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
分光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分光计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衍射现象,并测量光栅常数。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光偏转角度的仪器,它主要由准直管、望远镜、载物台和读数装置组成。
当一束光经过分光计的光学系统时,通过调整各个部件的位置,可以使光线发生衍射、反射或折射,从而实现光路控制。
本实验主要研究光栅衍射现象。
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时,光栅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形成明亮的细窄谱线。
光栅衍射的明纹位置与光波波长、光栅常数和衍射角有关,遵循光栅方程:d sinθ = k λ其中,d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k为级数,λ为光波波长。
通过测量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可以计算出光波波长。
本实验采用透射光栅,利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进而验证光栅方程。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分光计;2. 透射光栅;3. 钠光灯;4. 白炽灯;5. 读数装置。
四、实验步骤1. 将分光计调整至水平状态,确保准直管、望远镜和载物台处于同一平面;2. 打开钠光灯,调节准直管,使其发出平行光;3. 将透射光栅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望远镜,使其与光栅垂直;4. 通过望远镜观察光栅衍射光谱,记录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5. 根据光栅方程,计算光波波长和光栅常数。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测量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θ1、θ2;2. 计算光栅常数d = (θ2 - θ1) / k;3. 计算光波波长λ = d sinθ1。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光栅常数d和光波波长λ;2. 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来源;3.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方程的正确性。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验证了光栅衍射现象,并测量了光栅常数;2. 通过实验掌握了分光计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光学实验技能;3. 深入理解了分光计的原理和结构,为后续光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八、注意事项1. 在调整分光计过程中,要确保各个部件处于同一平面;2. 测量衍射角时,要保证望远镜与光栅垂直;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光栅衍射光谱的变化,及时调整望远镜位置;4.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无误。
光栅物理实验报告

光栅物理实验报告第一篇:光栅物理实验报告题目:光栅作者:姓名:XX学号:1028XXXX班级:安全1001单位: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摘要:光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
本论文主要讨论光栅的分类、原理、效果与鉴别。
关键词:光栅、原理、种类、效果、鉴别引言:光栅是结合数码科技与传统印刷的技术,能在特制的胶片上显现不同的特殊效果。
在平面上展示栩栩如生的立体世界,电影般的流畅动画片段,匪夷所思的幻变效果。
光栅是一张由条状透镜组成的薄片,当我们从镜头的一边看过去,将看到在薄片另一面上的一条很细的线条上的图像,而这条线的位置则由观察角度来决定。
如果我们将这数幅在不同线条上的图像,对应于每个透镜的宽度,分别按顺序分行排列印刷在光栅薄片的背面上,当我们从不同角度通过透镜观察,将看到不同的图像。
正文:光栅主要有狭缝光栅和柱镜光栅两类,狭缝光栅即线型光栅是最早较为成熟的光栅,其成像原理为针孔成像的原理。
因这种光栅比较容易制作,技术难度不大,所以在十几年前就有制作非常优美的大幅狭缝光栅立体灯箱广告出现。
现今一些立体制作公司仍乐于用狭缝光栅立体灯箱参与展览,效果是不错,但狭缝光栅立体灯箱有以下缺陷:透光率仅20-30%,不环保,不节能,照明灯多耗能大,发热大,室外亮度不够,仅适用于室内。
柱镜光栅种类繁多主要有板材和模材两大类,其成像原理为弧面透镜折射反射成像原理。
柱镜光栅潜力较大,室内外打不打灯都可使用,市场普及率正不断扩大。
光栅膜材曾一度因具有价格竞争力而风靡过一阵,但由于现在柱镜光栅板价格的逐步下降,以及膜材需要粘贴及技术还有待提高的原因使其竞争力未显突出。
其原理如下:光栅也称衍射光栅。
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
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
光栅的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每个缝的衍射和各缝间的干涉,形成暗条纹很宽、明条纹很细的图样,这些锐细而明亮的条纹称作谱线。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调整及光栅常数测量

2 243 ゜ 3'
63 ゜ 1'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罗程 学号:5902616003 序号:17 班级:能动 161 班 实验名称:分光计调整及光栅常数测量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光栅分光原理的理解。 2.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栅常量; 3.熟悉分光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望远镜,载栅其衍射的明条纹满足光栅方程 d sin k (k=0,1,2…)
3.测光栅常量 d,已知绿光λ=546.07nm
衍射光谱级数(K)
左侧衍射光角坐标 左
-1
1
265 ゜ 39' 249 ゜ 51'
-2 275 ゜ 18'
右侧衍射光角坐标 右
85 ゜ 36' 69 ゜ 50'
95 ゜ 16'
2 k左 -k左 - k左
15 ゜ 48'
32 ゜ 15'
16 ゜ 7.5' 3.932
注意事项: 1.测量中光栅位置不可移动,测量中应记下中央明条纹的位置; 2.光学仪器镜头及光栅不可用手摸,轻放轻拿;
3.若度盘 0 刻线过游标 0 刻线,θ=(360 ゜+小)- 大 。
4.游标盘左右读数可消除偏心差, (1 - 2)/ 2 。
原始数据如下:
2 k右 -k右 - k右
15 ゜ 46'
32 ゜ 15'
2 k (2 k左 2 k右)/ 2
