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校园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分析

校园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 、学会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的方法2 、调查校园内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鸟类物种多样性现状二、实验方法1、调查方法采用样线法。
根据校园地形、植被等因素,布设一定数量和长度的样线,样线涵盖了整个校园的所有生境类型(生活区、教学区和农田)。
样线调查以班级为一小组,可借助望远镜,在有效距离内作观察确认,并在样线上记录物种、生境等内容,调查时间以半天野外工作日为准。
2、统计方法采用Shannon-Wiener 指数式计算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表达式为:i i LnP P H ∑-='均匀度指数采用Pielou 指数式计算,表达式为: max /H H E '= 其中,Hmax =ln S 。
式中H ′为物种的多样性指数,Pi 为物种i 的个体数占群落中全部鸟类个体数的比例。
E 为Pielou 均匀度指数,Hmax 是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最大值,它在各个物种种群个体数相等时达到,S 为群落内的生物物种数。
三、实验结果(一)组别1时间段:上午8:40-9:43;路线:生技楼门口至文汇路校区东门(橘黄色路线); 物种数:12种; 总数量:61只;标号i 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1 乌鸫7 全身黑色,嘴黄色,眼睛黑色,黄色眼圈。
2 白头鹎12 头黑色,从眼至枕部有一条宽阔的白色斑纹,耳羽后部还有一小白斑。
上体灰绿色,喉白色,下体灰臀白,脚灰黑色。
3 灰椋鸟 5 体羽大部分灰褐色。
头顶和后颈黑色,前额和头侧白色,带有黑纹。
喉和上胸灰黑飞羽外翈端部白色。
尾长、呈凸状具白色端斑,下体灰白色。
外侧尾羽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
(二)组别2时间段:上午10:00-10:40;路线:瘦西湖校区南门至南门;物种数:10种;总数量:64只;标号i 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1 灰喜鹊19 嘴、脚黑色,额至后颈黑色,背灰色,两组别3:时间段(上午11:04-11:24)路线:东门至生技楼物种数:9种;总数量:50只;标号i 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1 麻雀7 头顶至后颈栗褐色,颈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领环。
玉林师范学院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

[ 中图分类号]Q9 5 8[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l O O 4 — 4 6 7 1 ( 2 0 1 7 ) 0 2 — 0 0 7 9 — 1 1
市 鸟类 是 指 生 存 在城 市 环 境 中 的鸟 类 ,不 需要 人 类 喂养 ,能 自行 觅 食 Ⅲ,是城 市 生 态系 统 的重
( N o . 2 1 5 ) )陆 生 野 生 动 物 资 源 调 查 。 .
E f g 者 简介] 韦柳 风 ( 1 9 9 2  ̄ ),女 ,广西 南宁人 ,壮族 ,福建 师范大 学生 命科 学学院硕 士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微
生 物 天然 药物 。 通 讯 作者 : 贝永建 ,玉 林 师范 学院 生物与 制 药学 院博 士 ,副教授 ,研 究方 向:保护 生物 学 。E - m a i l :
b e i y o n g j i a n  ̄ 1 6 3 。 C O I I I . .
7 9 J 蔫
2 0 1 7正
玉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2期
叶榕 ( F i c u s c o n c i n n a)、扁桃 ( A my g d a l u s c o m mu n i s )、桉 树 ( E u c a l y p t u s r o b u s t a )、 白兰花 ( Mi c h l i a
圜
要组成部分 ,在城 市生态系统 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与 自然和人类关系密切 引 . 环境作用于鸟
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

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
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在生物学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校园鸟类多样性,可以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体的分布、密度、种类和数量等基本情况,为研究生态系统的规律提供基础数据。
2. 检测生态环境的变化:校园鸟类多样性的调查还可以用于检测生态环境的变化。
例如,若有某些物种数量下降或消失,就说明环境变化可能对它们造成了不利影响,可以告诉我们环境健康状况如何。
3. 掌握物种生态学特征:通过校园鸟类多样性的调查,我们还能够深入了解每个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和行为习性,包括繁殖期、食性、祖先、越冬和栖息地等,对生态保护及种群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就业和教育:了解校园鸟类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发需要保护鸟类的就业和教育创业,例如观赏和保护鸟类的旅游,圆梦饲养场,还有鸟类保护培训中心等。
总之,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和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生态保护、物种管理、生态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支持。
实验十六 校园鸟类多样性及其行为观察

