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治疗分析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治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S)
TIPS最早的适应证为一般情况不适合于行外科分 流术者。
目前适应证已扩展至急慢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严重或难治性腹水、肝肾综合征。
黑棕色斑(black brown spots)——形 状不规则的黑色 或褐色斑点,形 状不整,内镜下 冲洗不掉
MLP CRS
RPL BBS
PHG 的诊断
1 影像学:超声内镜见胃壁增厚
1
门静脉、脾静脉增宽
门脉侧枝循环建立的证据
CT增强: 胃壁内层延迟期强化
胃底黏膜呈结节样肥厚
2 胃肠道造影:胃底黏膜呈结节样肥厚
胃粘膜病变 发生或加重
内镜下治疗
氩离子气体凝固法(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 APC)治疗PHG,操作简单、较安全,即时止血效果 好
急性出血,可使用硬化剂或探头烧灼止血
外科手术干预——脾肾分流
门腔静脉分流术是外科控制PHG出血的有效方法 能够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控制出血,术
胃镜下特殊病变
PHG分类方法多样,以McCormack分类法及NIEC法临床应用最 为广泛
McCormack法:轻型 重型
NIEC法:MLP-马赛克样改变 RPL-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 CRS-散在的樱桃红样斑点 BBS-黑棕色斑
分类 轻型 重型
McCormack分类
内镜表现
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red point lesions,RPL)或猩红 热样疹(scarlatina rash) 在条纹状外观的黏膜皱褶表面出现的表浅红斑 (erythema) 红色或粉红色水肿黏膜上出现细白色网状间隔,类似蛇 皮样(snake skin-like pattern, SLP)或马赛克样改 变(mosaic-like pattern,MLP) ,即镶嵌图案样改变, 多发于胃底和胃体。
门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2 1 初步诊断的方法 。诊 断 中根据 患者 的体 征 、 . 门脉高压 病史 、 呕血 等特点 , 根据各 自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食管 胃静脉 曲张破裂 出血 , 然后进行 胃镜检查 , 曲张静脉 的出血灶 。食 管胃静脉 曲张破裂 出血 没有发 现 出 定位
血 病 灶 可 以观 察 十二 脂 肠 球 部 、 底 、 二 脂 肠 球 部 球 后 、 全 胃 。 胃 底 静 胃 十 及
“
d l h a: A. v sCo a y, 0 2 4 ep i F. Da i mp n 2 0 . .
[ ] 赵亚茹. 觉统合 失调 及 其 临床 意义 [ ] 4 感 J .国外 医学. 科 学分册, 儿 19 ,4 2 :0~ 2 972( )9 9 . [ ] 王纯. 5 自闭症儿童 的感 觉 统合训练 疗法研 究.中国健 康心理 学杂 志,
脉 曲张出血常因 胃内大量积血 , 当血块粘 附在破 口处 无法观察 , 就可 以探究
在进行初步诊 断中的 内镜检查 中发 现, 门脉高压 性上消化 道出血有 门 脉高压性 胃病 ( H 、 P G) 食管 胃底 静 脉 曲 张破 裂 ( G B) 异 位静 脉 曲 张 EV 、 ( V) 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 V 、 E 、 CA E) 肝源性溃疡 ( V) H 和肝性 胃肠 功能衰 竭六大病 因。由于食管下端距齿状线 2 m~ c c 3 m附近缺乏肌层保护 , 很容 易 破裂 , 特别是有糜烂、 溃疡 的情况下 , 重度 R 中、 —c征者应该在此 处进行仔 细观察。另外 , 研究发现, 药物治疗对 门脉高压症食 管 胃静脉曲张出血有很 大的疗效。药物治疗包括一级预 防和 二级 预防。一 级预防是指为降低门脉 压力、 曲张静脉壁紧张度和压力和减少危 险性为 目的 , 对门脉高压症食管 胃 静脉曲张首次出血进行防范。二级预 防是指 门脉高压症食管 胃静脉 曲张 出 血 后 采 取 药 物 吸收 来 控 制 活 动 出 血并 预 防再 次 出 血 。 3 1 一级药物防治 : . 对于食管 静脉 曲张破裂 出血后 , 我们 发现肝静脉
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临床观察

门脉 高 压 性 胃病 ( HG)系 指 门 脉 高 压 病 所 伴 发 的 一 种 P 特 殊 类 型 的 胃黏 膜 病 变 , 导 致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的重 要 因 素 之 是
一
。
P HG 出血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 多采 用 药 物 治 疗 达 到 止 大
血 目的 。 我 院 2 0 0 3年 3月 一 2 0 0 8年 2月 对 3 2例 PHG 出 血
[ 图 分 类 号 ] R 7 中 53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0 0 0 4 文 0 8 8 9 2 1 )5 55—0 2 狭 义 上 单 指 P G, 发 生 率 为 7 ~9 %。P G 所 致 的 急 性 H 其 % 8 H
出血 率 占所 有 肝 硬 化 患 者 急性 出 血 总 数 的 4 ~ 3 % 。现 已 % 8 证实重度 P HG是 门脉 高 压 致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或 再 出 血 的 重 要 原因 , 临床 多表 现 为慢 性 隐 匿性 出 血 和 缺铁 性 贫 血 , 可 为 突 亦 然 大 量 呕 血 和 黑 便 J 。 在 重度 肝 功 能 不 全 患 者 及 重 度 P HG 患 者 中 , H 则 上 P G
状 态 下 并 看 到 点状 出 血 )3例 。男 1 1 9例 , 1 女 3例 ; 龄 2 ~ 年 6