15 ゜ 47'
32 ゜ 15'
k 2 k / 2
d
k sin
(mm)
d (d1 d2 ) / 2 (mm)
7.5 ゜ 23.5' 3.977 3.9545
测量光栅波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栅的基本原理和光栅常数对光波波长测量的影响;2. 掌握使用光栅进行光波波长测量的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方程,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它可以将一束光分成多束不同方向的光。
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时,光在光栅的狭缝中发生衍射,形成衍射光谱。
根据衍射光谱的衍射角和光栅常数,可以计算出光波的波长。
光栅方程为:d sinθ = k λ其中,d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k为衍射级数,λ为光波波长。
三、实验器材1. 分光计2. 透射光栅3. 汞灯4. 平面反射镜5. 光具座6.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分光计、透射光栅、汞灯、平面反射镜和光具座按实验要求组装好;2. 调节分光计,使望远镜的光轴与光栅平面垂直;3. 调节汞灯,使光束垂直照射到光栅上;4. 观察光栅的衍射光谱,记录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θ;5. 根据光栅常数d和衍射角θ,计算光波波长λ。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实验数据:光栅常数d = 0.1 mm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θ1 = 10°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θ2 = 20°2. 数据处理:根据光栅方程,可得:d sinθ1 = k1 λd sinθ2 = k2 λ将d、θ1、θ2、k1、k2代入上述方程,解得:λ1 = d sinθ1 / k1λ2 = d sinθ2 / k2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λ1 = 546.1 nmλ2 = 546.2 nm2. 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光波波长λ1和λ2分别为546.1 nm和546.2 nm,与汞灯的波长546.1 nm基本一致。
这表明,本实验成功测量了光波波长,验证了光栅方程的正确性。
实验过程中,由于光栅常数、衍射角和仪器精度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但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本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使用光栅进行光波波长测量的方法;2. 理解了光栅常数对光波波长测量的影响;3. 验证了光栅方程的正确性。
【最新文档】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推荐word版 (1页)

【最新文档】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
也许您还喜欢:
∙实验报告范文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燃烧热的测定--谢佳澎苏竹
∙化学实验报告《食用碱和醋会不会产生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提高学生英语言语技能”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
∙初一物理实验报告
∙节能照明灯安装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聋校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引导的研究》实验报告
∙生物教学中引导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报告
∙英语课题组阶段性实验总结。
分光计的使用和光栅测波长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使用和光栅测波长实验报告引言:分光计是一种测量光谱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
而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可以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实现测量光波长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掌握分光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利用光栅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能力。
实验原理:分光计是由光学系统和机械调节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光学系统由入射狭缝、准直透镜、色散元件、目镜等部分组成。
机械调节系统由微调螺针、移动螺钉等部分组成。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使得入射光线经过准直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线,经过色散元件后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并通过目镜观察光谱。
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由一块平面玻璃上刻有一定周期的等距凹槽组成。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光栅表面时,光线被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
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角度,可以计算出光线的波长。
实验过程:实验前,首先需要调节分光计。
将入射狭缝与准直透镜对齐,使得入射光线成为平行光线。
然后将色散元件放置在准直透镜后面,调节微调螺针,使得光线经过色散元件后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目镜观察光谱。
调节移动螺钉,使得光谱线与参考线重合。
接下来,使用光栅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线。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汞灯和氢灯作为光源。
分别将汞灯和氢灯放置在入射光路上,将光线垂直入射于光栅表面上。
通过调节分光计的移动螺钉,观察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利用公式计算出光线的波长。
实验结果:我们使用分光计和光栅测量了汞灯和氢灯的光线波长。
其中,汞灯的主要光谱线有546.1nm、435.8nm和404.7nm。
