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祖庵讲解词

合集下载

亳州导游词英文版

亳州导游词英文版

亳州导游词英文版【篇一:安徽亳州经典导游词】友们:今天咱要去地方啊,就是具有“历史文化古城”之誉的亳州,说起亳州,那可是小吕再也熟悉不过是我地方了,因为亳州养育了我,我的家乡就在亳州。

如果有时间,你想品尝一下我们亳州的特色小吃,你就跟随着小吕就行了。

今天呢,第一次带大家出来,讲解我们亳州,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

那么这两天,你的行程就交给我了,朋友们,你们就跟着我的足迹,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吧!我们亳州啊,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积8374平方千米,它呢有三县一区,涡阳,蒙城,利辛,还有谯城区。

我的家呢,就在谯城区华佗镇。

我们亳州呢,以前只是一个县城,称之为“亳县”,到1998年的时候升为副地级市,2000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地级亳州市。

有的游客就开始问我了,你们亳州成立的挺晚的啊,但看这旁边的建筑,发展的还可以嘛!是啊,我们亳州虽然成立只有11年,可在这短短的11年中,我们亳州可谓是飞速的发展。

记得我小时候,马路根本没有这么宽,而且最好的呢,也只是柏油路了,路旁边也只是砖瓦平房。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已在这高高耸起,亭亭玉立了。

路上形形色色的霓虹灯,这到了晚上,亳州的夜景同样迷人。

现在呢,像华润苏果、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品牌也纷纷入住我们亳州。

所以说啊,我们亳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古都,现在、以后还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大都市呢!我们亳州物产丰富,人才辈出,古迹遍布,素有“皖北明珠”之美誉。

历史上商汤曾在此建都,曹魏时在此设陪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在此建立大“宋”政权,因此,亳州被称为“三朝古都”。

它呢,不仅是曹操华佗故里,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聚居于此。

如庄子,曹植,曹丕,唐代悯农诗人李绅,军事史上张良,花木兰,道教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陈抟等等。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亳州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也积淀了亳州厚重的地域特色文化。

我们亳州比较著名的景点有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华祖庵、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古井博物馆等等。

有关华严寺的导游词

有关华严寺的导游词

有关华严寺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华严寺。

作为南京市的著名景点,华严寺以其精美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佛教文物而闻名于世。

华严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岸边。

它始建于东晋永昌元年(公元420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现在的华严寺由一组古老的建筑群组成,占地面积17.5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

它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寺庙,被誉为“华夏禅宗永存的圣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华严寺的建筑风格。

华严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它是以七级石台作为基础,再以高耸的宝塔、亭台、殿堂等建筑为主体,通过红墙绿瓦、白圆角殿、藏经楼、双翠橄榄球、十二生肖等建筑元素的组合,完成了巧妙的色彩组合。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将古典、华丽、神秘和现代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华严寺的佛教文化。

华严寺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昭广大师塑像。

昭广大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高僧,他是华严宗心性禅的鼻祖。

华严寺的塑像是昭广大师的形象,生动而质朴。

此外,华严寺还保存有大量的佛教经典、古籍、笔记和石刻碑文等文物,这些文物丰富了华严寺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华严寺的寺内活动。

每年的历法节日、“十方礼佛”等重要节日,在此举行,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游客和朝圣者。

同时,华严寺还定期举办佛学讲座、禅修活动、书法展览等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华严寺的文化内涵,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味佛教文化的魅力。

总之,华严寺是一座极富特色和魅力的佛教寺庙。

在这里,您将尽情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建筑艺术的灵动美丽。

同时,您还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从特殊的角度认识和探索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我谨代表华严寺全体僧侣和工作人员,感谢您的光临,祝您旅游愉快,心旷神怡!。

武当山导游词

武当山导游词

武当山导游词武当山导游词1龙头香是古代工匠采用圆雕、镂雕、影雕等多种手法凿刻的且合并在一起的两条龙,造型浑然。

两条龙仰视吞噬着一团火球,跃跃欲飞,让人叹为观止。

它建在南岩两仪殿外的绝崖旁,悬空伸出,长2.9米,宽约0.3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一香炉,下临陡峭的绝壁。

