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辅导材料

合集下载

奥赛1连锁与互换规律

奥赛1连锁与互换规律

生物奥赛培训之一:《连锁与互换规律》1910年摩尔根将果蝇白眼基因定位于X上后,又发现一些伴性遗传基因,证明X上确有许多基因(人有23对染色体和十万个基因)。

提出问题:(1)同一染色体上众多基因如何排列?(2)遗传传递有何规律?经研究得到结论:(1)基因论(2)连锁交换规律第一节基因的连锁与交换一、连锁遗传现象(一)连锁遗传现象发现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花颜色紫色P对红色p显性,花粉粒形状长形L对圆形l显性。

F2分离比不符合9:3:3:1,亲组合类型较多,重组合类型偏少。

原为同一亲本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的倾向,这说明来自同一亲本的基因,有较多的在一起传递的可能。

但贝特森和潘耐特未能提出科学的解释。

摩尔根认为应从F1产生配子数找原因,4种配子数目不等,亲组合类型多,重组类型少。

(二)摩尔根的实验果蝇翅长短,复眼颜色:长翅Vg,残翅vg,红色复眼Pr,紫色复眼pr。

1、相引组与相斥组的概念:(1)相引组:两个显性在一起,两个隐性在一起配成的杂交组合。

(2)相斥组: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和一个隐性一个显性在一起配成的杂交组合。

2、相引组、相斥组的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实验:3、解释相引组杂交:红眼雄果蝇产生两种数目相同的配子,测交后代1:1,红眼雌果蝇产生四种配子,但亲组型配子Vg Pr和vgpr多,而重组型配子Vg pr和vgPr少。

同理可解释相斥组杂交结果。

果蝇翅的长短和眼的颜色是两对相对性状,这两对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或相连性,把这种现象叫连锁。

把这两对相对性状叫连锁性状。

控制连锁性状的基因叫连锁基因,连锁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连锁基因之间能够发生交换的连锁叫不完全连锁(雌果蝇),不能发生交换的连锁叫完全连锁(雄果蝇、雌家蚕)。

目前人们经过研究发现仅有两种动物雄果蝇和雌蚕属于完全连锁,不发生交换。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四章无脊椎动物2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四章无脊椎动物2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四章无脊椎动物二、典型例题例1 乌贼的卵裂方式属于哪一种?A完全均等卵裂 B 完全不均等卵裂 C 表面卵裂 D 盘裂分析这是涉及到卵的种类和卵裂方式的问题。

根据卵黄在卵内含量的多少和分布的不同,动物卵可以分成均黄卵和多黄卵。

多黄卵又分端黄卵和中黄卵两类。

乌贼的卵属于强端黄卵(动、植物极有明显的界限),因此它的分裂只限于胚盘处,卵黄一般不分裂,叫盘状分裂。

【参考答案】D。

例2 下列哪部分是由中胚层分化形成的A肝 B 肌肉 C 呼吸道上皮 D 神经分析三个胚层分别分化为动物不同组织和器官。

①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呼吸道上皮、肺、肝、胰等部分;②中胚层分化为肌肉、骨骼、循环系统、生殖和排泄大部分;③外胚层分化为皮肤及其衍生物、神经组织。

【参考答案】B。

例3 扁形动物同腔肠动物的共同点是A体壁由两胚层构成 B 体壁由三胚层构成C 无体腔D 辐射对称E 有体腔分析题目中涉及的特征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腔肠动物具有而扁形动物没有的,如A、D;第二种扁形动物具有而腔肠动物没有的特征,如B;第三种情况是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都具有的特征,如C;第四种情况是两个动物门都没有的特征,这是题目中的干扰因素,一定要注意区分。

【参考答案】C。

例4 试述蛔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蛔虫的特征有反映线形动物门的方面,也有适应寄生生活的方面。

而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包括了对宿主生活的适应,也包括了对宿主的影响。

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参考答案】(1)体表具有角质层,可保护身体不被人体消化液侵蚀。

(2)感觉迟钝,没有运动器官。

(3)消化器官结构简单,吸食人体半消化的食物。

(4)一般进行厌氧呼吸。

(5)生殖系统发达,生殖力强。

例5 蚯蚓的肾管排列方式不正确的是A体腔→肾管→体表 B 体腔→肾管→肠内C 体表→肠内→肾管D 体腔→体表→肾管分析蚯蚓的肾管为后肾管,后肾管为体腔导管,一端开口于体腔的漏斗,称为肾口,肾口与细肾管相连;经排泄管与体壁肾孔相连。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精品全套讲义内部辅导资料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精品全套讲义内部辅导资料