实验十六校园鸟类多样性及其行为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自主设计鸟类多样性及行为观察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了解常见鸟类的特点和行为特性。
【实验原理】查找相关资料,根据鸟类生态习性规律,设计观察实验方案。
【实验要求】按2-3人一组,分别对某一区域的某种或某几种鸟类进行定期定点的观察,并作好详细的观察记录,作为第一手材料,以供写作论文用。
要求认真仔细、实事求是、勤奋刻苦、求实创新。
【实验报告】1.列出所观察校园鸟类的名录。
2.以校园鸟类行为调查、校园鸟类生物学特征或校园鸟类多样性为题写一编小论文。
附1:家鸽的形态与内部结构【实验目的】1.观察家鸽外形与骨骼标本;解剖家鸽,观察其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生殖系统,掌握鸟类适应飞翔生括的特征。
2.观察常见鸟类标本。
【实验材料】活家鸽,家鸽整体骨骼标本。
【实验用具】解剖器械,骨剪,乙醇,钟形罩。
【实验内容】1.骨骼系统(图16-1)(1)脊柱:区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除颈椎和尾椎外,大部分椎骨已愈合在起,使其背部更为坚强而便于飞翔。
颈椎:13或14个,彼此分离。
第一、二颈椎特化为寰椎与枢椎。
鸟类的颈椎具有旋转自如的鞍形椎体,因此头部可旋转半周。
胸椎:5个胸椎互相愈合,每一胸椎与1对肋骨相关节。
愈合荐骨:由胸椎(1个)、腰椎(5-6个)、荐椎(2个),尾椎(5个)愈合而成。
荐椎后方有6个彼此分离的尾椎骨,其后即为尾综骨。
尾综骨是由4个尾椎骨融合而成。
图16-1 鸽的骨骼1.头骨2.喙3.颈椎4.乌喙骨5.锁骨6.椎肋7.胸肋8.胸骨9.膝盖骨10.跗蹠骨11.爪12.指骨13.掌骨14.指骨15.桡骨16.尺骨17.肱骨18.肩胛骨19.愈合荐椎20.髂骨21.尾综骨22.尾椎23.坐骨24.耻骨25.股骨26.腓骨27.胫骨28.趾骨(2)头骨:组成头部的各骨多为薄的骨片,骨片间几乎无缝可寻。
头骨的前部为颜面部;后部为顶枕部,后方腹面有枕骨大孔。
川农大雅安校区鸟类种群数量调查报告

川农大雅安校区鸟类种群数量调查报告(林学一班全体男生)一、背景:鸟类在自然界生态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我们人类差不多,都是属于高阶消费者,食性亦跟人类相似,多属于杂食性。
绝大多数鸟类是有益于我们人类的,它们是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对鸟类的乱捕乱猎的现象也十分严重,鸟类资源正在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因此,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平衡,保护鸟类资源,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学校附近的森林公园的鸟类作了一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熟悉野外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掌握野外GPS定位的原理与方法;掌握野生动物种类、数量以及栖息地调查的原理与方法;能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得出正确结论。
三、调查日期:2012年10月26日四、调查地点: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五、调查内容:校园鸟类区系组成、留居类型及生境分布分析。
六、调查方法:我们组主要采用样线调查法,在选择的样区内,沿着公路、小径、步道,或自己设计的调查路线,长度以2公里左右较适合,以每小时1至公里的速度前进,将沿途所见的鸟种及数量纪录下来,并注明是看到或听到的鸟种。
此方法适合鸟种普查,不需作深入的行为与栖地的纪录,是建立鸟类名录最简单的方法。
此法适用的范围为较广大的地区譬如:森林、游憩区步道、或乡镇地区……等。
此法调查的频率不需太高,原则上每月一次到两次即可。
七、调查准备1、关鸟类的一些知识的学习。
2、制定调查路线和制定样区。
3、设计调查表格:调查表格应包括样点编号,日期,天气,参加人员,记录。
八、调查工具1、望远镜, 2.图鉴,如《中国野外鸟类手册》。
3.笔记本。
九、组员:龙华(队长)、梁政、铁烈华、杨菁、殷明、杜相也、李俊、赵燕波、陈浩、周光良、柏艺、胥蛟、赵佳淼、唐宏升、杨滨华。
十、调查路线为:濆江河---十一教---十教---老板山---农场设定样带的宽度(30m) ,分别统计该固定宽度以内和以外的鸟类数量,即分别统计中心条带内外的鸟类,其外的记录可作为补充参考,以判断所设宽度是否合理。
校园鸟类观察实验报告