6 8岁 , 中位 年 龄 4 岁 ; 程 2 8a 平 均 7 5a 临 床 C i — O 病 ~1 , . 。 hd l Pg u h肝 功 能 分 级 : 级 1 A 2例 , B级 1 3例 , C级 7例 。 1 2 治 疗 方 法 首 先 在 输 血 补 液 前 提 下 , 点 垂 体 后 叶 素 . 静
康复新液、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在我 国, 发生肝硬 化 的概率 较高 , 如果 病情无 法 得到控 制, 容 易发 展成 为门脉高血压症 , 造 成 胃黏膜 发生病 变 , 进 而
引起上消化道 出血 , 导致门脉高压性 胃病 … 。治疗 门脉性 高
压性 胃病的关键就是对 胃黏膜 的修 复 , 这 能使 出血 的情况得
对 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的 胃黏膜修 复状 况 , 在对照组 的
患者 中, 有 9位 患者治疗 无效 , 有 4位患者 治疗有效 , 有 7位
组 的年龄 、 性别等一般资料 进行 对 比, P>0 . 0 5 , 其差 异没 有
统计学意义 。
2. 方法。
患者治疗显效 , 有效治疗 的概率 为 5 5 . o 0 %; 在治疗组 的患者
从2 0 1 1 年 4月到 2 0 1 3年 4月收治的 6 0位 门脉 高压性 胃病 患者 , 随机的将所 有患者分 成对照组 与治疗组 ,
对照组患者使用埃 索美拉唑进行 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联合 康复新 液治疗 , 两组 患者均持 续 4周 的 治疗, 并将 两组 患者 的疗效进行 对比。结果 : 在 临床症 状方 面, 两组 患者的改善 程度 无显著 差异 , 但 是 胃黏
对照组 患者 使 用 埃 索 美 拉 唑 治 疗 , 每次 2 0 mg , 每天 1 次 。治疗组患者 在对 照组 基础上 口服康 复新 液 , 每次 1 0 r n l ,
每天 3次 。两组 患者 均持续 4周 治疗 。详 细记 录两 组 患者
治疗前后 灼 烧 感 、 胃暖 气 、 反酸 、 胃痛 以及 腹 胀 等 有 关 症 状 ] 。在使用药物治疗 以后 , 要对两组患 者出现的不 良反应 进行严密 的检测 , 如果患者 的不 良反应严重要 及时 的采取有 效 的治疗措施 。治疗前与治疗 4周 以后对患 者的肝 肾功能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诊断与治疗PPT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章节副标题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避免过度饮酒,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XX/01/01
汇报人: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诊断与治疗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预防与护理
章节副标题
单击此处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章节副标题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
诊断标准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过度用药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降低门流术、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手术适应症: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学会放松: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寻求支持和帮助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阅读、音乐、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Thank you
感谢观看
体征:肝脾肿大、腹水、黄疸等
症状: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章节副标题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联合使用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粘膜损害45例临床分析

腹 膜 炎 诊 断上 有 重 要 意 义 。腹 水 WB < 0 3 C . X 1 。L, 0/ N> 0 2 , 阳性诊 断意 义 。 组病 例腹 水 . 5有 本
短 期 内腹 水 明 显增 高 等 , 考 虑 原 发性 细菌 性腹 应
膜炎 可能 , 及早行 腹 水检 查 帮助 诊 断_ 。 应 3 由于 腹 ]
WB 和 P C MN 符 合诊 断标 准 者 2 9例 ( 0 6 ) 8. , 所 以对 腹 水 wB C计 数< 0 3 0/ . 1 。L者 , 能 完 X 不
水 细菌培 养 阳性率 低 , 以 , 发性 细 菌性 腹膜 炎 所 原 的临床诊 断应 综合 考 虑 , 不能 完全 依赖 实验 结果 ,
能分级 之 间的 关 系。 法 : 4 方 对 5例 肝硬化 门脉 高压 症 患者进 行 胃镜检 查 , 察不 同肝 功 能分 观 级 的 胃粘膜 损 害 、 V 发 生情 况 , GE 以及 胃粘 膜损 害和 G V 之 间 的相 关性 。 结果 : 5 中, E 4 例
GE 0例 , HG 2 例 。肝 功 能 A 级 胃粘 膜 损 害 8 ( 3 3 ) B级 胃粘 膜 损 害 1 V4 P 9 例 5 . , 3例 ( 1 6. 9 ) C 级 胃 粘 膜 损 害 9例 ( 0 . ) 肝 功 能 A 级 GE 5例 ( 0 . ) B级 GE 6例 , 1 00 。 V1 10 0 , V1 ( 6 2 ) C 级 GE 7. , V 9例 ( 0 . ) 结 论 : 硬 化 门脉 高压 G V 发 生 率 明 显 高 于 P 10 0 。 肝 E HG; 肝
功 能损 害严 重者 P HG 发 生率愈 高 ; V 发 生率 与肝 功能损 害的严 重度 之 间没 有相 关性 。 GE 主题脉 曲 张/ 因学 病 病
