊断方法
眼底镜检查
01
医生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和
位置。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通过向脉络膜注射光敏剂,然后用激 光照射,可以封闭新生血管。
03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中期阶段
中期症状和体征
01
02
03
视力下降
中期阶段,患者可能出现 视力下降的症状,表现为 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等。
视物色暗
由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渗 漏和出血,患者可能出现 视物色暗的症状,表现为 视野中心有暗点。
眼痛、眼胀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 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激光治 疗、冷冻治疗或手术切除等。
04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晚期阶段
晚期症状和体征
01
02
03
04
视力下降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 出现视力下降的症状,严重时
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视野缺损
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能导致视网 膜缺血和缺氧,从而引起视野
激光治疗
对于较小、局限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可采用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广泛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联合治疗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采用多种治疗 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患者自我管理建议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治疗新进展

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治疗新进展

C V) N 是危 害视力 的主要病变 之一 , 为多 种眼底 疾病 的最 终 结局 , 常见 的病 因包括 年龄 相关性 黄斑变性( g lt c aer a dma・ e e u r eeeao , MD) 眼组 织 胞浆 菌 病 、 底 血 管 样 条 l g nr n A ad i t 、 眼 纹、 特发 性眼病等 。C V常发生 于黄斑 区 , N 由于新 生血 管反 复 出血及渗 出 , 最终导致瘢痕形成和视力丧失 。 目前通 过多 种手段 , 来阻断和/ 或抑制其生物学过 程的不同环节 , 而达到 控制 或消灭 C V 的 目 。抑制新 生血管 的形 成和病 理性血 N 管的靶向治疗 , C V的最佳选择 J基 因治 疗为我们提 供 是 N , 了一种新 的治疗 理念 。由于没 有发 现确 切 的“ 致病 基 因”, 目前 A MD的基 因治疗研 究也 是主要 集 中在对 C V的 防治 N
基 因治疗 的内容 主要 包括 : 治疗 基 因和靶 细胞 的选择 ,
以及通过合适 的载体将治疗基 因导入靶 细胞 , 使基 因在体 内
有效地表达 , 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 。识别病变基 因是进行 基 因治疗 的前 提 , 基因转移是基 因治疗 的关键 步骤 。
二 、 因治 疗 在 老 年 黄 斑 变 性 的 应 用 基
m r o p Wmd g -l tcP w r eea H si l e i 0 0 3 C i etfO  ̄ . oy Ee r o e nrl o t - in 10 7 -hn i ci G pa B J g a
【 l - t C o i l evs li tn【N ) s n e oto l n as o v i pi et I a o A ̄ a 】 hrd oa u rao C V ioeot scmn ue fio i am n tpt - e o an c az i fh m o c s nm r . s h

脉络膜新生血管要怎么治疗

脉络膜新生血管要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脉络膜新生血管要怎么治疗
导语:脉络膜新生血管这种疾病常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该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损害,该疾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脉络膜新生血管这种疾病常常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该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损害,该疾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家一定要对该疾病引起重视,那么一旦患上脉络膜新生血管这种疾病,究竟有哪些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呢?
1.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治疗特效药物。

吲哚美辛类药物对抑制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生长有一定疗效。

针对引起炎症的各种病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皮质激素,可减轻或消退炎症反应。

各种维生素类药物可支持视网膜代谢。

2.光凝治疗
光凝是治疗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在于封闭新生血管。

适应于活动性的位于中心凹外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光凝后2周通过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患眼,是否有浆液性或出血性剥离和渗漏。

若有残余的渗漏或新生血管复发,需重复光凝治疗。

若症状复发,或用裂隙灯接触镜检查证实病变区有液体存在者,须重复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及OCT复查,有指征时再做治疗。

3.光动力疗法(PDT)
治疗单次和重复PDT治疗,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老年黄斑变性(A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次PDT治疗可以封闭CNV,降低AMD引起视力下降的危险性。

PDT治疗不影响病灶周围的正常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对视力无损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血管系统疾病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健康问题,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当前,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核心机制研究:通过对血管疾病的起因和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病理生理过程,为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 早期诊断和预防:通过借助先进的医学技术,探索血管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以提供更早的治疗机会。

此外,通过研究预防策略,降低患病风险,对于人口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 新型治疗方法:尽管已经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研究人员在寻找更有效、更创新的治疗方案方面仍持续努力。

基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治愈血管系统疾病提供了新希望。

发展趋势未来血管系统疾病研究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1. 个体化治疗: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将成为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趋势。

