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点练习二十五.docx

合集下载

2019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1节 机械运动

2019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1节  机械运动

第1节机械运动1.(2018浙江台州期中)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 )A.飞奔的猎豹B.放在桌面上的书C.慢慢爬行的蜗牛D.站在上升扶梯上的人2.(2018福建中考)图3 -1-1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图3 -1-13.(2017浙江平阳昆阳二中期中)在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4.(2018四川广元中考)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3 -1-2所示。

此时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图3-1-2A.“天宫二号”B.太阳C.“长征七号”D.“天舟一号”5.(2017浙江杭州拱墅期末)甲、乙两车并列同向停放,在甲车上,面向车头方向坐着的人看着旁边的乙车,突然感觉甲车在向后运动。

下列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车静止,乙车向前运动B.甲车向后运动,乙车静止C.甲、乙两车都向前运动,甲车运动更快D.甲、乙两车都向前运动,乙车运动更快6.(2018湖北恩施中考)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

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7.(2018山东枣庄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8.(2018黑龙江绥化中考)甲、乙、丙三人在平直的公路上,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甲、乙、丙三人的骑行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选填“”“”或“”);这时的风向是____(选填“南风”或“北风”)。

2019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浙教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浙教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机械运动浙教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第1题【单选题】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静止时,往返一次需时间为t1 ,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为t2 ,则( )A、t1=t2B、t1>t2C、t1<t2D、由船速和水速决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4秒以3米/秒的速度运动,后6秒以5米/秒的速度运动,则它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4米/秒B、3米/秒C、5米/秒D、4.2米/秒【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A、3:5B、1:2C、5:6D、6:5【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 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A、0.1m/sB、1m/sC、10m/sD、100m/s【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 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C、路程相等,位置变化不同D、路程不等,位置变化不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附近公园的美丽景色。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一、知识点简要1.第1课时运动的相对性1.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2.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如果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相对于对方的位置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则我们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7.物体沿直线运动时,根据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8.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即要明确判断物体是否运动;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一、选择题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 s内通过了25 m距离,那么它在第3 s内通过的距离是()A.15 m B.5 m C.10 m D.75 m4.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驶。

下面的哪个图像可以近似地反映出汽车在这段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5.观察图,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可能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6.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A.时间不变,速度跟路程成反比B.路程不变,速度跟时间成正比C.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1 页,共6 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一、知识点简要1.第1课时运动的相对性1.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2.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如果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相对于对方的位置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则我们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7.物体沿直线运动时,根据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8.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即要明确判断物体是否运动;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答案】一、选择题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答案】A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 s内通过了25 m距离,那么它在第3 s内通过的距离是()A.15 m B.5 m C.10 m D.75 m【答案】B4.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驶。

下面的哪个图像可以近似地反映出汽车在这段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答案】B5.观察图,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可能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答案】C6.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A.时间不变,速度跟路程成反比B.路程不变,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第1 页,共7 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机械运动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

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4、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⑵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通过的时间6、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公式:7、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 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 1/3.6 米/秒注:①单位换算过程:2m/s=2×3.6km/h=7.2km/h(过程单位同后)10米/⑤常识:人步行速度:1.3米/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8秒第二节、力的存在8、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9、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10、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1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简称牛,符号N表示。

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一个苹果重2N13、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测力计为弹簧测力计14、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使用方法:“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参照物)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参照物)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

知识点1、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把这些运动称为机械运动2、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都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3、机械运动可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的运动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比较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4、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s/t 变形式:s=vt t=s/v 注意:计算过程中速度、路程、时间的单位必须统一。

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1米/秒=3.6千米/小时 1千米/小时=1/3.6米/秒1米/秒读作“1米每秒”,意义物体在1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米(人步行的速度约1米/秒)经典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

甲说乙是静止的,是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的?(A)A.甲B.乙C.树D.路面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定参照物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D.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3.曾有过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的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

