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代表作 安徒生代表作品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简介(一):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最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二):斯·克里斯汀·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最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安徒生

四年级语文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年—1875年),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和“现代童话之父”.安徒生的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野天鹅》等.
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介绍安徒生

介绍安徒生
介绍安徒生
我最喜欢的童话作家是安徒生,现在我就来为你介绍一下这位童话大师吧。
安徒生生于18XX年4月2日,逝于1875年8月4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通话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到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然赛”。
安徒生创作的文学各类作品有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世界,,一生共写下168篇童话。
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屎壳郎》《夜莺》《雪人》《打火匣》《瓶脖子》等。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介绍外文名:Hans Christian Andersen别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性别:男国籍:丹麦出生地: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出生日期:1805年4月2日逝世日期:1875年8月4日信仰:基督教职业:作家、诗人毕业院校:哥本哈根大学主要成就著有168篇童话和故事,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代表作品:《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安徒生童话所有故事名单

安徒生童话所有故事名单安徒生童话以其奇妙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于世。
作为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和诗人,安徒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至今依然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列举安徒生童话的所有故事的名单,并简要介绍一些其中的代表作。
1. 《丑小鸭》这个故事以一个被别人嘲笑的丑小鸟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关于自我接纳和众人眼中的美丑观念的故事。
通过与其他动物的交往和成长,丑小鸟最终发现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和价值。
2. 《拇指姑娘》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小姑娘,她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勇敢地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小姑娘的奋斗和坚持不懈,她最终找到了幸福和爱。
3.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天卖火柴的经历。
她一边为生存而努力,一边幻想着温暖而快乐的生活。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关注并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4. 《小人鱼》这个故事以一位美丽的海洋公主为主角,她为了追求人类的爱情而牺牲了自己的美丽和舒适生活。
故事给予人们对牺牲和真爱的思考,同时也教导我们珍惜我们所拥有的。
5. 《铁皮锅精灵》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仁慈的锅精灵,他为了帮助一个穷苦的家庭而暂时离开了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的善良品质。
6. 《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愚蠢而爱虚荣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的故事。
皇帝被欺骗后,只有一个小孩敢于说出实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坦诚和勇于说出真相的重要性。
除了这些代表作,安徒生童话中还有许多其他经典的故事,如《睡美人》、《青蛙王子》、《小红帽》等。
每个故事都散发出独特的魔力,引发读者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安徒生童话不仅给了孩子们一个幻想的世界,同时也给予大人们对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智慧和深度的寓意,引导着人们去思考人生和价值观的问题。
安徒生的童话以其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读者们在阅读这些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会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安徒生简介150字

安徒生简介150字安徒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称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
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安徒生因为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他的作品被翻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创作。
1875年8月4日病逝。
基本信息姓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外文名:Hans Christian Andersen别名:安徒生国籍:个人概况丹麦出生地: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出生日期:1805年4月2日逝世日期:1875年8月4日个人背景其他信息作家、诗人代表作品:《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人物简介安徒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语: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称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创作。
人物名字[1]大多数的英语(或者是德语、法语)资料使用“HansChristian Andersen”这个叫法,但是在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安徒生的名字为“H.C. Andersen”。
在丹麦,一个人的姓名只用首字大写字母表示是个被接受的惯例,正如美国人姓名的中间单词用单词的首字大写字母代替。
《卖火柴的小女孩》 知识清单

《卖火柴的小女孩》知识清单一、作者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安徒生(1805 年 4 月 2 日—1875 年 8 月 4 日),丹麦 19 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安徒生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 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 14 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 8 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 5 年。
1828 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 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 200 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 1822 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 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故事背景《卖火柴的小女孩》创作于 19 世纪中叶,当时丹麦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之下,社会贫富悬殊,人民生活困苦。
安徒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创作童话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三、主要人物1、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身世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街头卖火柴,又冷又饿,却无人问津。
她内心充满了对温暖、食物和关爱的渴望。
四、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
她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却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怕爸爸会打她。
小女孩一根又一根地擦亮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美味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还有疼爱她的奶奶。
然而,火柴熄灭后,这些美好的景象都消失了。
最后,小女孩擦亮了一大把火柴,想把奶奶留住。
安徒生的幽默与智慧:《笨蛋汉斯》故事解读