氢灯的主要光谱线有656.3nm、486.1nm和434.0nm。
通过实验计算出的光线波长数据与已知数据比较,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分光计和光栅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线,掌握了分光计的使用方法和光栅测波长的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分光计和光栅可以准确测量光线的波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光栅测光波波长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

光栅测光波波长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实验目的: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的波长,并验证光栅公式。
实验原理:透射光栅是由许多平行直线并紧密排列的光栅线组成的,当一束近似平行的光线垂直入射时,通过光栅后会发生衍射现象。
根据衍射原理,光栅上两个相邻的光栅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光栅常数,记作d。
当入射光照射到光栅上时,光线会被衍射成许多不同角度的光线,这些衍射光线称为主光束或级次光线。
通过分光计可测得不同级次的衍射角度,并通过透射光栅实验公式进行计算,求得光波的波长。
实验器材:分光计、透射光栅实验步骤:1.调整分光计:将分光计放在实验台上,调整分光计的光束使其沿一条直线入射到透射光栅上。
2.将透射光栅固定在分光计位置,并保持垂直入射角。
3.调整分光计的角度,使得观察到的第一级次光线(最亮的一条)和参考线重合。
4.通过分光计测量不同级次光线(至少测量前五级次)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5.根据测得的角度,使用透射光栅公式计算不同级次光线对应的波长,求出平均波长。
6.对比计算结果,验证透射光栅公式的准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1.分光计调整需仔细,保持光线垂直入射。
2.观察光线和参考线的重合要准确。
3.测量时要注意准确记录各级次光线的角度。
4.使用透射光栅公式计算波长时,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求取平均值,增加结果的准确性。
5.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清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透射光栅公式,我们计算出了不同级次光线对应的波长,并求取了平均值。
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实验理论值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量了光波的波长,并验证了光栅公式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吻合,证明了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并检验了透射光栅的工作原理。
同时,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光的衍射现象和光栅的作用,提高了我们在光学方面的实验操作能力。
测量光波波长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波波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的实验技能。
3. 训练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λ)是描述光波传播特性的基本物理量。
光栅是一种重要的分光元件,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形成光谱。
本实验采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利用光栅衍射现象测量光波波长。
光栅衍射原理:当一束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时,光波在光栅上发生衍射,形成衍射光谱。
衍射光谱中,明暗条纹的间距与光波波长成正比。
通过测量衍射光谱中相邻明条纹的间距,可以计算出光波波长。
三、实验仪器1. 分光计2. 透射光栅3. 钠光灯4. 白炽灯5. 汞灯6. 光栅读数显微镜7.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调节分光计:将分光计的望远镜对准钠光灯的发光点,调节望远镜和分光计的转轴,使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重合。
2. 调节光栅:将光栅固定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调节光栅使其透光狭条与仪器主轴平行。
3. 测量光谱:开启钠光灯,将望远镜对准光栅,调节望远镜的视场,使光谱清晰可见。
记录光谱中第k级明条纹的位置。
4. 重复测量:改变光栅的角度,重复步骤3,测量不同角度下的光谱。
5. 数据处理:根据光栅方程,计算光波波长。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光栅常数:d = 0.1 mm2. 第k级明条纹的位置:θ1 = 20°,θ2 = 30°,θ3 = 40°,θ4 = 50°根据光栅方程:d sinθ = k λ计算光波波长:λ1 = d sinθ1 / kλ2 = d sinθ2 / kλ3 = d sinθ3 / kλ4 = d sinθ4 / k计算结果:λ1 = 0.006 mmλ2 = 0.008 mmλ3 = 0.010 mmλ4 = 0.012 mm六、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掌握了使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量光波波长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光栅的调节和光谱的观察,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光计的调整
分光计的调整方法见实验1。
2.用光栅衍射测光的波长
(1)要利用光栅方程(10)测光波波长,就必须调节光栅平面使其与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轴垂直。先用钠光灯照亮平行光管的狭缝,使望远镜目镜中的分划板上的中心垂线对准狭缝的像,然后固定望远镜。将装有光栅的光栅支架置于载物台上,使其一端对准调平螺丝a,一端置于另两个调平螺丝b、c的中点,如图12所示,旋转游标盘并调节调平螺丝b或c,当从光栅平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线重合时,如图13所示,固定游标盘。
【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4一级谱线的衍射角
零级像位置
xx一级像
位置
偏转角
右转一级像
位置
偏转角
偏转角平均值
光栅常数
钠光的波长λ0 = 589·3 nm
根据式(10)K=1,λ= d sin Βιβλιοθήκη =相对误差【思考题】
1.什么是最小偏向角?如何找到最小偏向角?