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悲剧是因为(D)A. 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飞行的速度很小D.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飞行的速度很大(第4题)4.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则此时参照物是(B)A.战斗机“歼­10”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5.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C)A.黄河水 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6.在一条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向东行驶,并且甲车比乙车快,乙车比丙车快,认为乙、丙两车向西行驶时的参照物是(A)A. 甲车B. 乙车C. 丙车D. 地面7.歌曲唱的“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中的运动物体的参照物是(C)A. 地球B. 看月亮的人C. 白云D. 太阳8.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浙教科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

浙教科学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第1节  机械运动

2、根据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左图中人随电动 扶梯的运动可看做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和 变速直线运动你 能各举一个例子吗?
1、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参照物是 云朵 。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前半句以 青山或两岸 为参照物; 后半句以 竹排(竹排上的人)为参照物。
据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位法国飞行员正驾驶 飞机在2000 米的高空飞行。忽然,他发现身旁有一个 小东西在游动,飞行员以为是一只甲壳虫,顺手把它抓 住。当他抓到手里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颗 射向他的子弹。
手能不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 为什么飞行的子弹能用 手抓住呢?
当子弹的速度和飞机飞行的速 度相近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来 说几乎是静止的。因此,飞行员 可以用手抓住它。
即:相同时间比路程。
例1:ABC三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成绩如下:
参赛者
A
B
C
成绩 13" 6 14" 14" 7
获第一名是A同学,它所采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例2:DEF三位同学进行一分钟定时跑步,成绩如下:
参赛者
D
E
F
成绩(米)
380 385 367
获得第一名是E同学,采用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路程。
以地面或路上的小孩为参照物,火车是 运动 的,
火车中乘客是 运动 的,树木是 静止的。
以火车里的小孩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 静止的,
树木是 运动 的。
思考与讨论: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
下才可进行?

