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练习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默写练习题

(完整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默写练习题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默写这首古诗。
2.《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请默写这首古诗。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默写这首古诗。
4.《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默写这首古诗。
5.《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请默写这首古诗。
6.《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默写这首古诗。
7.《忆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请默写这首古诗。
8.《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请默写这首古诗。
9.《早梅》
北风凌冽漏寒时,已见丹枝映碧枝。
树梢腊尽红愈发,林中红两面成砌。
请默写这首古诗。
10.《登鹳雀楼》(另一版本)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默写这首古诗。
请按照序号默写上述古诗。
请确保准确无误地默写每首古诗的内容,尽量不要看课本或其他参考资料。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1]这两首词以一个“________“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第一首是总写对________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________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________季的美景,可以从“________”中看出。
[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中“________”一词点明了季节,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字。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 这首曲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未磨: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在你心目中,总理是一个______的人。
20.读儿歌,回答问题。
文具歌
铅笔尺子田字本,学习用品好伙伴,
天天帮助我学习,和我成长永相伴,
不损坏,不浪费,学习用品要爱惜!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
(3)最后一句中“横”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______。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
风,
穿着白衬衫,
漫步在绿油油的山坡上,
和花儿姐姐尽情舞蹈;
徜徉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
和小鸭、小鱼儿快活地嬉戏玩耍,
奔跑在蔚蓝蔚蓝的天空上,
和“叽叽喳喳”的小鸟打招呼:
忽然,
笑着钻进我的衣衫,
调皮地挠我痒痒。
(1)你能从诗中找出带有颜色的字吗?
(2)这首诗写的是______(狂风、暴风、微风),它到了这些地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 ②在每一朵小花上______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 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
(2)对诗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11.读诗歌填空
(1)读儿歌填空。
月亮姑姑嫌自己不漂亮决心______。开始减肥啦今天______明天______最后瘦成______。
(2)照样子画一画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苏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尽,山寺始盛开。
长恨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我还知道他写的另外的一首古诗:《》。
[3]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尽:始:觅:[4]诗中与“芳菲尽”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 ,这两个词语运用_____ 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到大林寺前后所看到的不同景色。
[5]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一下诗人到大林寺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2. 将诗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1]补全古诗。
[2]这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
[3]《忆江南》描绘了江南________(季节)美好的风光,表达作者对江南风光的无比怀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赠刘景文____________擎雨盖,____________傲霜枝。
____________君须记,____________橘绿时。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A.唐代诗人李白B.唐代诗人刘禹锡C.宋代诗人苏轼[3]“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青螺”指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 古诗词阅读,回答问题。
忆江南唐白居易【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柱子①,郡亭枕上看潮头,②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③。
吴酒一杯春竹叶④,吴娃双舞醉芙蓉⑤,早晚⑥复相逢。
【注释】①桂子,桂花。
②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③吴官: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宦娃宜,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④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⑥早晚:迟早,或早或晚.(1)这是一组词。
“忆江南”是这组词的______,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词写得好,诗写得更好,比如他的诗句:______(2)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幅画面。
(3)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中三首词赏析正确的是()(多选题)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试比较《琵琶行》《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3.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
4. 分析下列诗句,选择比较准确的理解。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A.五岭连绵不断,像水中翻腾的细浪一般,反映了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B.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②大渡桥横铁索寒。
()A.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那裸露的铁索闪着冷冰冰的寒光。
B.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跨两岸,铁索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使人觉得寒气逼人。
5. 根据《对韵歌》连一连。
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2022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1)这两首词以一个““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
第一首是总写对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季的美景,可以从“”中看出。
(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
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3. 按要求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补充诗句。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冀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忆江南(其二)》描写的是季的美景,可以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看出。
《忆江南(其三)》写出了苏州之美,可以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出。
[2]这两首词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 阅读回答问题。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嫦娥》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与________并成为“小李杜”。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
3. 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 )A. 宋·陆游B. 宋·苏轼C. 唐·刘禹锡[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诗句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B.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春夜图,那么和谐,宁静。
C.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 课内语段精读。
绿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器绿、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是绿的,是绿的,是绿的,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又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根据课文内容将诗歌填写完整。
西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

西师大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校外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2. 课外阅读。
江上渔人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字词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来往:________ 但:________ 美:________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舟:________ 出没:________3. 你会读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梳头花落未成茵。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诗中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2]“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4. 古诗填空。
出塞__________汉时关,万里长征__________。
__________飞将在,不教胡马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B. 陆游C. 王昌龄[2]“但”的意思是( )。
A. 但是B. 只要[3]“飞将”是指( )。
A. 秦朝的李广B. 汉朝的李广C. 唐朝的李广[4]第一句诗的意思是( )。
A.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B.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争一直在无休止地发生。
[5]第二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表达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感到非常悲愤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方令孺①
①天气真好。
月光下,山川都像是浮起来了。
清寂的广场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走。
我买了一根甘蔗,一边走,一边吃。
秋千架下仿佛有一个人在看着我,他是在惊讶么?
