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容重及各种岩石参数

合集下载

岩石分级表

岩石分级表

岩石分级表注: 1. 松实系数是指土石料体积的比例关系,供一般土石方工程换算时参考;2. 块石实方指堆石坝坝体方,块石松方即块石堆方。

附录 3 岩石类别分级表12.2 11.6~)14.1 13.4 ~)29022(20.1~25)(261~320)36027.5(25.1~30)(321~400)140016001600180014~1616~181. 特别坚实的细粒花岗岩 23002. 花岗片麻岩 23003. 闪长岩 22004. 最坚实的石灰岩 23005. 坚实的玢岩 29001.安山岩、玄武岩、坚实的角闪岩3100 2.最坚实的辉绿岩及闪长 岩 2900 3.坚实的辉长岩及石英岩 28001. 钙钠长石质橄榄石质3300 玄武岩 2. 特别坚实的辉长岩、3000 辉绿岩、石英岩及玢岩 15.5(14.9 ~18.2)(18.3 ~24)>2432.5 1800 20(30.1 ~ 40) 2000 18~20 32.5 (40.1 ~ 60) 2000 2500 20~25 >60 >2500 >25附录 4 河道疏浚工程分级表1. 土、砂分级表续上表2. 水力冲挖机组土类划分表附录 5 岩石十二类分级与十六类分级对照表附录 5 岩石十二类分级与十六类分级对照表附录 6 钻机钻孔工程地层分类与特征表附录7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及材料用量表1、混凝土配合比有关说明(1) 除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参考表外,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以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如设计龄期超过28d,按表7-1 系数换算。

计算结果如介于两种强度等级之间,应选用高一级的强度等级。

表7- 1(2) 混凝土配合比表中混凝土骨料按卵石、粗砂拟定,如改用碎石或中、细砂,按表7-2 系数换算。

表7-2注:水泥按重量计,砂、石子、水按体积计(3)混凝土细骨料的划分标准为:细度模数 3.19 ~ 3.85 (或平均粒径 1.2 ~2.5mm)为粗砂;细度模数 2.5 ~3.19 (或平均粒径0.6 ~1.2mm)为中砂;细度模数 1.78 ~2.5 (或平均粒径0.3 ~0.6mm)为细砂;细度模数0.9 ~1.78 (或平均粒径0.15 ~0.3mm)为特细砂。

煤系地层常见岩石力学参数

煤系地层常见岩石力学参数
2
24
7-1煤
1370
27
7煤
1400
20
8-1煤
1420
20
9煤
1400
20
III煤
1470
39
II煤
1540
39
IV煤
1500
39

1400
1
28

1430
1
28

1420
20
软煤
1300
30
硬煤
1851
42
砂岩
砂岩
2487
40
2580
25
42
2350
5
35
2350
35
2300
33
2550
9
35
2650
41
2690
41
2650
40
粉砂岩
2460
38
2680
8
38
2460
38
2460
38
2630
5
6
35
2665
2650
2730
8
2160
10
4
细砂岩
2873
42
2540
2
35
1
3258
42
2570
9
2790
43
2800
43
2800
43
2597
27
42
2586
43
中粗砂岩
2630
22
36
中砂岩
2580
常见岩层力学参数
组号
岩石名称
容重d/ (kg/m3)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根据工程地质划分的扇形区及各区的边坡变形破坏特点,选取与之有关的试样进行力学试验,测定岩石及软弱夹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岩石及软弱夹层的物理性质指标详见表1至表7。

表1 部分岩石的容重
表2 部分岩石的孔隙率与吸水率
表3 不同成因粘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一)
表4 不同成因粘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二)
表5 几种土的渗透系数表
表6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一)
表7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二)
注:1.平均比重取:砂为2.65;轻亚粘土为2.70;亚粘土为2.71;粘土2.74。

2.粗砂与中砂的Eo值适用于不均系数Cu=3时,当Cu>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2/3。

Cu为中间值时, Eo 值按内插法确定。

3.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内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岩石及软弱夹层的力学性质指标见表8至表25。