校园鸟类观察实验报告
前言
鸟类是校园中的常见生物,它们为我们带来了欣喜和好奇。
本次实验将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内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种类和生态习性,以及对校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验目的
1. 了解校园内常见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分布。
2. 观察鸟类的生态习性,如每日活动时间、食性、栖息地等。
3. 探究鸟类对校园生态环境的作用,如控制害虫数量等。
实验步骤
1. 观察校园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布。
2. 选择一种常见的鸟类,观察其每日活动时间、食性、栖息地等生态习性。
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鸟类对校园生态环境的作用。
实验结果
1. 校园内常见鸟类有家麻雀、白腰文鸟、斑鸠等,数量较多的是家麻雀。
2. 选择家麻雀进行观察,发现其每日活动时间大部分在早上和下午,食性主要是以谷物和昆虫为主,栖息地以建筑物和树木为主。
3. 鸟类在校园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控制害虫数量,维护校园的生态平衡。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校园内常见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分布,以及一种鸟类的生态习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鸟类在校园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爱护校园生态环境,让鸟类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鸟类调查报告最全面(精华版)(二)

鸟类调查报告最全面(精华版)(二)引言鸟类调查报告是对鸟类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和行为习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的一份综合性报告。
本文将提供鸟类调查报告的精华版,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鸟类生态。
1. 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1.1 调查对象:本调查以当地鸟类为研究对象,分析种类和数量的分布情况。
1.2 调查方法:采用田野观察和记录法、图像拍摄等技术手段,收集鸟类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各个物种的数量等信息。
1.3 调查结果:共记录到X个鸟类物种,其中包括稀有物种和留鸟等。
2. 鸟类栖息地调查2.1 调查对象:对鸟类栖息地进行详细调查,包括湿地、森林、草原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栖息地。
2.2 调查方法:利用遥感技术、GPS定位等手段,对鸟类栖息地的面积、植被类型、食物供应等进行测量和记录。
2.3 调查结果:发现XX栖息地是该地区鸟类繁殖和迁徙的主要场所,其中X栖息地受到威胁,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3. 鸟类迁徙调查3.1 调查对象:研究鸟类的迁徙路径和迁徙规律。
3.2 调查方法:利用卫星追踪装置和标记技术,对鸟类的迁徙路径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3.3 调查结果:发现鸟类从南方到北方的迁徙路径,以及迁徙时可能面临的障碍和风险。
4. 鸟类生态习性调查4.1 调查对象:研究不同鸟类的生态行为和习性。
4.2 调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鸟类的觅食行为、繁殖行为、栖息行为等,记录下它们的行为特点和生态需要。
4.3 调查结果:发现某些鸟类具有独特的捕食能力和社交行为,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5. 鸟类保护建议5.1 建立自然保护区:根据调查结果,建议成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鸟类的栖息地。
5.2 加强保护措施:提倡合理的野生动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禁止非法捕猎和栖息地破坏等行为。
5.3 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加强对鸟类的科学研究,推动鸟类保护意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总结通过本次鸟类调查报告的精华版内容,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鸟类物种多样性、栖息地情况、迁徙规律和生态习性等各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310 - 1490 (2019) 04-933 -12
摘要:
