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分光计实验报告

分光计实验报告

分光计实验报告
目录
1. 实验目的
1.1 实验原理
1.1.1 分光计的基本原理
1.1.2 分光计的组成部分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步骤
1.4 数据处理
1.5 实验结论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分光计这一仪器,掌握光的分光技术,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加深对光的波动性质的理解。

1.1 实验原理
1.1.1 分光计的基本原理
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光的颜色和强度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特性,将光分解成各个波长的光束,从而实现光的分光分析。

1.1.2 分光计的组成部分
分光计主要由光源、准直系统、样品室、光栅、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光源提供光源,准直系统使光线变得平行,样品室放置待测样品,光栅用于分解光,检测器用于检测光的强度。

1.2 实验仪器
在本实验中,主要使用的仪器是分光计和光栅。

分光计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和强度,光栅是用来分解光束的光学元件。

1.3 实验步骤
1. 将分光计接通电源并校准。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栅。

3. 调节分光计,使得光线准直。

4. 放入待测样品,并记录光的强度和波长数据。

5. 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4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整理数据表格、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5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总结本次实验的主要发现和观察。

分光计原理实验报告

分光计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分光计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衍射现象,并测量光栅常数。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光偏转角度的仪器,它主要由准直管、望远镜、载物台和读数装置组成。

当一束光经过分光计的光学系统时,通过调整各个部件的位置,可以使光线发生衍射、反射或折射,从而实现光路控制。

本实验主要研究光栅衍射现象。

光栅是一种分光元件,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光栅上时,光栅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形成明亮的细窄谱线。

光栅衍射的明纹位置与光波波长、光栅常数和衍射角有关,遵循光栅方程:d sinθ = k λ其中,d为光栅常数,θ为衍射角,k为级数,λ为光波波长。

通过测量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可以计算出光波波长。

本实验采用透射光栅,利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进而验证光栅方程。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分光计;2. 透射光栅;3. 钠光灯;4. 白炽灯;5. 读数装置。

四、实验步骤1. 将分光计调整至水平状态,确保准直管、望远镜和载物台处于同一平面;2. 打开钠光灯,调节准直管,使其发出平行光;3. 将透射光栅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望远镜,使其与光栅垂直;4. 通过望远镜观察光栅衍射光谱,记录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5. 根据光栅方程,计算光波波长和光栅常数。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测量第k级明纹的衍射角θ1、θ2;2. 计算光栅常数d = (θ2 - θ1) / k;3. 计算光波波长λ = d sinθ1。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光栅常数d和光波波长λ;2. 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来源;3. 通过实验验证光栅方程的正确性。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验证了光栅衍射现象,并测量了光栅常数;2. 通过实验掌握了分光计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光学实验技能;3. 深入理解了分光计的原理和结构,为后续光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八、注意事项1. 在调整分光计过程中,要确保各个部件处于同一平面;2. 测量衍射角时,要保证望远镜与光栅垂直;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光栅衍射光谱的变化,及时调整望远镜位置;4.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无误。

分光计调节实验报告

分光计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技巧;3. 通过实验,验证分光计的调节原理,并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角度和折射率等光学参数。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通过调节分光计上的各个部件,使光线在分光计中形成特定的光路,从而实现对角度和折射率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1. 分光计2. 玻璃三棱镜3. 平面镜4. 汞灯5. 光具座6. 砝码7. 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 将分光计置于光具座上,调整分光计的水平,确保分光计的主轴与地面垂直。

2. 调整望远镜:a. 将目镜插入望远镜筒内,调整目镜调焦手轮,使目镜中的分划板刻度线清晰可见;b. 将望远镜的光轴调整至与分光计的主轴平行,使望远镜能够观察到分光计上的平行光管。

3. 调整平行光管:a. 将汞灯放置在平行光管的一侧,调整光源位置,使汞灯发出的光线通过狭缝,照射到平行光管的物镜上;b. 调整平行光管的狭缝宽度,使出射光线成为平行光。

4. 调整三棱镜:a. 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的高度,使三棱镜的光学侧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b. 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入射光线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并进入望远镜。

5. 观察并记录:a. 观察望远镜中的分划板,记录三棱镜顶角对应的位置;b. 调整三棱镜的角度,观察并记录三棱镜最小偏向角对应的位置。

6. 计算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节分光计后,观察到望远镜中的分划板刻度线清晰可见,且与平行光管的出射光线平行。