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奥赛辅导教案

高中生物奥赛辅导教案

高中生物奥赛辅导教案主题:生物奥赛备考指导一、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奥赛备考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生物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奥赛考试概况- 考试类型及题型- 考试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 常见考试难点和解题技巧2. 生物知识点梳理-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生态学- 植物学与动物学3. 解题技巧训练- 解题思路的培养- 题型分析与解题方法- 套路题的熟练掌握- 题目的解答过程和答题技巧4. 模拟题训练- 做题数量和难度逐步提升- 定期组织模拟考试- 分析错题原因并进行重点复习三、教学步骤:1. 生物奥赛考试概况介绍及解题技巧讲解(1课时)- 介绍考试概况和注意事项- 分析常见考试难点和解题技巧2. 生物知识点梳理(3课时)-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知识点讲解- 做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3. 解题技巧训练(4课时)- 培养解题思路和分析题目- 练习套路题和讲解解题方法4. 模拟题训练(2课时)- 组织模拟考试- 分析错题原因和重点复习四、教学评估:1. 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对模拟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3. 定期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在解题技巧方面是否有所提升,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2. 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有无自主解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扩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生物奥赛相关活动,锻炼解题能力和竞赛经验。

2. 建议学生多做练习题,扩充生物知识面。

3. 推荐相关参考资料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生物奥赛。

以上是关于高中生物奥赛辅导教案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学生备考顺利,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奥数竞赛辅导资料(新、全)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奥数竞赛辅导资料(新、全)

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奥数竞赛辅导资料(新、全)介绍本文档为人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的奥数竞赛辅导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备考竞赛,提高他们在生物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内容概要本资料包含以下内容:1. 生物基本概念:对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2. 生物分类与进化: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进化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过程。

3. 细胞与组织:解析细胞结构与功能,探索组织的构成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细胞和组织的认知能力。

4. 物质的运输与利用:讲解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的代谢机制。

5. 生态系统: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使用建议以下是使用本资料的建议:1. 阅读顺序:按照教材上册的顺序进行研究和复,逐步提高对生物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2. 反复巩固:阅读完某一章节后,可以通过做练题或进行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疑点解答: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或向老师请教,弄清楚疑点。

4. 提升应用能力: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实验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安排,合理安排复和练时间。

2. 切勿盲目追求竞赛成绩,要注重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 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灰心,要善于思考和寻求帮助。

4. 本资料仅作为奥数竞赛辅导资料,不代表正式的教材内容,建议配合教材使用。

祝愿每位学生在生物学上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一章植物形态解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一章植物形态解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一章植物形态解剖二、例题解析例1 用简单的显微化学方法鉴定植物细胞中的贮藏物质时,滴加某试剂后,可观察到细胞内的淀粉遇其呈深蓝色反应,蛋白质遇其呈黄色反应,则该试剂是A 碘一碘钾溶液B 苏丹Ⅲ或Ⅳ溶液C 间苯三酚和盐酸溶液D 结晶紫溶液【分析】细胞内的贮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用稀释的碘一碘化钾溶液与淀粉作用时,形成碘化淀粉,呈蓝色的特殊反应,所以常用碘一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

糊粉粒是植物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主要形式,当碘一碘化钾溶液与细胞中的蛋白质作用时,呈黄色反应,因此鉴定蛋白质常用的方法也是用碘一碘化钾溶液,但浓度较大效果才好。

常用的鉴定脂肪或油滴的方法是将苏丹Ⅲ或Ⅳ的酒精溶液对其染色,呈橘红色,在鉴定过程中稍加热,可使效果更为明显。

用间苯三酚和盐酸溶液,可以鉴定细胞壁中的木质素成分,先将材料用盐酸浸透,再加间苯三酸的酒精溶液,当间苯三酚与细胞壁中的木质素相遇时,即发生樱红色或紫红色的反应。

结晶紫是用于对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的常用染色剂。

【参考答案】A。

例2 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这是借助下列哪种组织的活动?A 顶端分生组织B 侧生分生组织C 居间分生组织D 次生分生组织【分析】顶端分生组织位于茎和根的主轴和侧枝的顶端。

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中。

居间分生组织是夹在多少已经分化了的组织区域之间的分生组织,它是顶端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

典型的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许多单子叶植物的茎和叶中,如水稻、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在茎的节间基部仍保留居间分生组织,当顶端分化成幼穗后,还能借助于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

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过反分化后,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

