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 教具制作
《花钟》教具制作

《花钟》教具制作介绍
城区二小秦艳
一、本作品整体造型:由两个圆形合成一个钟面和12个红色花朵以及手掌时针、箭头分针组成。
太阳花的外形作为钟面,12个花朵表示12个时间点。
不同的花根据开放的时间贴在相应的时间点前面。
12朵花即表示12个时间点又显示了该时间点开的花的名字。
二、本作品制作时使用的材料主要有:K卡纸,打印出的花的相片。
三、基本使用方法:该作品适用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3课《花钟》一文课文内容演示,通过演示,将文中九种的花的颜色、姿态以及开放时间形成一一对应,用于解释课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同时,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找出其他时间开放的花,让学生仿照作者的说法说说课外搜来的太阳花、月亮花、紫茉莉等几种花在几点是如何开放的。
这个环节设计突破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感悟了文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渗透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花钟教案第二课时

花钟教案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花钟制作材料准备和基本步骤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花钟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掌握花钟制作的基本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 鲜花或干花:玫瑰、康乃馨、满天星等各种花朵,保持新鲜或干燥状态。
- 花瓶:透明的花瓶,大小适中。
- 绿植:适量的绿叶植物,如铁树、常春藤等。
- 线材:细铁丝或花艺用的绿色麻线。
- 工具:剪刀、花束带、胶带。
2. 教学环境:- 教室内或户外教学场地。
- 桌椅、黑板或白板、投影仪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花钟的概念和制作过程。
- 提问: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制作花钟时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吗?2. 材料准备(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所需的材料,并一一介绍其用途。
- 学生观察材料,并与教师一起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花材和绿植。
3. 制作步骤(30分钟)步骤一:选择花瓶和花材-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透明的花瓶,并将其清洗干净。
- 学生选择合适的鲜花或干花,可以根据花色、花形和花香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二:准备绿植- 学生将绿植修剪整齐,并清除多余的枝叶。
步骤三:制作花束- 学生将选好的花材和绿植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搭配。
- 学生用线材或花艺用的绿色麻线将花束固定好,确保花束不会散开。
步骤四:装饰花瓶- 学生可以利用胶带或花束带将花束固定在花瓶上部,使花束与花瓶更加紧密结合。
步骤五:摆放花钟- 学生将制作好的花钟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可以选择室内或室外的环境。
4. 总结与展示(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钟,并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花材和绿植进行花钟制作,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在花束中添加一些装饰品,如丝带、珠子等,增加花钟的美观度。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3.花钟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3.花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花钟的组成和特点,理解课文中花的开放与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使学生学会从课文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
2. 教学重点:花钟的组成、特点及花的开放与时间的关系。
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和总结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花钟模型、实物投影仪。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花钟的组成和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花钟的认识和观察到的花的开放时间。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5. 情境体验:让学生模拟花钟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花的开放与时间的关系。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钟的特点和花的开放时间。
7. 课后作业:布置与花钟相关的观察和绘画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花钟2. 板书内容:- 花钟的组成:花、钟- 花钟的特点:花的开放与时间的关系- 花的开放时间:不同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形成花钟六、作业设计1. 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花朵,记录下不同花的开放时间,与同学分享。
2. 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花钟的图画,展示花的开放与时间的关系。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花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观察和总结花的开放时间。
2.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花钟 教具制作

