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1 1 门静脉压升 高 .
这是形 成 P HG的先决条 件 , 吴风 婷
亦有研究表明 , 管静脉 曲张硬化 剂治疗或结扎术和 断流术 食
后 胃病加重 , 分流术后 胃病缓 解或 消失 , 这可 能与 前者 门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 2 6例肝炎肝硬化患 者 的临床 资料分 析发 现 门静 脉 内径 2
脉高压患 者伴发与门脉高压有关 的各种 胃十二 指肠 病变 , 如 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 、 胃粘 膜病变 、 源性溃疡 、 肝 胃窦 毛细血 管扩张症 等。狭义 的 P G是 指门脉高压患者 伴发的 胃粘 膜 H 病变 , 内镜下表现 为各 种形 态 的充 血性红斑 和糜 烂 , 伴有 或
不伴有出血 ; 组织学上 表现 为血管 扩张 , 粘膜 下层 动静脉 短
>13 c 尤其 >14 c 时 , 生 P G的可 能极大 。P G .5 m( .7 m) 发 H H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肝硬化引起 门脉压力增 高 , 进而使 胃部
压变化不大 , 而后者 门脉压显著 下降有关 。 16 其他 . 有研 究表 明 , 别 、 龄 、 病 的严重 性 及食 管 性 年 肝 静脉曲张的程度等与 P G无关 , H 饮酒是肝 硬化 的发病 因素 , 但饮酒和 P G并无直接 关 系 ; 有 认 为肝功 能 的严 重 障碍 H 也 与重型 一P G( eee—P G S—P G) H svr H H 有关 , 胃食 管静 脉 在 曲张 的病人 中发生 P G者 , H 较只有食 管静 脉曲张者多见 。
素. P G越 来越 引起人 们的重视。本文将重点对 P 故 H HG的研 究进展作 一综述。
关键词 门静脉 高压; 胃病 ; 治疗
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的内镜特点

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的内镜特点门脉高压症除可引起常见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外,还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病变。
随着现代内镜检查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对本病认识的加深,门脉动高压性胃肠病开始逐渐被重视。
本研究特对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的内镜特点做一综述。
标签:门脉高压性胃病;肠道病变1?门脉高压性胃病1.1?一般情况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指门脉高压伴发胃黏膜的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该病最早是在1985年由Mc Cormack[1]提出。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它是门脉高压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门脉高压征手术术后(如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2]。
PHG病理组织特点为:(1)全胃黏膜、黏膜下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扭曲,呈不规则状,以胃体远端与贲门-胃底部最为明显;血管壁内膜呈灶性、不规则增厚;(2)胃黏膜下血管变化显著,但无炎症或轻度炎症变化;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肝功能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关。
1.2?PHG的内镜表现1985年Mc Cormack等[1]首次根据内镜下表现将PHG分为轻、重2型。
轻者可表现为: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RPL)或猩红热样(scarlastina rash);在条纹状外观的黏膜皱褶表面出现的表浅红斑(erythema);红色或粉红色水肿黏膜上出现细白色网状间隔,类似蛇皮样(snakeskin-like pattern,SLP)马赛克样改变(MLP)。
重度者多发生于胃底和胃体部,可见散在的樱桃红样斑点(CRS)和(或)弥漫性出血性胃炎。
其中以马赛克样改变最为常见。
随着人们对PHG认识的深入,2000年NIEC(the New Italian endoscopic club)确认了该病在内镜下共同的4种基本病变:马赛克样改变(mosaic-1ike pattern,MLP)、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red point lesion,RPL)、樱桃红样斑点(cheery-red spots,CRS)、黑棕色斑(black brown spots,BBS),并进一步定义了马赛克样改变是黄白色凹陷围绕的小多边形区,并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种类型:轻度为弥漫性淡红区,中度为淡红区中心部有小红点,重度为弥漫性发红灶;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是指直径<1 cm、平坦状红点,表现为类圆形红色突起;樱桃红样斑点是指直径>2 cm的黑棕色斑呈黑色或褐色斑,形状不规则[3]。
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出血的诊断治疗

例 ( 1 、9例 ( 3 ) 4 %)2 4 % 。轻 度 与 中 度 及 重 度 患 者 中 P HG 合 并 出血 的发 生率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0 0 ) 中 度 与 重 度 比较 .5 。
3 讨 论
除食 管 胃底 静 脉 曲 张 破 裂 出 血 和 消 化 性 溃 疡 出 血 后 , 考 虑 则
P G并 出血 J H 2。
13 治疗 方 法 .