【参考答案】C。

例3 大豆、油菜、蓖麻等植物的种子,在萌发形成幼苗时,子叶出土的原因是A 胚芽伸长B 胚根伸长C 上胚轴伸长D 下胚轴伸长【分析】由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一段胚轴,称为上胚轴;由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称为下胚轴。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八章生物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黑龙江98复赛)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A 控制适当温度B 控制充分的水分C 控制较弱的光照D 提供肥沃的土壤2.(广西98)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

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A 水分B 阳光C 温度D 能量E 土壤pH值3.(河南97预赛)花芽分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 低温和光周期B 中温和光周期C 温度和光周期D 肥效和光周期4.(河南97预赛)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阳光、温度B 高度、纬度C 阳光、纬度D 阳光、地形5.(河南97预赛)植物不需要光的生理活动是A 秋天落叶B 幼苗生长C 花芽形成D 花粉的萌发6.(黑龙江99复赛)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同样树的叶子A 先黄B 稍晚变黄C 同时变黄D 不变黄7.(黑龙江99复赛)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其躯体与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A 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B 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C 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D 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8.(上海99;黑龙江99复赛)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一”节开花,处理的措施是A 增加光照时间B 降低光照强度C 增加光照强度D 增加黑暗时间9.(陕西98)一种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A 深绿色的大叶,叶两面有大量气孔B 深绿色的大叶,叶只在一面有孔C 浅绿色中等大小的叶,只在叶的上表面有气孔D 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10.(陕西98)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A 充分利用光能B 少阳光照射C 适应低温D 适应潮湿的环境11.(山东98决赛)由气候条件决定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 风力和雨量B 风力和热量C 热量和雨量D 光照和热量12.(广东99初赛)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有适合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

高中生物奥赛辅导资料(精华-共58页)(汇编)

高中生物奥赛辅导资料(精华-共58页)(汇编)

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第一章生物学的学习策略和解题技巧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奥赛辅导材料第一部分简要归纳一、植物学部分1、高等植物具有世代交替,孢子体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形成配子体,配子体产生配子(精子和卵)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受精卵)发育成孢子体。

2、吃的海带是孢子体,苔藓植物的配子体独立生活(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是孢子体发达。

3、裸子植物的胚乳是雌配子体(n),被子植物胚乳是多倍体(多为3n)4、导管只在被子植物体内出现,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体是管胞。

5、筛管只在被子植物内有,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中是筛胞。

6、在种子植物体内的(导管、管胞)和(纤维、石细胞)是成熟后死去,但具有功能的组织。

7、在种子植物体内的(筛管、筛胞)是成熟后细胞核消失,但仍是生活的细胞。

8、药用冬虫夏草是(子囊菌孢子侵入昆虫幼虫体内,形成菌核)而形成的。

9、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出现异孢现象的是(卷柏)植物。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系统发育上对(种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0、水绵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

11、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发育,初生韧皮部也是,茎的初生韧皮部也是外始式,但茎的初生木质部是内始式12、花程式13、买麻藤科植物是没有颈卵器的颈卵器植物,茎内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性状14、部分科的典型特征(以前发过的资料)15、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及代表植物二、植物生理学部分1、暗反应也是需要光的,因为有些酶没有光不能产生,如: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是不能产生的。

2、光合作用产生ATP有环式和非环式,非环式通过光系统Ⅱ到光系统Ⅰ,势能下降的过程产生ATP。

环式在光系统Ⅰ用还原辅酶剩余的能量来形成ATP。

3、红降现象也称增益效应和Emerson(爱默生)效应,证明有两个光系统。

4、水总是从水势高的区域向水势低的区域移动。

5、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只有在硝酸盐存在的情况下才大量的出现。

6、固氮酶除了有固氮作用外,还有放氢的作用,可使乙炔变成乙烯。

7、光呼吸是在下列哪些细胞器中进行的:ADE。

A、过氧化物体B、乙醛酸体C、高尔基体D、叶绿体E、线粒体8、自叶绿体中输送出来,大量用于蔗糖合成的光合中间产物是:DA、果糖B、葡萄糖—6—磷酸C、果糖1,6-二磷酸D、磷酸二羟丙酮9、西瓜和西红柿成熟后,其种子并不在有充分水分的果实中萌发,这是因为果实中:A、PH不合适B、(有抑制剂存在)C、溶质浓度太大D、胚没有成熟10、豆科植物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的作用是:CA、与N2结合B、传递电子C、与氧结合D、使N2还原11、叶绿体中的DNA不含有ABA、组蛋白B、5-甲基胞嘧啶C、基因D、启动子三、无脊椎动物学部分1、水螅只有两个胚层,没有中胚层,没有体腔2、涡虫(扁形动物)有了中胚层,但没有体腔3、蛔虫(线虫动物)体腔称为原生体腔或假体腔4、环毛蚓(环节动物)体腔称为次生体腔或真体腔5、昆虫(节肢动物)是混合体腔。