这种建在悬崖上的石构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传说这两条龙是真武大帝的御骑,真武大帝经常骑着它们到处巡视。

正因为龙头香的神秘和其地位,从前,许多信士香客为表虔诚,每次来朝武当,都要冒险烧“龙头香”。

由于下临万丈深渊,烧龙头香的人要跪着从窄窄的龙身上爬到龙头点燃香火,然后再跪着退回来,稍有不慎,就会坠崖殉命,粉身碎骨。

龙头香自打明朝建成以来,从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计其数,以致到清康熙年间不得不设栏加锁,明令禁止烧龙头香。

川湖部院总督立碑告诫。

碑文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一定非要登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算是对神的崇敬;所以不要复蹈前辙,毁掉宝贵的生命。

如今人们在此依栏俯视,仍倍感奇险。

游客来南岩游览,一般都要观看此险。

武当山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北武当山。

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萌,下面为大家介绍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方山县境内,古称龙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复玄天大殿后,根据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更名为武当山,因位于北方,故改称北武当山。

这里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又有历史久远的人文景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

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我。

北武当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阶往上爬”。

现公路早已开通,乘车可达万神庙,上山石阶有1455级,险峻处均置有铁索扶手。

此山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其自然景观奇峻秀丽,素有“春粉、夏绿、秋红、冬白”之誉,加上陡峭险峻的石阶、古老恢宏的'庙宇,可谓集“雄、奇、险、秀”于一体。

万为奇异壮观的是,千姿百态的古松和天然雕饰的怪石,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鸳鸯松、龟蛇头智、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安徽亳州导游词

安徽亳州导游词

安徽亳州导游词篇一:安徽亳州经典导游词友们:今天咱要去地方啊,就是具有“历史文化古城”之誉的亳州,说起亳州,那可是小吕再也熟悉不过是我地方了,因为亳州养育了我,我的家乡就在亳州。

如果有时间,你想品尝一下我们亳州的特色小吃,你就跟随着小吕就行了。

今天呢,第一次带大家出来,讲解我们亳州,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

那么这两天,你的行程就交给我了,朋友们,你们就跟着我的足迹,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吧!我们亳州啊,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积8374平方千米,它呢有三县一区,涡阳,蒙城,利辛,还有谯城区。

我的家呢,就在谯城区华佗镇。

我们亳州呢,以前只是一个县城,称之为“亳县”,到1998年的时候升为副地级市,2000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地级亳州市。

有的游客就开始问我了,你们亳州成立的挺晚的啊,但看这旁边的建筑,发展的还可以嘛!是啊,我们亳州虽然成立只有11年,可在这短短的11年中,我们亳州可谓是飞速的发展。

记得我小时候,马路根本没有这么宽,而且最好的呢,也只是柏油路了,路旁边也只是砖瓦平房。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已在这高高耸起,亭亭玉立了。

路上形形色色的霓虹灯,这到了晚上,亳州的夜景同样迷人。

现在呢,像华润苏果、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品牌也纷纷入住我们亳州。

所以说啊,我们亳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古都,现在、以后还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大都市呢!我们亳州物产丰富,人才辈出,古迹遍布,素有“皖北明珠”之美誉。

历史上商汤曾在此建都,曹魏时在此设陪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在此建立大“宋”政权,因此,亳州被称为“三朝古都”。

它呢,不仅是曹操华佗故里,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聚居于此。

如庄子,曹植,曹丕,唐代悯农诗人李绅,军事史上张良,花木兰,道教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陈抟等等。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亳州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也积淀了亳州厚重的地域特色文化。

我们亳州比较著名的景点有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华祖庵、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古井博物馆等等。

亳州旅游景点讲解

亳州旅游景点讲解

亳州旅游景点讲解亳州,这座位于中国安徽省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里是老庄故里,也是中国著名的药都之一。

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历史背景亳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商代,这里就是商汤的国都,因此亳州也被誉为“三朝古都”。

悠久的历史使得亳州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从古老的殷墟文化到现代的药业文化,亳州都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魅力。

2.文化特色亳州的文化特色鲜明,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老庄文化。

这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故乡,也是庄子、墨子等伟大哲学家的故乡。

此外,亳州还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中医药历史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3.风景名胜亳州的风景名胜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花戏楼、华祖庵、天静宫等。