②我也不愿意独自在月下眺望了,想起中古时候的修道士,遇见山川美景,就不敢抬头,因为凡是美,都是诱惑人的。
美景更增加人的寂寞,更引诱人的悲哀,所以古人独自对月的时候,总是爱饮酒,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酒,真是一个寂寞人的最好的伴侣,能把冷寞化成朦胧。
③我吃完甘蔗,把渣滓用大张报纸包起来。
因为有一天,我和友人谈心,我说要买一整根甘蔗独自吃完,这位朋友说:“你要是有那样的勇气,我就佩服你。
”现在我要把这渣滓留给他看。
④记得廿六年②春天,我忽然想作画,无意中把这意思说出来了,有一个人说“你才没有这耐性呢”,我听了很不高兴。
第二天我就动笔画,发觉自己对于画大有兴趣,在一枝,一叶,一片崖石,一簇树林之间,极感消魂的迷醉。
我画得一张比一张进步。
自己得意极了。
后来抗战事起,我回到故乡,住在一座小破楼上,夜晚仍抽空作画;记得曾仿倪云林的石树,并临写他的题字,裱成册页,配镜框献给父亲,父亲把画挂在书房里,听来客评谈,自己就拈须微笑。
自从故乡遭了敌人的蹂躏,这张画不知道可还存在人间?而我所最敬爱的老父就在我们远行之后逝世了!再也不会在藤萝萧瑟的庭院里看见父亲雍穆而翛然的风度,再也不会在寒夜的书斋里看见父亲白发苍苍在灯前垂首。
故乡的庭院里每一片石,每一条径,每一棵古树,每一个残缺浓阴的门,都和父亲的风仪连合着,我想到父亲,就联想到那些醇雅的情景,想到那些情景,就牵记到父亲。
现在都完了,我失去了一生所最心仪的一切。
我不能想,我是被这样一位朴素盎然的老人遗弃在这浅陋的坑中。
⑤家里来信说:敌兵进城,把城里的房子大半烧掉了,把我们家的凌寒亭也拆毁了。
这座亭子共有三间傍着城墙,城墙像一座山,因为时间的古老,从砖墙缝里生出许多藤萝和灌木。
亭子的左边是一片竹林,右边是一座尼庵,前面隔道女墙,就是一个小湖似的池塘,长年听到浣衣妇的碪杵声;夏天有很多孩子在里面游泳,记得有一次在这池塘里还淹死了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我亲眼看见人把他从水里捞起来,他的母亲听到这消息,就像飞鹰落地一样,奔扑到这男孩的尸首上号哭,到现在事隔廿年,想起那情状,还有些怆恻。
亭子的周围都是古木参天,有大可合抱的槐树,有枝干夭矫的五谷树,有双干的梧桐,还有父亲亲手种的柏,石楠,柿和杉等树。
这些树都是我几个兄弟的小名,父亲带着多少温良的深意把他们每一个名字都种植在土地上。
看他把一瓢瓢的清水灌溉到树根上,是存着多少的希望!要是风雨的时候,这些木叶响动着,浑和成一片河流似的声音,或是被风雨激荡,枝条锐鸣得像有人在旷野上号叫,这不正是他担心着远处的孩子们,忧心戚戚的时候吗?还有一片云石,是父亲从园后草丛里发现出来的,石上有不知道是哪一年代,是谁,镌刻着“立云”二字,字体苍劲,父亲欢喜得像发现一件宝物,把石竖起来,砌一座花台供设着,周围种着很多的书带草,细长的叶子,因为多年的生长,像狮子一样蹲伏在石下。
这地方四时都有各种奇怪的鸟雀,啄木鸟的剥啄声,夜晚猫头鹰的颤叫;还有彩色的锦鸡,在竹林里穿飞。
我小的时候,常常担心那华丽的长尾巴,会在竹林里碰断。
小松鼠故意逗人似的捧着一个松果坐在窗台上玩耍。
这地方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现在提起来,还有无限的亲切,和一些甜蜜的感觉。
亭子里父亲收藏了一些书画碑帖。
这是我们看作圣坛不敢渎犯的所在,这次也被敌人扫荡完了!家里人又告诉我:当敌兵退出这城以后,父亲从山中归来,看见这样残破,并不十分痛惜。
只因满地残书断帖,父亲一一拾起来,偶然有一两部还可以凑成完整的时候,就大喜过
望。
我写到这里,心上涌起一阵泉水似悲凉,想父亲一生爱书如命,平时再也不许我们随意翻动,这次竟如此糟蹋了!父亲所以不十分痛惜,是因为一般广大的丧亡,比起个人的损失又算得什么?可悲痛的有比这更大,更大的事,父亲是明白的。
⑥今晚因为看见月光下的山川太美了,诱我这许多的沉思。
如果回忆只给我枉然的磨折,
以后该学中古的修道士,不再抬头看山川之美了。
7.赏析第①段中加点词“浮”的精妙之处。
(3分)
8.第②段中作者写到古人饮酒,有何用意?(4分)
9.请分析“山川之美”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0.关于文中的“父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由学画引出看画的父亲,巧妙自然。
B.父亲手植之树,寄托着他对儿女的希冀。
C.江南之忆或因父亲而起,或因父亲而收。
D.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性格内敛。
11.本文正文根本没有提到“江南”,但作者为什么以“忆江南”作为题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