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无机及分析化学06
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教学计划

浙江大学2009-2012级工学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对学生进行严谨的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化学学科和高分子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
具有明显理工交叉的特色。
完成本专业学习的优秀学生,可以进入本学科,以及化学、材料、化工等其它相关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更高层次科学研究的训练。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从事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能够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
培养要求通晓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具有扎实的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和课外科研训练,通晓本学科专业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和精细高分子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新材料开发,教学以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3.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进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5.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高分子物理、功能高分子导论、绿色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材料讨论课程:高分子近代史、高分子纳米化学与材料计划学制 4年毕业最低学分 160 + 4 + 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⒈通识课程 47.5+5学分见工学大类培养方案⒉大类课程 42学分⑴大类必修课程模块25 学分1)以下“微积分”与“数学分析”课程组二选一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0170 微积分I 4.5 一秋冬CalculusⅠ061B0180 微积分II 2.0 一春Calculus II061B0190 微积分III 1.5 一夏CalculusIII061Z0010 数学分析Ⅰ 4.5 一秋冬Mathematical Analysis I061Z0020 数学分析Ⅱ 4.5 一春夏Mathematical Analysis II2)以下“线性代数”与“线性代数I”课程组二选一 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一秋冬Linear Algebra061Z0040 线性代数I 3.5 一秋冬Linear Algebra I3)必修课程14.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4.0 一春夏Physics(A)I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 4.0 二秋冬Physics(A)II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二秋冬Lab of Physics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一春、夏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一秋冬Engineering Drafting081C0251 工程训练 1.5 一短学期Engineering Training学生选修二选一课程组中高学分课程,超出19.5学分的部分可以与个性课程和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学分实行互通,具体由各专业确定。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

·基础化学·【课程名称】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Inorganic Chemistry and Chemical Analysis)【课号】041026【所属院系】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课程总学时】75学时【教学对象】1、适合化学教育、化工工艺、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2、预备知识:高中化学【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性质: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是化学教育专业、化工工艺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化学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元素化学知识,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化学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学习后续课程,进行化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原子结构(4学时)1.1 氢原子的波动力学模型1.2 轨道概念的图形描述1.3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和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4 周期表与原子结构1.5 原子参数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6学时)2.1 化学键的定义2.2 离子键理论2.3 路易斯结构式2.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5 价键理论2.6 分子轨道理论2.7 金属键理论2.8 分子间作用力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4学时)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3.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四章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6学时)4.1 热化学4.2 熵和熵变4.3 自由能4.4 标准平衡常数·教学大纲·第五章酸和酸碱反应(2学时)5.1 布朗斯特酸碱5.2 路易斯酸碱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4学时)6.1 基本概念6.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6.3 埃灵罕母图6.4 电极电势6.5 电势数据的图示法6.