2. 通过实验,测得三棱镜的顶角为θ1,最小偏向角为θ2。

3.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三棱镜的折射率n为:n = sin(θ1) / sin(θ2)4. 对比理论值和实验值,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技巧,验证了分光计的调节原理,并测量了三棱镜的顶角。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光学仪器和光学原理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本实验旨在探究分光计的调整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分光计的技巧。

一、分光计的调整1. 光源调整:分光计的光源是实验的关键,它需要稳定且具有较高的亮度。

在调整光源时,首先要确保它的位置正确,通常位于分光计的顶部。

然后,使用调节旋钮调整光源的亮度,使其达到适当的亮度水平。

2. 光栅调整:光栅是分光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用于分离入射光的不同波长。

在调整光栅时,需要先将分光计的光栅旋钮置于初始位置,然后使用调节旋钮逐渐移动光栅,直到观察到最清晰的光谱。

3. 光路调整:光路的调整对于分光计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

在调整光路时,首先要确保光路中没有杂散光干扰。

可以通过调整分光计的光路盖板或使用遮光板来消除杂散光。

其次,需要确保光路中的光线垂直于光栅,可以通过调整光路盖板的角度来实现。

二、使用分光计的技巧1. 校准分光计: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先校准分光计。

校准分光计的方法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其吸光度,并与已知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差异较大,可能需要调整分光计的参数或进行维护。

2. 选择合适的波长:不同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不同,因此在测量物质的吸光度时,应选择合适的波长。

可以通过观察样品的光谱图,找到吸光度最大的波长,并将分光计设置为该波长。

3. 注意样品的处理:在测量样品吸光度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如,如果样品是固体,需要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如果样品是液体,需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在进行实验时,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吸光度的数值以及所用的波长和样品浓度。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分光计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技巧。

正确调整分光计的光源、光栅和光路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选择波长、处理样品和记录实验数据也是使用分光计的重要技巧。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分光计的基本原理、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熟练掌握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的操作方法。

仪器与试剂:分光计、吸光池、样品液、标准样品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学元件对进入的光束进行分光、照射和检测,从而得到物质相对于不同波长的吸收光谱。

在实验中,常用的光源有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光器能将进入光束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样品液,另一路作为对照,通过检测两路光强的差异来确定样品的吸光度。

实验步骤:1.开启分光计电源,调节进入光束的波长,并让分光计进行零点校准。

2.将吸光池中加入待测样品液,调节吸光池位置,使两路光束通过样品液和对照液,并调节两路光线的强度。

3.通过调节光源强度、光源位置、样品液浓度等参数,使分光计读数稳定。

4.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并绘制吸收光谱图。

5.测定标准样品,对照结果进行检验。

数据处理:根据吸光度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吸收光谱图,并通过查找光谱库来对比并确认样品成分和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仪器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遵守操作规程。

2.注意光源的强度和位置调节,以保证光线的稳定度和清晰度。

3.阅读样品液的使用说明书,注意配制样品液的浓度。

4.经常校正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调节并使用了分光计,测定了不同波长下的样品吸光度,并绘制了相应的吸收光谱图。

在测定标准样品时,我们对比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发现吸光度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是正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光源位置不稳、样品液的准备和调节等。

通过不断调整光源位置和样品液浓度,我们最终解决了实验问题,获得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熟练使用了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一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为今后的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分光计的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分光计的实验报告篇一: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实验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在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传播速度v,不同波长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都为c。

c与v的比值称为该介质对这一波长的光的折射率,用n表示,即:n?c。

同一介质对不同波长v的光折射率是不同的。

因此,给出某一介质的折射率时必须指出是对某一波长而言的。

一般所讲的介质的折射率通常是指该介质对钠黄光的折射率,即对波长为589.3nm的折射率。

本实验测量的是玻璃对汞的绿谱线的折射率,即对波长为546.07nm的光的折射率。

1、实验目的(1)进一步学习分光计的正确使用(2)学会用最小偏向角法测三棱镜的折射率。

2.实验仪器分光计,平面反射镜,三棱镜,汞灯及其电源。

3.实验原理介质的折射率可以用很多方法测定,在分光计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这种方法需要将待测材料磨成一个三棱镜。