花戏楼是亳州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华祖庵是为纪念神医华佗而建的庙宇,是亳州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天静宫则是道教名胜,环境清幽,是游客感受道教文化的好去处。

4.美食特产亳州的美食特产丰富多样。

作为药都,亳州的中药材美食非常丰富,如六味地黄丸、阿胶等。

此外,亳州的烧鸡、麻花等小吃也非常出名。

在亳州旅游,不妨尝试一下这些地道的亳州美食。

5.民俗风情亳州的民俗风情独特。

这里的剪纸、糖画等民间艺术形式富有地方特色。

此外,亳州的民间舞蹈、戏曲等表演艺术也非常丰富。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观看这些表演活动,感受亳州的民俗风情。

6.交通指南亳州市内交通便利,有多个火车站和机场。

从国内主要城市可乘坐火车或飞机直达亳州。

同时,亳州市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出租车服务,方便游客出行。

若计划前往周边景点游览,可以选择包车或参加旅游团。

7.旅游服务在亳州旅游期间,可以前往市内的各大旅行社或酒店咨询旅游服务信息。

这些机构可提供详细的旅游攻略和行程建议,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亳州的风土人情。

此外,亳州市内还有许多酒店、客栈和民宿可供选择,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亳州景点导游词

亳州景点导游词

亳州景点导游词【篇一:安徽亳州经典导游词】友们:今天咱要去地方啊,就是具有“历史文化古城”之誉的亳州,说起亳州,那可是小吕再也熟悉不过是我地方了,因为亳州养育了我,我的家乡就在亳州。

如果有时间,你想品尝一下我们亳州的特色小吃,你就跟随着小吕就行了。

今天呢,第一次带大家出来,讲解我们亳州,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

那么这两天,你的行程就交给我了,朋友们,你们就跟着我的足迹,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吧!我们亳州啊,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积8374平方千米,它呢有三县一区,涡阳,蒙城,利辛,还有谯城区。

我的家呢,就在谯城区华佗镇。

我们亳州呢,以前只是一个县城,称之为“亳县”,到1998年的时候升为副地级市,2000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地级亳州市。

有的游客就开始问我了,你们亳州成立的挺晚的啊,但看这旁边的建筑,发展的还可以嘛!是啊,我们亳州虽然成立只有11年,可在这短短的11年中,我们亳州可谓是飞速的发展。

记得我小时候,马路根本没有这么宽,而且最好的呢,也只是柏油路了,路旁边也只是砖瓦平房。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高楼大厦已在这高高耸起,亭亭玉立了。

路上形形色色的霓虹灯,这到了晚上,亳州的夜景同样迷人。

现在呢,像华润苏果、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品牌也纷纷入住我们亳州。

所以说啊,我们亳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古都,现在、以后还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大都市呢!我们亳州物产丰富,人才辈出,古迹遍布,素有“皖北明珠”之美誉。

历史上商汤曾在此建都,曹魏时在此设陪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在此建立大“宋”政权,因此,亳州被称为“三朝古都”。

它呢,不仅是曹操华佗故里,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聚居于此。

如庄子,曹植,曹丕,唐代悯农诗人李绅,军事史上张良,花木兰,道教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陈抟等等。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亳州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也积淀了亳州厚重的地域特色文化。

我们亳州比较著名的景点有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华祖庵、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古井博物馆等等。

华祖庵详细介绍

华祖庵详细介绍

华祖庵详细介绍
华祖庵位于浙江嘉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

它建于唐朝
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为了纪念唐代禅宗六祖
惠能大师而修建的。

华祖庵坐落在嘉兴城南十五公里处,离南湖仅两公里。

这座
寺庙虽小,但名气可不小,它的历史比杭州西湖还要悠久呢!
华祖庵是一座占地面积约有七百平方米的四合院建筑。

进了
大门,便是华祖殿,殿内供奉着五位大师的塑像,他们都是六祖
大师的弟子。

这五位大师分别是:惠能大师、神光大师、不空法师、黄梅老和尚和青原行思法师。

大殿旁边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种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