安徒生的幽默与智慧:《笨蛋汉斯》故事解读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创作了许多深受儿童和成人喜爱的故事。
其中,《笨蛋汉斯》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笨蛋汉斯》进行解读,探寻其中蕴含的幽默和智慧。
《笨蛋汉斯》是一则关于一个天真而傻气的男孩汉斯的故事。
汉斯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人和事,他们对他的愚蠢和易被欺骗的性格感到不可思议。
然而,在这个故事中,安徒生巧妙地运用了幽默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虚伪。
故事一开始,我们见到了汉斯带着一匹马,准备去市场进行交易。
他希望能够通过买卖来赚取一些钱,但却总是容易上当受骗。
在他走过一条桥时,桥上的人告诉他,他的马是一个“肉马”,可以用来做香肠。
听到这个消息,汉斯把马卖给了一个人,并用这些钱买了一头羊。
这个人向汉斯解释说,马只是一种比喻,他没有真正的意愿买下马。
通过这个场景,安徒生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择手段地欺骗他人。
接下来,汉斯遇到了一群牛仔。
牛仔告诉汉斯,他的羊是偷来的,并威胁说要把他交给当地警察。
汉斯害怕牛仔的威胁,于是他把羊给了牛仔,并以为自己的事情解决了。
然而,安徒生在这里展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和虚伪。
人们常常利用强势地位来剥夺弱者的权益,而汉斯则成为了受害者。
在故事的最后,汉斯在一个富人家中找到了工作。
这个富人对汉斯的愚蠢表现感到好笑,但他仍然雇佣了他。
汉斯在家里会做许多愚蠢的事情,比如把牛奶倒进鱼缸,把鱼缸里的水倒进花瓶里。
然而,富人对此视而不见,甚至为此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个情节,安徒生巧妙地运用了幽默的手法,传达了一个信息:富人们习惯看轻和嘲笑那些比他们弱智的人,却不愿意面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虚伪。
通过这些情节,安徒生在《笨蛋汉斯》中展示了他独特的幽默和智慧。
他通过幽默的叙事方式,揭示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和社会的问题。
他通过汉斯这个傻气的角色,让读者反思自己是否常常被他人的外貌和表现所欺骗,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虚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徒生的代表作安徒生代表作品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以帮人洗衣维持生计。
他早年失学,但喜好演戏,曾在舞台上跑过龙套,一直梦想着当个演员和剧作家。
1819年只身来到哥本哈根谋生,并拟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因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接连碰壁。
他刻苦自学,除了演戏和跳舞之外,也学习过丹麦文、德文和拉丁文。
他大量阅读名家的作品,对莎士比亚、司各特以及霍夫曼等人钦佩不已。
他开始写诗,四处投稿,并着手写悲剧。
1822年出版诗文集《青年的欲望》,署名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这个署名的头尾隐含着莎士比亚和司各特,表明自己的志向。
同年9月,在皇家歌剧院经理约纳斯·科林的帮助下,安徒生申请到王室的资助,进入西兰岛的斯拉厄尔瑟文法学校就读。
1828年又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深造,从此不断取得成绩。
1829年发表游记《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斯运河至阿马厄岛东角步行记》,虽然模仿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笔调,仍显露了不同凡响的才华,引起文坛的注意。
同年,剧本《圣尼古拉教堂钟楼中的爱情》上演成功,《诗集》(第
一部)出版也得到好评,可谓捷报频传。
1833年,在几位著名作家的保荐下,向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申请出国旅行补助金获准,从4月至次年8月,先后游览了德、法、瑞士等地,在意大利逗留的时间更长,归来后以罗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为背景设计故事情节,写成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于1835年出版,博得广泛赞誉,陆续被翻译成德、英、法、意、俄等多国文字,于是名扬天下。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收入童话六篇,虽未引起轰动,但奠定了安徒生在文坛上的不朽基础。
丹麦的物理学家、安徒生的密友奥斯泰兹曾经说过,使安徒生扬名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而使他不朽的,却是他的童话。
