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虫虫飞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学会演唱儿歌《虫虫飞》,了解儿歌中描述的小动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小动物的关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儿歌《虫虫飞》,能够参与集体表演。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对儿歌中描述的小动物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动物手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活动状态。
2. 教学新歌:教师播放儿歌《虫虫飞》,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教唱,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音高,分别练习歌曲中的某一句歌词,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
4. 集体演唱:全体幼儿一起演唱儿歌,教师适时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5. 创新表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如动作、表情等。
教师可示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6. 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收获。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音准和节奏感等方面。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唱出儿歌、对小动物的关注程度等。
3. 课后跟踪:教师在课后对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了解幼儿在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户外观察: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虫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2.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演唱儿歌,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音准、节奏感较弱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儿歌《虫虫飞》,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儿歌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儿歌《虫虫飞》的歌词学习。
2. 儿歌中的生词学习。
3. 儿歌的节奏和动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歌《虫虫飞》的歌词学习和动作表演。
2. 教学难点:儿歌中的生词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儿歌课件、图片、动作道具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活跃气氛。
2. 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儿歌《虫虫飞》,让幼儿听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关注儿歌中的昆虫角色。
3. 歌词学习(7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注意停顿和节奏。
b. 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如“蝴蝶”、“蜜蜂”等,让幼儿理解和记忆。
c. 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动作学习(5分钟):a. 教师示范儿歌中的动作,如蝴蝶飞、蜜蜂采蜜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动作,并进行分组练习。
c. 进行动作表演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与拓展(3分钟):让幼儿谈谈学习儿歌的收获,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昆虫。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虫虫飞》,加强幼儿对儿歌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歌词学习和动作练习。
2. 歌词记忆:通过歌词接龙游戏和课后作业,评估幼儿对歌词的记忆程度。
3. 动作表现:评估幼儿在动作学习中对蝴蝶飞和蜜蜂采蜜等动作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昆虫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昆虫的生活。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昆虫主题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因材施教: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能力,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

幼儿园语言(儿歌):虫虫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虫虫飞》的内容,认识相关的昆虫名称。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节奏感,能够跟上音乐一起唱。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对昆虫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儿歌《虫虫飞》的歌词学习。
2. 认识相关昆虫的图片和名称。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唱儿歌,让幼儿跟随模仿。
2. 互动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回答。
3. 观察法:展示昆虫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四、教学准备:1. 儿歌《虫虫飞》的音乐文件。
2. 昆虫的图片和名称卡片。
3. 教学PPT或者黑板。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活跃气氛。
2. 引入儿歌:教师唱儿歌《虫虫飞》,让幼儿边听边跟唱。
3. 学习歌词:教师逐句教唱儿歌,让幼儿跟读歌词。
4. 认识昆虫:展示昆虫的图片和名称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5. 互动游戏:教师说出昆虫的名称,让幼儿找出对应的图片。
6.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儿歌内容和认识的昆虫,加深记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分享儿歌和昆虫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唱歌和回答问题。
2. 记录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找出昆虫的图片。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估他们是否能够回家后跟家长分享儿歌和昆虫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程度,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他们喜欢的昆虫,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现实中的昆虫,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可以开展一次昆虫知识竞答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昆虫的知识。
虫虫飞

体
活
动
(一)
活动名称:虫虫飞
观察要点:
内容与要求:1、能在游戏中指出自己的五官。
2、愿意大胆的现自己。
活动准备:手指谣《虫虫飞》。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边念儿歌边与宝宝玩一个熟悉的小手游戏,激发宝宝兴趣。
我伸出小手来,我收回小手去,我伸出小手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2、复习认识的五官。
二、虫虫飞
2、宝宝和老师一起念儿歌,鼓励宝宝模仿老师做动作。
3、反复游戏,最后引导宝宝过渡到喝水(小便、睡觉)等生活活动环节。
虫虫虫虫在哪里?虫虫虫虫在这里!(将手伸出来)虫虫口渴(想尿尿、玩累)了,要去喝水(小便、睡觉)了。
第周
月日至月日
1、听老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虫虫,虫虫飞,(食指靠拢再分开)
飞到嘴巴上;(食指一起指嘴巴)
虫虫,虫虫飞,(食指靠拢再分开)
飞到鼻子上;(食指一起指鼻子)
虫虫,虫虫飞,(食指靠拢再分开)
飞到眼睛上;(食指分别指两只眼睛)
虫虫,虫虫飞,(食指靠拢再分开)
飞到耳朵上;(食指分别放在耳朵上)
咦,虫虫不见了!(将两手藏于身后)
【童谣】虫虫飞