《花钟》教具创制介绍之阳早格格创做做品形状战结构基原结构:原做品根据《花钟》课文里分歧花正在分歧的时间启搁,把时钟干成了绿色战白色二个钟里,表示分歧的时间.绿色钟里,表示从凌朝到中午12面启搁的花(如图一).白色的钟里,表示从下午1面到午夜12面那段时间所启搁的花(如图二).(图一)(图二)完全制型:原做品完全制型如图一、图二,由一个圆形战周围的12个半圆以即时针、分针组成.此创意根源于太阳花.太阳花的形状动做钟里,12个花瓣表示12个时间面.分歧的花根据启搁的时间掀正在相映的时间面中间.主要资料:原做品创制时使用的资料主要有:KT板,卡纸,挨印出的花的相片. 形状尺寸:原做品由一个圆形以及周围的花瓣组成,半径约莫有40cm,曲径约莫80cm.做品主要功能战特性做品创制要收创制要收:1.与一齐大的黄色的KT板,从中裁剪出一个半径约为40cm的大圆,将大圆的周边仄衡分成12个仄分,裁剪成12个小的半圆,并用油性笔正在半圆中标注12个数字(1-12)如图所示.2.与一齐绿色的KT板,裁剪成一个半径约为30cm的圆,动做绿色钟里.再与一齐白色的KT板,裁剪成一个半径约为30cm的圆,动做白色钟里.将那三个圆依照黄色圆正在中间,绿色圆、白色圆正在中边的准则将其三者沉叠.3.用黄色的卡纸裁剪出二个共样大小的分针;用白色KT板裁剪出一个较大较短的指针动做绿色钟里的时针;用绿色KT板裁剪出一个战白色指针一般大的指针动做绿色钟里的时针.如图4.用一个螺丝钉依照白色时针、黄色分针、绿色钟里、黄色花瓣圆圈、白色钟里、黄色分针、绿色时针的程序牢固正在所有,并拧上螺帽,便制成了花钟的二个钟里.5.将课文中出现的9中花的相片挨印出去,裁剪成花的形状,并正在花的下圆掀出相映的名字.6.依照课文真质,将分歧的花根据启搁的时间粘掀正在相映的时间面上.绿色钟里,掀出从凌朝到中午12面启搁的花.白色的钟里,掀出从下午1面到午夜12面那段时间所启搁的花.(注意:此步调最佳正在上课时支配,并展示给教死.)7.创制完毕,则如图所示:(绿色钟里)(白色钟里)使用案例。
教具钟表的制作方法

教具钟表的制作方法简介教具钟表是一种用于教学或儿童学习时间概念的工具,通过模拟真实钟表的外观和功能,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和读取钟表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教具钟表的制作方法,供教师和家长参考。
材料准备制作教具钟表所需的材料如下:1.硬纸板或卡纸2.剪刀3.活动中心图钉4.粘合剂5.铅笔6.彩色铅笔或蜡笔制作步骤第一步:准备钟表盘1.在硬纸板或卡纸上用铅笔绘制一个圆形,作为钟表的表盘。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尺寸,一般直径在20cm左右即可。
2.使用剪刀小心地剪出钟表盘的形状。
第二步:绘制刻度1.使用铅笔沿着钟表盘的边缘绘制刻度。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12小时或24小时制。
2.在刻度上使用彩色铅笔或蜡笔进行上色,以便更清晰地区分不同的时间点。
第三步:制作时针、分针和秒针1.使用硬纸板或卡纸剪出三根指针,分别代表时针、分针和秒针。
2.分别给三根指针涂上不同的颜色,以便学生更容易区分它们。
3.将时针、分针和秒针使用图钉固定在钟表盘的中心位置。
第四步:标记时间1.使用铅笔或彩色铅笔在钟表盘上标记出需要强调的时间点,例如整点、半点或其他特殊时间。
2.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钟表盘上标记小时和分钟。
第五步:制作指示时刻的卡片1.使用硬纸板剪出一个小矩形,作为指示时刻的卡片。
2.使用粘合剂将该卡片固定在钟表盘的边缘,确保它可以顺畅地旋转。
这是让学生指出准确时间的关键工具。
使用和注意事项制作完成后,教具钟表可以用于教学或家庭学习。
以下是一些使用和注意事项:1.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教具钟表演示时间的概念和读取钟表的方法。
2.学生在学习时间时,可以使用教具钟表进行练习,并通过移动指针,指出准确的时间点。
3.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使用教具钟表,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概念和日常时间管理能力。
4.在使用教具钟表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钟表的指针走向和旋转的方式,以避免错误读取时间。
5.如果教具钟表出现损坏或指针固定不牢的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部件,确保正常使用。
三年级语文《花钟》教具使用说明

