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跑偏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Ap ——液压缸活塞的有效面积;x p ——活塞的位移; 液压缸活塞的有效面积; 活塞的位移; 液压缸活塞的有效面积 活塞的位移 Ctp--总泄漏系数;Vt——液压缸进油腔的容积;βe—— 总泄漏系数; 液压缸进油腔的容积; 总泄漏系数 液压缸进油腔的容积 系统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 系统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以液体作为动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以液体作为动 力传输和控制介质,利用电信号进行控制 力传输和控制介质, 输入和反馈。 输入和反馈。只要输入某一规律的输入信 执行元件就能启动、 号,执行元件就能启动、快速并准确地复 现输入量的变化规律。 现输入量的变化规律。电液位置伺服控制 系统是最为常见的液压控制系统, 系统是最为常见的液压控制系统,实际的 伺服系统无论多么复杂, 伺服系统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一些基本 元件组成的。系统的核心是电液伺服阀, 元件组成的。系统的核心是电液伺服阀, 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系统的性 功用十分重大。 能,功用十分重大。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式中 k1=1/Ap) 计算得到负载扰动引起的稳态 误差为:ess=0.057×10-3(m)
(1)比例阀线性化流量方程 ) Q L = K q xv − K c p L (1) ) 式中K 比例阀流量增益; 比例阀流量- 式中 q——比例阀流量增益;K c ——比例阀流量-压力 比例阀流量增益 比例阀流量 系数; 负载压力; 比例阀阀芯位移。 系数;p L——负载压力;xv——比例阀阀芯位移。 负载压力 比例阀阀芯位移 (2)伺服油缸流量连续性方程 )
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从上两幅图中可以看出, 从上两幅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幅值裕度 与相角稳定裕度均为负值, 与相角稳定裕度均为负值,阶跃响应曲线 为发散振荡,说明系统是不稳定的, 为发散振荡,说明系统是不稳定的,必须 校正。 校正。

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众多机械设备中,电液伺服系统以其优良的性能和高效的工作模式,已经成为了广泛应用的设备之一。

本文将就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其性能和工作效率。

一、电液伺服系统的组成电液伺服系统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电子控制单元、电液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

1. 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器,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可以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根据内部程序计算出控制信号,并输出到执行机构,实现对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

2. 电液传动系统电液传动系统是整个电液伺服系统的动力源,它包括电液转换器、电动机、泵、油箱、阀门等组成。

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泵产生压力液体,液体经过阀门进入执行机构,实现机械臂等动作。

3.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电液伺服系统的输出节点,它通过接收液压驱动,转换为机械运动。

在典型的电液伺服系统中,执行机构通常包括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单元等。

二、电液伺服系统的优点1. 精度高因为电液伺服系统可以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根据内部程序计算出控制信号,并输出到执行机构,实现对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所以其控制精度很高,可以满足高精密度机械设备的要求。

2. 动态性能好电液伺服系统的调节速度快,反应灵敏。

它不仅可以适应于各种工况的需要,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和调节。

相比之下,其他传动系统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3. 可扩展性强电液伺服系统的结构比较清晰,它根据要求可以进行功能扩展。

同时,它也可以与其他的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如PLC、CAN总线等。

三、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必须根据所需的实际应用来进行,下面简单介绍了一些设计方法。

1. 系统参数计算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一定要进行系统参数计算,以确保正确的系统工作。

主要包括负载惯性、运动速度、加速度、油液流量、泵、马达的型号、离合器等参数的计算。

2.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是电液伺服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设计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设计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液伺服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掌握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了解其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3. 学会分析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了解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4. 掌握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了解不同控制算法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数学建模;2. 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并进行性能分析;3.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4. 能够对实际电液伺服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增强学生对我国液压事业的认同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调整。

