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长株潭与中原城市群区域规划

合集下载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中原城市群的交通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中原城市群开始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

本文将介绍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背景中原城市群是指位于中国中部的包括河南、湖北、陕西和山西四个省份的城市群。

由于中原地区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原城市群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城市间的交通联系相对不便。

城际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环保的交通方式,被认为是解决中原城市群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因此,中原城市群决定制定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以推动城际交通的发展。

目标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城际出行效率:通过构建高速、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缩短城市间的距离,提高出行的便利性和效率。

2.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中原城市群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益。

3.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城际轨道交通的便利性,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4.推动城市协同发展:将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通过城际轨道交通网连接起来,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城市的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城际出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协同发展。

主要内容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布局:根据中原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需求,确定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线路布局。

这包括确定主干线路和支线路,并考虑到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人口密度。

2.线路规划:在确定了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线路布局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每条线路的详细规划。

包括确定线路的起点和终点、途径的城市和站点,以及线路的长度和站点的间距等。

3.技术标准:制定城际轨道交通网的技术标准,包括线路的设计速度、电气化标准、车辆标准等。

中国五大都市圈

中国五大都市圈

中国五大都市圈一、珠三角都市圈珠三角城市群,是指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区域的9个地级市组成的经济圈,这9个地级市是指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中山市和东莞市。

它是三个特大城市群之一,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珠三角城市群已超伦敦都市圈居世界第三。

珠三角9个城市分为三个组团:广佛肇,深莞惠,江中珠。

在三个经济圈中,“广佛肇”组团经济总量最大,产业互补性最突出,优势也最明显。

实际上珠江东岸并不只是“深莞惠”三城,而是港、深、莞、惠四城,东岸一体化也将香港这个区域内唯一的国际化大都市纳入进来。

珠三角通过粤港澳的经济融合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共同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

二、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都市是指以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廊坊、唐山、邯郸、邢台、秦皇岛、沧州、衡水、承德、张家口和石家庄为中心的区域。

该区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工业行业的区位上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具有优势的部门与行业的覆盖面与涉及的领域都是非常全面的。

其体系完整的程度是其他区域无法相比的。

国家即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有关报告对北京、天津和河北8市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规划。

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8地市。

北京重点发展领域是,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以科研、文化、教育为主的创意文化产业,以及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会展、旅游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GIS技术法、空间分析和定量 模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等获取研究区域的背景 信息;GIS技术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数据 的处理和分析;空间分析和定量模型法则通过对不同 时期的农业空间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其演变特 征和规律。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空间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空间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其次,农业空间的演变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 高农民收入水平。
首先,农业空间的演变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最后,农业空间的演变还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 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于农业空间演变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了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采取以下对策建议。
其次,需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防止农业污染和生态 破坏。
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空间规划,优化农业 结构和布局。
最后,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2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空间演变概述
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位置与农业概况
地理位置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
农业概况
长株潭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水稻、蔬菜、水果、畜禽等,是湖南 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空间演变历程
1 2
1950年代至1970年代
农业主导阶段,城市化进程缓慢,农业空间占 据主导地位。
农业空间分布不均衡
受到地形、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农 业空间分布不均衡。

国办函〔2006〕38号《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办函〔2006〕38号《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函〔2006〕38号2006.5.19国务院各有关单位并中央编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需要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

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将有关部门职责分工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

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继续安排资金支持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中央财政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实施力度。

(财政部牵头)(二)逐步解决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粮食流通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

加快制定促进粮食产区与销区建立稳定购销协作机制的政策措施。

(发展改革委牵头)(三)把严格保护耕地放在突出地位,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商品率。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负责)(四)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旱作农业的投入。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负责)(五)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畜禽良种工程、超级杂交水稻等种子工程和动植物保护工程。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改革委、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负责)(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抓紧实施中部粮食主产省大型排涝设施更新改造。

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开展节水改造、干旱山区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建设。

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支持力度。

积极发展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完善农村电网。

(发展改革委牵头)(七)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支持中部地区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习题课件(共29张PPT)

6. 小亮同学去长株潭城市群做了实地考察,下列是他的总结汇 报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D ) A.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呈三足鼎立之势 B.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 C. 株洲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 京广线途经湘潭
7.下列四个铁路枢纽中,表示株洲的是( D )
8. 建华想回家乡湖南投资软件产业,你认为他选择哪个城市最
2. 联系与差异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 环境与发展 (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 城市群概况
1.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 A )
A. 东部
B. 西部
C. 南部
D. 北部
2. 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B )
A. 沅江
B. 湘江
C. 赣江
D. 乌江
3. 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 地形以山地为主
C. 地处洞庭湖平原
(1)湖南省的简称是____湘______,主要位于__长__江__中__下__游___ 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 (2)读图7-5-2,长株潭城市群分布的特点是沿 __湘__江__(__或__河__流__)___分布,这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提供了 _____便__利__的__交__通_________。
平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3.城际铁路是中短距离客运专用铁路,适用于人口稠密的都市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江西省分工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江西省分工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江西省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5.23•【字号】赣府厅字〔2022〕46号•【施行日期】2022.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江西省分工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江西省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5月23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江西省分工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复,为确保该方案有效实施,现将该方案确定的主要指标、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具体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省际协同机制,健全政策协调机制,更好履行各级政府职责,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最大程度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坚持协同联动、共建共享,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省际合作,强化政策统筹、一体推进,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引领、改革驱动,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全力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防范风险、筑牢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重大风险联防联控,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和安居乐业。

加强对全局性、跨区域、跨领域目标任务实施的协同推进,突出发展指标、重要任务举措、重点工程项目的牵引作用,集中力量开展关键任务攻坚,推动国家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

“中部崛起”中的新株洲——访株洲市商务局局长董小平

“中部崛起”中的新株洲——访株洲市商务局局长董小平

“中部崛起”中的新株洲——访株洲市商务局局长董小平
钱蓉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
【年(卷),期】2009(0)4S
【摘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改革和规划的基本方案,长株潭要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领域全面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带动和促进全省又好又快发展。

作为"长株潭"金三角中的一员,株洲已从一个7000人小镇变成人口直奔百万的经济重镇。

在"中部崛起"的号角下,株洲2008年全市GDP为910亿元。

【总页数】1页(P63-63)
【关键词】经济重镇;城市群区域;资源节约;国家战略;老工业基地;弯道超车;产业发
展政策;国内外资本;两型社会
【作者】钱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快乐相伴“德”育人生——访株洲市教育局局长钟燕 [J], 宋立文;刘东秀
2.“低碳交通”在公共交通处突围—访株洲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尚文 [J], 罗玲
3.“低碳交通”在公共交通处突围——访株洲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尚文 [J], 罗玲
4.再创株洲房地产事业的新局面——访株洲市房产局局长汤建国 [J], 王宝珉
5.疾风知劲草丹心济苍生——访株洲市卫生局局长邓多福 [J], 张徐源;王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三高四新及一核两副三带四区》

湖南省《三高四新及一核两副三带四区》

湖南省《三高四新及一核两副三带四区》
一、湖南三高地
1、抓住关键点,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把握制高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3、找准着力点,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二、湖南四新
新路子、新作为、新担当、湖南新篇章
三、一核两副三带四区
一核:大力推进长株谭一体化,打造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带动“3+5”城市群发展;(长株潭:以全省1/7 的国土面积、22% 的人口,创造40% 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
两副: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唯一拥有通江达海的国家一类口岸沿江港口城市;衡阳:老工业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
三带:建设沿京广、沪昆、渝长厦通道的三大经济发展带;
四区: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板块鼎足而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