P HG并 出血 主要 采 用 降 低 门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 压 和 抑
制 胃酸 抑 酸 药 , 酸 抑 酸 药 物 有 H 受 体 阻 滞 剂 及 质 子 泵 阻 胃 , 滞 剂 。后 者 较 为 理 想 , 用 奥 美 拉 唑 2 常 0~4 ,静 脉 注 射 0mg 1 次 , 程 2 2h1 疗 ~4周 。 降低 门静 脉 压 力 药 物 主要 为 生 长 抑 素 类 , 肝 硬 化 门脉 高 压 所 致 的 各 种 消 化 道 出血 疗 效 肯定 J 对 。 首次 20 5 g静 脉 推 注 , 之 20 / 继 5 g h持 续 给 药 , 出 血 停 止 至 4 。8 体 阻 滞 剂 能 减 少 心 排 血 量 , 脉 压 降 低 , 到 改 善 8h 受 门 达 门脉 高压 患 者 胃黏 膜 淤 血 状 态 , 利 于肝 源 性 溃 疡 的愈 合 , 有 可 作 为预 防首 次 出血 及 防 止 再 出 血 的 首 选 药 。 常用 药物 普 萘 洛 尔 , 长期服用。 可
能越 差 ,H 并 出血 发 生 率越 高 , P G A级 与 C级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0 0 ) 脾 功 能 亢进 程 度 越 重 , HG 并 出血 的 几 .5 ; P 率 也 增加 , 度 与 重 度脾 亢之 间存 在 显 著性 差异 ( 轻 P<0 0 ) 经 降 门脉 压 及 抑 制 胃酸 治 疗 均 可 止 血 。结 论 .5 。 在 肝 硬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及治疗

门脉高 压 发 生 上 消化 道 出血 , 般认 为 由食 管 一 胃底静 脉 曲张 破 裂 出血 所 致 。近 年 来 , 着 急 诊 内 随 镜 的广 泛应 用 , 发现 许 多 患者 的 出血 是 门脉 高 压 性 胃病 并发 出血 或是 由于 胃粘 膜糜 烂及 溃疡 性病 变 所 致 。这种 因门脉高 压产生 的 胃粘 膜病 变 称 门脉 高 压
性 胃病 。本 文通 过 我 院 2 0 0 1年 1月 ~ 2 0 0 5年 1月
性 胃炎 。P p z n等发现 1 0例 P a ai a 0 HG 中 9 有 胃 4 粘 膜镶嵌 图 案 样 表 现 ( si n e rn e 称 为 Mo moac n aa c ) a — si, ac 类似 蛇皮样 表现 , 常发 生 在 胃底 , 发红 疹 区外 多 周 由纤细 白色或黄 色 网状 结构 包绕 , 对诊 断 P HG 的 敏感 性 为 9 , 4 特异性 为 9 , 于 胃窦粘 膜 者 , 9 位 可
【 要】 目的 摘
的 临 床 表 现 及 内窥镜 表 现 进 行 总 结 分 析 。结 果 3 4例 患 者 经 应 用 心 得 安 、 体 舒 通 、 血 酶 、 莫 替 安 凝 法 丁 、 。受 体 拮 抗 荆 等 综 合 药 物 治 疗 , H 出血 控 制 且 一 般 情 况 改 善 出 院 者 2 9例 ( 5 3 ) 2例 行 外 科 手 术 8 . , 治疗 , l例 自动 出院 , 死 亡 。结 论 2例 P HG 的 发 病 是 多 因素 的 , 内窥 镜 是 诊 断 P HG 及 观 察 疗 效 的 最 佳 手段 , 门脉 高压 性 胃病 目前 仍 以药 物 治 疗 为 主 , 于 P 对 HG 患者 不 能 盲 目使 用三 腔 管 压 迫 止 血 。 【 键 词】 门脉 高压 性 胃病 内窥 镜 诊 断 药物 治 疗 关
6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分析

样 可 以有 效 的降低 肠管 坏死 ,肠梗 阻 的病死率 ,提 高肠 梗 阻患者 的
预后 。
呕吐物 、胃肠 抽出液 、肛 门排 泄物为血性 ,或腹穿抽 出血性 液体 ;经 胃肠 减压后 ,腹 胀 减轻 ,但 腹 痛不缓 解 。以上 为绞 窄性肠 梗 阻的表 现。因此对于 急性 肠梗阻 患者 ,鉴别是 单纯性 肠梗阻还是绞 窄性 肠梗
■叵瓢|臣曩舀同
21 年 1 0 1 0月第 9 第 3 期 卷 O
・
临床研究 ・ 8 9
缓解 。有 报道称 补 充水 、电解 质 、胃肠 减压是 治疗 肠梗 阻重要 的措 施 】 术应选 择在肠 绞窄 发生之 前进行 ,这对 患者 的预后有 重要 。手 的意义 。当疑有肠绞窄 发生时 ,应及 时手术 治疗 。当出现以下表现 , 应考虑肠绞 窄发生 :腹痛 发作急骤 ,起始 即为持续性剧烈疼 痛 ;早期 即发生休克 ,抗休克治疗后 改善不显著 ;有 明显腹膜刺激 征、体温上
征 重 ,应在第一 时间积极手术探查 ,避免病情恶化 ,造成严重 的脏 器 功 能紊乱 ,危及生命 。更值得关注 的是 ,对老 年人、4J肠梗 阻手术 , L
指 征应放宽 ,以免错 过最佳手术 时机 。老年人机体反 应能力差 ,体 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30例

“ 肝主疏泄” ,肝病 日久 ,疏 泄失 常,气滞血 赛。 “ 肝 知 传脾 ,当先 实脾 。故 在 治疗 中 以疏肝健 脾 ,行气 活血 .利 水消肿为主 ,随证加 减。方 中柴胡 、枳 壳疏 肝理气 ;党 参、 炙黄芪、茯 苓健脾益气 ,尚有提 高机体 免疫力 、升高 白蛋 白 之功效 。茯苓淡渗利 湿 ,以 消水肿 。赤芍 、当归 滔血化 瘀 , 白芍柔肝 ,制柴胡辛燥 。随证配伍 ,以达治疗 目的。 Pi } G采用 中西药结台治疗 ,互补不足 ,故能取得 良好 效 果 。在本组资料中 ,我们还 观察 到治疗组在减轻 临床症 状方
维普资讯
查 主 苎 22 苎 1 年3 3 0 月 第2 卷第2 2 期
中西医结合 治疗 门脉 高压性胃病 3 例 0
邓 国法