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研究

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研究
朱炳喜
【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年(卷),期】2007(016)013
【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疗效.方法:试验组15例用奥美拉唑20 mg,bid;对照组15例用雷尼替丁0.15 g,bid;吗丁啉10 mg,tid,疗程均为2周.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胃黏膜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6.7%,对照组分别为60.0%和
66.7%.两组临床症状、内镜下胃黏膜改善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促进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胃黏膜修复,改善其临床症状.
【总页数】3页(P1041-1043)
【作者】朱炳喜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徐州,22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R975.2
【相关文献】
1.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和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急性出血的对照研究 [J],
彭讲美
2.复方丹参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76例 [J], 汪建辉;杨丽
3.普萘洛尔、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疗效观察 [J], 蒋国法;余丽文
4.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疗效观察 [J], 朱斌;章福彬;刘卫;汪玲玲;严和中
5.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观察 [J], 赖人旭;林鲜奇;麦蕾;陈鸿江;周怀力;郭惠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11 研 究对 象 20 . 0 1年 1 至 20 月 05年 l 在 我 2月 院 内科 住 院 的 肝 硬 化 患 者 共 20例 ,其 中男 15 0 7
21 P G和 肝 功能 分 级 的关 系 . H
对 2 0例 肝硬 化 0
例, 2 例 ; 女 5 年龄 2 ~8 岁 , 0 0 平均 4. 岁 。其 中 62 8 乙型肝炎肝硬化 18 .其 中丙肝肝硬化 4例 , 8例 酒 精性肝硬化 8 。 例 均行 胃镜检查证实。 患者病史 、 体 征、 血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符合肝硬化诊断。其 中确 诊 合并 P G 7例 ,男 8 H 9 5例 ,女 1 2例 ,平 均 年龄 4 .6岁 , 中位年 龄 5 . 。肝 功 能 按 C i .uh 89 26岁 hl p g d 分为: A级 4 例 , 9 B级 14 , 0 例 c级 4 例 。 7 1 诊 断标 准 . 2 1 . P G 内 镜 下 诊 断 根 据 MCC r e .1 H 2 omak诊 断 标准分为轻度和重度 。 轻度表现 :1淡红色小斑点 () 猩红 热样 疹 ;2 条 纹外 观皱 褶 表 面 出现 浅红 色 斑 ; () () 3 马赛 克 图案一 白黄 色微 细 网状结 构 , 红 色或 淡 将 红色水 肿 黏膜 衬 托间 隔或 蛇皮 状 。 重度 表 现 :1散 () 在樱桃 红 斑点 ;2弥 漫性 出血性 胃黏 膜病 变 [ () 。 1 . V诊断 根 据 20 .2 2 E 00年 中华 消化 内镜学 会 制定 的《 食管 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
显正相关( P<00 )E .1 , V程 度 与 P HG发 病 率 亦呈 明显 正 相 关 ( P<00 ) 结论 :H 的 发 病 率 与 肝 功 能分 级 .1 。 PG 及 E 严 重 程 度 之 间呈 正 相 关 。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与食管静脉曲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方法本文对12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镜检查资料分析。
结果 PHG发生率59.84%(76/127),其中发生在胃底占50%(38/76),Hp感染的阳性率为64.47%(49/76),PHG轻度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关系(P<0.05)。
结论 PHG 好发于胃底,其发生率及轻重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与Hp感染密切相关。
【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幽门螺杆菌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指门脉高压患者内镜下胃黏膜的特殊病变,其特征为黏膜和黏膜下血管扩张、扭曲,而组织学上无明显炎症改变。
随着内镜的广泛开展,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中,PHG的因素已被认识和重视。
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对收治的127例肝硬化患者行胃镜检查,76例被确诊为PHG,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48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5岁,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胀、腹痛、纳差、乏力、消瘦、贫血、呕血、黑便等。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66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隐原性肝硬化1例。