如果测液体的折射率,可用表面平行的玻璃板做一个中间空的三棱镜,充入待测的液体,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测量。

当平行的单色光,入射到三棱镜的Ab面,经折射后由另一面Ac射出,如图6-13所示。

入射光线LD和Ab面法线的夹角i称为入射角,出射光eR和Ac面法线的夹角i’称为出射角,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

可以证明,当光线对称通过三棱镜,即入射角i0等于出射角i0’时,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δmin图6-13光线偏向角示意图。

由图6-13可知:δ=(i-r)+(i’-r’)(6-2)A=r+r’(6-3)可得:δ=(i+i’)-A(6-4)三棱镜顶角A是固定的,δ随i和i’而变化,此外出射角i’也随入射角i而变化,所以偏向角δ仅是i的函数.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当i变化时,δ有一极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令d??0,由式(6-4)得didi??1(6-5)di再利用式(6-3)和折射定律i?nsi(6-6)sini?nsi,sin得到dididrdrncosrcosi(?1)?didrdrdicosincosr22??cosr?n2sin2rcosr?nsi?(1?n2)tg2r?(1?n)tgr22?csc2r?n2tg2rcscr?ntgr222??(6-7)2222由式(6-5)可得:?(1?n)tgr??(1?n)tgrtgr?tgr因为r和r’都小于90°,所以有r=r’代入式(5)可得i=i。

分光计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从而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读数圆盘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和瞄准目标,平行光管用于产生平行光,载物台用于放置待测物体,读数圆盘用于测量角度。

分光计的测量原理基于自准直法和反射定律。

通过调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使其分别处于自准直状态,从而可以准确测量角度。

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测量三棱镜顶角可以采用自准直法。

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使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分别与望远镜光轴平行。

然后,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回来的十字像,分别测量两个光学面反射十字像的位置,从而计算出顶角的大小。

3、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当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入射到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上,经过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向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当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时,称为最小偏向角。

通过测量最小偏向角和顶角,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三、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钠光灯、平面反射镜四、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节(1)粗调将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大致调至中间位置,使载物台大致水平。

(2)望远镜的调节点亮目镜中的十字叉丝照明小灯,旋转目镜调焦手轮,使十字叉丝清晰。

将平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使反射面与望远镜光轴大致垂直。

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镜,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调节螺钉,使反射回来的十字像清晰,并与目镜中的十字叉丝重合。

(3)平行光管的调节将已调好的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使望远镜中看到的狭缝像清晰且与十字叉丝的横线平行。

然后调节平行光管的狭缝宽度,使狭缝像清晰、狭窄。

(4)载物台的调节将三棱镜放在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的三个调节螺钉,使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分别与望远镜光轴大致平行。

2、测量三棱镜的顶角(1)将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与望远镜光轴平行,记录此时望远镜的读数。

分光计调整和光栅常数测量实验报告

分光计调整和光栅常数测量实验报告

分光计调整和光栅常数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观察光栅衍射现象,测量光栅常数。

二、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原理分光计是一种能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

它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和读数装置等部分组成。

通过调节分光计,使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都与仪器的中心转轴垂直,从而能够准确测量光线的偏转角度。

2、光栅衍射原理光栅是由大量等宽、等间距的平行狭缝组成的光学元件。

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时,会产生衍射现象。

根据光栅方程:$d\sin\theta = k\lambda$(其中$d$为光栅常数,$\theta$为衍射角,$k$为衍射级数,$\lambda$为入射光波长),在已知入射光波长的情况下,通过测量衍射角$\theta$,可以计算出光栅常数$d$。

三、实验仪器分光计、光栅、汞灯、平面反射镜四、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整粗调:将望远镜、平行光管和载物台大致调水平。

望远镜的调节:调节目镜,使分划板清晰;将平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通过调节望远镜的俯仰和水平调节螺丝,使反射回来的十字像清晰且与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重合。

平行光管的调节:打开平行光管的狭缝,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和水平调节螺丝,使狭缝像清晰且与望远镜分划板的竖线平行。