虫扑啦扑啦飞哟
虫扑啦扑虫飞
不熟煮不烂哎 虫虫飞
阿弟送早饭哎 虫啊虫虫飞
歌谣唱不断哎 虫虫飞
虫扑啦扑啦飞哟
虫扑啦扑啦飞哟
虫扑啦扑啦飞
虫啊虫啊飞飞
虫啊虫啊飞飞
上啊上啊月亮
上啊上啊月亮
虫啊虫啊飞飞
虫啊虫啊飞飞
上啊上啊月亮
上啊上月亮
甭巴宾 北凉轮
甭巴宾
点起小灯笼
铜鼓响当当
虫扑啦扑啦飞哟
虫扑啦扑啦飞哟
虫扑啦扑啦飞哟
虫扑啦扑啦飞
墙头窝个蛋哎 虫啊虫虫飞
不熟煮不烂哎 虫虫飞
阿弟送早饭哎 虫啊虫虫飞
歌谣唱不断哎 虫虫飞
虫扑啦扑啦飞哟
虫扑啦扑啦飞
童谣虫虫飞铜鼓响当当墙头窝个蛋哎虫啊虫虫飞不熟煮不烂哎虫虫飞阿弟送早饭哎虫啊虫虫飞歌谣唱不断哎虫虫飞虫啊虫啊飞飞虫啊虫啊飞飞上啊上啊月亮上啊上啊月亮虫啊虫啊飞飞虫啊虫啊飞飞上啊上啊月亮上啊上月亮点起小灯笼铜鼓响当当墙头窝个蛋哎虫啊虫虫飞不熟煮不烂哎虫虫飞阿弟送早饭哎虫啊虫虫飞歌谣唱不断哎虫虫飞
【童谣】虫虫飞
幼儿园小班语言《虫虫飞》PPT课件

模仿昆虫飞行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模仿昆虫的飞 行方式,如蝴蝶翩翩起舞、蜜蜂 快速扇动翅膀等,增加孩子的身 体协调性和模仿能力。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知识
家长可引导孩子了解更多与昆虫相关学的兴趣。
实践应用
家长可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昆虫知识,如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表现 昆虫的特点,或者在游戏中扮演昆虫角色进行表演等。
对于幼儿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幼儿 感受到自己的回答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引导思考
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不准确,老师可以引导幼儿 进一步思考或者提供一些线索,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内容。
分享交流环节,鼓励幼儿表达想法和感受
01 02
分享环节
在PPT播放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享交流,鼓励幼儿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虫虫是哪一个,为 什么喜欢它等等。
诗歌语言简练、韵律优美,适 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 水平。
作者XXX,是一位著名的儿童 文学作家,其作品以生动有趣 、富有教育意义而著称。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虫虫飞》的背景及 作者,理解诗歌内容,掌 握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
能够流利地朗读诗歌,并 尝试进行简单的仿编和创 作。
交流互动
在分享环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比如可以让其他 幼儿对分享的内容进行评论或者补充,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03
倾听与回应
老师要认真倾听每个幼儿的分享,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反馈。同时也要
注意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分享,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课堂表现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咏鸟兽鱼虫诗词之三

