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机械运动(含答案)
初中物理难题集萃:01机械运动-选择题100题附答案

单选题1. 2013年12月1日至3日,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多地指数出现“爆表”,上海市气象台还拉响了6年来的首个霾橙色预警。
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单个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2. 一辆汽车以速度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速度跑完了其余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则的值为( )。
3.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
4. “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
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
如果蜻蜓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与照片相吻合的是( )。
5.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则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6. 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间,顺水行驶速度为,逆水行驶速度为,则船一次往返的平均速度为( )。
7. 由速度公式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 )。
8.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那么,能否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表示运动的快慢?若能,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下列选项是分别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你认为正确的是( )。
A.B. C.D.A.B.C.D.A. 位移B. 速度C. 瞬时速度D. 平均速度A. AB. BC. CD. DA.B.C.D.A.B.C.D. 无法判断A. 与路程成正比B. 与时间成正比C. 随时间和路程而改变D. 与时间和路程无关A.能,B.能,C. 不能,D. 不能,难题集萃:初中物理01机械运动-单选题100题-附答案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竞赛资料-第1讲 机械运动

第一讲机械运动班级姓名知识点1 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的方法和读数例题1(1)小红家上月5日自来水表的读数为344m3,本月5日自来水表各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水表的示数是______m3,所以一个月来她家用去______m3水(精确到m3即可).(2)如图是根据广西北海市一家宾馆中所挂钟表的照片绘制的示意图,图中秒针、分针和标有24个数字的转盘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根据钟表的示数,这张照片是在北京时间(按24小时制计时)_____时_____分_____秒拍摄的。
知识点2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例题2造纸厂生产的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是它的横截面.从它的标签上知道,纸的厚度为d.但是,要想知道纸的总长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纸很薄且卷绕的很紧,所以无法数出绕的层数;又因为纸筒上卷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方案,估测卷纸筒上所卷绕的纸的总长度L(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您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量,最后写出计算纸的长度的表达式).知识点3 利用时间与速度图像分析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丙为三个光滑线型轨道,带孔的光滑小球套在光滑轨道上,并沿轨道的顶端滑动.轨道的高度和总长度相同.将小球从轨道的顶端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时间t滑到轨道的底端,则关于时间t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B. 乙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C. 丙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D. 甲,乙,丙三个图中小球所用的时间相同例题4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则( )A. 甲车先到达B. 乙车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知识点4 相对运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例题5 有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 ,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v 同向前进。
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答案

习题(一)一、选择题1. 一质点在x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ct b y at x +==,式中a 、b 、c 均为常数。
当运动质点的运动方向与x 轴成45º角时,它的速率为[ B ]。
A .a ;B .a 2;C .2c ;D .224c a +。
2. 一质点以匀速率在xy 平面内运动,如图1-11所示。
则经轨道上的a 、b 、c 、d 四点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的点是[ B ]。
A .aB .bC .cD .d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 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也不变;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定为零;D .质点作曲线运动时,质点速度大小的变化产生切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变化产生法向加速度。
4. 设木块沿光滑斜面从下端开始往上滑动,然后下滑,则表示木块速度与时间关系的 曲线(如图1-99所示)是[ D ]。
二、填空题1. 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25t t x -+=(SI )。
质点的初速度为 2m/s ,第4秒末的速度为 -6m/s ,第4秒末的加速度为-2m/s 2。
2. 质点作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100所示。
图中过A 点的一切线AC 的斜率表示 t 1 时刻加速度 ,割线AB 的斜率表示 t 1 时刻到t 2时刻的平均加速度 ,曲线下的面积()⎰21t t dt t v 表示 从t 1时刻到t 2时刻质点的位移 。
三、计算题1.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t x 2=,24t y -=(SI )。
试求:(1)试导出质点的轨道方程,并图示质点的运动轨迹;(2)计算t=1s 和t=2s 时质点的位置矢量,并计算1s 到2s 之间质点的平均速度和位移;(3)计算质点在第2秒末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说明质点作何种运动?答:(1)由2x t =得2xt = ,代入22y t =-224x =-即为轨道方程。
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1(含详细答案解析)

1. 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________,这个用来作______________就叫做参考系。 2. 选取原则:
(1)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________,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 (2)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把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思考2】 刻舟求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刻舟之人的荒唐之处在于错选了参考系,你同意这种说法么?
第3⻚
第 1 讲 运动学基本概念精析(上) 备。”这里的 12 分钟是指时间还是时刻?火⻋正点驶离本站的时刻是多少?
(3) 张强同学手里拿着汽⻋票,上面写到:发⻋时间:14 点 30 分。这里的“时间”指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例8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极长 C.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线段表示
1.2 题型归类解析
1.2.1 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例1 关于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否看作质点,判断正确的是( ) A.研究一列火⻋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可视为质点 B.分析高射炮弹的轨迹长度,炮弹可视为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地球可视为质点 D.分析跳高运动员的过杆技术,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第2⻚
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 1
新高一同步课程讲义——物理必修 1
第 1 讲 运动学基本概念精析(上)
1.1 知识要点梳理
1.1.1 机械运动
1. 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______的,静止是______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2.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 3.31cmB. 3.68cmC. 3.86cmD. 3.8cm3.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④和①4.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的B.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D. 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同时到达D. 无法比较6.“十•一”假期,小敏随爸妈由合肥到武汉外出旅行,两地相距360km,早上09:0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0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A.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 km/hB. 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C.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D.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7.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 斜向上爬升B. 斜向下俯冲C. 竖直向上爬升D. 竖直向下俯冲8.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3米。
第1讲 机械运动