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第七章配位化合物(4学时)7.1 相关的定义和命名7.2 化学键理论7.3 异构现象和立体化学7.4 配合物的稳定性第八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8学时)8.1 弱酸、碱水溶液的质子转移平衡8.2 溶液H3O+的计算8.3 水解8.4 缓冲溶液8.5 酸碱滴定原理8.6 滴定方式和应用第九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8学时)9.1 沉淀-溶解平衡9.2 重量分析法9.3 沉淀滴定法第十章配位滴定法(4学时)10.1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10.2 配位滴定原理10.3 干扰的消除和滴定方式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法(4学时)11.1 氧化还原平衡11.2 滴定曲线和指示剂11.3 待测组分的预报处理11.4 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第十二章 S区元素(2学时)12.1 单质12.2 化合物·基础化学·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一)(8学时)13.1 概述13.2 天然资源、单质的提取和用途13.3 硼13.4 铝13.5 碳13.6 硅13.7 氧13.8 磷13.9 长周期元素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4学时)14.1 第16和18族元素概述14.2 工业资源、单质的制备和用途14.3 过氧化氢、其他无机过氧化物和臭氧14.4 硫的重要化合物14.5 卤素第十五章 d区元素(6学时)15.1 通性15.2 钛和钒15.3 铬15.4 锰15.5 铁、钴、镍15.6 钼15.7 第二、三过渡元素的化学特征15.8 锌、镉、汞15.9 过渡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15.10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与均相催化第十六章 f区元素(1学时)16.1 镧系元素16.2 锕系元素简介第十七章氢(1学时)17.1 存在、制备和用途17.2 核性质17.3 二元氢化物的分类17.4 氢的性质和反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学大纲·《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史启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2006.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A卷)2006.1班级姓名学号得分___ ____请将所有答案填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稀溶液中,蒸气压最高的是()。
A. HAc溶液B. CaCl2溶液C. 蔗糖溶液D. NaCl溶液2、在500g水中含22.5g某非电解质的溶液,其凝固点为–0.465℃。
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1,则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A.172.4 B. 90 C. 180 D. 1353、在下列反应中,r H mӨ与产物的f H mӨ相同的是()。
A. 2H2 (g) + O2(g) = 2H2O (l)B. NO (g) + ½O2(g) = NO2 (g)C. C(金刚石) = C(石墨)D. ½H2 (g) + ½Cl2 (g) = HCl (g)4、反应2NO (g) + O2 (g) = 2NO2 (g),r H mӨ = -144 kJ·mol-1,r S mӨ = -146 J·mol-1·K-1。
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均为pӨ,则反应的温度为()。
A. 780℃B. 508℃C. 713℃D. 1053℃5、下列气相反应平衡不受压力影响的是()。
A. N2 (g)+3H2 (g) = 2NH3 (g)B. 2NO2 (g)=N2O4 (g)C. 2CO(g)+O2 (g)=2CO2 (g)D. 2NO (g) = N2 (g) + O2 (g)6、下列几种条件变化中,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值改变的是()。
A. 反应温度改变B. 反应容器体积改变C. 反应压力改变D. 反应物浓度改变7、对某一均为气相物质参加的吸热可逆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加,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减小,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B. 温度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下降,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2006级浙江大学生物技术专业

2006级浙江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基地)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广博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实验技能,能在理、工、农、医、环境等领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教育、研究、管理、经贸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和领军人物。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医药、环境、化工、农业、海洋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及生物工程安全条理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与数据处理、发酵工程技能训练、基因工程技能训练细胞工程技能训练等。
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信息学原版外文教材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型课程:功能基因组与蛋白组学研究计划学制 4年毕业最低学分 160+4+5授予学位理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在标注“*”的课程中,选读30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8 + 5学分(1)思政类 5门 11.5 + 2学分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学分秋冬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学分春夏021E00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4学分秋冬、春夏重要思想概论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学分秋冬、春夏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学分(2)军体类 5.5 + 3学分031E0020 体育I 0-2 1学分第一学年秋冬031E0030 体育II 0-2 1学分第一学年春夏031E0040 体育III 0-2 1学分第二学年秋冬031E0050 体育IV 0-2 1学分第二学年春夏031E0010 军事理论 1.5学分03110021 军训 +2学分第一学年短学期大三达标 +0.5学分大四达标 +0.5学分(3)外语类 9学分必须通过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课程取得3.0学分;此外在课程号含“F”的课程中任选≥6学分。