二、教学内容1. 电液伺服系统原理及组成部分- 液压基础知识回顾- 电液伺服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主要组成部分(液压泵、液压缸、伺服阀、传感器等)及其功能2. 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建模- 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 系统的稳态方程建立- 模型参数的识别与验证3. 电液伺服系统性能分析- 系统稳定性分析- 系统快速性分析- 系统精确性分析4. 电液伺服控制策略- 常用控制算法(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分析- 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优化5. 电液伺服系统仿真与实验- 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搭建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 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6. 电液伺服系统调试与优化- 系统调试方法与技巧-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章节,分阶段进行教学,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伺服控制课程设计-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伺服控制课程设计-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伺服控制课程设计 —— ——伺服控制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伺服控制的设计与仿真................................................................................................... 1 任务分工情况................................................................................................................................... 2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5 摘要................................................................................................................................................... 5 引言................................................................................................................................................... 5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带钢跑偏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

带钢跑偏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

此 伺服 控制 系统 的单 位阶跃 输 入作 用下 的时 域动 态指 标: 超调量 Mp5 上升 时间t O 调整 时间 05 。 < %, r . S, <5 < . S
21 系统 mp trEn ie rn n gn e i ga dAp l a in , 0 2, 8 7 : 3 — 3 . p i to s 2 1 4 ( ) 2 52 7 c
Ab t a t h t e t a d lo e e e t c l y r u i e v o to y tm o te t p d v ai n i s b ih d t o t l sr c :T e mah ma i lmo e f t l cr a - d a l s r o c n r ls se f r se lsr e i o se t l e o c n o c h i h c i t a s r se ls e i t n a d t ep ro m a c d x si me d m an a ea ay e t AT te t d v ai , np o n e f r n e i e e t o i r n lz dwi M h n n i h LAB. n e t n l I c n o lra d f z y Co v n i a D o t l u z o P r e n s l a a t e P D o t l rae d sg e O t a ep ro a c fte s se c n a h e e t ed sg q ie e t . h i lt n o ef d p v I c n r l r e i n d S tt e f r n eo y t m a c iv e i n r u rm n s T esmu a i f - i o e h h m h h e o h t t d h ws h t u z  ̄ d p v I o t s t e wo me o ss o t a f z y s l a a f eP D c n r l y tm t a o v n o a P D c n r l a b t r r p r y a c n a i z t n h e i o s e h nc n e t n l I o t h s e e p o e t n mi a d s b l a o . i o t yd t ii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实验讲解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实验讲解

s2

2 0.866 14.726
s
1
Ki减小为40
Ki变小,ωc=1.53<2.78, ωh=14.8不变,Kg=24.5>19.1
增大Kd1
正常参数
C(s)
2.107
R(s)
s
1
17.0782
s2

2 0.747 17.078
s
1
Kd1变大为35
Kd1变大,ωc=2.1<2.78, ωh=17.1>14.8 ,Kg=21.8>19.1
2)阀控缸微分方程
负载流量线性化方程
qL Kq xV Kc pL
流量连续性方程
qL

AP
dxP dt
CtP pL

Vt
4e
dpL dt
忽略阀腔和管道总容积,油液的压缩性影响忽略
qL

AP
dxP dt
CtP
pL
液压缸活塞的动力学平衡方程
F

AP pL

mt
d 2xP dt 2
BP
r0,ml 为输入信号在线性范 围内的最大值
阶跃输入2.5
阶跃输入5
阶跃输入9
阶跃输入12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C(s)
KV
R(s)
s
1
h2
s2

2h h
s
1
KV

Ki K d1
KV

Ki Kd1

73.746 26.022
2.834
h
K d1 a
代入系数得到 h
减小Kd1
正常参数

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研究

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研究

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研究概述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将电力与液压技术相结合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快速响应的运动控制。

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控制展开研究,深入探讨相关技术和方法。

一、电液伺服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电液伺服系统由电气控制部分和液压执行部分组成。

电气控制部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电动机等,液压执行部分包括液压阀、液压缸等。

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气信号控制液压系统的动作,实现位置、速度、力矩等的精确控制。