通过对患者基因、生活方式和疾病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多学科合作:血管系统疾病研究需要跨学科合作,包括医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

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研究血管系统疾病,并促进新的突破和发现。

3. 技术创新:新一代的医学技术将为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分析、基因编辑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将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并且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核心机制、早期诊断和预防以及开发新型治疗方法,我们有望提高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效果,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1. Reference 12. Reference 23. Reference 3。

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抗VEGF药物治疗前 后OCT-A的特征

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抗VEGF药物治疗前 后OCT-A的特征

分析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OCT-A的特征【摘要】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抗VEGF药物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对CNV患者抗VEGF治疗前后的OCT-A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OCT-A在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变化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在治疗前,CNV呈现明显的血管增生和扩张,治疗后血管密度和面积均显著减少。

OCT-A在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变化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预后。

结论指出抗VEGF药物治疗对CNV患者的影响显著,而OCT-A作为重要的评估工具和监测手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更加关注OCT-A在CNV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进展。

【关键词】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OCT-A, 抗VEGF药物治疗, 病情评估, 疾病监测, 复发诊断, 治疗效果, 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广泛应用,CNV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改善。

CNV 患者在接受抗VEGF治疗前后的眼底变化及疾病发展依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也给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带来了挑战。

利用光准分辨全视网膜血管成像技术(OCT-A)来观察CNV患者在接受抗VEGF治疗前后的眼底特征变化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OCT-A技术具有无创、高分辨率、无需注射造影剂等优点,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CNV患者在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OCT-A表现的特征,以及OCT-A在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变化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研究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OCT-A特征的意义在于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手段,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现状【关键词】脉络膜【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0引言新生血管生成是指由已存在的血管床产生新的毛细血管芽的过程[1]. 根据发生时间和部位不同,对机体可能有利,也可能造成病理性损害. 新生血管可以在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盘等几乎所有的眼内成熟组织中出现,由其引发的出血、渗出及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可以导致眼部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严重损害视功能. 人类对新生血管的认识已有130余年的历史[2],随着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对新生血管发生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极大地提高了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水平.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眼内新生血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与眼部多种疾病有关,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组织胞浆菌病、高度近视黄斑变性,以及眼部肿瘤和眼外伤等. 其中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首要原因[3]. CNV常累及黄斑,引起反复出血、渗出、瘢痕形成,严重损害中心视力. 迄今为止,CNV相关疾病的治疗仍是眼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传统激光疗法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激光热效应使CNV闭塞,同时光凝使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产生瘢痕,从而减少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致使新生血管萎缩. 最初,激光光凝仅用于治疗边界清楚的黄斑中心凹外和旁中心凹的CNV,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延缓视力下降的作用[4-5]. 近年来,由于靛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技术的逐渐普及,人们尝试在ICGA的引导下,用激光治疗边界不清,即所谓隐匿型CNV,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7]. 但是,由于CNV常位于旁中心凹或中心凹下,传统的光凝治疗会同时损伤CNV浅层的视网膜,而使视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使这一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Desatnik等[8]利用ICGA及激光共焦扫描检眼镜辨认渗出性AMD中CNV的滋养血管,通过光凝中心凹外的CNV滋养血管,使CNV闭塞,可同时保存中心视力,为光凝治疗CNV相关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 但存在的问题是可见滋养血管的CNV病例极少,适应证较窄. 2经瞳孔温热疗法Oosterhuis等[9]最初运用810 nm红外半导体激光,通过散大的瞳孔治疗人脉络膜黑色素瘤,并将这一技术命名为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 Reichei 等[10]应用TTT治疗了AMD患者眼内隐匿性CNV,治疗后病变渗漏明显减少. TTT治疗采用波长810 nm的半导体红外激光,强度低、光斑大、曝光时间较长,通过瞳孔将长脉冲激光的热能输送到脉络膜和RPE,达到封闭CNV的目的. 红外激光较传统的激光组织穿透性强,更易达到脉络膜组织,降低了对视网膜神经上皮的损伤;另外,其温度升高较为温和,对邻近组织损伤不大,可应用于黄斑下CNV. TTT治疗方法简单,价格经济,国内有多家医院采用TTT治疗各类CNV相关疾病,并取得一定疗效. 我科已采用TTT治疗AMD,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和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等患者500余例,总有效率达85%以上. 其中随访渗出性AMD患者35例43只眼,治疗后20/43眼(46.5%)CNV渗漏完全停止,18/43眼(41.9%)渗漏明显减少;11/43眼(26.0%)视力提高,29/43眼(67.0%)视力无变化,效果满意. 