咏鸟兽鱼虫诗词之三——蜜蜂蚂蚁蝴蝶蜻蜓蝉鱼虾蟹等文/王淼琛昆虫五绝·阳台花木植阳台,芳菲次第开。
昆虫皆解道,寻上九重来。
(写于2004年)七绝·读(元)钱选《草虫图》草长花开向日妍,虫飞虫跃各怡然。
眼前胜似人间世,万类和谐别有天。
(写于2012年)蜂七律·蜜蜂平畴飞过上高冈,占尽风光尽日忙。
踏蕊只因提玉粉,穿梭更为学红娘。
芳园蜜酿家家乐,花信情传代代昌。
小小生灵勤且慧,谐和物我德绵长。
(写于1998年)蝴蝶七律·双蝶嫣红姹紫艳阳天,双蝶翩翩绿野间。
渡过柳塘羞照影,飞经绣阁喜窥帘。
春风猎猎花中舞,月色溶溶叶底眠。
莫哂庄生迷晓梦,痴心梁祝续前缘。
(写于2009年)七绝·读(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秋光毕竟似春光,霜叶殷红黄菊香。
蚱蜢眈眈如虎视,翩翩蛱蝶却清狂。
注:清狂,放逸不羁。
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国画:(北宋)赵昌《写生蛱蝶图》)(写于2012年)蚌五绝·珠蚌珠蚌居湖海,痴痴含石情。
朝朝清泪湿,剖腹得晶莹。
(写于1998年)青蛙七绝·山塘苍苍老木洒清凉,阁阁池蛙鸣午阳。
不速客来惊草际,扑通跳入水中央。
(写于2002年)七绝·(读明)郭诩《青蛙草蝶图》读明郭诩《青蛙草蝶图》,和画中题诗。
水草野花拂碧波,青蛙黄蝶乐如河。
儿时此景寻常见,老对丹青空作歌!(写于2012年)蚊七绝·苦蚊嗡嗡阵阵不停吟,饕餮飞蚊愁煞人。
葵扇猛挥才散去,一群立即又相侵。
(写于1971年)鱼五绝•欣赏石川国画《鱼翔浅底》翩翩翔浅底,烂漫见天真。
欲悟丹青意,沉吟羡锦鳞。
(写于2009年)七律·有感西施鱼姑苏台下狼烟静,扬子江涛去似驰。
水底奇鱼称绝色,东坡异物志西施。
苎萝巾帼系兴废,天下须眉惹笑嗤。
向使子胥豪气在,越吴胜败有谁知。
(1)《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虫虫飞》优秀教案

《虫虫飞》优秀教案《虫虫飞》优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胸前有兜兜的绿色围裙,供幼儿系上扮毛毛虫,与故事内容相应数量的食物小图片若干,根据故事(附后)制作的大图书一本,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欢快的音乐伴奏带。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趣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绿地毯上爬行、嬉戏,教师不时地用头轻轻触碰幼儿的头或用脸轻轻地贴近幼儿的脸,并大声地招呼:"你好!""你真可爱!"在教师的感染下,幼儿也快乐地相互碰碰头、贴贴脸,整个气氛轻松、快乐而友好。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1、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依次向场地撒小图片(一个苹果一两只梨—+三根香蕉—+四颗葡萄一五片树叶)。
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
(教师通过集体、个别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并手口一致地点数图片中的食物数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此环节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能力较弱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准确点数出图片中的食物数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欣赏故事——拓展对数量的认知1、师: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找东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2、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猜猜中,巩固对数量的认知。
(色彩鲜明、富有童趣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幼儿,教师适时的提问——"毛毛虫找到了什么""有几个""一起来数一数"不断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和思考,让幼儿的注意力始终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名称:小班诗歌《虫虫飞》
二、学情简析:
3-4岁的幼爱模仿,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
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他们能自然的掌握了一些基本语法结构和一些句型,能用较恰当的词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但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喜欢听故事、学儿歌,能安静地听别人讲述,初步体验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能初步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教材的选择既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虫虫是幼儿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动物,虫虫也是他们常见的东西,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选择了儿歌《虫虫飞》,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幼儿很容易理解,在学习时不用刻意去记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语言,同时还能通过活动将幼儿零碎的经验进行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活动重难点:
能以游戏的方式感知、理解儿歌内容,并大胆表演。