( 苏省 宝应县 中医院 ,江苏 宝应 250 ) 江 28o 关 键词 :门脉 高压性 胃病 ;中西 医结合 ;柴胡 ;枳 壳 中图分 类号 :R 5 673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o 03—59 (02 2 06一O 69 20 )o 一O4 1
P<00 。有 显 著 差 异 ,见 表 1 .5 。 表 1 2组 疗 效 比较 例 ( ) %
自 19 年 2月 ~2 o 99 0 1年 8月 ,我 院对 3 例 门脉 高压性 0 胃病 ( I ] L I 删 a, l 1
疗 ,现 总结 如下 。
gse ly H )采用 中西药结台治 at  ̄f ,P G r l
5 次 , _ 上 、 血 压 1 , a以 上 , 否 则 减 少 心 得 安 用 量 。 5 m n以 28
心搏量减少 ,从 而使奇静脉血流 减少、门静脉压力下 降。两 者配台使用 ,减步奇静脉血 流,降低 门静脉压力 ,减轻 胃粘
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观察

门脉 高压性 胃病 是肝硬 化最 常见 的胃黏膜病 变 ,也是 上 消化道 出血 的主要 原因之 一。 门脉 高压 性 胃病 的发 生的 主 要 原 因 可 能 是 胃黏 膜 防御 功 能 削 弱 。P G 病机 制 : () H发 1门 脉高压产生 的高动力循环使 胃肠道血流量增加 ,胃黏膜下静 脉 以及毛 细血管 扩张 、淤血 ,从而 导致 胃黏膜 血液供应 减 少 、黏 液 生 成 以及 分 泌 受 限 ; 同 时 因 黏膜 受 损 使H逆 弥 散 增 加 ,刺激 5 羟 色胺等 物质 的释放 ,进 一步加 重 了黏膜 的损 一 害 。 () 2 肝硬化 患者肝脏灭活能力减退 ,促使大量刺激 胃酸 合成的物质聚集 ,胃酸合成亢进 ,导致胃黏膜损伤。 () 3环氧 化酶一 、氧化亚氮 、前列腺素 、高血糖素 以及 幽门螺杆菌感 2 染等 因素 ,均 可能导致 胃黏膜损伤程度 的增加。 康复新液是从美洲大蠊干燥虫体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 含W F 肽类和 多元醇类 、表 皮生长 因子) H( ,粘糖氨 酸 以及多 种 氨基 酸等活 性物质 。研 究证实 ,康 复新液具 有促进 肉芽 组织 生长 ;抗 炎 、消除炎 性水肿 ;提 高机体 免疫功 能 ;提 高淋 巴细 胞及 血清溶 菌酶 的活性 以及对 幽 门结 扎型 胃溃疡 及 无水 乙醇 型 胃溃 疡有 明显 的保护 作用 。因此 ,康 复新 液 已广泛应用 于皮肤 、外科 、消化、妇科及肿瘤化疗等疾病 的 治 疗 。 艾 普 拉 唑 (l p a o e I一 14 ) 新一 代 不 可 逆 Ia r z l , Y 8 19 是 型质子泵抑 制剂 (P ) P I 9其 结构属于苯并 咪唑类。艾普拉 唑 经 口服 后选择 性 的进 入 胃壁细胞 ,转化 为次磺 酰胺活 性代 谢 物 ,与 H、K- T 酶 上 的 巯 基 作 用 ,形 成 二 硫 键 的共 价 结 . A P 合,不可逆抑 制H 、K- T 酶 ,产生抑制 胃酸分泌 的作用 。 一 +A P 临床前研 究、国外临床研 究及 国内I I期临床研究表 明, 、 I 艾 普 拉 唑 具 有 稳 定 、 强 大 、 持 久 抑 制 胃酸 分 泌 等 的作 用 , 能快速 而有 效的缓解 十二 指肠溃 疡等 患者 的临床症状 ,促 进溃疡愈合 。 我们应用康 复新液联合艾普 拉唑对P G H 进行治疗 ,结果 表 明康 复 新 液 联 合 艾 普 拉 唑 能 促 进 P G 者 胃黏 膜 修 复 , 改 H患 善其 临床症状 。这可能与康复新液 以及艾普拉唑具有促进表 皮细胞生长和 肉芽组织增生 ,促进黏膜毛细血管增生和改善 局部血液 循环 ,促进 创面坏死, 组织脱落 ,加速创面修 复等 的作用有关 。通过本研究发现 ,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治疗 门脉 高压 性 胃病 的 总 有 效 率 比 较 有 显 著 性差 异 ( <O 0 ) P .5 , 故治疗效果是 肯定 的,值得临床推广 。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的名词解释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
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原因不明的其他因素。
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大量门静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通支进入体循环,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失代偿和腹水等。
最为严重的是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静脉扩张,一旦破裂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各异,发病原因未完全阐明,门静脉血流受阻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并非惟一原因。
现引用BassSombry分类法进行介绍。
1.原发性血流量增加型(1)动脉-门静脉瘘(包括肝内、脾内及其他内脏)。
(2)脾毛细血管瘤。
(3)门静脉海绵状血管瘤。
(4)非肝病性脾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等)。
2.原发性血流阻力增加型(1)肝前型发病率5%。
①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