2015年4月-2018年3月采用样线、样点结合法对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鸟类进 行调查,期间共调查到鸟类91种,5 357只,隶属于14目33科,占吉林省有记录鸟类 350种的26%,其中夏候鸟43.96%、留鸟27.47%、旅鸟19.78%、冬候鸟&7%。在4 种生境中,多样性指数为后山景观区最高(3.701)、水域最低(2. 527);均匀度指数水 域最高(0.957),校园生活区最低(0. 757);相似性上,后山景观区和校园生活区相似 性最高(0.882),农田和校园生活区相似性最低(0. 526),水域研究区与其他各生境均 不相似。在不同季节的对比中,春季的多样性指数最高(3. 925),冬季最低(3. 323); 在生境相似性指数上,冬季与春、夏、秋3个季节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504、0.426 和0.483,冬季与其他3个季节的相似性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国家II级保护动物9 种,主要为隼形目(Falconiformes)、鹘形目(Strigiformes)和鸳鸯(dix galericulata)。
表1吉林农业大学校园鸟类物种组成
Tab. 1 Composition of bird species on the campus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目
Order
鹏鹏目 Podicipediformes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雁形目 Anseriformes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鸡形目 Galliformes 鹤形目 Gruiformes 鹤形目 Charadriiform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鸟类群落调查及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2 、调查校园内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鸟类物种多样性现状
二、实验方法
1、调查方法
采用样线法。
根据校园地形、植被等因素,布设一定数量和长度的样线,样线涵盖了整个校园的所有生境类型(生活区、教学区和农田)。
样线调查以班级为一小组,可借助望远镜,在有效距离内作观察确认,并在样线上记录物种、生境等内容,调查时间以半天野外工作日为准。
2、统计方法
采用Shannon-Wiener 指数式计算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表达式为:
i i LnP P H ∑-='
均匀度指数采用Pielou 指数式计算,表达式为: max /H H E '= 其中,Hmax =ln S 。
式中H ′为物种的多样性指数,Pi 为物种i 的个体数占群落中全部鸟类个体数的比例。
E 为Pielou 均匀度指数,Hmax 是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最大值,它在各个物种种群个体数相等时达到,S 为群落内的生物物种数。
三、实验结果
(一)组别1
时间段:上午8:40-9:43;
路线:生技楼门口至文汇路校区东门(橘黄色路线); 物种数:12种;
总数量:61只;
标号i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
1乌鸫7全身黑色,嘴黄
色,眼睛黑色,黄
色眼圈。
2白头鹎12头黑色,从眼至枕
部有一条宽阔的
白色斑纹,耳羽后
部还有一小白斑。
上体灰绿色,喉白
色,下体灰臀白,
脚灰黑色。
3灰椋鸟5体羽大部分灰褐色。
头顶和后颈黑色,前
额和头侧白色,带有
(二)组别2
时间段:上午10:00-10:40;
路线:瘦西湖校区南门至南门;
物种数:10种;
总数量:64只;
标号i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
1灰喜鹊19嘴、脚黑色,额至后
颈黑色,背灰色,两
翅和尾灰蓝色,初级
飞羽外翈端部白色。
尾长、呈凸状具白色
端斑,下体灰白色。
外侧尾羽较短不及中
央尾羽之半。
2乌鸫5全身黑色,嘴黄
色,眼睛黑色,黄
色眼圈。
3黑尾蜡嘴雀2嘴型粗大呈黄色,
端部黑色,脚黄
色,雄雌有区别。
组别3:时间段(上午11:04-11:24)路线:东门至生技楼
物种数:9种;
总数量:50只;
标号i物种名数量特征描述
1麻雀7头顶至后颈栗褐
色,颈背具完整的
灰白色领环。
上体
沙棕褐色,背部密
布黑色纵纹。
眼、
眼圈黑色,脚黄褐
色。
2乌鸫10全身黑色,嘴黄
色,眼睛黑色,黄
色眼圈。
3灰喜鹊20嘴、脚黑色,额至后
颈黑色,背灰色,两
翅和尾灰蓝色,初级
飞羽外翈端部白色。
四、实验结果分析
采用Shannon-Wiener 指数式计算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表达式为:
i i LnP P H ∑-='
均匀度指数采用Pielou 指数式计算,表达式为: max /H H E '=
1、组别1 S=61; Hmax =ln S
多样性H`=-(P1LnP1+ P2LnP2+ P3LnP3+······P12LnP12)= 2.2778 均匀度指数max /H H E '==0.5541
2、组别2
S=64; Hmax =ln S
多样性H`=-(P1LnP1+ P2LnP2+ P3LnP3+······P12LnP10)= 1.8791 均匀度指数max /H H E '==0.4518 3、组别3 S=50; Hmax =ln S
多样性H`=-(P1LnP1+ P2LnP2+ P3LnP3+······P12LnP9)= 1.7262 均匀度指数max /H H E '==0.4413
附表 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
组别 种 数量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1 1
2 61 2.2778 0.5541 2 10 64 1.8791 0.4518
3 9 50 1.7262 0.4413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