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征》教案

合集下载

长征教育分级阅读教案

长征教育分级阅读教案

长征教育分级阅读教案长征教育分级阅读小班教案篇一:《长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本第四组中的课文【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能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二、能力训练点: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现代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体验点:理解诗意,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内容】学习全诗,把握诗句内容,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透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策略】1、教法引导:讲授法、谈话法2、学法引导:交流讨论法、朗读法【教学过程】(出示挂图)(一)谁能说说我们看到的图画的是什么内容?(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长征》(板书)。

(三)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四)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长征》诗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之后饱蘸胜利的喜悦和革命豪情所创作的。

(教师板书):毛泽东1935年10月)过渡:在我们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我们共同步入长征,同红军战士一起走长征路。

(一)学生自读课文(二)指导学习交流时出示“五岭”“乌蒙”“细浪”“泥丸”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三)指导体验感受过渡:“是啊,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千难万险,面对着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着万水千山的阻隔,面对着饥饿的威胁,他们啃树皮,吃草根,咬牛皮带,咽鱼骨头?这些都是他们经历过的呀。

(四)品读诗句短短的几行诗不可能包罗万象,下面我们从诗句中找一找,诗中写了红军遇到的哪些困难?红军又是怎样看待这些困难的?提示:“这种种艰难险阻都可概括为一句话——”小结:这正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

(板书):“远征难不怕”、“万水千山只等闲”指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来理解具体字词的意思。

共同向前——五年级语文长征教案二

共同向前——五年级语文长征教案二

共同向前——五年级语文长征教案二五年级语文长征教案二作为五年级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历史和人民精神。

其中,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长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教学方案来提高教学效果。

本篇文章就是对于五年级语文长征教案二的一次深入解读和探讨。

我们需要知道本次长征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长征”史实和其所包含的人民精神,让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艰辛历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教师需要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思考和行为。

我们需要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需要教导学生:“认识王进喜的事迹和人民群众热爱他的精神;领会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伟大意志;通过深入学习王进喜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使学生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心愿。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配合演示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深入了解“长征”的过程和历史含义。

可以使用情景化教学,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和革命战争的严酷考验。

可以使用问答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轻松愉悦切入重点。

接着,我们需要注意其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学内容。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王进喜”这个人物以及其所代表的人民精神。

可以通过历史图书的介绍和重点人物的具体描述来引导学生认识;说明王进喜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牺牲精神和对革命道路的信仰,帮助学生深入领悟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信仰。

我们需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反馈。

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即时反馈系统(例如提问答题,小组讨论等)或追踪式反馈系统(例如笔记,小测试等)来监控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反馈信息,我们可以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和成绩。

小学语文《长征》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掌握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2)学会抓住文章主要信息,提高筛选和概括能力。

(3)学会朗读和默读,增强语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和敬仰。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长征》课文内容。

2.2 教学重点(1)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2)生字词的学习。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长征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的意义。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生字词和难理解的部分。

3.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长征的经过和意义。

(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4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朗读和默读练习。

(2)学生进行长征故事分享。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态度表现等。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重点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分享、交流等情况。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长征》课文文本。

5.2 参考资料关于长征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绘制长征路线图。

6.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长征的书籍,如《红星照耀中国》、《长征路上的故事》等。

6.3 参观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征历史。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朗读、复述、讨论等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顽强,培养敬佩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长征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长征》是一篇描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叙事诗,通过描绘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英勇顽强,展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2.2 生词和短语:生词:长征、红军、伟大、艰苦卓绝、英勇顽强、背景、经过、意义短语: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战斗、英勇顽强的意志、背景知识、理解课文、表达感受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征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长征的背景和经过的理解,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学生对于生词和短语的掌握,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运用才能够熟练掌握。

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需要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和示范。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采用朗读、复述、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采用写作、演讲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长征的经过和意义。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5 篇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5 篇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篇10教学内容:11课《长征》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了解课文所赞扬的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读全诗,领会诗句的意思。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二、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1、学习首联。

(1)学生质疑。

(2)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只等闲(3)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4)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

)(5)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6)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2、学习颔联。

(1)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2)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

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走:滚动;泥丸,泥球。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