二、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电液伺服系统的优化设计是提高系统性能、减少能耗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参数优化:通过对系统参数的合理设计和选择,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包括选取合适的电动机、液压阀、液压缸等,并确定其参数值,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2. 结构优化:通过对系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能耗。

可以采用流量分配器、减压阀等组件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3. 控制算法优化:选用合适的控制算法,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精度。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PID控制等。

还可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高级控制方法,提高系统的性能。

三、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研究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控制需求,需要研究和开发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控制研究方向:1. 位置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

可以通过采用编码器等传感器,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进行闭环控制。

同时,还可以采用滤波器、补偿器等技术,减少位置误差和振荡现象。

2. 力矩控制:对于需要精确控制力矩的应用场景,如机械臂、液压切割等,通过采用力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现对力矩的精确控制。

需要研究合适的力矩控制算法和技术,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天航空、机械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对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电液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

它由液压执行器、电液传动装置、控制器和传感器组成。

液压执行器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液传动装置通过液压介质传递能量,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调节系统的输出。

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响应速度、稳定性和精度。

响应速度是指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快速响应能力,通常用调整时间和超调量来衡量。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输出。

精度是指系统输出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

对于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的动态响应。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利用控制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和传递函数。

通过对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进行稳定性分析,可以确定系统的闭环稳定区域,并设计合适的控制器来保持稳定。

其次,要考虑电液伺服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我们通常使用根轨迹和Bode图等方法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根轨迹是由系统的传递函数所决定的,它描述了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闭环稳定性特性。

Bode图则提供了系统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最后,我们要关注电液伺服系统的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系统的非线性因素和环境干扰,系统的输出往往与给定值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系统的精度,可以采用补偿措施,例如使用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等方法。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设计的方法。

首先,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来优化系统的动态响应。

其次,合理选择传感器和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对系统的非线性因素进行建模与补偿,以提高系统的精度。

总之,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和精度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液伺服跑偏控制系统设计前言随着20世纪自动化技术的巨大进步,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正是针对设计任务,通过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之后,选择电液控制系统来设计此次任务。

首先介绍了液压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对研究对象和任务作出了整体的介绍,并简述了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然后在明确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对设计任务进行分析。

通过机液伺服跑偏控制系统和电液伺服跑偏控制系统的分析对比,最终选择了电液伺服跑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从而进入本课题研究要点。

接着对电液伺服跑偏控制系统做了具体的设计,先是对电液伺服机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其特点。

接着又对系统做了静、动态计算及分析,确定了供油压力,选取了伺服阀,并求取了各元件的传递函数,绘制了系统方块图,得出系统的各个参数。

然后还要对系统进行校正,得到更为优良的设计参数,使系统更加完善,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

最后利用了先进电脑仿真技术MATLAB 对所做的系统进行仿真,通过改变系统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可看出系统的各个参数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本论文在王慧老师的悉心教导之下,通过研读各著作期刊,经过多次的修改。

于作者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出现点差错,恳请读者指正。

1 1 绪论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是以液压动力元件作驱动装置所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输出量能够自动地、快速而准确地复现输入量的变化规律。

与此同时,还对输入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因此也是一个功率放大装置。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是以液体压力能为动力的机械量自动控制系统。

按系统中实现信号传输和控制方式不同分为机液伺服系统和电液伺服系统两种。

机液伺服系统的典型实例是飞机、汽车和工程机械主离合器操纵装置上常用的液压助力器,机床上液压仿形刀架和汽车与工程机械上的液压动力转向机构等。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是以液压为动力,采用电气方式实现信号传输和控制的机械量自动控制系统。

按系统被控机械量的不同,它又可以分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和电液力控制系统三种。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适合于负载惯性大的高速、大功率对象的控制,它已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飞机发动机的转速控制、雷达天线的方位控制、机器人关节控制、带材跑偏、张力控制、材料试验机和加载装置等中得到应用。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不管多么复杂,都是以下一些基本元件组成的,如图1-1所示:图1-1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1)输入元件——也称指令元件,它给出输入信号加于系统的输入端。