表8 岩石力学性质指标的经验数据(一)。

常用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常用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裂隙、风 化、夹层)
容重
吸水率
干抗 压
湿抗压
E
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
g/cm3 % Mpa Mpa Gpa tgψ C(Kpa)
工程名称
备注
第9页
容重
g/cm3
2.01 2.15 2.59 2.46
2.19
吸水率 %
6.65 1.91 3.3 5.1
软岩物理力学参数汇总表
干抗 压
湿抗压
E
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
工程名称
Mpa Mpa Gpa tgψ C(Kpa)
55
41 32.8 54.6
26.5 26.4 26 25.7 25.6
28.4 10.2 4.6
弱风化
2.57
14.6 5.3
冯家山 水库
页 岩 强风化 2.40 4.15
5.2
0.55
82
陆浑
砂 岩 微风化 2.21 6.14 14.5 5.1
0.67
18
新疆咯拉 咯尔电站
砂岩
变质, 强风化
2.26 5.68
18
粘土岩
2.51 1.94
5 15.9 5
江西高湖 小井沟
备注 *岩石粗面摩擦
第7页
页岩
云母片岩 白云岩 粉细砂岩
砂质
弱风化 灰质 新鲜
2.63 1.35 37.2 22.7
2.69 1.2 45.3 22.0 2.69 0.25 64.6 21.9
2.17
39.2 21.7 6.7
0.40
安山岩
粉砂岩 水云母 页岩 粉砂岩
灰岩
砂岩 粘土岩
凝灰质 灰黑色
泥质
泥钙质 砂质

岩土物理参数指标

岩土物理参数指标
2.30
1.70
2.20
1.80
3.20
2.10
3.20
5.04
13.00
15.30
17.10
13.20
19.30
21.11
2.26
1.71
4.91


1.35
1.03
18.00
12.00
20.00
11.65
12.00
26.40
1.70
1.65
1.35
1.00
7.70
2.40
2.00
2.96
0.79
表4不同成因粘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二)
土类
容许承载力R
(×105Pa)
压缩模量E
(×105Pa)
内聚力C
(×105Pa)
内摩擦角φ
(°)
下蜀系粘性土
30>80
>150
0.4~1.0
22~30
一般粘性土
10>45
40~150
0.1~0.5
15~22
新近沉积粘性土
8>14
20~75
0.1~0.2
7~15
土类
孔隙比e
天然含水量W(%)
塑限WP(%)
容重γ(×104N/m3)
内聚力C(×105Pa)
内摩擦角φ(°)
变形模量Eo(×105Pa)
标准的
计算的


粗砂
0.4~0.5
15~18
2.05
0.02
0
42
460
0.5~0.6
19~22
1.95
0.01
0
40
400

岩石容重及各种岩石参数

岩石容重及各种岩石参数

摘自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网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的(《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岩体类别在编写原则中,关于岩土爆破工程的土壤及岩石分类仍按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中的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执行。

在露天、地下、硐室、水下等石方爆破工程中,都有岩体分类问题。

在过去的爆破定额中,均采用前苏联的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普氏岩石强度系数)把土壤和岩石共划分为五级:Ⅰ-Ⅳ为土壤类;Ⅴ为松石(软石);Ⅵ-Ⅷ为次坚石;Ⅸ- X为普坚石;Ⅺ-ⅩⅥ为特坚石,每一级都有土壤岩石名称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在爆破工程的预算定额中过去均采用后四段,即松石、次坚石、普坚石和特坚石,而且已往已有较多的定额参考资料。

2003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规定采用的就是上述《土壤及岩石分类表》,1988年《全国统一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硐宝大爆破工程预算定额》也是采用此分类表。

因此,编制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也决定采用该分类表。

该表已为国内建筑工程与爆破界所公认,不仅可以确定工程所在岩石的开挖方法、判断岩石爆破的难易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计算承包工程单价、编制招投标的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岩石在分类分级进行过大量工作。

如东北工学院,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等。

东北大学进行了岩石可爆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分级方法。

其中岩石的可爆性分级是以能量平衡为准则,根据标准条件下爆破漏中体积、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试验数据以及岩石波阻抗,计算出岩石可爆性指数,提出分级表。

共分为:易爆、中等可爆、难爆、很难爆、极端难爆五个等级。

虽经过冶金部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但未成为全国公认的分级表,未能推广纳入爆破定额。

但可供研究参考。

我国工程地质科学工作者(科学院地质所等)为了建立统一评价工程岩爆稳定性的分级标准,为岩土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经过多年研究并制定颁布了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岩石力学参数

岩石力学参数
水泥
密度
g/cm3
3.10
普通混凝土
密度
g/cm3
2.60
轻骨料混凝土
密度
g/cm3
2.60
石灰岩
容重
kg/m3
1000~2600
花岗岩
容重
kg/m3
2500~2700
(石灰岩)碎石
容重
kg/m3
1400~1700