这句话不妨当作对他的文学成就的总评价来看。
在安徒生写作童话之前,据文学史家菲利普·米切尔研究,寓言、民间故事等体裁的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民间童话以成年读者为对象,一直是德国浪漫派作家喜用的体裁。
安徒生的代表作其中最突出的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二人收集民间故事已成了群起仿效的对象。
安徒生的童话也是综合性的民间故事,但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许多童话是为儿童而写,并且能为儿童简单的欣赏力所接受;同时安徒生在利用民间故事作为题材时下了很大的功夫,避免了民间故事原有的粗糙简陋的缺点,也抛弃了浪漫派的荒诞怪异的弊病。
不过如果认为安徒生的童话只是儿童读物,专供儿童阅读,这就错了。
安徒生对于成人也有话要说。
他的童话虽然为儿童所喜爱,其中也包含着为儿童所无法理解的抽象的观念或复杂的形象。
例如《丑小鸭》的隐喻,《皇帝的新衣》的夸张,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社会正义感和同情心,它们直到今日仍有针砭的意义,而这种不限于一个时空的穿透的力量,成人必定更能心领神会。
安徒生的童话取材十分广泛,有从民间故事移植或借用的,有根据朋友的授意而创作的,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灵感的触发而铺展成文的。
他叙述故事的方式鲜明简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生动,无论成人或儿童都会被吸引而为之倾倒,因此听安徒生朗读自己的童话,在当年的宫廷中竟然成了一种享受(这种记载在安徒生的自传中屡见不鲜),现代的读者是不可思议的。
相形之下,安徒生的非童话作品,例如他的长篇小说、剧本、游记、诗歌等等,较少为人所知。
据说现在只有在丹麦,才能读到他的这些作品了,虽然它们早已有了英、德等文字的译本。
长篇小说《即兴诗文》,可归入感伤主义一类。
它描写了一个贫苦的孤儿的出人头地,描写了一对忠实的朋友因
争夺爱情而反目成仇,描写了三个女子的红颜薄命,笔下涉及豪门贵族和市井小民的生活;啸聚山林的土匪和盘据在闹市街头的乞丐,也被摄入作者的镜头。
至于民众的节日和乡间的习俗,例如狂欢节的庆典,复活节的花会等等,更是不可不写的内容。
安徒生极富想像,许多情节和场面,是一些老套的庸俗的言情小说家所不能意料的,有时似乎不可相信,但在情理之中。
他笔下的贵族都是道德高尚的人,乐于济困扶贫,维护社会正义。
他的小说中没有虚伪卑劣、残暴成性的恶棍,即使在土匪之中,也不乏为正义的复仇而献身的亡命者,以及为了不幸落难的青年而奔走营救的老妪。
《即兴诗人》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有作者生活中的大量材料。
反映了他在意大利的经历和在国内时的思想与生活,不妨把它看作安徒生观察和体验的实录。
安徒生喜欢作长篇描写,兴之所至,不免脱离情节的需要和所设置环境的约束,有松散之嫌,但情节的前后照应仍比较严密,作者的匠心随处可见。
《奥·特》也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但写的是国内的生活,笔法与《即兴诗人》不同,另成一格。
安徒生的代表作小说中也注重事实的描写,也有感伤的情调,这
两个特点却是相同的。
游记《诗人的市场》出版于1842年,记载了安徒生1840至1841年8月的欧亚之行。
在丹麦的游记文学中,这是一部名著,至今仍受到赞誉。
它显示了安徒生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以细微处发现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人物的性格。
他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使读者如亲临其境,亲闻其声。
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对工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赞扬,对弱小者的同情和人道主义的关怀,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安徒生喜欢旅行,据称他一生出国旅行达29次之多,在同时代的丹麦作家之中无人能及。
他的生命没有终止,他的旅行也不会停歇,因为旅途见闻既是他创作的素材,也是养料。
除了游记之外,他的小说、戏剧以及童话,都能从他的旅游中获益。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其中以《我的童话人生》为最完整(虽然只写到1855年),它曾经重印过多次,1954年又出版了附有彩图的新的英文译本。
安徒生一生不知写了多少温暖的家庭的生活和骨肉深情,他本人却没有一个家。
他把朋友的家当成自己的家,1875年病重逝世时,就寄居在朋友
梅尔希奥的别墅里。
这似乎是一个象征,他的作品(特别是童话)也纷纷在别人的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历久不衰,至今尤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