该元件可以是机械的、电气的、气动的等。

如靠模、指令电位器或计算机等。

2)反馈测量元件——测量系统的输出并转换为反馈信号。

这类元件也是多种形式的。

各种传感器常作为反馈测量元件。

如测速机、阀套,以及其它类型传感器。

3)比较元件——相当于偏差检测器,它的输出等于系统输入和反馈信号之差,如加法器、阀芯与阀套组件等。

4)液压放大与转换元件——接受偏差信号,通过放大、转换与运算,产生所需要的液压控制信号,控制执行机构的运动,如放大器、伺服阀、滑阀等。

5)液压执行元件——产生调节动作加于控制对象上,实现调节任务。

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等。

6)控制对象——被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物体,即负载。

此外,系统中还可能有各种校正装置,以及不包含在控制回路内的能源设备和其它辅助装置等。

液压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和负载在系统中是密切相关的,把三者的组合称之为液压动力机构。

凡包含有液压动力机构的反馈控制系统统称为液压控制系统。

液压伺服控制的分类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可按下列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类,每一种分类的方法都代表系统一定的特点。

按系统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分类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和伺服控制系统。

1) 定值控制系统——当系统输入信号为定值时,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对定值控制系统,基本任务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将系统的实际输出量保持在希望值上。

2) 程序控制系统——当系统的输入信号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变化时,称为程序控制系统。

输入量总在频繁的变化,系统的输出量能够以一定的准确度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3) 伺服控制系统——也称随动系统,其输入信号是时间的未知函数,而输入量能够准确、快速地复现输入量的变化规律。

对伺服系统来说,能否获得快速响应往往是它的主要矛盾。

按被控物理量的名称分类1) 位置伺服控制系统;2) 速度伺服控制系统;3) 加速度伺服控制系统;3) 力控制系统;4) 其它物理量的控制系统; 3 按液压动力元件的控制方式分类1) 节流式控制系统——用伺服阀按节流原理来控制流入执行机构的流量或压力的系统。

2) 容积式控制系统——利用伺服变量泵或变量马达改变排量的办法控制流入执行机构的流量和压力系统。

又可分为伺服变量泵系统和伺服变量马达系统两种。

按信号传递介质的形式分类1) 机械液压伺服系统;2) 电气液压伺服系统;3) 气动液压伺服系统;除以上几种分类方法外,还可将系统分为数字控制系统和连续时间控制系统,线性或非线性控制系统等。

液压伺服控制的优缺点液压伺服控制的优点液压伺服系统与其它类型的伺服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 液压元件的功率—重量比和力矩—惯量比大, 功率传递密度高, 可组成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加速性好的伺服系统。

对于中、大功率的伺服系统,这一优点尤为突出。

2) 液压动力元件快速性好,系统响应快。

于液压动力元件的力矩—惯量比大,所以加速能力强,能高速起动、制动与反向。

3) 液压伺服系统抗负载的刚度大,即输出位移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小,定位准确,控制精度高。

4) 液压执行元件速度快, 在伺服控制中采用液压执行元件可以使回路增益提高、频宽高。

5) 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频繁的带载起动和制动, 可以方便地实现正反向直线或回转运动和动力控制, 调速范围广、低速稳定性好、能量贮存和动力传输方便。

此外,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还有一些优点。

如液压元件的润滑性好,液压元件寿命长;调速范围宽、低速稳定性好;借助油管动力传输比较方便;借助蓄能器,能量储存比较方便;液压执行元件有直线位移式和旋转式两种,增加它的适应性;过载保护容易;解决系统温升问题比较方便;易于采取节能措施等 4 液压伺服控制的缺点液压控制系统因有上述突出优点,使它获得广泛的应用。