载物台的调节:使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的中心转轴垂直。

2、光栅的放置将光栅放在载物台上,使光栅平面与平行光管的光轴垂直。

3、测量光栅常数用汞灯作为光源,照亮平行光管的狭缝。

转动望远镜,观察光栅衍射光谱。

找到中央明条纹(零级条纹)和左右两侧的一级、二级等衍射条纹。

分别测量各级衍射条纹对应的角度。

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左右游标读数法,即分别读取左右游标对应的角度值,然后取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分光计游标读数左游标读数右游标读数2、各级衍射条纹的角度测量一级衍射条纹(左)一级衍射条纹(右)二级衍射条纹(左)二级衍射条纹(右)3、数据处理根据光栅方程计算光栅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分光计调整及光栅常数测量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水产养殖学151 学生姓名:邱静学号:********** 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座位号:
实验时间:第14周星期六上午下午四点开始
式中a+b=d称为光栅常数,k为光谱级数,φk为第k级谱线的衍射角。

见图4-4,k=0对应于φ=0,称为中央明条纹,其它级数的谱线对称分布在零级谱线的两侧。

如果入射光不是单色光,则由式(4-1)可知,λ不同,φk也各不相同,于是将复色光分解。

而在中央k=0,φk=0处,各色光仍然重叠在一起,组成中央明条纹。

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k=1,2,…级光谱线,各级谱线都按波长由小到大,依次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如图4-5所示。

根据式(4-1),如能测出各种波长谱线的衍射角φk,则从已知波长λ的大小,可以算出光栅常数d;反之,已知光栅常数d,则可以算出波长λ。

三、实验仪器:
分光计,钠光灯,双平面镜,光栅。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首先,检查仪器及用具是否齐全、完好,然后将钠灯电源插头插于墙上,打开钠光灯预热。

打开6V 变压器开关。

2.目镜的调焦:转动接目镜调焦手轮11直至视场中分划线清晰。

3.望远镜调焦:取出双平面镜,扣在望远镜8的前端,即使平面镜平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

从目镜中观察,可以看到一亮斑,旋松螺钉9,前后微动目镜组,对望远镜进行调焦,使亮斑成为清晰的十字像,旋紧螺钉9。

4.调整望远镜光轴、载物台平面垂直于旋转主轴:① 粗调:调节载物台a 、b 、c 三只螺钉使两圆盘夹缝处螺钉螺纹数大致相等(6个螺纹数最佳);调节目镜下方螺钉12使望远镜大致水平。

②细调:把双平面镜按图12--6所示方位放置于载物台上,左手使灰台板左右小角度转动,使平面镜平面与望远镜光轴有横向垂直机会,眼看目镜,同时用右手调节望远镜水平调节螺钉12(寻找纵向垂直机会)至视场中出现亮十字像,并调12使十字像处于图4-3所示位置(实际操作中可简化为十字像横与分划线重和)。

转动灰台板使双平面镜转到反面,用手小角度左右转动,寻找反面垂直机会,若无十字像出现,立即把平面镜转回正面。

观察望远镜状态,看目镜一端是向上还是向下倾斜? 判
分划线
十字叉丝
7.用绿光(λ=546.1nm )测衍射角:将平行光管正对钠光灯,并将光栅放在载物台上使其与平行光管光轴垂直,观察其零级及一级衍射条纹,可以看到一级衍射条纹是两条靠得很近的谱线(589.0nm 和589.6nm ),λ=589.3nm 是它们的波长的平均值。

分别测定左一级、右一级衍射条纹左、右两端刻度盘的读数,重复测量三次,并记录在表4-1中。

如此,得本光栅对钠黄光的一级衍射角为
[]||||4
122111θθθθϕ'-+'-=
(4-2) 求得此光栅衍射的一级衍射角的三次测量的平均值1ϕ,取ΔB=1′=601度,求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Δφ1,并由1ϕ求得光栅常数d ,由Δφ1利用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k k
k d ϕϕϕλ∆=∆2sin cos (4-3) 求得Δd ,则光栅常数d=d ±Δd 。

*注意Δφ要化为弧度。

七、思考题:
1.应用分光计进行测量之前,应调节到何种状态?
答:1.望远镜聚焦平行光,且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2.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2.调节分光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1、目视粗调.作用:使平视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和载物台表面平行.
2、用自准直法将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作用:将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
3、各半调节,在平面镜中找到十字像,调节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转轴垂直
八、附上原始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