浙大远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A)》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一、选择题1、NH3的共轭酸为(A )。
A. NH4+B. NH2-C. NH2OHD. N2H42、下列离子中,哪一个是两性电解质离子?( C )A. CO32-B. SO42-C. HPO42-D. NO3-3、下列哪种分子的偶极矩不等于零?( C )A. CCl4B. PCl5C. PCl3D. SF64、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氢键表现得最强?(D)A. NH3B. H2OC. H2SD. HF5、Al3+与EDTA形成(A)。
A. 鳌合物B. 聚合物C. 非计量化合物D. 夹心化合物6、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生成的产物之一为(C)。
A. MgCO3B. Mg(OH)2C. Mg2(OH)2CO3D. Mg(HCO3)27、已知N2O4有如下反应N2O4≒2NO2-Q,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体系达平衡后,如果体系的条件发生如下变化,问哪一种变化将使N2O4解离度增加?( D )A. 使体系的体积减小一半B.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氩气使体系压力增加一倍C. 加入Ar气体使体积增加一倍,而体系压力保持不变D. 降低体系的温度8、下列实验室中常用干燥剂中,哪一种最有效?( C )A. 浓硫酸B. 无水CaCl2C. P2O5D. 变色硅胶9、莫尔法测氯含量实验中的指示剂是(B )。
A. AgNO3B. K2CrO4C. NH4SCND. 铁铵矾10、佛尔哈德法测氯含量实验中的指示剂是( D )。
A. AgNO3B. K2CrO4C. NH4SCND. 铁铵矾11、碘量法测铜含量实验中,CuI沉淀易吸附I2使终点变色不够敏锐,可加哪种试剂消除吸附作用?( A )A. KSCNB. NaOHC. HClD. 乙醇12、Bi3+、Pb2+均能与EDTA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但两稳定常数间差别较大,若要分别滴定可采用( B )。
16浙大远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线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某金属与其离子溶液组成电极,若溶液中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后,其电极电势值()。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难以确定正确答案:A单选题2.3s原子轨道的电子云径向分布图中的峰数为()。
A 1B 2C 3D 4正确答案:C单选题3.称取同样质量的两种难挥发的电解质A和B,分别溶解在1升水中,测得A溶液的凝固点比B溶液的凝固点低,则()。
A B的分子量小于A的分子量B A的分子量和B的分子量相同C B的分子量大于A的分子量正确答案:C单选题4.下列原子轨道不存在的是()。
A 2dB 8sC 4fD 7p单选题5.最易于形成配离子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
A p区B d区和ds区C s区和p区D s区正确答案:B单选题6.从精密度好就可以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D 标准偏差小正确答案:B单选题7.以下四个量子数(n 、l、m、ms)的组合何者是合理的()。
A (2,2,0,-1/2)B (2,1,0,-1/2)C (2,1,2,+1/2)D (1,2,1,+1/2)正确答案:B单选题8.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A pH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D 指示剂的分子结构单选题9.用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B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C 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D (B)和(C)的混合颜色正确答案:D单选题10.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A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B 把滴定管的读数22.45读成22.46C 用纯度为98%的CaCO3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D 称量时把1g的砝码看成2g正确答案:B单选题11.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正确答案:A单选题12.在沉淀反应中,加入易溶电解质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该现象称为()。
浙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1章课件

37
1.4.1
溶液蒸气压的下降
饱和蒸气压 (po) (saturated vapor pressure)
19
pV 500000 P a 50.0 10-3 m 3 RT 8.314P a m 3 mol -1 K -1 298.15K 10.1 mol n
理想气体:一种假想的气体。 真实气体,特别是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在 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若能较好地服从理想 气体状态方程,则可视为理想气体。
17
气相
18
1.2
气体
1.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 ideal or perfect gas equation )
pV nRT
p为气体的压力,SI单位为Pa; V为气体的体积,SI单位为为m3; n为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 T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单位为K; R为气体常数,8.314J.mol-1.K-1
cB — 溶质B的量浓度; — 溶液的密度; m — 溶液的质量; nB — 溶质B的物质的量。
34
若该系统是一个两组分系统,且B组分的含量较 少,则溶液的质量m 近似等于溶剂的质量 mA, 上式可近似成为:
nB nB cB bB m mA
若该溶液是稀的水溶液,则:
cB bB
n( NaCl) 0.17mol ( NaCl) 0.030 n(NaCl) n(H2O) (0.17 5.0)mol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篇一: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YUN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应用技术学部园艺系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应用技术学部园艺技术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时】 68学时【学分】 4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一门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原子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平衡等有关的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由该课程的地位、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作业、答疑为辅。