但它还存在不少缺点,因而又使它的应用受到某些限制。

其主要缺点有:1) 液压元件,特别是精密的液压控制元件抗污染能力差,对工作油液的清洁度要求高。

污染的油液会使阀磨损而降低其性能,甚至被堵塞而不能正常工作。

这是液压伺服系统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

因此液压伺服系统必须采用精过滤器。

2) 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随油温和混入油中的空气含量而变化。

油液的黏度也随油温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油温的变化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3) 当液压元件的密封装置设计、制造或使用维护不当时,容易引起漏油,污染环境。

采用石油基液压油,在某些场合有引起火灾的危险。

采用抗燃液压油可使这种危险减小。

4) 液压元件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价格贵。

5) 液压能源的获得、储存和远距离输送不如电气系统方便。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电液伺服控制技术最先产生于美国的MIT,后因其响应快、精度高,很快在工业界得到了普及。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以液压动力元件作为执行机构,根据负反馈原理,使系统的输出跟踪给定信号的控制系统。

它不仅能自动、准确、快速地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而且可对输入量进行变换与放大。

作为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一直受到控制学科的指导和启发,经历了从线性到非线性智能控制的发展历程。

自从20世纪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至以后的几十年中,电液伺服控制设计基本上是采用基于工作点附近的增量线性化模型对系统进行综合与分析。

PID 控制也因其控制律简单和易于理解,受到工程界的普遍欢迎。

然而,随着人们对控制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液伺服系统中PID 控制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这主要是电液伺服系统的特性所决定的。

首先,电液伺服系统是一个严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环境和任务复杂,普遍存在参数变化、外干扰和交叉耦合干扰;其次,电液伺服系统对频带和跟踪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如航空航天领域的系统频宽可达100Hz,已接近甚至超过液压动力机构的固有频率;另外,在高精度快速跟踪条件下,电液伺服系统中的非线性作用已不容忽视。

因此,可以说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类典型的未知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这类系统扰动大、工作范围宽、时变参量多、难以精确建模。

这些特点对系统的稳定性、动态特性和精5液压缸的输出力与负载力的平衡方程四个电液伺服系统基本方程。

结合这四个基本方程,经过整理、化简而得到最终所需的电液伺服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供后续章节控制策略的应用。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特点某些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有时象机液伺服系统那样,不采用校正的方法,而是依靠液压动力机构本身固有的特点来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充分认识液压系统的特点,对设计系统,特别是对不经校正的位置伺服系统是很有益处的。

从开环频率特性看:位置伺服系统的固有部分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振荡环节组成。

振荡环节的阻尼比?h随工作点的变动而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系统的开环增益Kv也因伺服阀的流量增益KV的变动而变。

因而造成开环频率特性的浮动。

阀在零位区时?h最小,在空载时KV 最大。

所以位置伺服系统通常以零位区设计工况。

于?h比较小,在比例控制时,主要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幅值稳定裕量,为此不得不把增益和穿越频率压得较低。

系统的相角裕量接近90? 从闭环频率特性看:当?h较小时,闭环幅频特性在转折频率?b附近已下降到接近-3dB,因此系统的频宽仅能达到?b 附近。

而?b从阶跃响应曲线看:过度过程曲线是典型三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与通常的二阶系统的过度过程有明显的不同。

这主要是高频小阻尼振荡环节的影响所致。

因此,未经校正的液压位置伺服系统一般不用二阶系统近似。

在液压位置伺服系统中,于液压动力机构的固有特点,使系统的刚度很大,对干扰信号的误差系数比较小,因此,负载扰动的影响相对较弱。

液压执行机构的力矩惯量比很大,只要保证足够的尺寸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固有频率?h。

阀控液压缸特别是泵控液压马达又能提供比较恒定的流量增益。

所以系统虽然有阻尼比小、多变等弱点,液压位置伺服系统在比例控制条件下也能满足某些对象的需要,并获得较为满意的性能。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原则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比例控制条件下,液压固有频率?h、开环增益也称速度放大系数Kv和液压阻尼比?h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决定了系统的主要性能。

因此16 设计液压位置伺服系统时,首先应解决如何根据系统的要求,确定这三个量的数值和三个量之间的恰当的比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