②门静脉或脾静脉受外来肿瘤或假性胰腺囊肿压迫或浸润,或门静脉癌栓。
(2)肝内型发病率占90%。
①窦前型早期血吸虫病、先天性肝纤维化、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肝豆状核变性、砷中毒、硫唑嘌呤肝毒性、骨髓纤维化(早期)、结节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②窦型/混合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不完全间隔性纤维化、肝细胞结节再生性增生、维生素A中毒、氨甲喋呤中毒、晚期血吸虫病及胆管炎等。
③窦后型肝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布-加氏综合征等。
(3)肝后型占1%。
下腔静脉闭塞性疾病、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右心衰、三尖瓣功能不全(先天性、风湿性)等。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主要由各种肝硬化引起,在我国绝大多数是由肝炎后肝硬化所致,其次是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有:脾脏肿大、腹水、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性胃肠病,以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最具特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
•易发生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表 现 •慢性缺铁性贫血 •出血量小、速度慢 、复发率高,常伴 有消化性溃疡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胃镜下特殊病变
❖ PHG分类方法多样,以McCormack分类法及NNIEC法:MLP-马赛克样改变 RPL-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 CRS-散在的樱桃红样斑点 BBS-黑棕色斑
RPL
CRS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BBS
PHG 的诊断
1 影像学:超声内镜见胃壁增厚
1
门静脉、脾静脉增宽
门脉侧枝循环建立的证据
CT增强: 胃壁内层延迟期强化
胃底黏膜呈结节样肥厚
2 胃肠道造影:胃底黏膜呈结节样肥厚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PHG 的诊断
1
3
内镜下见发生于胃底、胃体部位的特殊病 变
4 组织学: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毛细血管和 小静脉扩张而不伴有糜烂、炎症和纤维 性血栓。
点灶(red point lesions)—— 直径<1cm、平 坦状红点
散在的樱桃红样 斑点(cherry— red spots)— —直径>2 cm、 类圆形红色突起
黑棕色斑(black brown spots)——形 状不规则的黑色 或褐色斑点,形 状不整,内镜下 冲洗不掉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MLP
❖ 急性出血,可使用硬化剂或探头烧灼止血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外科手术干预——脾肾分流
❖ 门腔静脉分流术是外科控制PHG出血的有效方法 ❖ 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控制出血,术
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低,术后远期效果比较 满意 ❖ Orloff等发现12例患者进行门腔静脉分流术后6 年随访发现PHG均已消失,无外科手术导致的死 亡,仅l例发生肝性脑病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分类 轻型 重型
McCormack分类
内镜表现
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red point lesions,RPL)或猩红 热样疹(scarlatina rash)
在条纹状外观的黏膜皱褶表面出现的表浅红斑 (erythema)
红色或粉红色水肿黏膜上出现细白色网状间隔,类似蛇 皮样(snake skin-like pattern, SLP)或马赛克样改 变(mosaic-like pattern,MLP) ,即镶嵌图案样改变, 多发于胃底和胃体。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治治疗疗方法
药物治疗
内镜下 治疗
外科 干预治疗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放射介入 治疗
β药受体物阻治滞疗剂
•阻滞β肾 上腺素受体 •减少心输 出量
•反射性内脏 血管收缩 •门静脉血流 减少 •降低门静脉 压力
•改善局部黏 膜血循环 •降低胃黏膜 高容量,低循 环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生药长物抑治素疗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特利加压素