园中央有一个大花坛,花坛里种着许多美丽的花,它们在风中摇
曳着。

从大殿往里走是观音殿和地藏殿。

观音殿里供奉着两尊菩萨。

一个是观音菩萨,她穿着黄色的袈裟,手拿净瓶,坐在莲花
座上;另一个是地藏王菩萨,他穿着黄色的衣服,手拿钵盂,坐
在莲花座上。

出了观音殿和地藏殿,就到了华祖殿。

—— 1 —1 —。

游华祖庵400字作文

游华祖庵400字作文

游华祖庵400字作文
游华祖庵400字作文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小记者参观了敬奉神医华佗的地方——华祖庵。

华祖庵是国家3A级景区,它坐北朝南,一对威猛的狮子分别守护着正门的两侧。

华祖庵内有大殿、洗药池、元化草堂、华佗纪念馆等许多景点,个个记载着华佗的传奇故事,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元化草堂。

元化草堂据说是神医华佗当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他每天就是在这里学习医术、治病救人。

华佗不但医术高超,还十分关心穷苦人,免费给他们治病,由于他医德高尚,亳州后人出于对他的感激,就在这里修建了华祖庵来纪念他。

现在,亳州人民每年都在药博会的时候举行华佗诞辰祭祀大典,我们有几个小记者也虔诚地给华佗鞠了躬呢!
元化草堂的后面有个洗药池,传说华佗当年经常在这里冲洗药材。

到现在,还能从池子里闻到阵阵药材的清香。

池子北面有个表演台,有几位五禽戏老师正在表演“五禽戏”。

“五禽戏”是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发明的健身体操,只见虎戏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威风凛凛;鹿戏如同小兔子活泼,十分灵敏;猿戏像只猴子在东张西望;熊戏笨拙而又可爱;鸟戏犹如大鹏展翅,好像真的要飞起来了。

五种动物似走、似跳、似跑、似飞,十分有趣。

这次游华祖庵,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让我知道很多与华佗有关的故事,我为亳州有这样的伟人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祖庵原名华佗庙,是为祭祀东汉时期杰出的医药学家华佗而建。

位于市区永安街中段,“永安”取华佗永葆人民平安之意。

华祖庵始建于唐宋年间,庙的历代主持皆为女僧,因此称庙为庵。

上世纪60年代初在此增设华佗纪念馆,1961年郭沫若先生亲题馆名,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祖庵景区由庙祠、故居、古药园和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几部分组成,总面积1.3万平方米。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庙祠部分。

庙祠大殿正间上悬挂的“燮xie理通微”匾牌,是清嘉庆二年(1797年)安徽省巡抚朱珪亲笔题写,后毁,现在看到是亳州书法家的手迹。

现在请大家进入殿内参观,殿内的人物塑像就是神医华佗,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亲手雕塑的,高2.7米。

华佗身穿长衫,头顶方巾,腰系药葫芦,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下面请各位领导到东殿参观。

请大家看这块石碑(华陀纪念馆),这是1961年,亳州中医界人士倡建“华佗纪念馆”,请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大家看看郭老的这五个字有什么不同吗?对了,就是这个“陀”是挂耳旁的,而华佗的“佗”是单人旁的,那么郭老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个“陀”是华佗研制的麻醉药“酒服麻沸散”中一味主要的药材曼陀罗的“陀”字,郭老这样写是为了彰显华佗的世界首创,寓意深刻。

请各位领导参观第二部分——华佗故居,是华佗生活过的地方。

这一部分建筑是八十年代初根据《亳州志》上面记载的华佗故居复建的。

故居部分由元化草堂、存珍斋和益寿轩组成。

我们先到存珍斋参观。

存珍斋是华佗存放中药、炮制、研制中药的地方。

中间这座建筑是元化草堂。

是他研读经史、医药典籍的地方。

门上悬挂“元化草堂”匾牌,檐柱楹联:“一代医宗功侔良相;千秋遗爱泽被神州。

”益寿轩传说是华佗为病人诊治的场所,益寿轩的陈列主题是寿域宏开。

讲的是华佗医术精湛,对内、外、妇、儿各科和临床急难杂症都可以辩症施治。

这里是华佗正在为病人诊治的场景。

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华祖庵的第三部分古药园。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潭碧水就是“洗芝池”,是华佗当年洗药材的地方。