同方向,同速度,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

止。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三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三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答案]
[解析]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与喇叭声的运动路程如下图所示。可见,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与喇叭声的路程和为 ,故汽车从鸣笛到听到
(3)汽车的行驶速度。
[答案]
[解析] 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 ,时间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汽车的行驶速度 。
典例13 古代在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与山崖的距离。现某同学乘坐的汽艇正对面有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经过 听到回声。(此时空气中声速约为 )
(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上,则他离山崖有多远?
[答案]
[解析] 由 得,声音传播的路程 。若汽艇静止,则人到山崖的距离 。
(2)若汽艇以 的速度正对着山崖驶去,则他大喊时离山崖有多远?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可能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此,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物。对现实中的所有物体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 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货车行驶的路程是 ,所用的时间是 ,行驶的速度是 ,则由 可得, ,解得 。
[答案]
方法点拨画图法分析车过隧道(桥)问题如图所示,利用画图法来分析运动过程。正确表示出车通过隧道(桥)时经过的路程与车自身的长度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角度2 回声测距
A. 蜥蜴爬行 B. 鲜花怒放C. 骏马奔腾 D. 树叶飘落
2.选择参照物的原则
原则
说明
排己性
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因为若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则它永远是静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分析】本图是速度一时间图繚,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从图象上能够读出每个时间,倉对应的速度,也能分析出某个 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根据具体题目结合图象分析得出。本题考重通过图象的结论,关键是考直我们分析图象的能力,这是本 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解答】解:A、从图象可知f速度急剧减小时间是9 : 06f所以说紧急刹车发生在9 : 06r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购B.
第4题【单选题】
小军驾车路途中,路边窜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 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9 : 06
B、在9:02-9: 06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9:00-9: 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干米/小时
D、在9:00-9: 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干米/小时
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j气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m距离后;气车才开始减速;若志
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
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选填“变快""变慢"或"不
B、由图象可知r在9 :02-9: 06时间段内的士车速度是60km/h,汽车在做做匀速直线运动r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图象可知,在9 :00-9: 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最小速度为0千米/时r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图象可知,在9 :00-9: 11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最小速度为0千米/时,平均速度一主小于60千米/ 时,故D错误、符合题意.
【第1空】静止
【第2空】运动
【第3空】南
【解析】:
【解答】小刚相对于目行车位置隔不变,以目行车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骑着目行车的小刚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 以地面为参照物r小刚是运动的;小刚騎自行车由南向北运动,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过,小刚的位這相对于汽 车来说不断向南移动「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则小刚是向南运动的.
(2)惯^>«^林来运沁林变的鹽.
第9题【填空题】
小刚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运动,若以所骑自行车为参照物,小刚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 刚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这时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则小刚是向
运动的(选填“南或“北")。
【答案】:
第X题【填空题】
【解析】:
【解答】解:小明坐在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车厢为参照物,他和车厢之间的位羞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是静止的;
突然加速时,小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较小速度的运动状态,所以他的上身会向后倾倒•
故答秦为:静止;后.
【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r如果研兖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 动的;如果位羞没有发生变化r则是静止的;
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答案】:
【第1空】0.025
【第2空】一
【解析】:
【解答】解:(1)因为管长s=8.5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则由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插时间:t
好3翻严5s;
(2)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一定
第6题【填空题】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甲记录了A、B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
分析“频闪照片"可以判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选填“A"或“B”)球。
【第1空】A
图乙中的图像描述的是(选填“A"或“B”)球的运动。
【第1空】A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r首先要明确r每招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2秒r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利用招邻 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走其通过的路程r由于时间招等r根据速度公式可以确走物体速度的变化。
第3题【单选题】
下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①时间t壇大路程S保持不变r即物体是静止的;
2路程随时间的壇大而壇大,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时间増大但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随时间的堵大而壇大,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因此②和③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硒的长高r是生物在生长f不是机械运动;
D、火箭的发射r火箭相对于地面位羞发生了变化r是机械运动。
故答棄为:C
第2题【单选题】
v=
从匀线运动的醐公■育可知()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答案】:
C
【解析】:
践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故不会随路程、时间而变化,更不可能取决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019-2020
第1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天体的运行
B、鸟类的迁徙
C、小树的长高
D、火箭的发射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査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羞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解答]A、天体运动相对于地球或其他星体有位羞的变化,是机械运动;
B、鸟类的迁徙f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解答】A图中r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rA在柜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r所以A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i
说明物体受到平衝力的作用;由B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B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r所以B的速度越来越
第7题【填空题】
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
根据:“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判断题中所选参照物是什么•
【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目身作为参照物,歌词35、蚀e江中游”中的“游”是竹排发出的,所 以应选竹排之外的青山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发出的,所以应选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 故本题答龛分别为:青山;竹排.
变")
发现情;兄
【第1空】8
【第2空】0.7
【第3空】变慢
【解析】:
【分析】(1)垢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2)垢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f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r再^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 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r尊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
小于0.025s,则两次声音的间隔F小于0.1s .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r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舲龛为:0.025;一・
【分析】(1)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S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r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休.
【分析】如果物体的位置招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r贝|」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羞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r则 物体是运动的。
第io题【填空题】
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
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
故答案为:D
第5题【填空题】
"闪闪的红星”歌曲中,有一段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作参照物;
"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作参照物.
【答案】:
【第1空】青山
【第2空】竹排
【解析】:
【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歌词中前后句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以 会有不同的说法.
【解答】解:(1)反应时间是0.4s,此时的速度是72km/h,即20m/s,
所以此时运动的距离是:S=vt=20m/sx0.4s=8m,
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s=33m・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r行驶距离
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i=39m・25m=14m,
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f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故答秦为:80.7变慢
第8题【填空题】
小明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若汽车突然加速,小明将向倾(选填〃前"
或后')■
【答案】:
【第1空】静止
【第2空】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