)(3)朗读颔联。

3、学习颈联。

(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

暖:暖的感觉;寒:寒气逼人的感觉。

)(3)说说这两句的大意。

(4)质疑:为什么说暖、寒?(5)讨论归纳: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

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

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

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

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

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再读这一段。

体会思想感情。

4、小结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5、岷山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征》诗歌;(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3)了解有关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伟大长征精神的尊敬和崇敬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征》诗歌;(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3)了解有关长征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长征》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和背景;(2)收集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和图片;(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长征》诗歌,了解诗歌内容;(2)查阅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了解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长征》诗歌的配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2)教师简要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学生齐读《长征》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朗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2)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3)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小组合作:(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长征的历史事件;(2)小组成员共同查阅资料,了解所选事件的具体情况和意义;(3)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所选事件的故事和感受。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受长征的艰难和伟大;(2)学生分享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3)教师总结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对祖国的热爱和人民的敬重。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七律长征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七律长征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七律长征第一课时》摘要:教材依据人教版学语十册三单元十课《长征》,教学准备幻灯片若干张、《飞夺泸定桥》、《倔强红军》、《丰碑》、《金色鱼钩》相关幻灯片,生《飞夺泸定桥》、《倔强红军》、《丰碑》、《金色鱼钩》等教材依据人教版学语十册三单元十课《长征》课是毛泽东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写下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赞颂了国工农红军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共四句句与四句是概述与分述关系编者图是让学生把心放进认真用心体会红军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气概二是理诗句含义感悟领悟长征艰难珍惜今天美生活设计理念是语课堂教学主要工具古语云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感知至关重要课依据重要性进行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感知律诗了长征艰难险阻感受红军战士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让学生细、品、精、学词、学句感悟长征伟感悟红军战士英勇豪迈感知今天幸福生活不易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长征艰难险阻感受红军战士无畏和英勇豪迈、知识目标学词学句体会诗情感3、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律诗悟情悟感教学重律诗体会长征艰难感悟红军战士无畏与英勇豪迈教学难律诗学词学句体会诗词所表达情感从受到教育教法选择、感知、理律诗、感悟动交流对感悟学法指导、法初、细、精、品、合作、动学习律诗教学准备幻灯片若干张、《飞夺泸定桥》、《倔强红军》、《丰碑》、《金色鱼钩》相关幻灯片、五岭山、乌蒙山、金沙江、渡河、岷山相关幻灯片教学程、启发学生讲述长征故事而导入师学们知道长征吗?长征有许多感人故事请学们讲讲己知道长征故事生《飞夺泸定桥》、《倔强红军》、《丰碑》、《金色鱼钩》等﹙学生讲师放相关幻灯片﹚师对长征知道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主席长征胜利写首诗感受红军战士无畏和英勇气概﹙板题长征﹚二、初感知律诗、学生作感知批、分组动、交流、整理批3、教师抽交流对感知教师启发、指导、助学生感知交流生红军历了许多艰难山山水水但红军战士却看作是很平常事他们真勇敢我真佩生蜿蜒盘旋五岭山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得细波浪﹙师放五岭山幻灯片﹚生3高雄伟乌蒙山就像红脚下滚动泥丸﹙师放乌蒙山幻灯片﹚生渡悬崖峭壁金沙江红军心欢快异常﹙师放金沙江幻灯片﹚师上放渡河、岷山幻灯片引导学生交流、感知与情感三、品律诗学词句体会律诗情感、引导学生用情感品律诗品押韵难闲丸暖寒颜﹙韵脚﹚、引导学生用感情品律诗体会关键词语含义只等闲看作很平常事逶迤蜿蜒盘旋磅礴气势雄伟暖欢快心情寒令人心寒开颜张开笑脸3、品词句领悟情感引导学生用感情反复品感情体会领悟红军战士无畏英勇气概三、品拓展师长征是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奇迹了诗你们有何感想呢?请学们再精律诗用心体会长征义作今天我们你感想如何呢?学生诗批我感悟抽名学生交流﹙围绕学习红军长征无畏精神珍惜今天新福生活努力学习顽强拼搏﹚五、结课容师生动结六、作业学习了长征谈谈己对长征感想板设计长征山水艰险红军战士五岭山蜿蜒盘旋细浪等闲视乌蒙山气势雄伟泥丸无畏金沙江悬崖峭壁欢快英勇气概渡河水流湍急悲壮革命乐观主义岷山千里积雪开颜教学反思、体现了心语课堂教学、体现了师生动、交流、合作教学方法3、突出了课重突破了课难、基体现了三位教学目标5、幻灯片设计部具有动画性。

小学语文《长征》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长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长征》。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长征的基本情况。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长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长征》2. 相关图片:长征路线图、红军长征场景等。

3. 教学音频:长征相关歌曲、背景音乐等。

4. 教学视频:长征纪录片、相关电影片段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程。

(2)播放长征相关歌曲,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互相比对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新词汇。

3. 课堂讲解(1)讲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长征》教案
11课《长征》
1、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了解课文所赞扬的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1、自由朗读全诗,想想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1、学习首联。

(1)学生质疑。

(2)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只等闲
(3)红军战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4)长征时,战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这句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理解千、万的含义。


(5)红军战士面对困难,有怎样的态度呢?从哪些词与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难?
(6)朗读首联,想想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颔联。

(1)哪些词是说明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
(2)你是怎样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的?
(腾:翻;细浪:细小的浪花。

腾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走:滚动;泥丸,泥球。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动。


(3)朗读颔联。

3、学习颈联。

(1)如果说颔联是千山的写照,那么颈联就是万水的说明。

(2)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大渡河上的13根铁索。

暖:暖的感觉;寒:寒气逼人的感觉。


(3)说说这两句的大意。

(4)质疑:为什么说暖、寒?
(5)讨论归纳:
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

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

不费一枪一弹,夺
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

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渡河的勇士们手
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

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


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再读这一段。

体会思想感情。

4、小结
从这两联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怎样看出来的?
5、岷山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山。

此时,红军战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6、读出这种心情。

7、理解:更喜尽开颜
什么人喜笑颜开?
(红一、四方面军以及所有的革命军民)
8、品读。

1、谈谈你学完全诗后的感受。

2、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红军战士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1、反复朗读课文,运用停顿、节奏、重音等读音技巧,再现诗中意境。

入情朗读。

2、(可以采用配乐朗读。


2、检查背诵。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