《花钟》是一本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语文教材,下面是《花钟》教具的使用说明。
一、教具介绍1.绘本《花钟》:该绘本是《花钟》教材的主要教具,包含了故事情节和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单词卡片:根据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关键词,制作相应的单词卡片,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二、教具功能1.激发阅读兴趣:绘本《花钟》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帮助理解故事:通过观看插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学习和记忆词汇:通过单词卡片的使用,学生可以学习和记忆故事中的生词和关键词,拓展词汇量。
三、教具使用方法1.课前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绘本《花钟》,熟悉故事情节和插图,了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关键词。
根据课程要求,准备相应的单词卡片。
2.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绘本封面或部分插图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猜测故事的内容,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3.听读故事:教师可以朗读绘本《花钟》,引导学生仔细聆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给学生一些提示和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观看插图:教师可以逐页展示绘本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插图中的人物、动作和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细节。
5.单词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需要,逐个展示并解释单词卡片上的生词和关键词,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相关词汇。
6.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阅读故事的不同部分或章节,并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7.语文活动: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如填词、改编故事、写读后感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四、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适当调整教具的使用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4年《花钟》教案[精华]
![2024年《花钟》教案[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07ac176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2.png)
2024年《花钟》教案[精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花钟》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的构造与运行原理,花钟的制作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钟的构造与运行原理。
2. 学会制作花钟,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时钟的运行原理,花钟的制作过程。
重点: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构造与花钟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花钟样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时钟零件,花朵,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花钟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的构造与运行原理。
通过多媒体展示时钟内部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制作花钟(2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出示范例,讲解制作花钟的步骤及技巧。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5.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的花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基本概念2. 时钟的构造与运行原理3. 花钟的制作过程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花钟,并写下制作过程及心得体会。
2. 答案:根据个人创意完成,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讲解时钟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下节课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制作花钟,将创意与实用性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时钟的构造与运行原理的讲解。
2. 花钟制作过程的步骤及技巧。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拓展。
【统编优质教案】三下第13课《花钟》教学设计

【统编优质教案】三下第13课《花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中,探索自然界奥秘。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生活》,详细内容涉及解不同花卉开花时间,探索花卉与时间关系,以及动手制作属于自己花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不同花卉开花时间,理解花卉与时间关联。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制作花钟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花卉与时间关联,以及动手制作花钟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花卉开花时间习惯,以及掌握花钟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花卉图片、时钟模型、花钟制作材料。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观察记录本、彩笔、剪刀、胶水、花钟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花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花卉外貌特征,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花卉名字以及它们开花时间。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时钟模型和花卉图片,讲解花卉与时间关系,让学生解不同花卉开花时间,并引导学生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属于自己花钟。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花钟,分享制作过程中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花钟》2. 内容:不同花卉开花时间花卉与时间关联制作花钟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家里植物,记录下它们开花时间,并尝试制作一个简易花钟。
2. 答案:学生需提交观察记录本和制作花钟,观察记录本中应包含花卉名称、开花时间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其他植物,解它们生长特点,进一步探索自然界奥秘。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花卉与时间关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钟》教具制作介绍
作品外形和结构
基本结构:
本作品根据《花钟》课文里不同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把时钟做成了绿色和红色两个钟面,表示不同的时间。
绿色钟面,表示从凌晨到中午12点开放的花(如图一)。
红色的钟面,表示从下午1点到午夜12点这段时间所开放的花(如图二)。
(图一)(图二)
整体造型:
本作品整体造型如图一、图二,由一个圆形和周围的12个半圆以及时针、分针组成。
此创意来源于太阳花。
太阳花的外形作为钟面,12个花瓣表示12个时间点。
不同的花根据开放的时间贴在相应的时间点旁边。
主要材料:
本作品制作时使用的材料主要有:KT板,卡纸,打印出的花的相片。
外形尺寸:
本作品由一个圆形以及周围的花瓣组成,半径大约有40cm,直径大
作品主要功能和特点
作品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1.取一块大的黄色的KT板,从中裁剪出一个半径约为40cm的大圆,将大圆的周边平均分成12个等分,裁剪成12个小的半圆,并用油性笔在半圆中标注12个数字(1-12)如图所示。
2.取一块绿色的KT板,裁剪成一个半径约为30cm的圆,作为绿色钟面。
再取一块红色的KT板,裁剪成一个半径约为30cm的圆,作为红色钟面。
将这三个圆按照黄色圆在中间,绿色圆、红色圆在外边的规则将其三者重叠。
3.用黄色的卡纸裁剪出两个同样大小的分针;用红色KT板裁剪出一个较大较短的指针作为绿色钟面的时针;用绿色KT板裁剪出一个和红色指针一样大的指针作为绿色钟面的时针。
如图
4.用一个螺丝钉按照红色时针、黄色分针、绿色钟面、黄色花瓣圆圈、红色钟面、黄色分针、绿色时针的顺序固定在一起,并拧上螺帽,便制成了花钟的两个钟面。
5.将课文中出现的9中花的相片打印出来,裁剪成花的形状,并在
花的下方贴出相应的名字。
6.按照课文内容,将不同的花根据开放的时间粘贴在相应的时间点上。
绿色钟面,贴出从凌晨到中午12点开放的花。
红色的钟面,贴出从下午1点到午夜12点这段时间所开放的花。
(注意:此步骤最好在上课时操作,并展示给学生。
)
7.制作完成,则如图所示:
(绿色钟面)(红色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