[易错警示]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
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 值.②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2.时间的测量 (1)工具:钟表、秒表等。 (2)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 秒(s) 。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换算关系:
[易错警示]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而不是小时;光年是长
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它是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3.误差: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 误差的方法有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采用精密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易错警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是针对由于测量的人导致的误 差而言,且最后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过程量应保持一致.
高频考点3 速度及其相关计算
常考命题方向: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4】(2015· 北海)5月31号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 比赛中,我国选手苏炳添以9.99秒获得季军,刷新了亚洲人在国际田联 赛的记录,则苏炳添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点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先确定运动的总路程和总时间,再用平均 速度的计算公式v平=s总/t总来计算,故题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 v平=100m/9.99s=10.01m/s。
3.(2015· 贺州· 节选)2014年12月底“贵广高铁”正式运行,这标志着贺州 进入高铁时代.小芳和妈妈坐上动车到桂林看望姥姥,她看到路边的树木向 后“飞过”,这是以 动车 为参照物.
4.(2014•梧州)科技人员看到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 他们是以 静止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 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小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 所选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若有位置的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 照物是运动的;若没有位置的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机械运动(第1讲.)

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
1、你认为如何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你的依据是什么? 2、要测定纸锥的下落速度,你认为 应测量哪些物理量?
s v= t 路程S、时间t
3、你选用的器材是: 刻度尺、秒表 ___ 4、请同学们自己设计表格,测量并计算 出纸锥的下落速度。
是否变化)
变速直 线运动
运动快慢改变的 直线运动
曲线 运动
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 ① ③ ④ ⑤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上的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④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光的运动 ⑤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的运动 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⑦跳高运动
5.速度
这三架飞机是运动的还是不动的?
以云为参照物三架 飞机是:
运动的
以大地为参照物三架 飞机是:
运动的
以其中一架为参照 物另外两架是:
静止的
空中加油
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 运动 加油机为参照物,则它是 静止
的,以 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 行时发现脸部附近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飞行 员以为是虫子,抓过来一看却是一颗的子弹, 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 首先需要选定一个参照标准——参照物 • 若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则 说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 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说物体是静止的; • 相对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 即:物体与参照物
相对位置不变化—物体是静止 的
●在车厢中,乘客相对于电 视(车厢)有没有位置变化?
以电视或车厢为参照物, 乘客是静止的! ●在车厢中,乘客相对于外 面的树木有没有位置变化? 以外面的树木为参照物, 乘客是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各自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在同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B. 甲和乙的机械能可能相等C. 甲受到的拉力一定大于乙D. 12秒内,甲、乙间的距离可能变小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3.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2:1,运动路程之比3:4,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是()A. 1:2B. 4:3C. 2:3D. 3:84.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 m/s,则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18m/sB. 15m/sC. 13.3 m/sD. 12m/s5.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A. B.C. D.6.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 17.31cmB. 17.32cmC. 17.52cmD. 17.30cm7.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s,可知()t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8.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A. B. C. D.9.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23s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13s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13(V1+V2) B. 12(V1+V2) C. 3V1V22V1+V2D. 3V1V2V1+2V2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B. 测量时可以做到零误差C. 测量过程中如果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 测量中的误差大多是由测量时粗心造成的1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普通课桌高度约为10 cmB. 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 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D. 空气中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入肺颗粒物13.汽车速度是36千米/小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A. 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 短跑运动员速度大C. 汽车速度最大D. 三者速度一样大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复兴号”动车组完全是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最高速度可达40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机械运动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基本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
及其换算
1 km=103 m、1 dm=10-1 m、1 cm=10-
2 m、1 mm=10-
3 m、1 μm=10-6 m、1
nm=10-9 m.
测量工具常用工具_______________
精确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测量过程选工具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
被测边保持平行
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
【提示】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
2.时间的测量
时间单位
基本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______ 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 h=______min、1 min=______s
测量工具秒表或停表、石英钟、电子表等
3.误差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减小方法选用________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与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
定义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
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物体
是否运动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③最后,把自己
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
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
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提示】参照物不能选定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比较的方法①在相同时间比_____________②相同的路程比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____
速度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
公式v=s/t
【提示】(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