本课程计 2 学分,68 学时,学时分配如下:【】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学习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及溶液组成的常用方法; 2.掌握溶液组成不同表示方法间的换算; 3.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分散系第二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及其导出量; 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几种溶液浓度表示方法间的转换; 4.等物质的量规则。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 1.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2.溶液的沸点升高; 3.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4.溶液的渗透压。
三、课堂讨论题例1-1 、1-2、1-3、1-4、1-5、1-6。
四、课外作业选题习题 p19:1、2、3、4、5、6、7、8、9、10、11、12。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一、学习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概念,Ki、pH、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和缓冲溶液等; 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值的计算方法; 3.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pH值的计算、缓冲原理; 4.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及水解平衡的移动; 5.熟练掌握平衡常数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6.掌握平衡移动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大无机及分析化学06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秋冬学期《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开课学院:理学院考试形式:半开卷,允许带一页A4纸资料和计算器入场考试时间:2007年1月22日上午8:00 –10:00所需时间:120分钟考生姓名:_____学号:专业: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金属离子生成的两种八面体配合物的磁距分别为μ=和μ=,则该金属离子可能是3+2+3+2+ B. Mn - 2. 在Cr(H2O)4Cl3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只有1/3的Cl被沉淀,说明 A.反应进行的不完全B. Cr(H2O)4Cl3的量不足-3+C.反应速度快D. 其中两个Cl与Cr 形成了配位键2+ 3. 用K2Cr2O7法测定Fe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2+ A. 提高酸度 B.防止Fe的水解3+2+ C. 减少E?的数值, 减少终点误差3+ D. 同Fe形成稳定的无色的配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 4.下列物质中,其分子具有V形几何构型的是 A. NO2+ B. CO 2 C. CH 4 D. O 3 5. 下列分子中偶极距不为零的是( )2+2+2 6. 已知lgKf?(CuY) = , lgKf?(ZnY) =, 用EDTA 滴定Cu,Zn 混合溶液中的Cu。
2+为消除Zn的干扰,应采用的方法是A.控制酸度法 B.配位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 D.沉淀掩蔽法-1-8?L的一元弱碱(Kb?=×10)溶液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B. C. D. 8. 将mL mol·L-1 (NH4)2SO4 溶液,加入到mL mol·L-1 NH3·H2O 溶液中,得到的缓冲溶液pH 值是. A. B. C.D. -19. 已知298 K 时,MnO2 (s) → MnO (s) + 1/2 O2 (g) 的?rH?m (1) = kJ·mol MnO2(s) + Mn (s) →2 MnO (s) 的?rH?m(2) = - kJ·mol-1,则?fH?m (MnO2 , s)为.A. - kJ·mol-1B. kJ·mol-1C. - kJ·mol-1D. kJ·mol-1 10. 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若显色剂或其它所加试剂在测定波长处略有吸收,而试液本身无吸收,应采用的参比溶液是A. 水 B.试剂空白 C.试样空白D.纯溶剂空白-11-10-3-111. 已知K?sp (CaF2)=? 10 ,K?sp (AgCl) = ? 10。
若将浓度为? -6-1的CaCl2与浓度为? 的AgF等体积混合,溶液中会出现( ) 沉淀沉淀 C. CaF2与AgCl的共沉淀 D.无沉淀生成12.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1 -1-413..用.L NaOH滴定.L (Ka?=10)的弱酸HB,其pH突跃范围是( ) D.都不是-114. 浓度为的Na2S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式是( ) ++--+ A. c(Na) =a-c(H) (HS) + 2c(H2S)+c(OH)=a-c(H) +---2--+ C. c(H) = c(HS)+c(OH)+2c(S) (OH) = c(HS)+c(H)+2c(H2S) -1-1 15. 用K2CrO7 测定铁, 已知M (Fe2O3)=, K2CrO7溶液相当于Fe2O3 质量的计算式是( ) A. 2/6××× B. 6/2×××-3-3 C. 6/2××××10 D. 2/6××××10 16. 甲醛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在指定温度下渗透压相等,同体积甲醛和葡萄糖溶液两种溶液中,所含甲醛和葡萄糖质量之比是 A. 6:1:6:1 D.无法确定17. 用EDTA滴定溶液中的M时,?Y(N)=1说明:( ) A. N 离子干扰严重 B. N与EDTA反应能力非常强 C. N与EDTA的副反应系数达到最大 D. N与EDTA无副反应18. 系统在恒压不做功时,其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 A.A. ?H=0B. ?S=0C.?U=?HD.?U=0 二、是非题 1. AgCl、AgBr、AgI的离子极化作用依次减少,所以它们的颜色依次加深 2. 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
3. 浓硫酸、甘油等液体粘度大,是于它们分子之间可形成许多氢键。