6、马氏管起渗透调节和排泄作用,主要的排泄物是尿酸,直肠腺有重吸收水盐作用。

7、雌蛾的性信息素是由其腹部第8~9节节间膜上的腺体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是由其上颚腺分泌的。

8、鳞翅目蛾类性信息素多为易挥发的脂肪族化合物;藻类信息素为C11碳氢化合物。

9、昆虫的信息素往往有一个双键,它是由△11去饱和酶催化的,该酶是至今发现的信息素唯一合成酶。

它能使饱和的脂肪酸链变成不饱和的,产生双键,然后在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信息素。

10、蜂媒花多为黄色或蓝色。

蝶媒花多有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蛾媒花多为白色或暗色;甲虫和蝇媒花多为白色或暗淡较原始的花11、蝶媒花氨基酸的含量要高于蜂媒花12、草履虫是典型的单细胞动物,其生殖有无性和有性两种方式。

草履虫有大小两个细胞核,在结合生殖过程中要经过减数分裂和消失等现象,最后形成的新个体中仍恢复到大小两个细胞核要结合生殖开始阶段,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BA、小核和大核都分裂两次B、小核分裂两次,大核逐渐消失C、小核消失,大核分裂两次D、小核分裂两次,大核维持不变13、间日疟原虫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之一,它有两个寄主:人和按蚊。

按蚊吸血将一定时期的疟原虫带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裂殖发育。

当按蚊再吸血时又将适当时期的疟原虫吸入体内,断而完成发育。

疟原虫从人体进入蚊体的时期是:DA、子孢子B、裂殖子C、合子D、配子母细胞E、配子14、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科学家认为它是进化上的一个侧支,称为侧生动物,因为在个体发育中有胚层逆转现象。

15、水螅纲水母和钵水母纲水母皆呈圆盘状,营飘浮生活但水螅纲水母下伞面周缘有缘膜。

据此可将两者分开。

16、蛔虫的排泄系统仍是原肾型是因为肾细胞起源于外胚层。

17、乌贼在水中快速运动,其动力来自于外套膜肌肉的收缩。

18、个体发育(卵裂类型及典型生物;变态发育类型及生物)四、脊椎动物学部分1、关于脊索动物的起源假说,加斯坦和贝利尔认为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的共同祖先类似于半索动物的羽鳃类。

进化过程是从原始后口动物进化到原始无头类,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2、海鞘的逆行变态三大变化:A、幼体是自由的,成体变成固着的,然后尾部的脊索消失;B、背神经管变成实心的背神经节;C、鳃裂数由少变多。

3、在脊索动物中只有海鞘和圆口动物中的盲鳗是雌雄同体的,(但都异体受精)4、海鞘是开放式的血液循环。

5、骨质的结构是中胚层产生的,角质的结构都是外胚层产生的。

表皮衍生物(外胚层):(1)外骨骼(角质):角质鳞甲、毛,蹄、指甲、爪6、皮肤衍生物(2)腺体:汗腺、皮脂腺、乳腺、气味腺等真皮衍生物(中胚层):骨质鳞(硬、圆、栉)、骨质鳍条(皮质和鳞质、哺乳类骨板、实角(鹿角)楯鳞:由表皮和真皮层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

代表:鲨鱼。

7、文昌鱼的表皮是单层的,但是到了脊椎动物表皮就是多层的。

8、椎体类型:双凹型(鱼);后凹型(两栖类);前凹型(爬行类);双平型(哺乳类);马鞍型(鸟类)9、颌弓与脑颅相接的类型:(1)两接型:低等软骨鱼、总鳍鱼、古代棘鱼类(2)舌接型:软骨鱼中的板鳃类、所有的棘鳍鱼类(3)自接型:肺鱼、陆生脊椎动物(4)颅接型:仅哺乳类10、奔跑型的动物没有锁骨,只有肩胛骨一块,马和猎豹都是没有锁骨的,所以跑得快,使用前肢较多的攀缘动物锁骨发达。