2.分光计的主要部件有哪四个?分别起什么作用?
3.调节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中心轴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如何才能确保在望远镜中能看到由双面反射镜反射回来的绿十字叉丝像?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图12光栅支架的xx13分划板
(2)调节光栅刻痕与转轴平行。用钠光灯照亮狭缝,松开望远镜紧固螺丝,转动望远镜可观察到0级光谱两侧的±1、±2级衍射光谱,调节调平螺丝a(不得动b、c)使两侧的光谱线的中点与分划板中央十字线的中心重合,即使两侧的光谱线等高。重复(1)、(2)的调节,直到两个条件均满足为止。
光栅分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类,本实验采用透射光栅,它是在一块透明的屏板上刻上大量相互平行等宽而又等间距刻痕的元件,刻痕处不透光,未刻处透光,于是在屏板上就形成了大量等宽而又等间距的狭缝。刻痕和狭缝的宽度之和称为光栅常数,用d表示。
由光栅衍射的理论可知,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地投射到光栅平面上时,透过每一狭缝的光都会发生单缝衍射,同时透过所有狭缝的光又会彼此产生干涉,光栅衍射光谱的强度由单缝衍射和缝间干涉两因素共同决定。用会聚透镜可将光栅的衍射光谱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凡衍射角满足以下条件
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
测光波波长》
本文是关于物理实验报告《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实验目的】
观察光栅的衍射光谱,掌握用分光计和透射光栅测光波波长的方法。
【实验仪器】
分光计,透射光栅,钠光灯,白炽灯。
【实验原理】
光栅是一种非常好的分光元件,它可以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并形成明亮细窄的谱线。
3.观察光栅的衍射光谱。
将光源换成复合光光源(白炽灯)通过望远镜观察光栅的衍射光谱。
【注意事项】
1.分光计的调节十分费时,调节好后,实验时不要随意变动,以免重新调节而影响实验的进行。
2.实验用的光栅是由明胶制成的复制光栅,衍射光栅玻璃片上的明胶部位,
不得用手触摸或纸擦,以免损坏其表面刻痕。
3.转动望远镜前,要松开固定它的螺丝;转动望远镜时,手应持着其支架转动,不能用手持着望远镜转动。
(3)测钠黄光的波长
①转动望远镜,找到零级像并使之与分划板上的中心垂线重合,读出刻度盘上对径方向上的两个角度θ0和θ0/,并记入表4中。
②右转望远镜,找到一级像,并使之与分划板上的中心垂线重合,读出刻度盘上对径方向上的两个角度θ右和θ右/,并记入表4中。
③左转望远镜,找到另一侧的一级像,并使之与分划板上的中心垂线重合,读出刻度盘上对径方向上的两个角度θ左和θ左/,并记入表4中。
k = 0,±1,±2,…(10)
的衍射光在该衍射角方向上将会得到加强而产生明条纹,其它方向的光将全部或部分抵消。式(10)称为光栅方程。式中d为光栅的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λ为光波波长。当k=0时,θ= 0得到零级明纹。当k =±1,±2…时,将得到对称分立在零级条纹两侧的一级,二级…明纹。
实验中若测出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θ,光栅常数d已知,就可用光栅方程计算出待测光波波长λ。
4.为什么利用光栅测光波波长时要使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轴与光栅平面垂直?
5.用复合光源做实验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