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产记录表
养殖档案规范填写范例

1头份,35-40天后二免 1头份,30天后加强一次; 2头份,30天后加强一次 1头份,30天后二免 2头份
1头份,15-20天后二免
5头份(或脾淋苗2头份) 1头份 1头份
母猪产前30-35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
1头份
母猪产前20天
K88K99灭活疫苗
1.关于畜禽标识管理,本法规定,畜禽养殖生产者,不论是分散养殖者还是规模 养殖者,都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的畜禽的指定 部位加施标识。所谓畜禽标识,就是为了区分畜禽的不同品种以及个体(或者群体), 人为建立的一种可以提供个体(或者群体)有关信息(如品种、地域、防疫、检疫等情 况)的标记物。畜禽标识实行一畜一标,编码具有唯一性,便于识读和追溯。畜禽标 识编码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 成。畜禽养殖者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申领畜禽标识,并按照有 关规定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实施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前检疫 时,要查验畜禽标识,对没有畜禽标识的畜禽,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明。2.关于 养殖档案管理。养殖档案,包括畜禽繁育、饲料配方、畜禽免疫、检疫、疾病诊疗、 兽药使用、粪便处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销售等的档案记录。养殖档案由 养殖场按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建立,不同于《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中 的免疫档案,但应该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的记录。畜禽养殖档案记载的内容包 括:一是所饲养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繁育记录以及买入、卖出等情况;二是 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等情况;三是畜禽检疫、免疫、消毒、发病、 死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四是畜禽的标识情况、畜禽养殖代码等。由于 我国畜禽饲养方式、饲养水平很不平衡,要求所有饲养者建立畜禽档案目前还难以 做到。因此,本法只对规模养殖中的畜禽养殖场要求建立养殖档案。关于畜禽产品 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的目的,是规范畜禽生产经营行 为,逐步实施畜禽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 任追究制度,保障畜禽产品的消费安全。这就要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等有关部门必 须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加强畜禽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 真正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填写范例

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单位名称:张XX猪场畜禽标识代码: 724200XXXX动物防疫合格证编号:(陕勉)动防(合)字第YXX-XX号畜禽种类:猪勉县畜牧中心监制(一)畜禽养殖场平面图(略)(二)畜禽养殖场免疫程序(由畜禽养殖场填写)猪免疫程序2.每年的4-9月份,对空怀母猪和种公猪注射1头份乙脑疫苗;3.每年的10月份---次年3月份,各种猪注射1头份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三联苗;4.种公猪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O型口蹄疫、链球菌、细小病毒每年3次,每次按说明使用。
5.对散养户饲养的猪,除春秋两季注射猪瘟、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仔猪每月定期补免。
(三)生产记录(按变动记录)注:1、圈舍号:填写畜禽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此栏不填。
2、时间:填写出生、调入、调出和死淘的时间。
3、变动情况(数量):填写出生、调入、调出和死淘的数量。
调入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编号,并将检疫证明原件粘贴在记录背面。
调出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详细的去向。
死亡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死亡和淘汰的原因。
奶牛场、蛋鸡场“出生”一栏填写产奶量(公斤)、产蛋数,备注栏填写奶价、鸡蛋价格。
4、存栏数:填写存栏总数,为上次存栏数和变动数量之和。
5、此表按变动记录,无变动不需按日填写。
(四)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五)消毒记录注:1、时间:填写实施消毒的时间。
2、消毒场所:填写圈舍、人员出入通道和附属设施等场所。
3、消毒药名称:填写消毒药的化学名称。
4、用药剂量:填写消毒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浓度。
(六)免疫记录注:1、时间:填写实施免疫的时间。
2、圈舍号:填写动物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此栏不填。
3、批号:填写疫苗的批号。
4、数量:填写同批次免疫畜禽的数量,单位为头、只。
5、免疫方法:填写免疫的具体方法,如喷雾、饮水、滴鼻点眼、注射部位等方法。
{档案管理制度}养殖档案规范填写范例