( ) --4. 因为I 的极化率大于Cl,所以K?sp(AgI) 5. △rG代数值越小,K?就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6. 改变反应条件使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就可使氧化还原反应朝正方向进行。
7. 所有外轨型配合物都是顺磁性的。
8. pH玻璃电极的电极电势与待测试样的氢离子浓度成线性关系。
9. 活化能越小,反应的速度越大。
3210. 当中心原子以spd杂化轨道成键时,分子的几何构型不一定是八面体。
三、填充题2++ 1.已知E?=-0.25V,E?=V, +2+将氧化还原反应Ni +2Ag=2Ag +Ni 设计为一个原电池,原电池的符号为。
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r Gm? =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 BaF2、MgF2、MgCl2晶体的熔点高低的顺序是。
3. 已知AXmEn 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对数为5,当孤对电子数分别为1,2,3时, 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别为,,和。
4.有一原子,电子最后填入3d轨道,最高氧化数为+4;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属于周期,区,族。
2-3+2+2-2+2+ 5. 已知E?/A:Cr2O7 + Cr - Cr - Cr,则E? (Cr2O7 / Cr)=V, Cr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6.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使测定在最佳吸光度范围进行,可通过改变或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7.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修约下列答案。
? = ,修约为________________;??= ,修约为_______________。
8. 有一试液组成可能含有;; d. NaHCO3+ Na2CO3;+NaOH;今采用甲基橙和酚酞双指示剂,HCl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可根据消耗HCl的体积VHCl?VHCl?0 ,判断试液的组成为。
9. 电位法测定中要用到的两种功能不同的电极为和。
10.为使水中带负电荷的粘土溶胶净化透明,用KCl,MgCl2,MgSO4,Al23来聚沉时,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6分)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有哪几类?简单说明它们的作用原理?2. (4分) 比较19号元素和29号元素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大小,并简单说明理。
3.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定量分析时常用哪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五、计算题(共26分,第4,5小题可选做1题,但不可都做) -1-1 1.有一酸碱指示剂,其酸式HA吸收410nm的光,摩尔吸光系数为347 ,--1-1-其碱式A吸收640nm的光,摩尔吸光系数为100 。
HA 在640nm处无吸收,A在410nm处无吸收。
pH=时该指示剂溶液,用1cm 比色皿于410nm处测得A=,于640nm 处测得A=,求该指示剂的pKa?值。
3+2+-1 2.(8分) 溶液中Fe和Mg 的浓度均为mol?L,欲通过生成氢氧化物使二者分离,-39问溶液的pH 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3.(8分)在生物体内,吸能反应如:+谷氨酸+ NH4== 谷氨酰胺+ H2O?rG?m= kJ·mol-不能自发向右进行;若能与放能反应如:三磷酸腺甙+ H2O==二磷酸腺甙+P ?rG?m=-kJ·mol-1在酶作用下进行下列偶联反应:+ 谷氨酸+ NH4+ ATP == 谷氨酰胺+ ADP + P(3)则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求310K时反应的?rG?m和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
并根据计算数据说明偶联反应的意义。
4. (4分) 从金矿中提取金,传统的方法是氰化法,即利用氰化物将金溶解,再利用活泼的金---属将金从氰化物中置换出来。
即4Au +8CN +O2 +2H2O =4[Au(CN)2] +4OH -2-Zn + 2[Au(CN)2] =[Zn(CN)4] +2Au 试通过计算,说明两步反应为何能进行?++已知Au + e =Au ,E?=V--O2 +2H2O +4e =4OH ,E?=V2--2-[Zn(CN)4] +2e =Zn +4CN,E?=-VKf?{[Au(CN)2]2-}=×10385. (4分) 测定铝盐含量时称取试样,溶解后加入/L EDTA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调节pH=,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以/Zn(Ac)2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Zn(Ac)2,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已知M (Al2O3) =/mol 参考答案浙江大学2006–2007学年秋冬学期《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一、选择题二、是非题 1.× 2. × 3.? 4.? 5. ?6.×7. ×8.×9.? 10.? 三、填充题2++35 1. ( - )Ni | Ni|| Ag| Ag,,-/mol,×10 2. MgCl2、BaF2、MgF2 3. 变型四面体、T形、直线型2262622 4.1s2s2p3s3p3d4s,四周期,d区,第四副族5.,不能 6. 改变被测溶液的浓度,改变比色皿的厚度7. ,8. Na2CO3+NaOH 9.参比电极,指示电极10. Al2(SO4)3 , KCl 四.问答题1.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是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它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颜色。
专属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能与滴定剂或被测物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指示滴定终点。
自身指示剂: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很深的颜色,而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很淡,那未在滴定时,这种试剂稍一过量就很容易察觉,该试剂本身起着指示剂的作用 2. 29号元素电负性大、第一电离能大。
它们在同一周期,29元素原子半径小,而且29号101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为3d4S,所以第一电离能大。
同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
3.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的优点是用一条标准曲线可以对多个试样进行定量,因此操作比较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