华佗把野生的草药引入田间种植,并在华祖庵开辟了第一块药圃,大大提高了药材的产量。

现在华祖庵内的很多植物,大多也都可以入药。

这棵是合欢树,树皮及花均可供药用,有安神解郁、活血止痛、开胃利气之功效。

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叫“课徒馆”,是华佗当年授徒、讲学的场所,华佗较为有名的弟子有樊阿、吴普、李当之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华祖庵八景之一药圃流香。

药圃内遍植菊花、芍药花、射干、曼陀罗、白术等中药材。

菊花:这是亳菊,是《中华药典》中冠以“亳”字命名的亳州四大地产药材之一,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这是绞股蓝,具有益气,安神,降血压之功效,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现在已经有企业将其加工成绞股蓝茶,便于人们饮用。

射干:药用部分是根茎部,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活血化瘀等功能。

曼陀罗: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

它是华佗首创麻沸散中最主要的成分。

关于曼陀罗,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传说华佗为了研制“麻沸散”,和妻儿外出采药,他的儿子误吃了一种草药的果实不幸死去,华佗研究儿子的死因,发现这一种名叫“蔓陀萝”的植物是一种慢性麻醉药。

后来,他用蔓陀萝和其他几种中药制成麻沸汤加酒服用,可以达到麻醉效果。

华佗的儿子叫沸儿,为纪念他的儿子,他将此药命名为“麻沸散”。

有了“麻沸散”华佗就可以进行麻醉外科手术了,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桔梗、薄荷的功效也要了解)穿过古药园,咱们就来到了华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这是以华佗为重点介绍中华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专题博物馆,并且突出了亳州的地域特点,是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展馆。

首先进入序厅,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灵璧石,外形酷似华佗披着蓑衣,疾步行走在风雨之中,为老百姓治疗疾病。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展厅中医药文化的起源。

亳州是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

中医药文化是同农业文明相伴产生的,它们是在古代先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这副图片是中国的医药鼻祖神农氏,神农也就是炎帝,传说是他发明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中医药。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古代亳州地区是神农氏活动的重要区域。

这是神农尝百草的雕塑场景。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曾一日中72毒。

通过第一展厅可以了解,我们亳州是中医药文化重要的发源地。

下面进入第二展厅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首先我们来了解夏至春秋时期的中医药文化。

商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其中记载疾病的就有323片,415辞,所载疾病名称有20多种。

在展橱里我们看到的这个就是“蛊”字,外侧是一个人的肚子里面是虫子,意思就是肚子里面生虫了,这是人类对寄生虫最早的认识。

这位是伊尹,亳州人,他不仅是商朝著名的宰相,还擅长厨艺,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贡献,因为中医药的汤剂就是由他发明的。

这是阴阳图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道家文化密不可分。

中医药文化不仅吸收了道家文化同时还吸取了儒家及其他思想的影响。

这三幅画像分别是孔子、庄子、荀子像,他们三位都是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都是养生学家,为中医理论的丰富融入了各家的思想,为中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复制件),华佗就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结合五种动物的形态,根据导引术而创编了五禽戏。

战国至秦汉期间,四大经典医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这是华佗和张仲景像,华佗被人称为神医,张仲景被誉为“医圣”。

西晋至五代的尽700年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也是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现存最早的专科著作。

如: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奠定了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

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为我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学专著。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葛洪著有《抱朴子》、《肘后救卒方》。

到了隋代以后中国建立了第一所官方医学院太医署,相当于是医疗部和教育部的结合体,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必须要取得一定的资格证才能毕业,同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是相同的。

这里展示的中医上的实用小知识,食物相克图。

请各位随我到二楼参观。

这是葛洪炼丹井,葛洪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

同时他也是位医药学家,他发明了中药最早的化学制剂。

前方赵太丞家是根据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题材制作的一处场景,它是宋代开业医生的诊所兼药铺,反映了宋代民间医药事业兴旺的景象。

下面我们来了解宋元时期的中医药成就。

北宋针灸铜人像是翰林医官王惟一奉宋仁宗诏命所制造,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身上有657个穴位,穴位里面注入水,外表用黄蜡涂封,取穴准确水就自动流出。