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 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 物。其特点是带有唯一的识别号码,易于识读。 畜禽标识是建立畜禽养殖档案的基础。
2015.1.1
育肥期预混 料
XXX饲料有限 公司
X饲审(2014)XXXX ,20081226
4%
2015.3.6
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合成 氨基酸、药物添加剂,载体等
2015.1.1
玉米
自加工
XT
2015.3.6
淀粉等
2015.1.1 2015.1.1
豆粕 麸皮
XT
2015.3.6
XT
2015.3.6
《畜牧法》第四十五条: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 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 识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标识。畜牧兽医行政主 管部门标识不得收费,所需费用列入省级人民 政府财政预算。
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畜禽标识的主要作用:一是食品安全的需要。 实行动物的可追溯性计划,现在人们都认识 到动物疫病潜在危害逐步加大,所以一定要 能够从产品追踪到出生场及其亲本。二是加 速市场准入的需要。我国把建立动物标识制 度作为市场准入的一个条件,目前正在加紧 实施。三是疫病防治的需要。建立标识制度 有利于动物疫病的检测、控制和消灭,为建 立全国性有效的应急反应机制了基础。四是 促进遗传改良。准确的动物标识增加遗传评 估的可靠性,为开展后裔测定提供了良好的 基础。
1.8 1.15 1.22 1.29 2.4 2.11 2.18
(六)消毒记录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操作流程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说明书工作目的1.提高母猪采食量,降低背膘损耗;母猪断奶背膘控制在16mm-18mm,背膘损失控制在2mm内,可努力达到不失重。
2.在保证母猪体况良好的前提下,力争21天重达到6.5kg,断奶合格率达到92%。
工作重点1.做好母猪饲喂工作;2分娩舍工作流程2.1早上6:00-7:00(冬春季)5:30-6:50(夏秋季)2.1.1巡视(记录舍内温度、仔猪是否扎堆、空气质量、母猪和仔猪精神状态、风机湿帘运行状况、供水情况、门窗是否关闭、猪栏是否关好,下同)、仔猪补料(补水);2.1.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上午8:00-11:302.2.1更换洗手盆、沾脚盆里的消毒液;打扫舍内卫生(过道卫生、物品摆放整齐);2.2.2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2.3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4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2.5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3下午14:00-17:30(冬春季)15:00-18:30(夏秋季)2.3.1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3.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3.3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3.4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4晚上20:00-21:302.4.1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4.2仔猪补料;2.4.3巡视(方法同上);2.4.4完善死淘记录。
分娩舍饲养员日工作记录表舍号:日期:饲养员:注意点:(1)分娩舍饲养员工作记录表须按时间段如实填写;(2)异常情况,母猪记录栏号、异常说明(发烧、不食、精神差、拉稀、子宫炎、瘫痪、难产、腿疼等)仔猪须记录栏号、数量、异常说明(弱仔、精神差、拉稀、腿疼、脑炎、压死等);其它包括圈内的设备(风机、水帘、产床、烤灯、饮水系统等);(3)负责人签字:分娩舍负责人监督饲养员按时开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同时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分娩舍饲养员工作内容上猪前的准备工作1.1上猪前设备检修1.1.1上猪前2天对舍内进行检修,需要维修的及时联系维修工维修,(水、电、产床、烤灯、料槽、暖风炉、水帘、饮水器等)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电路安全,产床完好,料槽、烤灯齐全且完好无损;1.2上猪前消毒1.2.1冲完圈后干燥(打开窗户或风机);1.2.2干燥后用农福1/200消毒,隔日再加强一次并密闭;1.2.3上猪前1天用农福加强消毒1次,并密封猪舍等待上猪;1.2.4上猪前,注射器、针头、剪牙钳、镊子刷洗干净,交兽医高压灭菌消毒(刷洗步骤:首先用百毒杀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刷子刷洗,再用洗洁精洗涤,最后清水冲洗交兽医消毒);1.3接猪前准备1.3.1烤灯检修悬挂:每舍上猪前检查检修,保证每个都能使用并悬挂完毕(确保损坏无法修理的,可用坏的换新的烤灯);1.3.2仔猪料槽检查:检查舍内料槽,保证够数目且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交更换;1.3.3工作用品准备:扫帚、铁锹、料车、袋子、盆、桶等;1.3.4药品领取、应用及储备:常用保健药品由兽医统一开处方领取,按药品说明储存药品;避光:消毒药等;阴凉:激素类、常用抗生素等;防潮:密斯陀、烧碱、饲料等(使用后及时密封袋口);用量用法:说明书或兽医指导方法及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的药抗生素;未使用完的药品,及时密封保存或交与需要的人使用,配好药品及时使用,一般不超过12h 为好;1.3.5挡好过道:上猪前按上猪路线挡好过道(使用PVC板,用后返还原处);1.4日常消毒1.4.1猪舍内的消毒、干燥的彻底进行可以减少疾病。
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思路解析(值得收藏)