容重
kg/m3
1450~1650
粘土
容重
kg/m3
1600~1800
普通粘土砖
容重
kg/m3
底板
泥岩
2483
1.77e4
0.204
1.2
32
0.58
粉砂岩
2460
1.95e4
0.2
3.75
38
1.84
砂岩
2580
2.5e4
0.159
2.5
42
3.6
砂质泥岩
2530
1.085e4
0.147
2.45
40
2.01
上层为填筑中细砂土,基层为中硬粘土
主要为砂质泥岩,无其他岩土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粘聚力c=730kPa,内摩擦角
1600~1800
粘土空心砖
容重
kg/m3
1000~1400
水泥
容重
kg/m3
1200~1300
普通混凝土
容重
kg/m3
2100~2600
轻骨料混凝土
容重
kg/m3
800~1900
岩石名称
容重d/ (kg。m-3)
弹性模量
/MPa
泊松比

常用岩石力学参数

常用岩石力学参数
6.86
4.12~70.6 9.81~2.75
内摩擦角 抗弯强度
E
(Φ)
K
3(1 2 )
16~40 28~35 11~60
G 4.71~5.96
E
2 (1 )
1.96~29.4
35~45 4.90~14.7
46
2.45~44.1 c n tan
9.81~15.2
32~70 4.12~58.8
部分岩石的天然容重
岩石名称
花岗岩 闪长岩 辉长岩 斑岩 玢岩 辉绿岩 粗面岩 安山岩 玄武岩 凝灰岩 凝灰角砾岩 注:本表引 自《岩石力 学与工程》 蔡美峰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
天然容重(γ) 岩石名称
/KN·m-3
23.0-28.0 砾岩
25.2-29.6 石英砂岩
25.5-29.8 硅质胶结砂岩
78.5~137
4.9~12.7
0.20~0.35 0.17~0.36
39.2~24598.1~1 11.4~15.3
3497~245
3.92~28.4
98.1~147
9.81~14.7
0.10~0.35
147~294
7.61~39.2
196~245
0.2~0.35 0.2~0.35 0.12~0.27
27.0-27.4 砂岩
24.0-28.6 25.3-29.7 23.0-26.7 23.0-27.0 25.0-31.0 22.9-25.0 22.0-29.0
坚固的页岩 砂质页岩 页岩 硅质灰岩 白云质灰岩 泥质灰岩 灰岩
天然容重(γ)
岩石名称
/KN·m-3
24.0-26.6 新鲜花岗片麻岩
26.1-27.0 角闪片麻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网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的(《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岩体类别
在编写原则中,关于岩土爆破工程的土壤及岩石分类仍按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中的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执行。

在露天、地下、硐室、水下等石方爆破工程中,都有岩体分类问题。

在过去的爆破定额中,均采用前苏联的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普氏岩石强度系数)把土壤和岩石共划分为五级:Ⅰ-Ⅳ为土壤类;Ⅴ为松石(软石);Ⅵ-Ⅷ为次坚石;Ⅸ- X为普坚石;Ⅺ-ⅩⅥ为特坚石,每一级都有土壤岩石名称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在爆破工程的预算定额中过去均采用后四段,即松石、次坚石、普坚石和特坚石,而且已往已有较多的定额参考资料。

2003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规定采用的就是上述《土壤及岩石分类表》,1988年《全国统一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硐宝大爆破工程预算定额》也是采用此分类表。

因此,编制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也决定采用该分类表。

该表已为国内建筑工程与爆破界所公认,不仅可以确定工程所在岩石的开挖方法、判断岩石爆破的难易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计算承包工程单价、编制招投标的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岩石在分类分级进行过大量工作。

如东北工学院,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等。

东北大学进行了岩石可爆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分级方法。

其中岩石的可爆性分级是以能量平衡为准则,根据标准条件下爆破漏中体积、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试验数据以及岩石波阻抗,计算出岩石可爆性指数,提出分级表。

共分为:易爆、中等可爆、难爆、很难爆、极端难爆五个等级。

虽经过冶金部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但未成为全国公认的分级表,未能推广纳入爆破定额。

但可供研究参考。

我国工程地质科学工作者(科学院地质所等)为了建立统一评价工程岩爆稳定性的分级标准,为岩土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经过多年研究并制定颁布了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不仅可以确定爆破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还可用于判断岩体爆破的难易程度。

(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为Ⅰ、Ⅱ、Ⅲ、Ⅳ、Ⅴ)级,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为硬质岩,软质岩两类5级;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极破碎五级。

(可参考现代公路工程爆破P. 7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