11、牙齿进化趋势:多出→再出,量多→少而恒定,同型→异型,侧生、端生→槽生12、水生动物无唾液腺,哺乳类唾液腺含消化酶,其他动物的唾液腺仅湿润食物。

13、最原始的反刍类的骆驼有三个胃而不是四个胃。

14、小肠、十二指肠在鱼类有,圆口类没有。

在鸟类出现了肠和回肠。

盲肠在爬行类出现,结肠在哺乳类出现。

15、鳄鱼和哺乳类具有完整的次生腭。

两栖类开始有声带。

鸟类鸣管外有特殊的鸣肌。

16、海鞘中的血液开管式循环,血液定期改变方向,同一条血管轮流充当动脉和静脉,这在脊椎动物中是唯一的。

17、软骨鱼类动脉圆锥常具瓣膜,硬骨鱼类动脉球代替了动脉圆锥,不能主动收缩,不具瓣膜。

18、钱鱼类具H型主静脉系统,两栖类具Y型大静脉系统和肺静脉出现。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肾门静脉退化消失。

19、软骨鱼的生殖方式:卵生(虎头鲨),卵胎生(棘鲨),假胎生(星鲨)20、鱼类(古脑皮);肺鱼和两栖类(原脑皮);爬行类开始出现亲脑皮,原脑皮为海马。

胼胝体为哺乳动物特有。

21、脑神经在无羊膜类是10对,羊膜类12对。

22、水生动物嗅觉发达,两栖类出现内鼻孔,爬行类以上出现鼻甲骨。

鸟类嗅觉不发达,四足类的犁鼻器。

鸟类舌前部角质化无味蕾。

五、动物行为学部分1、动性是指动物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所作随机的、不定向的活动。

运动的结果总是趋于有利的刺激而避开不利的刺激源。

2、趋性是定向的运动。

3、横定向与趋性比较接近,它总与刺激源保持一定的角度而不是直接向着刺激源或离开刺激源。

4、攻击行为是同种个体间发生战斗和攻击。

5、贝茨拟态:无毒模仿有毒;缪勒拟态:有毒模仿有毒。

默滕斯拟态:强毒模仿弱毒。

6、黑头鸥把破蛋壳扔出巢外是因为破蛋壳会引来天敌。

7、熊蜂是地下筑巢的社会性采蜜昆虫,蜂群大小约为几百只。

8、动物占有和保卫一定空间的行为属于种内资源竞争。

六、动物生理学部分1、第二信使有cAMP、IP、Ca离子等2、输氧时给的混合气体:95%的O2和5%CO2。

3、所谓生物钟是视交叉上核和松果体4、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引起突触后膜对各种小离子(正离子)通透性增加5、心肌细胞分两类细胞,一类是工作细胞:不断进行收缩、舒张(心房肌、心室肌)另外一类是特殊分化的细胞(窦房结——心肌起博点;房室结——在窦房结不工作时可从此起博;浦肯野氏纤维——传导;房室束——传导)6、肺泡的回缩力来自肺的弹力纤维和肺泡膜液体分子层表面张力7、肾髓质高渗状态的形成有赖于肾小管的逆流倍增作用。

8、蛋白质分解产物能够刺激胆囊收缩素释放9、阿托品可阻断M型胆碱能受体,箭毒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酚妥拉明可阻断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心得安可阻断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10、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和组织的PH为7.411、蜗管里面是内淋巴液,前庭阶和鼓阶里面都是外淋巴液12、血浆中没有碳酸酐酶,红细胞中有碳酸酐酶13、神经纤维冲动传导的最高频率只能小于或等于不应期的倒数14、人眼视网膜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没有视杆细胞七、生物化学部分1、通过尼科尔棱镜形成平面偏振光,右旋光物质以“+”表示,左旋光“—”2、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的受体可分为三类: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如烟碱型的乙酰胆碱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由于蛋白和GTP结合故称G蛋白,此蛋白较保守,在所有真核细胞中都相似。

由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配酶连接的受体。

另外NO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和效应分子。

3、脲酶只能催化尿素水解(称为绝对专一性)4、激素的化学本质分三类:含氮激素(蛋白质类、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固醇类(由胆固醇转变而成,如睾酮、雌酮类);脂肪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八、分子生物学部分(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工程等内容)1、限制性内切酶是在某一位点上切割双链DNA分子2、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肽键)九、微生物学部分1、芽孢是抗逆必极强的休眠体,不具有繁殖功能;伴胞晶体对鳞翅目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2、细菌的形状取决于染色体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3、流感病毒受体是红细胞和易感动物粘膜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狂犬病毒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

至今尚未发现植物细胞表面存在着病毒受体。

4、1971年Diener首次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是类病毒(单链环状RNA分子)5、溶源性细菌是指在其染色体整合有:BA、温和噬菌体B、温和噬菌体基因组C、烈性噬菌体D、烈必噬菌体基因组6、琼脂是最理想的凝固剂,常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2%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