导读批次生产是现代化规模猪场管理的重要方式,管理者已经普遍认识到批次管理的重要性,可能也都想在自己管理的场内实施批次生产,究竟什么样的猪场才适合做批次管理呢?这是困扰很多猪场老板的问题。
本次讲座主要解决思想问题:一批次生产为何一定要做到猪群全进全出?二是否每个猪场都能够做到批次生产?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为什么要做批次生产?1、猪周期因素猪价行情必定是每个养猪人关心的一项,市场行情有时好,有时差,且都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形成了我们养猪行业的猪周期。
据统计,行情好时的总时间会比行情差时的总时间更长,相比于赌行情式的生产,更好的方式其实就是我们保持一个稳定的出栏成绩,就能让猪场更容易在当前竞争中存活,且生产成绩越好,越稳定,猪场的利润才会越大。
2、连续生产与批次生产对比① 概念连续生产:每天都有断奶、配种、分娩的情况,连续饲养;批次生产: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工作,且各项工作间隔分明有规则。
② 运作形式连续生产:不同日龄的猪只饲养在同一空间里,不止有大中小的区别,还有日龄的区别;批次生产:a 同一批的猪饲养在同一空间,仍有大中小的区别;b 三周批,分为大中小3批,饲养在不同的猪舍。
③ 批次生产优点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传播,降低死亡率;生产出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进而降低医疗费用;所进食饲料,不需要转换成免疫物资,蛋白质可完全消化吸收,改善饲料效率;不同批次可以精准给予适当的营养;环境温度及通风更容易控制,营养需求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公母分栏饲养;配种及分娩等工作,集中于短时间内完成,可节省工作时间,提高管理效率;新生仔猪批量大,交叉寄养较容易;饮水及耗料可依批次或单位个别监视使用量;比对测试数量大且变数小,母猪在养头数降低;容易整批出售仔猪或肉猪,数量大且整齐度较佳;共用优良公猪精液,降低种猪成本;空闲时间容易安排,畜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彻底进行,猪只移动与清洗空栏的频率减少;节省疫苗支出;将主要的饲养技术及人力集中在配种及分娩照顾工作,将时间及精力专注于猪场最重要的地方;容易控制突发性流行疾病,可针对感染批次实施特定治疗;治疗猪只可明确标示,生产安全卫生的肉品;使工作量集中,增加休闲时间(保养、维修、休假、进修等)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后我国的MSY及PSY迅速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规模化的程度迅速提高,母猪营养水平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规模化猪场生产统计体系建设和数据分析利用

规模化猪场生产统计体系建设和数据分析利用1、生产统计数据的作用生产统计数据分析、生产计划、岗位操作手册、周技术培训例会、现场技术指导和工资计件考核是猪场生产六大管理模块,其中统计数据是生产计划和统筹生产管理的基础,是预测生产结果和监督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成本核算和工资计件的依据。
通过对统计数据深层次的分析能及早准确地发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系统问题,洞察问题的趋势性和严重程度,从而找到提高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的方法。
从某种意义讲,猪场的业绩、效益和利润取决于生产统计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数据的准确分析,生产统计和数据分析是猪场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向盘。
2、生产统计数据分类(1)生产数量统计:返情流产空怀数、配种数 (断奶、返情、流产、空怀) 、分娩窝数、产仔数(健仔、弱仔、畸形、死胎、木乃伊) 、断奶数、转群数、死亡数、淘汰数、购入数、销售数、各品种阶段猪只 (包括基础母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母猪、成年公猪、后备公猪、哺乳仔猪、保育猪、育成猪等) 存栏数、待售猪只数。
(2) 业绩指标统计:断奶周配率、配种分娩率、失配率、返情率和流产率等,胎产总仔、健仔、弱仔、畸形、死胎、木乃伊胎和无效仔率等,窝平均断奶仔猪数、窝平均转保育正品仔猪数,净产量,成活率、死亡率、淘汰率,上市率、正品率等.(3)消耗指标统计:饲料、药物、低值易耗品、人工(计件工资) 、水电等群栋批消耗量,各阶段、全程、全群等料重比,各阶段头药费,仔猪落地物料人工消耗成本、各阶段消耗增重头成本和斤成本等.(4) 性能指标统计:日增重、 100 千克上市日龄、后备母猪初情日龄、胎龄结构、后备母猪利用率、公猪利用率、生产母猪更新率、生产公猪更新率、繁殖周期、年分娩胎次、年均窝产总仔数、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等。
3、计概念含义及逻辑关系3。
1 主要统计概念(1)生产母猪:即基础母猪,指进入生产状态的母猪(含已配好种的后备母猪)。
种猪档案