这是最早的医疗教学模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形象实物法的首创。

非常可惜的是自宋代以后就下落不明了。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

南宋宋慈著,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到了明代,我们不得不说的一位人物就是李时珍,这尊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塑像。

他用尽毕生精力,用时近三十年修改前人古书上的错误,编写了【本草纲目】一书,记载药物种类有1872种,是部总结性的药典。

前方我们即将看到的场景是亳州较为古老的药铺——承庆堂,始创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因创始人李泓德字承庆,又名承庆堂。

李泓德因善治骨伤骨病,最早便在亳州北关爬子巷上创办了经营丸散膏丹的药铺,前方展柜里展示的是承庆堂药铺当年使用的医药文物,共展出160余件,十分珍贵。

下面逐一为大家介绍。

展柜里展示的是清代光绪年间,承庆堂的创始人李鸿德所撰写的一些医方,里面记载了制作各类丸散的医术心得和秘方,这件是清末时期,出诊行医时盛放药材的小型诊疗箱,我们主要来看这件清代的天平,这是承庆堂在日常经营中师傅用来称量药材的,天平是支撑在盒子上面,称量时,盘子的一侧放上砝码,另一侧放上所要称量的药材。

也是十分的珍贵。

前方这些就是清代和民国时期,承庆堂国药号里遗留下来的木质印章,您看这件非常有意思,这是一个喷洒药粉的铜药鼓,使用时将研磨后的药粉放入左端的小鼓内,通过按压鼓芯,将药粉从另一头喷出。

前方展出的就是盛放贵细药材的青花瓷药瓶。

各位这边请。

这里照片上展示的是承庆堂的创始人李鸿德先生和他的传承人,中间(左第二位)这位就是李鸿德,旁边是他的父亲,左右两边分别是他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传承人,你看上方的这副匾额,承庆堂三个大字是道光十四年,乡进士赖如阑为创始人李鸿德的父亲李金樽所题写。

(落款从国学两字可以看出赖如阑先生对李金樽医术的高度认可和对其医德的敬仰),旁边一副楹联:百草回春承祖方,千古和宜庆苍生,是晚清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为承庆堂所专门题写。

对面展柜展示的就是这幅楹联的真迹。

这组展柜里展示的是承庆堂在歇业后遗存下来的木质老印章,您看上面刻有仙膏、破烟膏、香膏等字,由此看出当时药铺里经营丸散膏丹的种类非常多。

穿过华夏十大名医走廊,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第三展厅华佗和他的中医药成果展。

华佗,生活在东汉末期。

少年时期曾遍读数经,精通儒、道及中国古学典籍,也想着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入仕为官,行大任于天下,还被举荐过孝廉,但他生活的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遭受着疾病的痛苦,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理想,决心当一名医者,通过自己的所学与双手,解除人们的病痛。

于是他开始潜心学习,精研岐黄。

对于他的死因,想必各位都非常好奇。

很多人认为他是被老乡曹操所杀,其实不然。

当年曹操看华佗医术高明,便将他招入帐中,做了一名军医。

但当时水旱成灾,民不聊生,为此,曹操特准许华佗回乡为乡民医病。

哪知华佗回乡后不久,因看不惯太守的专横跋扈,对他多有得罪,被投入狱中。

加之年事已高,积郁成疾,后病死狱中。

当曹冲病重之时,曹操命人回乡请华佗前去医治,才知他已病死狱中,一怒之下,曹操处死了太守。

这才是华佗真正的死因。

这边请,各位想知道亳州今日为何有如此发达的药业经济吗?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加之汉代人口骤增,单靠采集野生的药材,已远远不能满足中医治病需求。

怎么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华佗潜心研究前代医学典籍,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将采挖的草药,种在家中小院,不断尝试,终于摸索出了中药材大面积人工种植的经验。

自从他开辟了第一块药圃以来,谯郡乡民沿袭这一做法,世世代代种植、加工中药材蔚然成风,终于铸就今日亳州中华药都的鼎盛。

这是华佗和夫人共同研制的屠苏酒:屠苏酒的发明说明了他当时已经有了医学中预防医学的理念和做法。

每到春季乡民多得些季节性的疾病,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和夫人想到开药方预防这种季节病。

他把药方散发给乡民叫他们按方备药,各自加酒煎熬服用,瘟疫就被渐渐控制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