合并腹水30例,上消化道出血18例,脾肿大57例,肝功能异常59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B超、胃镜等确诊。
1.2 方法食管静脉曲张按照2000年3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制订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分轻、中、重度。
PHG胃镜诊断参照Smart等[1]文献报道,分为轻、重度,轻度:细微粉红色样斑点或猩红热样皮疹,黏膜皱襞表浅呈现剥脱样或镶嵌图案样(mosaic ap-pearance)外观;重度:弥漫性樱桃红样斑点或弥漫性融合性出血性胃炎。
2 结果
2.1 胃镜检查结果 76例均可见食管静脉曲张,合并胃底静脉曲张9例,其中轻度31例,中度19例,重度26例。
PHG轻度29例,重度47例,病变位于胃底38例(50%),胃体21例(27.63%),全胃17例(22.37%)。
同时合并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复合性溃疡1例。
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镜检查时钳取胃黏膜做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64.47%(49/76)。
PHG的轻重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
3 讨论
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异较大,4%~70%,最高达89.3%[2],这可能与过去各种不同的命名及内镜治疗后有关,本组资料59.84%(76/127),提示PHG发生率与食管静脉曲张呈正相关。
PHG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于胃黏膜造成损伤的结果:①门脉高压与胃血流动力学异常:门脉高压时,胃血流缓慢,胃黏膜下静脉、毛细血管扩张瘀血,胃微循环发生障碍,黏膜发生缺血性改变,使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减弱;②胃黏膜
屏障破坏,氢离子逆向弥散增加,大量潴留在黏膜内,刺激了组胺和5-羟色胺的释放,进一步加快了黏膜损害的过程;③内毒素血症及激素的代谢紊乱: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血中胃泌素升高,刺激胃酸分泌,持续增高可致幽门括约肌和胆管口括约肌张力减弱,胆汁、胰液反流,加重了胃黏膜的破坏;另外,肝硬化门脉高压特别伴有感染者,内毒素经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损伤胃黏膜,易发生消化道紊乱;④与Hp感染有关:门脉高压时,胃黏膜防御屏障受损,Hp感染率增高,这与胃黏膜的微循环血流量,营养状况,炎性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水平的高低有关,文献报道为81.3%[3],本组为64.47%(49/76),增加了对胃黏膜的损害。
目前认为PHG系一独特类型,与非门脉高压患者的胃炎不同,胃黏膜组织内无明显炎症,黏膜下有血管扩张,镜下有一定特征性表现。
大多数学者持有这一观点[4]。
Pa-pazian等[5]认为mosaic征为为PHG的特征性改变,其特异性为99%,敏感性为94%。
PHG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多被肝病本身的消化道症状掩盖,部分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行胃镜检查时发现。
故PHG主要诊断标准是胃镜观察的结果。
PHG多发生于胃底[6]。
本组PHG也以胃底为主,占50%。
原因与胃的供血有关,门静脉高压时,脾静脉回流受阻较早,从而导致胃短静脉回流障碍。
所以,对肝硬化患者要注意加强对这些部位的观察,避免漏诊。
本组资料显示,PHG轻度程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出血发生率高,提示两者在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同样重要,治疗上有共同点。
鉴于PHG发生率之高,笔者认为对肝硬化患者均应常规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选择适宜的内镜治疗手段及了解有无并发PHG,以便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减少合并出血的可能,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mart Hl.Clinical features,pathophysiology and relevance of 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Endoscopy,2001,23(4):224-228.
[2]田红,胡赞芳.门脉高压性胃病93例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17:17-20.
[3]殷新光,杨佐南.门脉高压性胃病48例临床分析.医师进修杂志,2007,7(7):363.
[4]邱德凯.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研究.国外医学.消化疾病分册,2007,17(1):17-20.
[5] Papazian A,Braillon A,Dupas JL,et al.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icmu-cosa:an endoscopic study.Gut,2006,27:1199-1203.
[6]周永兴.现代肝硬化诊断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