种猪档案记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种猪场。
2种猪编号种猪必须编号以志识别。
以育种为目的的县以上种猪场应给每头仔猪编号。
编号在仔猪初生时进行,采用剪耳编号法。
公猪编单号,母猪编双号。
3测定和记录项目3.1祖先必须查明种猪的血缘关系。
系谱中至少应有三代亲本的耳号。
如任何一个祖先在系谱中出现二次以上,该祖先即称为共同祖先,并以符号标出,同时标明该种猪的近交程度。
3.2繁殖性能3.2.1产仔数出生时同窝的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依和畸形猪在内。
产活仔数则专指出生时存活的仔猪数,包括衰弱即将死亡的仔猪在内。
3.2.2成活率产活仔数占产仔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成活率=产活仔数÷产仔数×100% (1)3.2.3初生重仔猪初生时的个体重,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测定,只测出生时存活仔猪的体重。
全窝仔猪总称所得的体重称为初生窝重。
3.2.4泌乳力以仔猪20日龄时全窝重量为代表,包括寄养进来的仔猪在内,但寄出仔猪的体重不得计入。
寄养的仔猪数必须注明。
3.2.5断乳窝重同窝仔猪在断乳时各个体重,即断乳重的总和。
应注明断乳日龄(45或60日龄),同一场中各窝仔猪的断乳日龄应力求一致。
3.2.6育成仔猪数断乳时同窝仔猪的头数,包括寄入的在内,并注明寄养头数。
3.2.7哺育率育成仔猪数占产活仔数的比例。
如有寄养情况,应在产活仔数中扣除寄出仔猪数,加上寄养进来的仔猪数,其计算公式为:育成仔猪数哺乳率=育成仔猪数÷(产活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寄入仔猪数)×100% (2)3.2.8情期受胎率母猪在一个发情期中输精(包括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在内)而受胎的头数,占输精母猪总数的比例。
计算时不必顾及在同一个发情期内输精的次数。
3.3肥育性能种公猪的肥育性能用其10头以上后裔(或半同胞),种母猪用3头以上后裔(或全同胞),在肥育测定时的平均成绩来表示。
在未进行后裔(或全同胞半问胞)肥育测定时,用种猪本身自断乳至180日龄期间的相应指标来代替。
猪场管理软件Pigknows公式定义

猪场管理软件Pigknows公式定义一、主菜单-性能监控:1、繁殖群性能:此部分数据,按照配种时间进行统计。
(1)断奶后第一次配种母猪:统计时间段内配种的母猪中,属于断奶后第一次配种的母猪。
(2)断奶7天内配种母猪:统计时间段内配种的母猪中,属于断奶后第一次配种,且在7天内配种的母猪。
(3)%断奶七天配种率:(以配种时间开始计算)2、分娩性能:此部分数据,按照分娩时间进行统计,与上一部分繁殖群性能的数据没有关系。
(1)分娩率:统计时间段内分娩的母猪数/统计时间段内分娩的母猪数+统计时间的起始和截止时间向前平移115天后配种的母猪返情、流产、空胎、妊检阴性、死亡、淘汰的数量。
(2)校正分娩率:扣除配种死亡、淘汰的母猪数量最后所计算的分娩率,分娩母猪数/(配种母猪数-死亡、淘汰的母猪数)(3)产房仔猪损失:统计时间段内分娩的母猪所产的仔猪,截止到当前损失的数量。
3、断奶性能:此部分数据,按照断奶时间进行统计,与上两部分的数据没有关系。
(1)断奶后7天配种母猪:统计时间段内断奶的母猪,截止到断奶后7天时配种的母猪数。
(2)%断奶前死亡率:(统计时间段内断奶的母猪分娩时的产活仔数+净寄养数-断奶的母猪的断奶仔猪数)/(断奶的母猪分娩时的产活仔数+净寄养数)(注:必须根据母猪耳号记录断奶仔猪数)(3)基于死亡记录的断奶前死亡率:统计时间段内断奶的母猪断奶前有记录的死亡仔猪数量/(断奶的母猪分娩时的产活仔数+净寄养数)、(注:仔猪死亡记录必须根据母猪耳号进行登记;净寄养数=寄入-寄出)死亡率计算注意事项:A、不根据母猪耳号记录仔猪死亡的使用基于断奶记录的断奶前死亡率B:不根据母猪号记录断奶仔猪的用基于死亡记录的断奶前死亡率断奶窝均重:断奶仔猪/断奶母猪产房成活率:A:批次算法:以分娩批次为统计基础,=1-批次死亡数/批次产活仔数。
批次断奶后的成活率数值与(1-断奶前死亡率)基本一致,可分析小于(1-断奶前死亡率)B:概括性算法:概括性算法有多个计算公式,每个计算公式仅适合某几种数据变化,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常用的算法=1-死亡数/基数.如:统计时间段内死亡数小于产活仔数且期末存栏大于期初存栏时,基数=产活仔数,若死亡数大于产活仔数时,基数=平均存栏数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