但此疗法的随访时间尚短,还有待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3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应用具有光化学作用的光激活光敏感剂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静脉内注射光敏剂,光敏剂选择性地与CNV内皮结合,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激发产生单态氧,使血管内皮受损,导致细胞脱颗粒,随后启动凝血机制,从而使CNV闭塞[11]. 美国FDA于2000年批准用维速达尔(商品名visudyne,化学名verteporfin)光敏剂治疗AMD等CNV相关疾病,并已完成包括TAP(treatment of AMD with PDT)和VIP(verteporfin in PDT)在内的多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表明PDT治疗组在视力、对比敏感度及CNV渗漏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了PDT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2]. 国内自2000年开始采用这一疗法治疗合并CNV的AMD患者,最长随访时间已逾4年[13],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影响PDT治疗视力预后的因素有治疗前视力、CNV大小、CNV治疗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 变化、CNV的FFA分型以及CNV病程等[14]. 虽然采用PDT治疗CNV更具特异性,但由于PDT所用光敏剂价格昂贵,且需要重复治疗,限制了许多发展中国家CNV患者的应用. 另外,CNV复发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4手术疗法近年来,由于眼显微手术的发展,使CNV的手术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玻璃体切除术可去除大面积的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有益于阻止光感受器的损害;可以在黄斑区施行黄斑下CNV膜剥除,同时进行自体或同种异体的色素上皮移植术[15];还可以行黄斑转位术,以保持光感受器的功能等. 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各研究组病例选择差异大,因而对视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评价也不一. 19992003年,美国眼科学会组织发起的黄斑下手术临床试验(submacular surgery trials, SST),对黄斑下手术治疗CN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了评价. 最终的结果证实黄斑下手术对于治疗CNV并无明显优势,不能提高患者与视力相关的生活质量,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也极大地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及预后. 只有对视力低于4.3,伴有黄斑区大片出血的AMD患者,黄斑下手术才可显著降低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的机率. 目前CNV手术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遭到质疑,因而应充分权衡利弊,慎行黄斑下手术. 5放射疗法CNV的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治疗和放射敷贴治疗[16]. 其原理是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处于S期的早期时,放射线照射可破坏DNA,使这些细胞在下次有丝分裂中死亡,从而有效地抑制细胞增生. 新生血管形成早期必须先有内皮细胞向周围组织移行和增生,放射线照射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达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目的[17]. 国外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资料显示,针对AMD引起的CNV患者,外照射治疗后中度视力下降与AMD的自然病程相似,引起严重视力下降的可能性减少了一半,在维持或提高视力方面效果有限[18]. 运用Sr90放射敷贴治疗合并CNV的AMD患者,在短期内具有延缓视力下降的作用,而12 mo后的疗效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19]. 目前,放射疗法治疗CNV相关疾病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其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6药物治疗CNV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其调控[20]. 目前已发现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ed factor, HIF)和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 Ang)等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以及PKC,MAPK和Ca2+等信号转导通路在CNV的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22]. 随着研究的深入,采用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对抗新生血管的生长,已成为治疗CNV的新策略[23-24]. Macugen是一种抗VEGF适体(an aptamer inhibitor of VEGF),能够特异性抑制细胞外VEGF的活性,美国FDA于2005年批准Macugen应用于临床.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渗出型AMD患者,Macugen有延缓视力下降的作用[25]. 早期诊断与及时给予Macugen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预后视力[26]. Lucentis是VEGF单克隆抗体的重组活性片断(rhu FabV2),该药物也已进入临床试验. 对于合并CNV的AMD患者,单独或联合使用Lucentis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选择[27]. 此外,针对CNV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还有Anecortave [28]等. 由于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多种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又错综复杂,针对单一细胞因子/通路开发的药物防治效果往往有限. 积极寻找调控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因子/通路,对于CNV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百事通7展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DT和TTT等疗法,主要针对的是CNV晚期的并发病变. 而基于对CNV生成机制的研究,寻找针对CNV病因、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有效疗法,将为未来从根本上治愈CNV相关疾病提供可能. 新生血管生长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采用新生血管抑制因子治疗CNV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方式.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基于大分子多聚体材料的眼内缓释、靶向给药系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眼内注射或手术植入眼内,在病灶局部实现直接释药,拓展了眼内用药范围[29]. 另外,基因疗法也为新生血管抑制因子治疗CNV提供了手段. 采用基因转染方法,调控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在局部组织的表达水平,可避免反复眼内注射给药的风险. 尽管目前在CNV治疗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有效抑制CNV,从而防治这一类与CNV相关的严重致盲性眼病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1] Folkman J, DAmore PA. Blood vessel formation: whatis its molecular basis[J]? Cell, 1996,87(7):1153-1155. [2]Hayreh SS. Ocular neovascularization [J]. ArchOphthalmo,1980,98(3):574. [3] Ambati J, Ambati BK, Yoo SH, et al.