❖ 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Terlipressin,t-GLVP), 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血管加压素(VP)类似物。
❖ 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和门 脉高压性胃病PHG的治疗。
❖ 商品名:可利新、翰唯,规格: 1mg/支。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特利加压素作用机理
•近段胃静血流受 阻,占胃血流80 %的胃粘膜血流 淤血加重 •胃粘膜与粘膜下 毛细血管网增多, 扩张 •动静脉短路开放
胃粘膜病变 发生或加重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内镜下治疗
❖ 氩离子气体凝固法(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 APC)治疗PHG,操作简单、较安全,即时止血效果 好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发病率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病率平均 为63%;
❖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仅次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 裂出血,占10%~30%;
❖ 引起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较常见原因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临床表现
轻型
•无明显症状与体征 •出血发生率低 •部分病人可以有非 特异性表现,如上 腹痛、食欲不振、 腹胀、恶心、呕吐 、呃气等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定义
❖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门脉高压患者镜下胃粘膜出 现特殊病变并伴有粘膜和粘膜下血管扩张,而组织 学上并无明显炎症表现。
❖ 1991年,smart和triger首次命名该病 ❖ 1992年意大利米兰PHG共识会
•使内脏血流量 减少25 ~30% •显著降低PHG 胃血流灌注量 •对PHG 病人急 性出血的治疗有 效
•抑制扩血管物 质胰高糖素 •降低胃黏膜血 流高灌注 •有助于改善 PHG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生长抑素
❖ 最近的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门脉压 的降低是暂时的
❖ 对于合并慢性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效缓释生长 抑素来控制门脉压力
散在的樱桃红样斑点(cherry—red spots, CRS)和(或) 弥漫性出血性胃炎。其中以MLP最常见,多发于胃底和 胃体。
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或猩红热样疹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条纹状外观黏膜皱褶表面表浅红斑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蛇皮样或马赛克样改变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樱桃红样斑点或弥漫性出血性胃炎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药抑物酸治剂疗
•包括H2受体拮 抗剂和质子泵抑 制剂
•在PHG治疗上 目前疗效尚不 肯定,各学者 意见不一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血药管物加治压疗素
•通过收缩内脏 血管,使内脏血 流量减少25 ~ 30% •降低门脉压力 •降低PHG 胃血 流灌注量
•副作用多:主 要会减少冠脉 血供和加速肠 道蠕动
❖ 降低门脉压力 ❖ 增加肾灌注量,改善肾脏功能 ❖ 减轻胃粘膜水肿,减轻炎症反应 ❖ 促进钠、水排泄,减少腹水形成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内镜下治疗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和硬化剂注射 (EST)有加重的PHG的趋势
•反复EST及EVL 治疗食管曲张静 脉消失 •门静脉经食管 静脉至奇静脉的 侧支循环关闭 •门静脉压力更 加升高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组织学特点
❖ 门脉高压等致胃黏膜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及黏 膜水肿
❖ 粘膜下静脉管壁不规则局灶性增厚
❖ 无炎症性或只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 可有显性或 非显性出血
门脉高压性胃病诊治
NICE分级
MLP
RPL
CRS
BBS
马赛克样改变 (mosaic-like pattern)
黏膜表面细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