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J]. Surv Ophthalmol, 2003,48(3):257-293. [4] Macular Photocoagulation Study Group. Laser photocoagulationfor juxta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Fiveyear results from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 Arch Ophthalmol, 1994,112(4):500-509. [5] Macular Photocoagulation Study Group. Visual outcome after laser photocoagulation for 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secondary to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lesion size and initial visual acuity [J].Arch Ophthalmol, 1994,112(4):480-488. [6] Brancato R, Introini U, Bolognesi G, et al. ICGAguid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of occul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J]. Retina, 2000,20(2):134-142.[7] Donati G, Kapetanios AD, Pournaras CJ. ICGguid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of juxtafoveal and extrafoveal occul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J].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1999,237(11):881-886. [8] Desatnik H, Treister G, Alhalel A, et al. ICGAguided laser photocoagulation of feeder vessels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nes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J]. Retina, 2000,20(2):143-150. [9]Oosterhuis JA, Journeede Korver HG, KakebeekeKemme HM, et al.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in choroidal melanomas [J]. Arch Ophthalmol, 1995,113(3):315-321. [10] Reichel E, Berrocal AM, Ip M, et al. 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of occult 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J]. Ophthalmology, 1999,106(10):1908-1914. [11]SchmidtErfurth U, Miller J, Sickenberg M, et al. Photodynamic therapy of 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examples [J].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1998,236(5):365-374. [12] Barbazetto I, Burdan A, Bressler NM, et al. Treatment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 Study Group, Verteporfin in Photodynamic Therapy Study Group. Photodynamic therapy of subfove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with verteporfin:fluorescein angiographic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TAP and VIP report No.2 [J]. Arch Ophthalmol, 2003,121(9):1253-1268. [13]张美霞,陆方,严密,等.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四年临床观察总结[J].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4,20(5):275-279. [14]张力,赵明威,黎晓新. 影响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视力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4,20(5):292-294. [15] Peyman GA, Blinder KJ, Paris CL, et al. A technique for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transplantation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secondary to extensive subfoveal scarring [J]. Ophthalmic Surg, 1991,22(2):102-108. [16] Hooper CY, Guymer RH. New treatments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J]. 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 2003,31(5):376-391. [17] Miyamoto H, Kimura H, Yasukawa T, et al. Effect of focal Xray irradiation on experimental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9,40(7):1496-1502. [18] Chakravarthy U, MacKenzie G.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in 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 pooled analysis of phase I data [J]. Br J Radiol, 2000,73(867):305-313. [19] Jaakkola A, Heikkonen J, Tommila P, et al. Strontium plaque brachytherapy for 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threeyear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study [J]. Ophthalmology,2005,112(4):567-573. [20]朱洁,王雨生,惠延年.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和抑制[J]. 眼科新进展, 2004,24(1):57-60. [21]张鹏,惠延年,王雨生,等. PKC信号转导通路对缺氧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VEGF的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24(21):1933-1934. [22]赵炜,王雨生,张瑞,等. p42/p44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表达中的作用[J]. 眼科新进展, 2005,25(2):109-112.[23]杨秀梅,王雨生,惠延年. 内源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 2004,4(2):307-311. [24]杨秀梅,王雨生,惠延年. 外源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眼科新进展,2005,25(1):75-78. [25] Siddiqui MA, Keating GM. Pegaptanib: in 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J]. Drugs.2005,65(11):1571-1577. [26] Gonzales CR, VEGF Inhibition Studyin Ocular Neovascularization (V.I.S.I.O.N.) Clinical Trial Group. Enhanced efficacy associated with early treatment of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ith pegaptanib sodium: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J]. Retina, 2005,25(7):815-827. [27]Michels S, Rosenfeld PJ. Treatment of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ith Ranibizumab/Lucentis [J]. Klin Monatsbl Augenheilkd, 2005,222(6):480-484. [28] Slakter JS, Bochow TW, DAmico DJ, et al, Anecortave Acetate Clinical Study Group. Anecortave acetate (15 milligrams) versus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subfove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Ophthalmology, 2006,113(1):3-13. [29]李越,王雨生,惠延年. 眼内缓释给药的研究现状[J]. 眼科新进展, 2005,25(5):464-466.百事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